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0年冬季云南热区热带作物栽培措施及寒害调查报告

1999/2000年冬季云南热区热带作物栽培措施及寒害调查报告

一、云南省热区1999/2000年冬热带作物栽培措施与寒害寒害调研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曾宪海[1](2017)在《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提出由于“粮油争地”矛盾导致我国食用油生产长期不足,因而不得不大量进口植物油脂,其中年进口棕榈油约600万吨。油棕(Elaeisguineensis Jacq.)是世界上单产、总产最高的油料作物,被誉为“世界油王”,也是我国拟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棕是典型的热带植物,而我国热区地处热带北缘,环境复杂多样,风、寒、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发展适合我国热带北缘环境特点的油棕栽培技术,本小组开展了系列研究。本研究是在广东新引种油棕种植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深圳、东莞、茂名、化州、湛江和雷州6个有代表性区域的油棕居群中38株油棕大树优株开展了连续5年的野外定点观测,通过开发出油棕EST-SSR分子标记对种质来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验证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比较了油棕生长、产量组分性状,抗寒力,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所在地气象要素、土壤特性等因素,以及影响油棕产量和抗寒力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初选抗寒高产油棕优株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分析了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和油棕EST-SSR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个地区新引种的油棕同源性很高,无明显地区性聚类情况,与引种调查结果吻合。2.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评价了油棕抗寒力并筛选出抗寒居群和优株。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抗寒力鉴定指标,比较了油棕优株及居群之间的抗寒力差异及其与生长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优株及居群之间的抗寒力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并初选出深圳居群的SZ7为抗寒植株(-6.19℃),东莞居群为抗寒居群(-5.44℃);(2)优株及居群的抗寒力与果穗重量呈显着正相关。3.正常果实重量和果穗重量等是评价油棕单产的重要指标。对6个油棕居群38株优株的18个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5年定点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性状株间差异明显,部分性状居群和年度差异显着;(2)植株的正常果实重量(ANFW)和果穗重量(ABW)分别与鲜果实产量(NFF)和鲜果穗产量(FFB)极显着正相关且有最大的正的直接影响,是单株产量的决定因子,并依此筛选出植株MM3和MM5分别作为高产NFF(44.33kg/株/年)和高产FFB(115.44kg/株/年)单株,选择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3)群体的正常果实数量(ANNF)和果穗败育率(ABR)分别与NFF和FFB显着正、负相关性且有最大的正、负直接影响,是群体产量的决定因子,并依此均筛选出化州居群作为高产NFF(20.50kg/株/年)和高产FFB(61.38kg/株/年)居群,其中NFF选择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4.有效积温等气象要素是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子。比较分析了 6个地区16年的6个气象参数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年≥10℃有效积温是果穗数量、果实总数量、正常果实数量、果穗比和鲜果实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效积温高时,果穗、果实数量以及果穗比高,鲜果实产量高;年均温对叶片生长量(FP)和稔实率(FCR)均有决定性影响,年均温高果穗稔实率高,而叶片营养生长受抑制;年最低温是花性别比(SR)的主要影响因子,且与SR密切正相关,年最低温较高有利于提高雌花序比例;最冷月均温对雌花败育率影响最大且有正的直接影响;年日照时数对果穗败育率、花果数量、果穗重量和鲜果穗产量有决定作用和极显着正相关性,日照时数高时,果穗败育率高、花果数量少、果穗小,从而导致了鲜果穗产量下降;年降雨量是正常果实重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且有正的直接影响。5.土壤质地和速效钾含量等土壤特性对油棕生长和产量有较大影响。比较分析了 6个地区4年的7个土壤特性参数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砂量对雌花败育率、稔实率、果粒重、正常果实重量和鲜果实产量有决定性影响和显着正相关,适宜的土壤质地对降低雌花败育率、提高鲜果实产量等有重要作用;速效钾对提高果穗重量的影响最大,而速效磷则相反;硝态氮对叶片生长量有决定影响和显着负相关,硝态氮含量高不利于叶片生长;铵态氮对果实总数量和正常果实数量有决定影响和显着正相关,铵态氮含量高能提高成果数量;pH值是花性别比(SR)的决定因子,其次是铵态氮,较高的pH值和铵态氮含量均有利于雌花序比例的提高,且两者在调控SR方面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有机质对果穗数量和果穗败育率有决定作用和显着负相关,但对叶片生长量有最大的正的直接影响,表明有机质主要满足营养生长而不是生殖生长。6.有效积温、速效钾和上角质层厚度等是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因子。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抗寒力鉴定指标,比较分析了气象要素、土壤特性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对油棕抗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10℃有效积温与LT50呈显着正相关且有决定作用,有效积温低有利于选出抗寒力强的油棕种质;(2)土壤速效钾含量高对降低LT50、提高油棕抗寒力具有决定作用,而速效磷则相反;(3)叶片上角质层厚度较大对油棕抗寒力提高具有决定影响。7.广东现存新引种的油棕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为我国油棕种植提供了有益参考。综合分析表明,现存油棕优株能在年最低温4.63~6.03℃,年最冷月均温14.15~15.15℃,年≥10℃有效积温8219.38℃~8532.03℃等气候条件下以及在弱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条件下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在粗放抚管条件下年产果穗和果实产量达71.89kg/株和20.50kg/株。

王灿,杨建峰,陈小敏,祖超,李志刚,鱼欢,邬华松[2](2015)在《基于因子分析的胡椒寒害气象等级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寒害发生年份气象数据及胡椒发生寒害临界温度,提取胡椒寒害的初始气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等计算后,结合胡椒实地寒害调查情况,建立以寒害气象综合指标为分类标准的胡椒寒害等级。结果表明,由因子分析降维获取的两个因子可分别解释为低温累积因子和温度降幅因子,并可将其作为分析寒害形成原因的量化指标;寒害气象综合指数可以有效表征不同寒害程度,与寒害实地调查的结果比较,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评估胡椒寒害风险提供依据,对胡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等具有参考意义。

张勇,李芹,王树明,李涛,郭艳,周敏[3](2015)在《滇东南植胶区2013/2014年冬春橡胶树寒害调研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选取不同环境(海拔、坡向,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橡胶树对寒害状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从降温过程、性质与特点及橡胶物候、品系(种)、割龄等方面对橡胶树寒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以平流为主的混合型降温过程,是多次寒害累加受害的结果。2橡胶树割龄寒害症状从重到轻表现为失管胶林段(前2次寒害达46级的割林,受灾后疏于管理,长势弱恢复慢)>老割林段(割龄2130年)>新割林段(割龄120年),橡胶树中幼林基本无寒害。主要查明2013/2014年冬春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寒害情况,总结抗寒植胶经验,提出抗寒植胶建议,为滇东南今后种好橡胶提供科学依据。

高新生,张晓飞,黄华孙,黄肖,李维国[4](2013)在《橡胶树品系在广东抗寒前哨点寒害调研初报》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筛选出适合中国北缘栽培的优良橡胶树主栽品种及橡胶树抗寒种质资源,以部分优良品种、试割高产无性系及引进的国外良种为参试材料,以抗寒前哨点大田鉴定的方式,于2010—2011冬春季对位于广东化州新华农场定植无性系寒害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传统抗寒品种93-114等品种表现较好,寒害级别在2级以下,海南主栽品种‘热研7-33-97’等品种有一定抗寒能力(3.46级);国内自主选育的品种总体较国外引种品种抗寒能力更强,同时参试品种在寒害期间所处的物候对其抗寒能力影响较大,不稳定的物候状态会明显加重寒害危害。

孟丹[5](2013)在《基于GIS技术的滇南橡胶寒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南部热作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而成为全国重要的橡胶种植地。云南地形地貌复杂,多为山地,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低温寒害是限制云南橡胶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因此,对云南南部地区进行橡胶寒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有利于充分发挥滇南地区的气候资源优势、调整种植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优质高产,促进橡胶经济科学合理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布设防灾工程、科学制定防寒抗灾对策。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从橡胶寒害形成的气候、地理背景和社会环境角度出发,本文选取致灾环境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作为影响橡胶寒害风险的四个因子,并结合统计学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GIS技术实现滇南地区橡胶寒害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滇南地区橡胶寒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规律为:高危险区主要位于文山州、镇康和耿马小部分地区;较高危险区主要位于金平、屏边、蒙自、个旧、开远、弥勒、泸西、丘北、勐海,保山、临沧和德宏州的大部分地区;中等危险区主要分布在滇南中部地区,包括普洱市大部分地区,红河州西部的石屏、红河、绿春,以及西双版纳州西部的少量地区;较低危险区主要位于孟连、普洱、普洱、南溪、勐宋、勐龙、大渡岗、普文;勐腊、勐养、河口和西盟。(2)橡胶寒害敏感性分布规律为:低敏感区:临沧>保山>德宏>西双版纳>红河>文山>普洱,较低敏感区:临沧>德宏>保山>文山>红河>普洱>西双版纳,中等敏感区:普洱>文山>德宏>红河>西双版纳>临沧>保山,较高敏感区:普洱>文山>西双版纳>红河>临沧>保山>德宏,高敏感区:西双版纳>普洱>红河>文山>保山>德宏>临沧。(3)滇南地区橡胶寒害高易损性区域主要位于橡胶种植面积最大的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和普洱地区的江城县;较高易损区主要位于西双版纳的勐仑、普洱地区的墨江县以及红河州的绿春县等地;中等易损区主要位于镇沅、普洱、个旧、红河、西盟等地;较低易损区面积相对较大,主要位于普洱中部地区、西双版纳西部地区、红河州东北部地区以及临沧、文山的少部分地区;低易损区主要分布在保山市、德宏州大部分地区、孟连县、勐海县、景洪市部分区域和文山州大部分地区。(4)滇南地区高防灾能力区位于文山州;较高防灾能力区位于保山市和红河州;中等防灾减灾能力区的位于西双版纳州;较低防灾减灾能力区的地区位于临沧市;低防灾减灾能力地区包括德宏州和普洱市。(5)总体来看,橡胶寒害低风险区面积为13808.02km2,占总研究区域的7.45%;较低风险区面积为42818.13kmn2,占总研究区域的23.10%;中等风险区面积为55610.77km2,占总研究区域的30.00%;较高风险区面积为49179.08km2,占总研究区域的26.53%;高风险区面积为23951.72km2,占总研究区域的12.92%。橡胶寒害风险各个等级在各地所占的比例大小为:低风险区:西双版纳>普洱>文山>红河>保山>临沧>德宏;较低风险区:普洱>文山>红河>西双版纳>保山>临沧>德宏;中等风险区:普洱>红河>文山>临沧>保山>西双版纳>德宏;较高风险区:普洱>文山>临沧>红河>保山>德宏>西双版纳;高风险区:普洱>红河>文山>临沧>保山>德宏>西双版纳。

王立丰,吴绍华,田维敏[6](2012)在《巴西橡胶树抗寒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中国橡胶种植区属于非传统植胶区,橡胶树种植经常性遭受寒害的影响。为了辅助抗寒品种资源选育和推广,本文简述了橡胶树寒害类型和危害、橡胶树抗寒栽培、抗寒品种选育、抗寒生理机制和抗寒分子标记研发等方面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王树明,胡卓勇,李芹[7](2012)在《2010/2011年冬春滇东南河口、文山植胶区橡胶树寒害调查报告》文中认为报道了滇东南河口和文山植胶区2010/2011年冬春低温特点和橡胶树寒害灾情及规律,提出以严格控制植胶海拔上限、调整热带作物种植结构为主的抗寒植胶对策和建议。

赵丽,黄海杰[8](2012)在《我国腰果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腰果在我国栽培和研究的历史、现状,指出了腰果生产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对我国的腰果生产和研究提供参考。

王树明,付有彪,邓罗保,高梅,杨芩[9](2011)在《云南河口1953年植胶以来气候变化与橡胶树寒害初步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云南河口县气象站1956~2010年共55年的气象资料,以年均温、降雨量、年极端最高温及极端最低温为指标,初步分析了河口地区55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和特点。结果显示:年均温以每年0.026 9℃的速度逐渐升高;年极端最高温以每年0.021 9℃的速度及年极端最低温也以每年0.0417℃的速度在逐年上升:云南河口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虽然橡胶树寒害次数有所下降,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但受害频率和严重程度与气候变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江军[10](2011)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资源供给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橡胶与钢铁、石油一样,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2000年超过日本,从2001年起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作为世界上消费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进一步加剧了对进口天然橡胶的依赖,使得天然橡胶自给率逐年下降,直接影响到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问题必须在全球视野下来考虑,必须种好天然橡胶,尽量多生产天然橡胶,努力缩小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差距,将中国天然橡胶进口量控制在合理的限度。本研究从世界和亚洲的天然橡胶生产、消费、贸易和库存现状入手,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现状,进而对影响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接着分别运用比较优势和Vague适应性优选法两种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大天然橡胶生产优势区的比较优势和品种优选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天然橡胶的供给安全对策和政策建议。本研究内容分为六大部分,一是天然橡胶的生产、消费、贸易和库存现状,包括世界和亚洲主要产胶国的生产现状,世界天然橡胶消费、贸易和库存状况,指出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及消费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是相对而言,消费增长的速度略大于产出的速度,造成世界范围内的天然橡胶供需呈现紧张态势。二是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现状,指出中国还将保持世界第一天然橡胶消费大国的地位。三是影响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因素分析,指出自然因素、科技创新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天然橡胶的生产和质量,价格波动、产业政策等刺激天然橡胶生产,粮食安全、争地的热区经济作物等制约天然橡胶生产。四是对与天然橡胶争地的主要热区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海南和云南优势区的天然橡胶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广东优势区缺乏天然橡胶比较优势。五是应用Vague适应性优选法对天然橡胶的品种进行筛选,指出中国国产的优良品种资源在不同天然橡胶生产优势区表现不凡,适于在中国植胶区大规模推广种植。最后提出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对策,并提出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政策建议。本研究发现全世界范围内的天然橡胶库存快速减少,供需呈现紧张态势。虽然面对各种制约,但中国又必须走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给同时进口必要的橡胶作为补充的道路。在与天然橡胶争地的主要热区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时,发现海南优势区的天然橡胶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云南优势区的天然橡胶比较优势次之,广东优势区的天然橡胶比较优势缺乏。在对国内外主要种质资源进行Vague适应性优选时发现,中国国产的优良品种资源表现不凡,适于在中国植胶区大规模推广种植。

二、云南省热区1999/2000年冬热带作物栽培措施与寒害寒害调研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热区1999/2000年冬热带作物栽培措施与寒害寒害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1.1 油棕生长习性
        1.1.1 油棕地理分布
        1.1.2 油棕生态学特性
        1.1.3 油棕植物学特征
        1.2 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1.2.1 油棕主要用途及食用品质
        1.2.2 世界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1.2.3 我国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油棕研究现状
        1.3.1 油棕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保存
        1.3.2 油棕种质资源评价
        1.3.3 油棕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1.3.4 油棕引种栽培
        1.3.5 抗寒生理
        1.3.6 抗旱生理
        1.3.7 光合生理
        1.3.8 叶片解剖学
        1.3.9 EST-SSR标记
    2 研究目的意义
    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油棕引种调查及居群优株的初选
    1 油棕引种调查
        1.1 调查时间和方法
        1.2 调查结果
        1.2.1 种植分布及生长概况
        1.2.2 种植品种及其表现
    2 油棕居群优株的初选
        2.1 油棕居群初选结果
        2.1.1 深圳油棕居群
        2.1.2 东莞油棕居群
        2.1.3 茂名油棕居群
        2.1.4 化州油棕居群
        2.1.5 湛江油棕居群
        2.1.6 雷州油棕居群
        2.2 油棕优株初选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油棕产量相关性状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比较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株间差异
        1.2.2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居群差异
        1.2.3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年度差异
        1.3 讨论
    第二节 油棕抗寒力比较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油棕个体植株的抗寒力评价
        2.2.2 油棕居群的抗寒力评价
        2.3 讨论
    第三节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比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的基本特征
        3.2.2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植间差异
        3.2.3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居群差异
        3.2.4 聚类分析
        3.3 讨论
    第四节 油棕遗传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EST-SSR引物的筛选
        4.2.2 EST-SSR产物的多态性
        4.2.3 聚类分析
        4.2.4 主坐标分析
        4.3 讨论
    第五节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比较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情况
        5.2.2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的地区差异
        5.2.3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的年度差异
        5.3 讨论
    第六节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比较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情况
        6.2.2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的地区差异
        6.2.3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的年度差异
        6.3 讨论
第四章 影响油棕产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之间的相互影响
        2.1.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1.2 影响油棕产量的主要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
        2.2 油棕抗寒力对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2.2.1 油棕个体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抗寒力的相关性分析
        2.2.2 油棕居群的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抗寒力的相关性分析
        2.3 气象要素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2.3.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2.3.2 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主要气象因子
        2.4 土壤特性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2.4.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2.4.2 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主要土壤因子
    3 讨论
第五章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因子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气候条件
        2.1.1 油棕抗寒力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2.1.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气象因子
        2.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土壤条件
        2.2.1 油棕抗寒力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2.2.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土壤因子
        2.3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2.3.1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抗寒力相关性分析
        2.3.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叶片解剖结构因子
    3 讨论
综合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致谢

(2)基于因子分析的胡椒寒害气象等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地调查寒害比较
    2.2 气象致寒因子比较与寒害类型划分
    2.3 寒害气象综合指数排序及其寒害程度比较
    2.4 基于多元回归的寒害气象综合指数计算
    2.5胡椒寒害气象等级建立
3 讨论与结论

(3)滇东南植胶区2013/2014年冬春橡胶树寒害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区降温过程、 性质与特点
    1. 1 降温过程
    1. 2 降温性质
    1. 3 降温特点
        1. 3. 1 降温早, 分三个时段降温, 以平流降温为主, 期间有辐射降温过程
        1. 3. 2 降温缓慢, 低温期间降雨少、 日照时数多
2 调查时间与方法
3 橡胶树受害调查情况及症状
    3. 1 橡胶树受害调查情况
    3. 2 橡胶树受害反应及症状
        3. 2. 1 橡胶品种寒害反应
        3. 2. 1. 1 GT1
        3. 2. 1. 2 IAN873
        3. 2. 1. 3 RRIM600
        3. 2. 1. 4 热研 7-33-97
        3. 2. 1. 5 云研 77-4
        3. 2. 2 寒害早期橡胶树受害症状
        3. 2. 3 树冠寒害症状
        3. 2. 4 茎杆、 割面寒害症状
    3. 3 橡胶树品系、 树龄与物候与寒害的关系
        3. 3. 1橡胶树品系与寒害的关系
        3. 3. 2 树龄与寒害的关系
        3. 3. 3 橡胶树物候与寒害关系
4 讨论
    4. 1 寒害是制约当地橡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 2 抗寒植胶的意见和建议
        4. 2. 1 合理配置品种
        4. 2. 2 加强植胶区气象观测点(站)建设
        4. 2. 3 橡胶出现寒害, 掌握时机及时组织调查
        4. 2. 4 加强管理, 做好灾后处理
        4. 2. 5 调整产业结构

(4)橡胶树品系在广东抗寒前哨点寒害调研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数据来源
    1.4 试验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5)基于GIS技术的滇南橡胶寒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2.1 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与寒害研究热点
        1.2.2 气象灾害风险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云南省植胶区概况
        2.1.1 光能资源
        2.1.2 温度情况
        2.1.3 水湿条件
        2.1.4 造成寒害的冷空气
    2.2 资料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寒害的界定
        2.3.2 概率和统计方法
        2.3.3 灾害风险评估指数法
        2.3.4 层析分析法
        2.3.5 加权综合评分法
        2.3.6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2.3.7 橡胶寒害风险评价模型
第三章 滇南植胶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特征分析
    3.1 温度时空分析
        3.1.1 温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3.1.2 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降水量时空分析
        3.2.1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3.2.2 降水量与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滇南植胶区橡胶寒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4.1 寒害对橡胶的影响
        4.1.1 寒害的形成与表现
        4.1.2 橡胶寒害典型举例
    4.2 橡胶寒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
        4.2.1 危险性因子主要指标分析
        4.2.2 权重确定
        4.2.3 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
    4.3 孕灾环境敏感性分析
        4.3.1 地形影响因子分析
        4.3.2 坡向的特征提取
        4.3.3 坡度的特征提取
        4.3.4 地形坡位指数的特征提取
        4.3.5 孕灾环境敏感性分析
    4.4 承灾体易损性分析
    4.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4.6 滇南地区橡胶寒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4.7 区划结果验证
    4.8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本文结论
    5.2 特色与创新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巴西橡胶树抗寒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巴西橡胶树寒害类型与危害
    1.1 巴西橡胶树寒害的成因和类型
    1.2 寒害对橡胶树的危害
2 巴西橡胶树抗寒栽培措施
3 抗寒种质资源的筛选
4 橡胶树抗寒生理和分子机制
    4.1 巴西橡胶树抗寒的生理机制
    4.2 巴西橡胶树抗寒的分子机制
    4.3 巴西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为抗寒基因功能验证提供了保证
5 展望

(7)2010/2011年冬春滇东南河口、文山植胶区橡胶树寒害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降温过程及降温性质
    1.1 降温过程
    1.2 低温性质、强度
2 橡胶树寒害情况
    2.1 橡胶树寒害表现
    2.2 橡胶树寒害特点
    2.3 不同品种橡胶树寒害反应
        2.3.1 已分枝幼林
        2.3.2 割林
    2.4 不同坡向橡胶树寒害情况
3 讨论与建议
    3.1 植胶海拔上限
    3.2 抗寒植胶对策和建议
        3.2.1 继续加强宜林地选择与寒害类型小区规划试验研究
        3.2.2 严格控制植胶海拔上限
        3.2.3 合理配置品种, 规范种植
        3.2.4 加强高产抗寒品种选育和推广
        3.2.5 加强植胶区气象观测点 (站) 建设
        3.2.6 研究和完善橡胶树抗寒技术体系各
        3.2.7 重视灾后处理
        3.2.8 注意次期病虫害防控
        3.2.9 灾后采胶
        3.2.10 探索建立橡胶树自然灾害保险机制

(8)我国腰果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栽培历史
2 研究现状
    2.1 种植气候条件
    2.2 繁育技术
    2.3 栽培管理研究
    2.4 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
    2.5 生理生态
    2.6 病虫害防治
3 栽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 发展前景及展望

(10)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资源供给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天然橡胶概况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8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9 综述
2 世界天然橡胶生产现状
    2.1 世界天然橡胶生产现状
    2.2 亚洲天然橡胶生产现状
    2.3 亚洲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的生产现状
    2.4 其他亚洲天然橡胶生产国的生产现状
    2.5 南美洲主要产胶国情况
    2.6 非洲主要产胶国情况
    2.7 小结
3 世界天然橡胶消费、贸易和库存现状
    3.1 世界天然橡胶消费现状
    3.2 世界天然橡胶贸易现状
    3.3 世界天然橡胶库存现状
    3.4 小结
4 中国天然橡胶生产、消费、贸易和自给现状
    4.1 中国天然橡胶生产现状
    4.2 中国天然橡胶消费现状
    4.3 中国天然橡胶贸易现状
    4.4 中国天然橡胶自给现状
5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研究影响
    5.1 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涵义
    5.2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直接制约因素
    5.3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存在的问题
    5.4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战略选择
    5.5 影响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的因素
    5.6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研究创新
6 天然橡胶主要争地热区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6.1 主要争地作物
    6.2 比较优势理论
    6.3 比较优势理论指标的确定
    6.4 比较优势理论指标在天然橡胶主要争地热区作物中的应用
    6.5 结论
7 品种资源优选下的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研究
    7.1 亚洲其他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的品种选育状况
    7.2 Vague适应性优选法
    7.3 应用Vague适应性优选法筛选天然橡胶品种
    7.4 结论
8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对策研究
    8.1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对策
    8.2 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安全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致谢

四、云南省热区1999/2000年冬热带作物栽培措施与寒害寒害调研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D]. 曾宪海. 海南大学, 2017(02)
  • [2]基于因子分析的胡椒寒害气象等级研究[J]. 王灿,杨建峰,陈小敏,祖超,李志刚,鱼欢,邬华松. 热带作物学报, 2015(12)
  • [3]滇东南植胶区2013/2014年冬春橡胶树寒害调研报告[J]. 张勇,李芹,王树明,李涛,郭艳,周敏. 热带农业科学, 2015(02)
  • [4]橡胶树品系在广东抗寒前哨点寒害调研初报[J]. 高新生,张晓飞,黄华孙,黄肖,李维国.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5)
  • [5]基于GIS技术的滇南橡胶寒害风险评估与区划[D]. 孟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
  • [6]巴西橡胶树抗寒机制研究进展[J]. 王立丰,吴绍华,田维敏.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7)
  • [7]2010/2011年冬春滇东南河口、文山植胶区橡胶树寒害调查报告[J]. 王树明,胡卓勇,李芹. 热带农业科技, 2012(02)
  • [8]我国腰果研究概况[J]. 赵丽,黄海杰. 中国南方果树, 2012(02)
  • [9]云南河口1953年植胶以来气候变化与橡胶树寒害初步分析[J]. 王树明,付有彪,邓罗保,高梅,杨芩. 热带农业科学, 2011(10)
  • [10]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资源供给安全研究[D]. 江军. 海南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1999/2000年冬季云南热区热带作物栽培措施及寒害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