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

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

一、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中恒[1](2021)在《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文中提出河湖过渡相沉积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浅水湖盆广泛发育河湖交互沉积,但尚未建立系统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河流与湖泊在交互区水体条件频繁转换,二者水动力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作用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油气富集也明显不同于传统河流与三角洲沉积体系。传统深水三角洲沉积湖盆水深,相带稳定,相比而言浅水湖盆地形平缓、湖阔水浅,水体振荡频繁、横向迁移幅度大,相带宽广、垂向交互叠置,单位地质尺度内发育河流和湖泊交互叠置沉积,难以用单一相带表征。本文创新性提出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强调河湖交互动态沉积过程,将河湖频繁改造的沉积区作为一个动态的交互区、独立单元进行整体解剖,深入探讨并构建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观察类比为切入点,以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比较沉积学、“源-汇”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岩心/壁芯、测井、主微量元素、古生物、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将今论古”,“古今对比”,开展渤海海域东部馆陶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研究。基于“定性-定量”、“井-震”相结合构建湖盆萎缩期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三级层序尺度物源供给过程及物源交汇区时空演化,明确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建立典型沉积相序、判别标志,系统解剖河湖交互沉积特征,刻画河湖交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总结其发育规律与主控因素,最终建立河湖交互沉积发育模式、沉积过程,探讨砂体富集机理,预测重点有利储集区带。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构建了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格架。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三级(SQ1、SQ2、SQ3)、6个四级(SQ1-1/SQ1-2/SQ2-1/SQ2-2/SQ3-1/SQ3-2)高频层序地层和古地貌格架,层序内部呈幕式变化,古地貌相应由继承性分隔地貌向平缓连通地貌转化。基于构造、古地貌特征及断裂样式划分了A(伸展断控区)、B(走滑夹持区)、C(稳定坳陷区)三个一级构造-沉积单元,依次对应陆上河控主体区、河湖交互区和湖泊主体区。(2)系统分析了馆陶组浅水沉积古地理背景。馆陶组整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馆陶组沉积早期(SQ1),温度与湿度都表现为逐渐降低的特征;馆陶组沉积中期(SQ2),则表现为温度变高以及湿度的增加;馆陶组沉积晚期(SQ3),则主要表现为温度的再次降低和湿度的减小。地形地貌平缓(坡度小于1°),湖阔盆浅,平均水深12.4m,具备典型的陆相浅水湖盆特征。(3)重建了渤东地区馆陶组坳陷湖盆多物源的时空交互作用。胶东隆起缺少三叠纪和侏罗纪170-180Ma锆石年龄峰值是区分北部辽东物源的重要标志。渤东地区北部物源主要来自辽东隆起,具有远源,锆石年龄谱分散的特征;而渤东地区南部主要来自胶东物源,具有近源,锆石年龄谱集中的特征。SQ1-SQ3,辽东供源逐渐增强,胶东供源逐渐减弱;辽东、胶东两大物源交汇于蓬莱19区块,物源交汇区由北向南逐渐迁移。(4)建立了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解剖了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不同沉积单元特征。以最高洪水线和最低枯水线为界线,有效识别河控主体区(A区)、河湖交互区(B区)和湖泊主体区(C区)三个沉积单元。A区始终处于洪水线以上,不受湖盆水体影响,发育稳定的骨架水系和河道砂体,正韵律旋回,偶尔发育孤立点状水体;B区处于洪水线和枯水线之间,是一个动态交互区,发育复合砂体,正反韵律叠置,水体分割性强,发育多支带状水体单元;C区位于枯水线之下,呈现为多中心片状水体分布格局,以湖相泥岩为主,夹薄层席状砂。(5)建立了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渤东地区早期发育近源沉积以及盆内和盆缘局部剥蚀供源,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SQ1)和浅水三角洲(SQ2)沉积模式;而晚期伴随湖盆萎缩,填平补齐,地貌格局差异减小,以相对远源供源为主,发育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6)基于地震沉积学分析,预测了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建立了PL19-20构造平面分区(块)、垂向分段的多方法交互综合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其中,SQ1和SQ2岩石物理砂泥不可分,建立以岩性组合为主导,地震手段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岩性组合、地震相分析、分频反演等技术方法;SQ3岩石物理关系可区分砂泥岩,建立以地震为主导,钻井标定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RGB分频融合、多属性融合、分频反演、钻井标定等技术方法。PL20区发育两个物源注入口(PL20-2和PL20-3),形成片状和条带状-枝状频繁交互叠加的沉积特征,优势砂体发育于主河道区带内;而PL19区早期发育以胶东供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晚期物源发生转换,以辽东相对长源的曲流河输导、搬运沉积为主,优势砂体早期发育于PL19西南部三角洲前缘朵叶中,晚期集中于东北侧曲流河河道内。

李军鹏[2](2020)在《东胜煤田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文中研究指明东胜煤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在其早中侏罗世的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本研究将在野外实测、岩石学特征、沉积学特征来确定研究区发育的岩相及岩相组合,判断出研究区每个时期的沉积环境。对研究区进行层序划分,并通过单井、连井剖面建立覆盖研究区的等时的层序地层格架。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的方法绘制出研究区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最后从控煤的主要因素,对研究区煤层的成因进行研究,为当地煤炭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在研究区识别出10种岩相及3种岩相组合类型,通过分析单个岩相发育的环境,确定岩相组合代表的沉积环境,识别出曲流河、辫状河及三角洲三种沉积环境,煤层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平原环境中。(2)根据层序地层学方法,在研究区识别出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将研究区早中侏罗世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及20个体系域,并根据单井、连井剖面绘制出研究区范围内等时的层序地层格架。(3)通过地层厚度、泥岩厚度、煤层厚度、砂岩百分比等单因素等值线图,分析绘制研究区定量化的岩相古地理图。延一段以辫状河沉积为主,延二段到延五段以三角洲沉积为主。(4)结合古地理图分析研究区的聚煤规律,富煤带主要是发育在三角洲平原沉积,主要位于研究区西部地区,与地层沉降中心具有一致性。

梁平[3](2019)在《于奇东地区中生界层序充填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文中认为于奇东地区是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实现油气发现北扩的重要研究区域,该地区中生代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具有靠近物源、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其重点勘探层系为白垩系、三叠系,在白垩系亚格列木组、三叠系上油组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该研究区钻井稀少,岩-电关系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多种复杂因素制约了储层综合预测的精度与可靠性。因此,在少井地区实现和提高碎屑岩储层预测精度和可靠性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本论文针对该研究区所存在的储层综合预测问题,以区域地质、钻测井、取心等资料为基础,综合石油地质、沉积、储层地质、地球物理等理论与方法,建立中生界各层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等时格架内以钻井资料为主,根据岩心-录井岩性组合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特征,综合古物源及地震沉积学预测的砂体分散体系特征,明确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规律,从而建立各层序的沉积模式,指导储层预测和砂体精细刻画工作。同时,在等时格架内利用多属性分析、井约束的拟声波地震反演、多属性地震相分析等基础上,进行储层预测和岩性圈闭识别。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对研究区单井剖面在沉积体系、层序界面及储层物性等方面的研究,识别出各期旋回层序的划分及样式,标定出其性质及等时对比意义。建立钻井剖面沉积相、层序—测井相响应模式以及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地层划分对比方案。(2)通过过井地震剖面与录井资料的相互标定,利用地震反演及多属性分析技术,提取剖面和平面上的沉积体系展布与储层物性特征等信息,确定层序界面,进行层序界面的井-震桥式对比,将于奇东地区三叠系-白垩系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SSQ1-SSQ5)、10个三级层序(TSQ1-KSQ5),并建立了于奇东地区三叠系-白垩系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3)在钻井资料及单井沉积相分析基础上,以测井相为桥梁,进行井-震综合分析,开展地震相的解释工作,在层序格架内利用多属性地震分析等技术,划分出不同沉积体系域。于奇东地区中生界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短期间夹曲流河三角洲沉积(舒善河组下部)。结合古地貌、古气候分析发现:研究区中生界沉积模式主要为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模式。(4)利用混合相位反褶积和谱模拟技术相结合的井控提高分辨率技术对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提高分辨率处理,通过井中模拟确定储层频谱成像技术对研究区砂体的最佳识别频率范围。在敏感性参数优选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岩性变化物理参数,进行多属性地震相分析,提取多种地震属性,并结合井约束拟声波反演及地震相分析,提高砂体预测的分辨率,明确了储层类型及储集体空间展布规律,进一步对岩性圈闭发育区进行综合预测。

李骥[4](2018)在《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文昌及恩平组沉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位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西北部及番禺低隆起,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但一直以来该区域研究程度较低,沉积充填演化与沉积体系分布研究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本文通过对全区三维地震资料以及部分岩心与测井资料的研究,建立起古近系文昌及恩平组层序地层格架,识别了地震相与沉积相类型,厘清了沉积体系分布与沉积充填演化。依托Vail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分析研究区地震测线及部分钻测井资料,识别出古近系Tg、T80、T70等3个二级不整合层序界面,并在文昌组内识别出wcsb2、wcsb3、wcsb4等3个三级层序界面,在恩平组内识别出epsb2三级层序界面,将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文昌组和恩平组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识别出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古近系文昌及恩平组共6类地震相,其中文昌组陡坡带主要发育楔状杂乱前积地震相及斜交或低角度S型前积地震相,深渊带主要发育平行-亚平行或乱岗状地震相与平行席状反射地震相,斜坡带发育斜交或低角度S型前积地震相与杂乱前积反射地震相;恩平组主要发育中振中低连亚平行-乱岗席状反射地震相、中强振中高连平行席状反射地震相。明确了研究区目的层沉积体系类型与沉积充填演化,识别出扇三角洲、滨浅湖相、中深湖相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河道、辫状河河道间等沉积类型。研究认为文昌组WCSQ1初始断陷期白云3洼南北两侧发育较大规模的扇三角洲;WCSQ2快速断陷期研究区沉积范围增大,各次洼均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研究区整体以滨浅湖沉积为主;WCSQ3强烈断陷期沉积范围继续扩大,湖平面迅速上升,中深湖较大规模发育,扇三角洲继承性发育;WCSQ4断陷萎缩期各次洼进一步相互连通,大面积的中深湖与大型砂体继承性发育;恩平组沉积时期断陷活动减弱,全区主要发育物源来自西北并向白云主凹注入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其中EPSQ1各次洼基本连通,主要发育辫状河河道沉积,中间夹有部分辫状河河道间沉积;EPSQ2全区都有沉积,主要为辫状河河道和少量辫状河河道间沉积。通过厘清研究区沉积体系分布与沉积充填演化,为今后研究区的整体评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同时为今后该类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夏非[5](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指出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

马小平[6](2015)在《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的西北缘和什托洛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发育多套煤层。本文综合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研究和什托洛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及演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煤的聚集规律,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详细研究了和什托洛盖盆地下、中侏罗统层序界面特征,将下、中侏罗统地层划分为一个二级层序,七个三级层序。其中西山窑组划分两个层序(SQ6和SQ7),分别发育低位体系域、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三个完整的体系域。(2)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三种沉积体系类型。SQ6和SQ7形成时期,湖域面积逐渐减少,三角洲广泛发育。总体上研究区南北缘沉积相较为接近,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但北部由于地势较陡,局部发育冲积扇。(3)研究区物源主要分别来自盆地南北两个方向,但南部地区物源供给速率和强度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别。SQ6形成时期,北部的赛米斯台山和阿尔加提山为盆地主要的物源供给区。物源的充足供应,加之可容纳空间的增加,为成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SQ7形成时期,在北部的赛米斯台山和阿尔加提山物源供给持续不减的情况下,南缘的哈拉阿拉特山输送大量物质进入盆地,加之构造沉降迅速,盆地南缘沉积地层厚度剧增,发育大量煤层。(4)将基准面旋回理论运用于聚煤规律的研究,认为可容纳空间增长速率与物源供给速率相近的滨浅湖-三角洲相环境有利于成煤,低位体系域内煤层不发育,高位体系域形成中、晚期是煤炭发育的最佳时期。

陈心路[7](2015)在《东胜地区直罗组沉积特征及其与砂岩型铀矿关系》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能源盆地和非金属矿产盆地,蕴含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铀矿等多种矿产资源。东胜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北东部,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是该区的主要含铀层位,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岩石薄片、测井曲线及分析测试数据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针对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标志、砂体展布特征、沉积相特征和沉积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等五个方面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工作。运用层序地层学和传统岩石地层学的原理,系统分析了东胜地区直罗组的地层特征,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层序划分对比标志,进行了单井和连井剖面的层序分析,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深入分析和总结了直罗组下段沉积岩的颜色、碎屑组分、粒度及沉积构造等环境识别标志,认为研究区属于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古水流方向呈NW-SE向,古气候为温暖潮湿的条件。通过砂体展布特征等研究,认为砂体厚度大且含砂率高的条带为河道侧向迁移的最大分布范围,砂体欠发育地区为泛滥平原或分流间湾沉积环境。基于对相标志及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运用“单井相-剖面相-平面相”的分析思路,恢复了研究区直罗组下段上、下亚段的沉积环境,其中下亚段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上亚段发育辫状河-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沉积特征与砂岩型铀矿关系研究,提出了有利成矿区需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在平面上位于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河道变异部位或河道边部的相变部位;在剖面上位于河道砂体顶、底部或河道砂体相互叠置的部位。

钱涛[8](2015)在《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索扬子板块与华北-秦岭-大别复合板块在早中侏罗世时期碰撞方式问题,论文以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为研究对象,从沉积盆地出发开展了如下内容的研究:早中侏罗世盆地充填序列特征、地层划分对比格架、沉积古地理格局及演化和盆地沉积物质源区等。沿勉略缝合带发育的扬子板块北缘中生代前陆盆地形成于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陆陆碰撞过程。早中侏罗世勉略洋盆地的完全关闭形成了东西向统一展布的磨拉石盆地(201-164Ma)。响应于秦岭-大别山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陆内逆冲变形,盆地里沉积了河流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地层序列。早侏罗世白田坝组底部普遍发育砾质冲积扇体系,向盆地内部相变为曲流河冲积平原和湖泊沉积体系。盆地北缘沉积的砾岩是前陆褶皱-逆冲带继中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斜向碰撞之后初始隆升的沉积响应。中侏罗世早期千佛崖组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体系,晚期沙溪庙组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厚度巨大,为扬子北缘前陆盆地的充填主体。整个沙溪庙组向上变粗的序列受控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强烈逆冲作用。扬子板块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前渊沉积带具有楔状不对称充填样式特征。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实验表明中侏罗世沉积物质来源于秦岭造山带陆内变形阶段构造岩浆作用物质、扬子板块向秦岭造山带俯冲勉略缝合带碰撞岩浆活动产物、南秦岭向北秦岭俯冲碰撞作用岩浆物质、扬子克拉通北缘与Rodinia大陆裂解相关物质、华南板块北缘结晶基底物质。沉积古地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世秦岭-大别造山带褶皱-逆冲带南缘形成了宽约150km的、近东西向展布的前渊沉积带。该沉积带向西延伸至龙门山,向东跨过黄陵隆起延至中扬子北部。现今发育的大巴山及其以东地区的后期差异逆冲作用几乎将扬子板块北缘前陆盆地全部掩盖或改造(晚侏罗世-新生代)。盆地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早侏罗世(201-174Ma)初始形成和中侏罗世(174-164Ma)大幅沉降。自东向西贯通发育的前陆盆地充分说明了扬子板块相对于秦岭-大别-华北复合板块继中晚三叠世斜向俯冲后转为早中侏罗世时期正向碰撞这一地质事实,从沉积学角度为探索扬子板块北缘前陆盆地形成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提供了地质依据。

吴斌[9](2015)在《新疆三塘湖盆地控煤因素分析》文中认为三塘湖煤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的哈密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数不多的尚未开发的整装煤田之一。本文利用2006-2012年新疆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在三塘湖、淖毛湖等地区开展工作取得的煤炭勘查资料,分析煤田大地构造、地层层序、成煤环境、沉积演化、聚煤规律等控煤因素,为煤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及类似煤田的找煤工作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通过对2个重要不整合面和2个局部不整合面、冲刷面的识别,将三塘湖盆地中下侏罗统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并根据地层叠置样式、岩相、岩性的变化从而细分出了低位、湖侵以及高位体系域,共划分为9个体系域,其中,SQ1相当于八道湾组,SQ2相当于三工河组,SQ3相当于西山窑组。这种层序划分方法可在全区的钻井剖面之间进行良好地对比。(2)从中、下侏罗统地层颜色、化石和孢粉资料中分析,中下侏罗世为亚热带潮湿气候环境,盆地中绿色植物大量的生长繁殖给各个成煤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物质来源。北缘大哈普提克山、苏图海山、双燕山提供了主要的物源。(3)通过对岩芯样品、测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等的研究,确定研究区中的目的层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沼泽、湖泊、泛滥平原等5种主要相类型,并细分为10种亚相和22种微相。(4)研究了等时地层格架下的沉积相特征,并通过剖面相、单井相、砂地比等值线和砂岩等值线等基础图件编制,明确了9个体系域的沉积相展布。三塘湖盆地侏罗纪沉积相类型丰富多彩,变化复杂但很有规律,沉积相带的展布格局受构造控制,各层序沉积时期的沉积相展布格局具有继承性。(5)应用基准面和可容空间变化理论建立三塘湖盆地侏罗纪中下统层序构成模式,分析层序格架下的聚煤规律。厚煤层发育主要受湖平面变化、古地貌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在低位和高位时期的三角洲平原区是最有利的成煤区。

侯伟[10](2010)在《辽河滩海东部古近系层序—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其制约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辽河滩海地区位于下辽河-辽东湾盆地北部,属陆上辽河坳陷与海域辽东湾坳陷的过渡区,是中-新生代伸展、走滑背景下形成的陆相断陷盆地。为系统分析陆相断陷盆地的沉积层序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等理论和三维地貌建模技术,对辽河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系的层序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和古地貌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认识到幕式构造运动导致盆地和相邻物源区古地貌格局变化,并控制了沉积层序的发育及有利砂体(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展布。辽河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纪表现为幕式裂陷特征,可划分为4个构造演化阶段:伸展裂陷期、第一裂后热沉降期、走滑伸展再次裂陷期、裂陷收敛期。受控盆基底主干断裂分段、分期差异性活动影响,伸展裂陷期盆地结构自南向北表现为:东断西超半地堑-西断东翘半地堑-双断地堑特征;走滑伸展再次裂陷期整体表现为双断地堑特征,第一裂后热沉降期和裂陷收敛期,除局部断裂活动外,盆地整体为坳陷特征。以岩心、钻井、测井、古生物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在辽河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系识别出2个一级层序界面、2个二级层序界面、6个三级层序界面,从而将古近系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SQ1~SQ9)。全区层序-构造综合格架研究表明,受幕式裂陷影响,总体上表现为2个裂陷沉积充填旋回。因裂陷成因机制不同,每个裂陷旋回沉积层序发育特征存在差异,沉降中心、沉积中心有规律迁移。平面上,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位置层序发育特征存在差异;纵向上,发育层序SQ1和SQ5两期全区最大的湖泛,形成的不同级别层序的有序叠加。采用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定性、层序地层格架定时、构造演化定发展、古厚度定量和三维地貌建模技术可视化成图的综合研究方法,建立了辽河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内9个三级层序的三维立体古地貌图,剖析了各时期的古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系统分析了层序、构造和古地貌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辽河滩海东部地区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构造运动特征,控制了各时期古地貌单元的组合类型,古地貌单元的组合类型控制了层序的发育及沉积体系形成和展布。根据各时期构造运动的特点,建立了各时期各种古地貌背景下的沉积层序发育模式。通过精细解剖重点地区的层序结构、地层叠加样式和古地貌特征,认为有利砂体的展布平面上受古地貌格局控制,纵向上受体系域控制,以低位域砂体为主。

二、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研究现状
        1.2.2 区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1.2 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古近纪断陷和断坳期沉积地层
        2.2.2 新近纪拗陷期沉积地层
第三章 渤东地区浅水沉积背景与层序地层格架
    3.1 渤东地区馆陶组浅水沉积背景
        3.1.1 古气候分析
        3.1.2 古水体背景
        3.1.3 古构造和古地貌特征
        3.1.4 古物源示踪
    3.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3.2.1 渤东地区馆陶组三级层序界面识别
        3.2.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3.2.3 坳陷湖盆浅水背景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第四章 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
    4.1 鄱阳湖地质概况
        4.1.1 气候特征
        4.1.2 地形坡度
        4.1.3 水文特征
    4.2 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地貌特征分析
        4.2.1 河湖交互单元划分
        4.2.2 河湖交互单元特征
第五章 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
    5.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特征分析
        5.1.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方法
        5.1.2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解剖
        5.1.3 浅水河湖交互沉积地震响应及岩性组合特征
    5.2 浅水背景沉积相标志与类型
        5.2.1 河流相(辫状河-曲流河)
        5.2.2 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
        5.2.3 浅湖相
    5.3 沉积相分析
        5.3.1 单井相分析
        5.3.2 连井相分析
        5.3.3 地震属性分析
    5.4 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5.4.1 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5.4.2 馆陶组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第六章 渤东重点地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6.1 重点区地震资料分析
        6.1.1 地震资料基本特征
        6.1.2 岩电物理关系分析
        6.1.3 90°相位转换
        6.1.4 地层切片和分频RGB融合
        6.1.5 地震相-岩心相响应关系
    6.2 重点区地震沉积学分析
        6.2.1 馆陶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6.2.2 典型地层切片解释
        6.2.3 分频RGB融合
        6.2.4 地震多属性分析
    6.3 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6.3.1 PL19 井区
        6.3.2 PL20 井区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2)东胜煤田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工作量统计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层
    2.3 构造演化
3 沉积环境及沉积相
    3.1 岩石学特征
    3.2 沉积环境识别标志
    3.3 岩相及岩相组合
    3.4 沉积环境及沉积相
    3.5 典型露头沉积特征
4 层序地层划分
    4.1 研究现状
    4.2 层序界面的识别
    4.3 层序地层划分
    4.4 层序地层格架
5 古地理演化特征
    5.1 岩相古地理作图原理及方法
    5.2 东胜煤田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恢复
    5.3 延安组岩相古地理演化分析
6 东胜煤田早中侏罗世聚煤规律分析
    6.1 聚煤作用的主控因素分析
    6.2 聚煤模式与规律分析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于奇东地区中生界层序充填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技术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2.1 三叠系
        2.2.2 侏罗系
        2.2.3 白垩系
第3章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3.1 高分辨率处理
    3.2 层位标定及解释
        3.2.1 层位标定及地质属性
        3.2.2 层位对比解释
    3.3 构造及断裂特征研究
    本章小结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
    4.1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4.1.1 不整合面
        4.1.2 侵蚀冲刷面
    4.2 层序划分方案
    4.3 单井层序特征
        4.3.1 三叠系层序特征
        4.3.2 侏罗系层序特征
        4.3.3 白垩系层序特征
    4.4 层序地层格架
    本章小结
第5章 沉积体系特征
    5.1 沉积相标志
    5.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5.2.1 沉积相类型及划分
        5.2.2 沉积相特征
    5.3 沉积相模式
        5.3.1 物源方向
        5.3.2 古地貌特征
        5.3.3 沉积模式
    本章小结
第6章 沉积相展布及砂体预测
    6.1 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
    6.2 典型地震响应分析
    6.3 地震多属性分析
        6.3.1 振幅属性分析
        6.3.2 频率属性分析
        6.3.3 波形属性分析
        6.3.4 相干属性分析
    6.4 砂体分布预测
        6.4.1 地震岩性反演
        6.4.2 砂体展布特征
    6.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6.5.1 编图方法
        6.5.2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6.6 岩性圈闭探讨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文昌及恩平组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题目来源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相分析的概念
        1.2.2 地震相标志的类型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珠江口盆地地质概况
    2.2 勘探进展和区域认识
    2.3 白云凹陷沉积充填及演化
        2.3.1 断陷期文昌组河湖相沉积
        2.3.2 断坳期恩平组大型湖盆沉积
        2.3.3 过渡期珠海组浅海陆架沉积(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
        2.3.4 坳陷期珠江组-韩江组陆坡深水沉积
第3章 古近系层序格架及充填特征
    3.1 层序地层格架
        3.1.1 层序界面的识别
        3.1.2 层序划分方案
        3.1.3 层序界面特征
    3.2 层序充填及分布特征
        3.2.1 文昌组层序充填及分布
        3.2.2 恩平组层序充填及分布
第4章 地震相类型及分布演化
    4.1 地震相划分依据
    4.2 地震相类型和精细解释
        4.2.1 平行席状反射地震相
        4.2.2 亚平行-乱岗席状反射地震相
        4.2.3 斜交或低角度S型前积地震相
        4.2.4 杂乱前积反射地震相
        4.2.5 中振中低连亚平行-乱岗席状反射地震相
        4.2.6 中强振中高连平行席状反射地震相
    4.3 地震相分布及演化特征
        4.3.1 文昌组地震相及其沉积演化
        4.3.2 恩平组地震相及其沉积演化
第5章 沉积体系类型及分布
    5.1 关键井岩心相分析
        5.1.1 PY33-1-1 井岩心取心资料分析
        5.1.2 PY27-2-1 井岩心取心资料分析
    5.2 测井相分析
    5.3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5.3.1 文昌组沉积体系及其分布
        5.3.2 恩平组沉积体系及其分布
        5.3.3 文昌-恩平组沉积体系时空演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层序地层学在晚第四纪研究的有关应用
        1.2.2 辐射沙脊群的晚第四纪地层与沉积演化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背景
        2.1.1 地质构造基础
        2.1.2 第四纪古地理背景
        2.1.3 现代地貌与沉积特征
    2.2 气候与沿岸河流水文概况
    2.3 近岸海洋动力环境
        2.3.1 潮汐与潮流
        2.3.2 波浪
        2.3.3 风暴潮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1.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剖面
        3.1.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代表性钻孔和剖面
    3.2 实验分析
        3.2.1 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处理
        3.2.2 粒度分析
        3.2.3 磁化率分析
        3.2.4 宏体和微体古生物鉴定
        3.2.5 AMS ~(14)C测年
        3.2.6 轻矿物和黏土矿物分析
        3.2.7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第四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地层分析
    4.1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剖面分析
        4.1.1 西洋典型横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2 西洋典型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3 西洋横、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4.2 西洋潮流通道的主要浅层地震单元、反射界面和层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1 西洋潮流通道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分析
        5.1.1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1.2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1.3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层序
    5.2 西洋潮流通道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2.1 西洋中部07SR01孔的钻孔地层综合分析
        5.2.2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其他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2.3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2.4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层序
    5.3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地层单元及地层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分析
    6.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判别
        6.1.1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地层的分析结果及邻区对比
        6.1.2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6.1.3 浅层地震单元U3在西洋北段与废黄河口近岸的成因关联
    6.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
    6.3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层序地层格架
        6.3.1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6.3.2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
    6.4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07SR01钻孔地质编录信息
附录2 07SR01钻孔腹足类、双壳类化石图版及说明
附录3 07SR01钻孔沉积物1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录4 07SR01钻孔全样矿物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科研经历
致谢

(6)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勘探程度
    2.2 构造特征
    2.3 地球物理特征
    2.4 盆地充填序列
3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分析
    3.1 西山窑组含煤岩系岩相学特征
    3.2 西山窑组沉积体系分析
    3.3 西山窑组沉积体系空间配置
4 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分析
    4.1 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4.2 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分析
    4.3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4.4 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对比
5 聚煤规律分析
    5.1 聚煤规律分析
    5.2 聚煤控制因素分析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东胜地区直罗组沉积特征及其与砂岩型铀矿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学研究现状
        1.2.2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统计
    1.6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研究成果
        1.6.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及交通状况
    2.2 大地构造位置
    2.3 区域构造特征
    2.4 岩石地层单元
        2.4.1 三叠系
        2.4.2 侏罗系
        2.4.3 白垩系
        2.4.4 新近系
        2.4.5 第四系
    2.5 中新生代沉积演化过程
    2.6 研究区物源概况
第3章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
    3.2 层序界面特征
    3.3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划分
        3.3.1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3.3.2 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划分
    3.4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4.1 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法则
        3.4.2 单井模型旋回划分
        3.4.3 对比剖面的选取
        3.4.4 层序地层对比
    3.5 地层厚度展布特征
第4章 直罗组沉积特征研究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的颜色
        4.1.2 岩石的成分特征和类型划分
        4.1.3 岩性分布特征
        4.1.4 粒度分析
        4.1.5 沉积构造
        4.1.6 古生物特征
        4.1.7 测井相标志
    4.2 单井相分析
        4.2.1 河流相
        4.2.2 三角洲相
    4.3 连井剖面相分析
        4.3.1 剖面Ⅰ连井剖面相分析
        4.3.2 剖面Ⅱ连井剖面相分析
        4.3.3 剖面Ⅲ连井剖面相分析
        4.3.4 剖面Ⅳ连井剖面相分析
        4.3.5 剖面Ⅴ连井剖面相分析
    4.4 砂体展布特征
    4.5 平面沉积相分析
第5章 沉积特征与砂岩型铀矿关系
    5.1 砂岩型铀矿概述
        5.1.1 砂岩型铀矿分类
        5.1.2 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
    5.2 地层结构与砂岩型铀矿关系
    5.3 砂体特征与砂岩型铀矿关系
        5.3.1 砂体厚度与铀成矿的关系
        5.3.2 砂体非均质性与铀成矿的关系
    5.4 沉积相与砂岩型铀矿关系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及科学意义
        1.1.1 项目依托
        1.1.2 选题依据
        1.1.3 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1.2.1 盆山系统演化与耦合关系研究
        1.2.2 周缘前陆盆地研究
        1.2.3 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方式研究
        1.2.4 陆相层序地层理论研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
        2.1.1 大巴山弧形褶皱-逆冲带
        2.1.2 米仓山褶皱-逆冲带
        2.1.3 龙门山褶皱-逆冲带
    2.2 沉积盆地演化简史
        2.2.1 四川盆地
        2.2.2 秭归盆地
        2.2.3 当阳盆地
第3章 区域早中侏罗世地层系统
    3.1 年代地层系统
    3.2 岩石地层系统
        3.2.1 下侏罗统岩石地层
        3.2.2 中侏罗统岩石地层
第4章 中下侏罗统地层序列特征
    4.1 沉积体系特征
        4.1.1 冲积扇沉积体系
        4.1.2 河流沉积体系
        4.1.3 湖泊沉积体系
        4.1.4 三角洲沉积体系
    4.2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地层序列特征
    4.3 中侏罗统地层序列特征
        4.3.1 千佛崖组地层序列特征
        4.3.2 沙溪庙组地层序列特征
第5章 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1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砾岩对比格架
        5.1.1 米仓山砾岩带(S-A)
        5.1.2 大巴山西段砾岩带(S-B)
        5.1.3 大巴山东段砾岩带(S-C)
    5.2 陆相地层层序界面概念及其类型
        5.2.1 不整合面
        5.2.2 岩性岩相转换面
        5.2.3 最大湖泛面
        5.2.4 侵蚀冲刷面
    5.3 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1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2 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3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第6章 沉积古地理格局及演化
    6.1 早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
    6.2 中侏罗世早期沉积古地理格局
    6.3 中侏罗世晚期沉积古地理格局
第7章 沉积物源分析
    7.1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砂体中古水流方向恢复
    7.2 早中侏罗世砂岩碎屑成分统计分析
        7.2.1 砂岩碎屑成分三角图
        7.2.2 砂岩岩相及源区分析
    7.3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7.3.1 分析测试方法
        7.3.2 锆石U-Pb实验结果
        7.3.2.1 锆石形貌特征
        7.3.2.2 锆石年龄分布
        7.3.2.3 锆石微量元素
        7.3.3 锆石U-Pb年龄分析
        7.3.3.1 沙溪庙组沉积时间限定
        7.3.3.2 碎屑锆石年龄信息分析
第8章 讨论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9.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Ⅰ
附表Ⅱ
附录

(9)新疆三塘湖盆地控煤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任务
2 地质概况
    2.1 地层
        2.1.1 古生界
        2.1.2 中生界
        2.1.3 新生界
    2.2 构造
        2.2.1 东北冲断隆起带
        2.2.2 西南逆冲推覆隆起带
        2.2.3 中央坳陷带
    2.3 三塘湖盆地形成与演化
3 层序地层特征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
        3.1.1 测井识别标志
        3.1.2 沉积物颜色、沉积相的突变
    3.2 湖泛面的识别
    3.3 两个重要的不整合面
        3.3.1 上三叠统与中下侏罗统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3.3.2 水西沟群与石树沟群之间的不整合面及其地质意义
    3.4 层序划分方案及层序格架
4 成煤环境与沉积特征
    4.1 地层古生物特征
    4.2 古气候特征
    4.3 岩石类型
    4.4 沉积相类型
        4.4.1 扇三角洲相
        4.4.2 三角洲相
        4.4.3 湖泊相
        4.4.4 沼泽相
5 沉积环境演化
    5.1 各种古地理参数的意义
    5.2 侏罗纪残余盆地沉积格局
        5.2.1 残余古地理格局
        5.2.2 物源分析
    5.3 沉积演化
        5.3.1 单井相分析
        5.3.2 联井剖面分析
        5.3.3 分析平面相
    5.4 沉积模式
6 聚煤规律
    6.1 含煤性综述
    6.2 煤层组合特征及聚集规律
        6.2.1 A煤组
        6.2.2 B煤组
        6.2.3 C煤组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辽河滩海东部古近系层序—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其制约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1.2.2 古地貌研究进展
        1.2.3 坡折带理论研究进展
        1.2.4 辽河滩海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区域构造格局
    2.3 地层特征
        2.3.1 前古近系
        2.3.2 古近系
        2.3.3 新近系
    2.4 油气勘探现状
第3章 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3.1 盆地构造格局
        3.1.1 盆地构造层划分
        3.1.2 盆地构造格架
        3.1.3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3.2 断裂特征
        3.2.1 控凹断裂
        3.2.2 控带断裂
        3.2.3 伴生调节断裂
    3.3 盆地构造演化
        3.3.1 伸展裂陷期
        3.3.2 第一裂后热沉降期
        3.3.3 走滑伸展再次裂陷期
        3.3.4 裂陷收敛期
        3.3.5 第二裂后热沉降期
第4章 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4.1 层序划分方案
        4.1.1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4.1.2 层序界面性质及特征
        4.1.3 层序划分方案
    4.2 单井层序划分及构成特征
        4.2.1 海南东坡超覆带层序特征
        4.2.2 盖州滩断鼻带层序发育特征
        4.2.3 龙王庙断裂背斜带层序发育特征
        4.2.4 太葵断裂背斜带层序发育特征
        4.2.5 燕南潜山带层序发育特征
    4.3 井震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4.3.1 井震综合解释
        4.3.2 井震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4.4 层序展布特征及充填演化
第5章 古地貌特征及演化
    5.1 古地貌恢复
        5.1.1 三维地震资料定性分析
        5.1.2 古构造恢复
        5.1.3 古厚度恢复
        5.1.4 古水深校正
        5.1.5 三维地貌建模
    5.2 古地貌特征及演化
        5.2.1 沙三段沉积期(SQ1和SQ2)
        5.2.2 沙一二段沉积期(SQ3)
        5.2.3 东二三段沉积期(SQ4至SQ7)
        5.2.4 东一段沉积期(SQ8和SQ9)
第6章 层序-构造-古地貌间的制约关系
    6.1 构造对古地貌格局的制约作用
        6.1.1 盆地结构的制约
        6.1.2 同沉积断裂的制约
        6.1.3 转换带的制约
        6.1.4 不整合剥蚀的制约
    6.2 古地貌对层序与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6.2.1 古地貌对层序构型的控制作用
        6.2.2 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类型及展布的控制作用
        6.2.3 古地貌对物源体系的控制作用
    6.3 重点地区古地貌对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
        6.3.1 古地貌特征及其对物源格局的控制
        6.3.2 古地貌对层序结构和砂体的控制作用
第7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D]. 孙中恒.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东胜煤田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沉积层序及古地理演化[D]. 李军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于奇东地区中生界层序充填特征及储层预测研究[D]. 梁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4]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文昌及恩平组沉积体系研究[D]. 李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 夏非. 南京大学, 2016(07)
  • [6]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研究[D]. 马小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7]东胜地区直罗组沉积特征及其与砂岩型铀矿关系[D]. 陈心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5)
  • [8]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D]. 钱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 [9]新疆三塘湖盆地控煤因素分析[D]. 吴斌.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10]辽河滩海东部古近系层序—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其制约关系[D]. 侯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标签:;  ;  ;  ;  ;  

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