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天然草原退化成因分析

青海高原天然草原退化成因分析

一、青海高原天然草原退化原因的判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王明月,付俊娥,武志涛,庞治国,江威,雷添杰[2](2021)在《黄淮海流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基于1982-2015年全球检测与模型组(Global Inventor Modelling and Maping Studies,GIMM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ation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及同期气象数据,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度耦合Mann-Kendall趋势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黄淮海流域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象因素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区域整体看,1982-2015年研究区NDVI多年均值为0.38,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整体呈显着增加的趋势,年增加速率为0.00139/a(P <0.05),其中73.72%的区域呈显着增加趋势。2)从省域尺度分析,NDVI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较大,在空间分布上东部省域的值高于西部省域,NDVI在各省域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在湖北均值最高,在安徽增速最快。3)从影响机制上看,NDVI对气温的敏感性高于NDVI对降水的敏感性。

王盼[3](2019)在《草原补贴对牲畜数量的影响 ——以朋曲河流域为例》文中认为草原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其总面积大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0%。我国草原面积将近4亿公顷,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草原资源是陆地绿色植物资源中面积最大的再生性自然资源,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与服务功能,例如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维持并促进物种多样性,丰富野生动植物的天然保护屏障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草地退化情况已经十分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严重退化的草原已经接近1.80亿公顷。草地退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主要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干旱、大风与水资源匮乏等,例如变暖型的气候变化趋势会推迟牧草的返青期,同时会使得其枯黄期提前,牧草的生育周期无法完成,这就导致牧草产量下降,草群矮化,草畜矛盾加剧,草地退化的演替成为可能。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对广泛分布在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的生长极为不利。气温升高,尤其是夏季高温增加了草地水分蒸发量,干燥指数增大,而同期的降水不变甚至减少,从而会造成植被因干旱而退化;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过度开垦、超载放牧等。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草地退化主要表现出为两种方式:第一,人类活动导致地表植被和土壤要素的破坏,加速风蚀从而导致草地沙化退化;第二,人类活动方式不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从而进一步导致草地发生退化。我国的草地退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防止草地继续退化的政策措施。如2000年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并于2003年全面启动禁牧、休牧政策。2011年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助奖励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实施牲畜良种补贴、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在实施补助奖励政策的背景下,虽然许多学者发现这些政策确实能有效抑制牲畜数量的增加,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有助于草场的生态恢复,但仍有学者发现这些政策也可能会增加农牧民饲养牲畜的数量,从而给草场带来更大的压力,让本就脆弱的草场进一步退化。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同时也是我国与亚洲的“江河源”、“生态源”以及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安全战略基地。作为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感应器”,青藏高原是保证气候系统稳定的重要屏障。因此,有必要在此背景下分析草原补贴是否对农牧户牲畜养殖的数量产生影响并定量分析影响农牧民牲畜养殖数量的因素,为恢复和增强草原生态环境以及制定合理和完善补助奖励政策提供理论基础。这不仅有利于国家合理利用财政收入,节省开支,还有利于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鉴于此,本文以青藏高原的朋曲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该区域获得的702份农牧民家庭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农牧户总体特征及五大生计资本特征,此外,还定量分析了该地区草原补贴对牲畜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朋曲河流域农牧户饲养牲畜行为十分普遍,且养殖牲畜类型多样,其中最主要的牲畜为奶牛,绵羊,马和山羊。样本农户中共有683户农牧民饲养牲畜,占样本家庭总数的97.29%,仅有19户农牧户未饲养任何牲畜,占样本家庭总数的2.71%。大多数家庭饲养牲畜数量在100头以内,最多的一户饲养335.67头。牲畜数量养殖过多,对当地的草地的面积和草料质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朋曲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农牧区,为了遏制草原的进一步退化以及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控制当地牧户牲畜养殖的数量,国家和政府给予当地拥有草场的农牧民一定的草场补贴。研究区内样本农牧民家庭平均草场补贴金额为2450.47元,最高的一户草场补贴为31587.00元。其中,87户家庭并无草场补贴,补贴金额的差异主要来自于自家草场面积的大小。(3)研究区内农牧民饲养的牲畜养殖数量增加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核心变量草原补贴与农牧民家庭牲畜养殖数量变化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控制变量中,家庭劳动力数量、培训比例和地块面积与家庭牲畜养殖数量变化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设备比例与农牧民家庭牲畜养殖数量变化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4)研究区内农牧民饲养的牲畜数量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草原补贴对牲畜数量有显着的正影响,说明该地区草原补贴越多,越促进当地农牧民养殖牲畜。此外,控制变量中,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牧民家庭牲畜养殖数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打工比例和非农总收入与农牧民家庭牲畜养殖数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

冯双双[4](2016)在《基于Landsat影像的草地退化动态监测 ——以坝上草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牧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草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随着近几年草地退化情况的愈演愈烈,草地退化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及时准确地把握退化情况、监测退化程度、诊断退化等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监测方法以其速度快、范围广、连续性好和成本低等优点逐步成为了草地退化监测的主要手段,使得草地退化分析的结果更加具有诊断性和模拟性。本文以河北省坝上草原为研究区,利用2009~2011年的Landsat TM和2013~2014年的Landsat 8 OLI TIRS影像,计算出每幅影像的多种植被指数,建立基于2014年影像的植被指数和基于实测数据的草地退化指数(GDI)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最适宜研究区的植被指数及估算模型,建立草地植被退化遥感监测模型。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获得适用于研究区的退化分级标准,并运用监测模型和退化标准对2009~2014年影像进行分级,得到2009~2014年的草地植被退化图。最后从变化幅度、变化趋势、变化强度和变化方向等方面阐明各退化等级草地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方向,得到以下结论:(1)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表征草地实际变化情况的三个指标(生物量、覆盖度、草高)在草地退化评价中的权重,得出:覆盖度所占的指标权重最大,为47%,其次为生物量,为37%,最小的为草高,所占比重为16%。(2)坝上草原地区与草地退化指数相关性最大的植被指数是RDVI,建立基于GDI与RDVI的草地退化反演模型为:RDVI=-0.356GDI2+0.016GDI+0.221(R2=0.734)经过相对误差、均方根差(RMSE)和确定系数R2三种评价方法检验,得到该反演模型的精度为:相对误差是1.53%;RMSE=0.071:R2=0.7146,精度较高。(3)本文将研究区内的退化草地分为四个等级,即无明显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坝上地区退化草地的等级划分标准:当GDI>0.65或RDVI>0.382时,定义为无明显退化;当0.40<GDI<0.65或0.284<RDVI<0.382时,定义为轻度退化:当0.20<GDI<0.40或0.238<RDVI<0.284时,定义为中度退化;当GDI<0.20或RDVI<0.238时,定义为重度退化。(4)为了更加直观、全面和动态地阐述坝上地区2009~2014年草地植被的退化情况,本文从草地植被变化的幅度、趋势、强度和方向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空间角度看,研究区的草地植被退化型与恢复型并存,一些地区的草地植被发生了退化,但另一些地区的草地又得到了恢复。研究区内各地区的退化情况呈现出不一致性,西南部的草地以中、重度退化为主,而东北部地区则以无明显和轻度退化为主,退化加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而恢复型变化零散分布在各个区域。从时间角度看,2013年是恢复明显的一年,而其他年份都是变化不明显或者退化加剧,尤其是2014年,呈现出明显的退化趋势。各年草地植被的变化都比较缓慢,没有明显变化的面积都是最大的,都达到了一半以上。慢速变化占到了绝对优势,越级别变化面积很小,呈现出一个比较缓慢的、局部的退化型变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研究区的草地退化情况呈现出西部严重,东部较轻,局部改善,整体上波动恶化的态势。

苏力德(Borjigin Suld)[5](2015)在《内蒙古草原区过去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草地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内蒙古草原区1962-2011年的气象数据以及1982-2011年的NDVI遥感数据,对气温与降水进行了全年、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空间格局与时间变化趋势的动态分析,对NDVI指数进行了春、夏、秋、生长季和全年五个不同时段的显着性变化分析,并且与对应的气候因子做了相关性与偏相关性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内蒙古草原区气温分布格局为由东至西递增。50a气温变化特征为显着升高趋势,平均增温速率为0.49℃/10a。在生长季气温增长速率,典型草原区的增长速率略低于其他区域,平均增温速率为0.37℃/10a,整体低于全年;而非生长季森林草原的气温增长速率要低于其他区域,平均增温速率为0.49℃/10a,与全年一致。气温发生突变的年份在全年与生长季的时间序列中有所差异,全年时间序列中各类型草地气温在1990年左右发生突变,而在生长季时间序列中推迟到了1995年左右。(2)内蒙古草原区的降水格局为由东南至西北递减,具有较强的地带性。50a间全区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不显着,年最大降雨量曾达到495mm,出现在1998年,而最小降雨量为219mm,出现在2001年。森林草原区在1997年和2002年发生过降水的增加与减小的突变,典型草原区在1992和2006年发生过降水增加和减小的突变;在生长季森林草原降水发生增加突变的年份提前至1992年。非生长季由于降水量很少,故其幅度变化波动很小,但是空间格局分布与全年和生长季一致。(3)内蒙古草原区30a间NDVI的变化为,森林草原区NDVI在春季为显着增加,其他季节均呈显着减少趋势;典型草原区NDVI在春季和秋季为增加,夏季和生长季为减少,全年中大部分区域无显着变化;荒漠草原区北部NDVI在春季呈减少趋势,其他季节均呈增加;草原化荒漠区在春季NDVI呈增加趋势,在夏季呈减少趋势,秋季、生长季和全年尺度下其大部分区域均无显着性变化。在时滞5年之内,内蒙古草原区NDVI具有显着的自相关性。(4)内蒙古草原区气候因子与NDVI的相关性为,森林草原NDVI与气温在春季和秋季呈显着正相关,在夏季、生长季和全年当中呈显着负相关;典型草原的东部区域和荒漠草原的NDVI与气温在各季节中均呈显着正相关分布;除东部区域以外的典型草原区NDVI与气温在春、夏和生长季均呈显着负相关,在秋季和全年呈显着正相关;草原化荒漠NDVI与气温在春季呈显着正相关,在夏季、生长季和全年当中呈显着负相关,在秋季呈显着负相关。NDVI与气候因子的偏相关性均呈显着正相关,在春季气温和降水为NDVI变化的共同驱动因子,秋季中气温为NDVI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其他季节降水为NDVI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王少军[6](2013)在《矿山遥感调查的理论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择中国矿山遥感调查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国家目标和公务管理平台建设的急需。论文的研究方向是现代遥感高新技术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但从矿山管理的整体性来看,本选题的研究风险性是遥感技术应用与国家法规标准的对接问题。由于中国矿山管理具有部门的多重性和管理上的叠加性,国家—地方—企业三者之间利益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这就给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派生出更高层次的难题。论文研究试图避开一些政治和法律问题,重点研究中国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中技术层面的科学问题。本文虽然涉及到国家法律和法规方面的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论文的核心问题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矿产资源开发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参与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工业发展过程。工业化带来的是资源过量消费和环境过度负荷两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比较混乱、矿山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在1995年、2005年国务院两次下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工作,国家目标是保持良好的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矿难事件发生。在近十多年来,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在计划中设立“矿山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极力推进空间信息科学在我国矿山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对地观测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于地球表层的资源、环境及区域变化的数据获取与监测等领域。遥感信息技术为全球性的整体研究提供最新、最快、最精确的科学数据,为资源环境问题的监督管理提供了空间管理的技术平台。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的理论及方法就是针对“如何快速、准确、实时地发现违规开采目标和矿山环境问题”而展开的。作者系统总结了多年来在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工程中的矿山目标图像识别和检测的认知理论、图像理解、地表目标检测与动态变化信息提取、动态目标多层次识别与多时相变化信息拾取等前沿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图像信息科学理论,研究涉及矿山地质理论、矿山地理理论、矿山生态环境理论、矿山灾害理论等领域。其科学思路是首先基于矿山地质—地理—地貌—生态—环境的信息建立矿山综合知识系统,然后依据综合知识体系构建从图像数据到矿山知识的图像标记转换体系。论文改变了传统的“看图识字”的遥感工作模式,在矿山遥感调查理论研究中,构建创新的知识体系;在图像信息转换方法研究中,构建其关键技术体系。论文基于图像信息转换及尺度转换理论,为矿产行政管理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提出了基于综合知识结构的矿山目标图像标记理论,建立了矿山过程的地质目标—地貌目标—环境目标—矿山建筑物目标—地表人工堆积体目标—矿山污染目标等图像标志及目标拾取的方法体系。基于遥感图像的空间维、光谱维、时间维等多维信息,获取矿山目标图像成分的标记属性。图像标记是最原始的图像属性信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需进一步依据综合知识系统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知识挖掘处理和图像结构分析,减少图像标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非确定性影响,建立服务于科学管理的图像标记属性及矿山执法依据的语义属性。论文基于矿山地理学及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的研究框架,依据国土资源部计划项目提出的技术标准,构建了矿山多目标图像识别体系与遥感监测方法体系。包括:(1)矿山目标的标志要素体系:系统研究了矿山地质地貌环境的图像识别的知识体系,如地质结构、岩石光谱、地理区位、生态环境、地表覆被、开采类型、矿山属性、土地类型、水体类型、废渣堆积部位、废渣二次开采利用、坑道类型、矿坑排水范围及水污染类型等;(2)矿山目标的动态监测标志体系:利用多时相图像的光谱差异、形态差异、纹理差异、环境差异、人文差异等变化信息,基于遥感图像的光谱特性、尺度特性、时相变化特性、地理环境特性和交通设施特性等变化信息,实现了对矿山开发环境的动态监测和信息提取;(3)基于层次分析和主组分分析理论,运用图像时空信息重构方法,提取矿山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动态信息。建立了单一时相矿山灾害调查和多时相灾害监测的预测方法;建立了矿山废弃堆积体、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土地恢复现状调查评价方法。对各类动态监测及预测成果进行了现场检测验证。论文分六章,主要内容及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评述了矿山遥感领域的文献,综合了前沿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重点论述了矿山目标图像认识理论及其应用成果;第三章论述矿山遥感图像识别机理和图像理解的各类推理、分析与提取方法;第四章论述了矿山环境效应与图像综合应用方法;第五章论述了矿山环境灾害遥感调查、监测和预报方法;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与展望。第二章至第五章为论文的重点和核心,属于作者独立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学术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矿山目标的图像识别理论体系,对推动矿山多目标遥感调查监测具有实践性意义。基于图像地学信息转换理论,构建了矿山遥感的区域地质地貌图像结构格架、含矿地层与含矿岩体的图像标记属性和综合性图像标志,解决了矿山目标在大区域尺度的空间定位问题;构建了矿山目标(包括矿山开采面、固体废弃物、矿山道路、矿山建筑物类型、选矿设备和尾矿库等)的空间结构要素及其地质地理环境组合信息的图像标记和综合识别标志。对矿山目标的空间定位、采矿权属边界复核及行政执法具有指导意义。2.基于循环经济学理论,引入矿产资源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依据矿山废弃物质的闭环流动时空特征,对矿山固体废弃物二次利用问题,提出了我国非常规矿产资源利用和开采的图像识别标志及解译评价方法。3.运用图像光谱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及观测方向维度等综合信息,从不同角度建立矿山目标的识别标志及图像解析证据,对快速发现和评价矿山目标及其属性的语义化具有科学意义。本文提出将矿山目标宏观识别法和微观解析分析法相结合,完善了从遥感图像数据到矿山地理环境信息再到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工程的图像信息转换的理论方法体系。矿山目标信息来源具有多途径、多重性、非均匀性及非线性特性,基于层次分析和组分分析,对图像多重语义信息进行重构及转换,建立了矿山遥感人机交互式提取模式和流程。时空尺度转换问题也是矿山遥感调查图像认知的基础理论问题,论文就矿山遥感中的尺度效应、尺度转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4.从矿产资源开采的地理过程及各阶段的地质地理环境效应出发,全面总结了矿山目标的时空演变特征的图像识别过程。论文系统研究了矿山开发过程中,不同类型矿产、开采方式对地形地貌、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景观美学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基于“近代人地关系学”理论,系统总结了矿山开发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时空耦合效应;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不同地质地理环境的响应模式的差异性。依据矿山环境效应存在空间上的超越性和时间上的滞后性,创新性地提出了矿山环境破坏的放大效应和延时滞后效应。初步构建了人—矿和谐发展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5.在矿山地理学研究框架下,完善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地理环境、流域污染环境、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恢复的遥感调查评价与监测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方法体系。应用空间技术研究了赣东北德兴铜矿区固体废弃物产生泥石流可能危害的范围、重金属可能污染的区域;针对赣南定南稀土矿区废弃物相对松散、降雨量丰富的特点,建立了半定量泥石流预测模型,对可能产生泥石流的区位及强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为政府实施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由于地理环境复杂、矿产资源类型多样化,地球圈层之间相互干扰,矿山目标分散等原因,基于遥感图像信息的地学图像理解和实际应用还存在着一些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进行探索性研究。(1)对于图像工程的三个层次(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的划分、定位与矿山目标识别结合紧密度不够,注重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图像认知学涉及较少。图像特征提取时从区域地学规律分析多,定量算法的实现较少。在后续研究中需要深化,为图像分析专家寻找新的结合点。(2)矿山环境地学特征复杂,管理上分属于不同职能部门,调查与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佘冬立[7](2009)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植被恢复的水土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利用结构/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引起如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等物质的循环发生变化。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区开展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建设工作,特别是1999年国家在西部10省363县开展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影响。本文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的水土环境效应问题,以水蚀风蚀交错带为主要研究区域,选择神木六道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试验研究,通过小区—坡面—流域尺度研究了土地利用及其格局与土壤水分、土壤理化特性、植被群落演替特征、生态水文循环特征和径流侵蚀的相互关系,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混合的土地利用结构形成了土壤含水量高低不同的斑块镶嵌坡面格局,有助于坡面径流侵蚀的控制。小流域内土壤水分呈中等变异,且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高斯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这种结构特征。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保持较高的基台值和变程,而异质比相对较低,且它们随土壤剖面分布差异明显,表明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能改变土壤水分的变异程度及分布格局。建立了土壤水分空间回归预测模型,干旱条件下土地利用和土壤属性变量综合解释了78.7%-86.5%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而较湿润条件下增加了地形属性变量,三者综合仅能解释58.2%-77.7%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和均方根预测误差都较小,模型可用于研究区土壤水分的预测。2、通过不同土地利用空间配置成混合利用结构拦截和减少径流侵蚀,形成了土壤属性坡面斑块镶嵌格局。小流域内除土壤容重外,土壤理化性状呈中等的空间变异,且均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其变异性由土壤系统内部因素包括土壤质地、矿物、成土过程、地形特征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外部因素包括施肥和耕作等共同控制。建立了土壤理化属性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不同土壤属性模型的自变量不同,表明不同的土壤理化性状变异受不同的环境因子控制。分析认为合理配置土地利用形成斑块状结构和增加养分的投入可以有效地改善该地区的土壤质量。3、Kriging插值显示混合土地利用结构小区土壤表层水分和容重呈明显的斑块镶嵌格局,与土地利用结构一致,易于形成径流侵蚀的自我调控系统,其中M1小区(柠条-豆地-苜蓿)的年侵蚀模数最低,两年的减蚀率分别达到98%和94%。从侵蚀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土地管理策略:通过土地利用配置,提高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形成水文单元镶嵌分布的径流侵蚀自我调控系统;通过农业措施可提高镶嵌结构下各斑块的土壤水分入渗能力,从而提高整个流域产流的土壤入渗能力阈值。4、种植的苜蓿7年内产量持续增加,而后逐渐降低,大约在种植10年左右后演替发育成顶级草地群落—长芒草群落。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增加,苜蓿人工草地群落阶段对土壤水分消耗严重。但在演替后期,土壤水分是一个补给恢复过程。苜蓿人工草地退化一方面是由于与乡土物种之间的竞争引起,但更重要的因素是苜蓿生长对土壤水分的过渡消耗而形成的土壤水分胁迫。有效控制植物种群密度可以减少苜蓿草地的土壤水分消耗;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苜蓿草地与农作物、翻耕裸露进行轮作可以有效地恢复因苜蓿生长消耗的土壤水分。5、研究区柠条林冠层平均截留率为24.2%,稳定截留率约为12%。“漏斗”状结构的杏树林冠平均截留率为15.1%,稳定截留率约为10%。相对于农地小区,2007年长芒草、柠条、杏树和撂荒地的减蚀率基本都达到了80%。植被盖度和高度因子对坡面产流产沙的灰色关联度都大于0.5。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性质对土壤水分含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各小区浅层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剧烈,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变化减小。柠条和杏树林地剖面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表现为“消耗-补偿”的过程,0-120cm土层储水量表现为:杏树林>沙黄土柠条>黄绵土柠条>硬黄土柠条>风沙土柠条,120-400cm土层由于受降雨的影响较小,土壤储水量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储水量表现为杏树>沙黄土柠条>硬黄土柠条>黄绵土柠条>风沙土柠条。黄绵土种植的4-6年生苜蓿土壤水分消耗大,而农地撂荒后演替发育的浅根系草本对浅层土壤水分的消耗比农作物对水分的消耗要多。6、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生长季度平均下来,各小区土壤水分基本保持平衡,观测期末土壤储水均略有盈余,其中农地的盈余最高,为106.9mm,ET/P为71.0%。单个生长季各小区水量平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2008年黄绵土、风沙土柠条地和黄绵土生长的苜蓿(I)地蒸散量超过了同期降水量,ET/P分别为103.2%、102.5%和104.6%,观测期末土壤储水呈负平衡。用SWAP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储水量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长芒草地水分收支基本平衡,苜蓿草地的水分支出是农地的1.38倍,其中苜蓿的蒸腾耗水量是农地绿豆的3.88倍,这是引起苜蓿草地群落过度消耗土壤储水而呈现负补偿的主要原因。可见,农地退耕还林还草后会增加SVAT系统水分支出,如果植被群落耗水过大很可能使土壤干化。植被恢复的水土环境效应研究从一定角度评价了水蚀风蚀交错带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提供指导。本文在野外测定的基础上,对水蚀风蚀带小流域植被恢复的水土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并主要就土地利用及格局改变下土壤水分、土壤水分物理-养分属性空间分异特性及其水土保持效应、人工建设植被的群落演替特征与土壤水分物理属性的耦合关系及不同生态系统水分循环过程和植被耗水规律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希望本文对于不同景观尺度下土壤属性时空变异及SVAT系统水分循环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对黄土高原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基于土地利用格局下土壤属性时空变异规律的生态过程模拟似应是这一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

王冠[8](2008)在《兰州市街道尘埃磁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街道尘埃是污染物质在城市环境中传播的重要介质,是室内灰尘污染物和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对城市土壤、水环境等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各种潜在的、直接的危害,是城市环境污染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兰州市是我国建国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排放量大,加上特殊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及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城市化、交通等多元化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使兰州市大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成为国内外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本文选择兰州市城区为研究靶区,以街道尘埃作为研究载体,开展了大范围野外调查,采集了不同季节、不同功能区域内的178个街道尘埃样品,进行高分辨率的磁学、地球化学研究;对上述样品进行磁学、粒度、元素含量、有机质含量等一系列实验分析,利用地学统计软件(ArcGIS)对兰州市地区街道尘埃颗粒物的磁学特征、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粒度及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城市街道尘埃的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污染特征等,同时结合数学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有机质含量及重金属污染的磁学响应特点,认识了解环境磁学参数与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获得如下认识:对研究区街道尘埃的粒度分析揭示了粒度的基本特征,发现兰州城市街道尘埃主要为粉砂和粉砂级以下(<63μm)的颗粒,粒径分布主要表现为双峰和多峰非正态分布。风动力较大的区域平均粒径较粗,分选性较差;反之,在风动能小的区域,则主要以细颗粒物为主。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东西部地区街道尘埃样品粒径较粗,中间地段相对较细。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街道尘埃中主要含有Si、Al、Ca、Fe、Na、Mg、K、S、Ti、Cl、P、Mn和Ba等元素,前七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占总含量的79.22%;其余元素含量相对较低。元素含量季节差异显着;冬季采暖期间燃煤量增加、兰州市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及冬季强逆温现象是造成污染元素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街道尘埃中土壤来源的元素含量增加与春季的大风及沙尘暴天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市区街道尘埃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局部污染严重:城关区和西固区为燃煤污染严重区域,安宁区内污染相对较轻;在人口密集,车流量较大的城关区内交通污染相对严重;大型货运车辆造成的汽车尾气污染更为严重。西固区为未知来源元素Bi和Cs的高值区,初步推断它们主要来自工业污染。通过对研究区街道尘埃的有机质含量分析,揭示出兰州市街道尘埃有机质平均含量较高,季节和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冬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低;城关区、西固区、七里河区及安宁区内街道尘埃中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上述结果表明,兰州市街道尘埃中的有机质组分除来自于土壤颗粒的贡献外,可能还来源于工业污染,汽车尾气以及人类日常生活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的贡献。环境磁学分析表明兰州市区内街道尘埃磁性矿物含量总体较高,主要磁性矿物是磁铁矿,并伴有少量的赤铁矿和顺磁性矿物;样品磁学性质主要受到亚铁磁性矿物和少量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的控制;亚铁磁性矿物多为准单畴颗粒和多畴颗粒。与磁性矿物含量有关的磁参数(X1f、SIRM、XARM、HIRM,SOFT及SOFT%)变化趋势相同,同时存在较大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冬春季磁性矿物含量明显高于秋季:而Xfd%、S-ratio、XARM/SIRM、SIRM/X1f及XARM/X1f等反映磁性矿物晶粒特征和类型的参数变化较小。空间分布上,工业区、密集街区以及交通要道等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区域,磁性矿物含量较高。一方面是由于兰州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使其区域内不同季节、不同样点街道尘埃中磁性矿物含量和粒度不同;另一方面,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街道尘埃中的磁性矿物发生不同形式的迁移、转化、溶解,从而也影响了其磁性特征的变化。对磁参数的单元素方差(ANOVA)分析显示:众多磁学参数中,x1f和SOFT%能够更有效的指示尘埃污染物磁性矿物含量的季节差异。通过磁参数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六个主要反映磁性矿物浓度的磁性参数X1f、SIRM、HIRM、SOFT、XARM和S-20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十分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磁性参数之间并不具有相关关系。与XARM的正相关性指示了单畴磁性颗粒对有机物质的贡献;同时与SIRM,HIRM及SOFT的显着相关表明了亚铁磁性颗粒物对街道尘埃中有机质的贡献。说明磁性参数可用作街道尘埃中有机质含量的代用指标。街道尘埃中砷(As)、铋(Bi)、铬(Cr)、铜(Cu)、锰(Mn)、镍(Ni)、铅(Pb)、钛(Ti),锌(Zn),铁(Fe)等10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Bi和Cr两种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相对一致,西部地区总体含量较高,东部地区逐渐降低,进一步证实其与工业活动关系密切;As、Cu、Pb及Zn四种重金属元素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变化波动较大,推断主要由道路交通环境的变化所引起;其余重金属元素(Mn、Ni、Ti、Fe)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兰州市街道尘埃磁参数和重金属元素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As、Cu、Mn、Ni、Pb、Zn、Fe)含量与反映磁性颗粒含量的磁性参数(X1f)、SIRM、HIRM、SOFT、XARM)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比值参数(XARM/X1f,XARM/SIRM)与重金属含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反映了沉积物粒度组成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Xfd%与Cu、Ni、Zn及Pb元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与其余重金属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S-ratio与Cu、Pb、Zn和Fe四种重金属元素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其他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表明街道尘埃中磁性组分与一些重金属元素相互依存,磁学参数可作为这些重金属分布变化的代用指标进行污染调查,用来指示工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监测道路交通的污染状况,追踪重金属污染变化趋势及其污染分布状况。研究表明,在获得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借助多元统计方法、地统计学技术与适量的地球化学分析,磁学参数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够揭示街道尘埃污染分布状况,判别其污染来源,分析不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响应程度,有效地提取污染信息。此外,街道尘埃与其它载体相比,所记录的环境信息具有空间尺度较大,时间尺度相对较小的特点。因此,周期性地采集分析街道尘埃的环境磁学信息,能够灵敏地反映城市环境污染的变化特征。总之,该项研究显示,对街道尘埃进行系统的磁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是在城市环境下开展大规模、高分辨率的、以磁学为主污染研究的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新方法,可以快速便捷经济地提供污染分布信息。

干文芝[9](2007)在《雀儿山东北坡草地退化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根据雀儿山东北坡草地调查资料和实测数据,按照指标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采用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从植被和土壤两个方面选取植被盖度、草层高度、物种丰富度指数、地上部生物量、毒草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有效土层厚度、(0.02~2.00mm)砂粒含量、(<0.002 mm)粘粒含量、土壤容重、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共17个指标,建立了草地退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对雀儿山东北坡草地退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不同退化程度下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雀儿山东北坡草地退化成因,提出雀儿山东北坡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建立的17个指标进行筛选,得到7个新指标:地上部生物量、草层高度、有机质、物种丰富度指数、有效土层厚度、速效磷和容重,并采用SPSS13.0聚类分析中的快速聚类和判别分析法将雀儿山东北坡草地退化程度划分为4种类型,即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其中未退化有样地4个,占全部样地的9.3%;轻度退化有样地9个,占20.9%;中度退化样地有21个,占48.8%:重度退化有样地9个,占20.9%,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退化状况严峻,以中度和重度退化样方为主,其比例占样方总数的69.8%。(2)通过对4种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理化性质的特征分析表明,随着草地退化加剧,从未退化到重度退化土壤表层容重逐渐增加,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08g cm-3、1.28g cm-3、1.31g cm-3和1.34g cm-3;草根盘结层(As)、有机质层(A)和淀积层(B)中砂粒(0.02~2.00mm)含量和pH值随着草地退化强度的加剧均呈增加趋势,粘粒(<0.002 mm)含量随着草地退化强度的加剧呈减少趋势;研究区除全氮含量为中等外,有机质、全磷和全钾含量都较为丰富,随着草地退化强度的加剧,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全磷和全钾在不同退化程度下样地之间的分异较低;而速效养分中除碱解氮随着退化程度加剧而减少,表现出与全氮变化相一致特点外,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与草地退化关系不大。(3)通过分析不同退化程度下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退化强度下研究区内植物群落呈现禾本科—莎草科、蓼科、豆科—菊科、毛茛科—蔷薇科、瑞香科、玄参科的逆行演替,即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植物由未退化样方中以禾本科为主逐渐演化为以瑞香科、玄参科等有毒有害植物为主,群落结构渐趋简单;植物物种数呈现轻度退化>未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的趋势;盖度、地上部总生物量呈明显减少的趋势。(4)雀儿山东北坡的草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鼠虫害加重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在对草地退化评价的基础出提出了以草定畜,发展季节畜牧业,全面落实“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等措施,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

恰加[10](2007)在《青海省草原保护和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居全国第4位,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0.51%。天然草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草原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建设的建议。

二、青海高原天然草原退化原因的判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高原天然草原退化原因的判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R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一、文献梳理
        二、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口支援
        二、西部民族地区
        三、府际关系
        四、财政转移支付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一、维护边疆稳定
        二、培育市场经济
        三、协调区域发展
        四、促进民族发展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一、重大工程建设
        二、重大灾害救助
        三、东西扶贫开发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结语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2)黄淮海流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淮海流域NDVI时空变化特征
    2.2 不同省域NDVI时空变化特征
    2.3 气象因素与NDVI变化的关系
        2.3.1 气象因素变化特征
        2.3.2 气象因素对NDVI变化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3)草原补贴对牲畜数量的影响 ——以朋曲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科学问题
        1.1.2 社会需求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我国草原资源现状
        2.1.1 草原资源概述
        2.1.2 我国及青藏高原地区草原现状
    2.2 草原资源退化的因素分析
        2.2.1 自然因素
        2.2.2 人为因素
    2.3 草原生态建设的综合影响评估
        2.3.1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研究进展
        2.3.2 草畜平衡管理的效果评估
        2.3.3 草原生态补偿问题探讨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3.2 数据来源
第4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农牧民现状分析
    4.1 样本农户总体特征
    4.2 农户特征
        4.2.1 人力资本
        4.2.2 物质资本
        4.2.3 自然资本
        4.2.4 金融资本
        4.2.5 社会资本
第5章 草原补贴与农牧民增加牲畜数量决策
    5.1 研究方法
        5.1.1 模型的选择
        5.1.2 变量的设定
    5.2 牲畜数量不增加农户与增加农户的独立样本T检验
    5.3 农牧民增加牲畜数量决策的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草原补贴与农牧民养殖牲畜数量
    6.1 研究方法
        6.1.1 模型的选择
        6.1.2 变量的设定
    6.2 牲畜数量增加家庭与牲畜数量未增加家庭对比分析
    6.3 农牧民养殖牲畜数量的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2 讨论
    7.3 政策建议
    7.4 可能的创新点
    7.5 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发表论文
    参与课题

(4)基于Landsat影像的草地退化动态监测 ——以坝上草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草地资源遥感技术过程
        1.2.2 草地退化评价体系发展
        1.2.3 草地退化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3.1 数据来源
        3.1.1 实测数据
        3.1.2 遥感影像数据
    3.2 数据预处理
        3.2.1 实测数据处理
        3.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4 研究方法
    4.1 草地退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4.1.1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
        4.1.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2 植被指数的计算方法
    4.3 草地退化指标分类方法
5 草地植被退化遥感反演
    5.1 草地退化监测模型
        5.1.1 草地退化指数的计算
        5.1.2 植被指数的计算
        5.1.3 草地退化指数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5.1.4 模型精度检验
    5.2 草地退化分类指标体系
    5.3 草地植被退化等级的遥感划分
        5.3.1 遥感影像分类
        5.3.2 2014年草地植被退化等级划分
6 草地植被变化动态监测
    6.1 历史遥感影像的处理
        6.1.1 历史影像的辐射配准
        6.1.2 历史遥感影像的退化分级
    6.2 草地植被变化动态监测
        6.2.1 草地植被变化幅度
        6.2.2 草地植被变化趋势
        6.2.3 草地植被变化强度
        6.2.4 草地植被变化方向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内蒙古草原区过去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草地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2.1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1.1.2.2 气候变化对草地类型的影响
        1.1.2.3 气候变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1.1.2.4 遥感技术在草地研究中的应用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内蒙古草原区近五十年气候变化特征
    3.1 近五十年内蒙古草原区的温度变化特征
        3.1.1 内蒙古草原区50年气温在全年的变化特征
        3.1.2 内蒙古草原区50年气温在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3.1.3 内蒙古草原区50年气温在非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3.2 近五十年内蒙古草原区降水的变化特征
        3.2.1 内蒙古草原区50年降水量在全年的变化特征
        3.2.2 内蒙古草原区50年降水量在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3.2.3 内蒙古草原区50年降水量在非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第四章 近三十年内蒙古草原区植被生长状况
    4.1 内蒙古草原区30年NDVI的时空变化趋势
    4.2 内蒙古草原区30年NDVI的年际间变化动态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区植被生长的影响
    5.1 气候因子与NDVI的相关性分析
        5.1.1 气温与NDVI的相关性分析
        5.1.2 降水量与NDVI的相关性分析
    5.2 气候因子与NDVI的偏相关性分析
        5.2.1 气温与NDVI的偏相关分析
        5.2.2 降水量与NDVI的偏相关分析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矿山遥感调查的理论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矿山开发遥感调查研究现状
        1.2.1 图像识别理论
        1.2.2 矿山环境遥感调查理论与方法问题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矿山目标遥感图像认知理论
    §2.1 遥感图像的认知理论与矿山目标识别
        2.1.1 遥感图像知觉的产生与图像识别
        2.1.2 地学目标的自下而上的矿山图像认知过程
        2.1.3 基于地学综合知识的矿山目标的自上向下的图像认知过程
    §2.2 矿山目标的自上而下认知过程与矿山目标识别
        2.2.1 概念驱动(区域构造单元)加工与目标识别的初始分析
        2.2.2 赋矿影像地层标记信息与目标微观定位识别
        2.2.3 含矿岩体影像单元标记信息与目标微观精确定位识别
    §2.3 矿山目标的空间关联性与目标成分识别
        2.3.1 矿山开采剥蚀—堆积物地理空间关联识别
        2.3.2 矿、路及矿山建筑物等目标成分识别
        2.3.3 砖瓦用粘土“三位一体”图像结构识别模式
    §2.4 矿山废弃物利用与新矿山目标识别
        2.4.1 循环经济学与废石、尾砂资源集约化利用
        2.4.2 矿山循环经济学与新矿山目标识别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山目标图像识别机理及方法研究
    §3.1 矿山目标的图像识别机理特征
        3.1.1 目标的图像光谱特征
        3.1.2 目标的图像形态特征
        3.1.3 目标的图像时间特征
    §3.2 矿山目标遥感识别方法
        3.2.1 矿产资源分布规律主导因子分析法
        3.2.2 地理相关分析法
        3.2.3 色调异常法
        3.2.4 遥感分层分类法
    §3.3 矿山目标的图像知识构成及交互式推理方法
        3.3.1 多重地学信息支撑的对比分析法
        3.3.2 多信息相互激活与矿山开采要素配置分析法
        3.3.3 基于地球科学理论知识系统的综合推理方法
    §3.4 矿山目标遥感图像识别标志及差异性
        3.4.1 矿山目标遥感解译标志
        3.4.2 矿山图像解译标志的差异性
    §3.5 矿山开发目标提取的尺度机理
        3.5.1 不同专业对“尺度”的理解
        3.5.2 尺度在矿山目标遥感检测中的表现
    §3.6 矿山开发信息遥感提取方法体系初步研究
        3.6.1 矿山开发过程分析与矿山目标遥感
        3.6.2 综合知识性标志与信息提取
        3.6.3 多目标成分图型识别
    §3.7 湖北省矿山开发信息提取实证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山开采环境效应综合研究
    §4.1 矿业活动环境效应及分异性
        4.1.1 不同类型矿业活动对地形地貌破坏方式差异性
        4.1.2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矿业活动对土壤环境影响形式
        4.1.3 矿业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及识别
        4.1.4 矿业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差异性分析
        4.1.5 矿业活动对景观美学的影响
    §4.2 矿山地质灾害对不同地质地理背景的差异性响应
        4.2.1 不同地质背景下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差异性
        4.2.2 不同地理环境下矿山地质灾害表现的差异性
    §4.3 矿山开采的环境后效应
        4.3.1 放大效应
        4.3.2 滞后延时性
    §4.4 人—矿和谐发展的绿色矿山模式
        4.4.1 矿山环境体系划分
        4.4.2 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
        4.4.3 构建人—矿和谐发展的绿色矿山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山环境遥感调查及预测方法研究
    §5.1 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
        5.1.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相关调查监测技术
        5.1.2 单一时相的矿山地质灾害遥感调查
        5.1.3 多时相的矿山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
    §5.2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研究
        5.2.1 德兴富家坞铜矿固体废弃物危险性分析
        5.2.2 赣南定南稀土矿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5.3 矿山土地治理恢复遥感分析与监测
        5.3.1 土地复垦可行性的遥感调查与评价
        5.3.2 土地损毁现状图像解译及土地复垦监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7)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植被恢复的水土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恢复的土壤生态效应
        1.2.2 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效应
        1.2.3 植被恢复的生态水文效应及其模拟
        1.2.4 尺度效应
    1.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土壤特征
        2.1.3 植被与土地利用特征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方法概述
        2.3.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水分分布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取样方法
        3.2.2 统计方法
    3.3 结果
        3.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
        3.3.2 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变异
        3.3.3 小流域土壤水分变异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水分物理及养分特性变异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取样方法
        4.2.2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物理及养分性质变化
        4.3.2 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土壤水分物理及养分特性的变异
        4.3.3 小流域土壤水分物理及养分特性的变异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坡面土地利用结构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壤水分及容重的空间分布
        5.3.2 坡面土地利用结构与径流侵蚀量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苜蓿地植被群落演替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变异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
        6.3.1 植被特征变化
        6.3.2 土壤特性变化
        6.3.3 苜蓿草地深层土壤水分的恢复
    6.4 讨论
        6.4.1 人工草地退化与可持续管理
        6.4.2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干层恢复技术探讨
    6.5 小结
第七章 典型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循环特征及模拟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小区布设
        7.2.2 观测内容及方法
    7.3 结果
        7.3.1 大气降雨特征与植被冠层截留特征
        7.3.2 径流侵蚀特征
        7.3.3 土壤水分与储水量变化
        7.3.4 水量平衡分析
        7.3.5 典型植被覆盖下SVAT 系统水分平衡模拟
    7.4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8.1 研究结论
    8.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兰州市街道尘埃磁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大气颗粒污染物研究进展
        1 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概况
        2 城市街道尘埃污染
    第二节 环境磁学基本原理和进展
        1 环境磁学的兴起和发展历程
        2 环境磁学的基本原理与磁学参数
    第三节 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1 环境污染的磁学响应
        2 磁学方法研究城市污染的特点
        3 环境磁学在城市污染中的研究应用
        4 磁学污染的机理探讨
        5 城市尘埃的磁学特性研究现状
        6 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选题依据和意义
        1 选题依据和意义
        2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1 研究范围
        2 自然地理特征
        3 兰州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4 环境问题发生与影响机制
    第二节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环境磁学研究方法
        1 样品预处理
        2 环境磁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 其他环境指标
        1 地球化学元素含量
        2 粒度测试分析
        3 有机质含量
第四章 兰州地区街道尘埃粒度特征
    第一节 常用粒度参数概述
    第二节 兰州市街道尘埃的粒度分布特征
        1 城市街道尘埃粒度分布特征
        2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
        3 兰州市街道尘埃的粒度空间分布特征
        4 讨论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兰州地区街道尘埃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第一节 兰州城区街道尘埃元素特征分析
        1 兰州城区街道尘埃元素的含量水平
        2 兰州城区街道尘埃元素的富集因子特征
    第二节 兰州城区街道尘埃元素季节分布特征
        1 污染因子分类
        2 兰州城区街道尘埃元素季节变化分析
    第三节 兰州城区街道尘埃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1 克里金插值法与ArcGIS软件简介
        2 燃煤标识元素S,As,Ce,Al的空间分布特征
        3 汽车尾气标识元素Cl,Pb,Ba的空间分布特征
        4 元素Bi和Cs的空间分布特征
        5 讨论与小结
    第四节 城市街道尘埃有机质的含量水平
        1.兰州地区街道尘埃有机质含量分析
        2.兰州市街道尘埃有机质的含量水平
        3.兰州市街道尘埃有机质含量季节变化
        4.兰州市街道尘埃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化
        5.讨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兰州地区街道尘埃磁性特征分析
    第一节 兰州地区街道尘埃的基本磁性特征
        1.兰州市街道尘埃的磁性特征
        2.磁滞回线及粒度变化特征
        3.热磁分析结果
        4.街道尘埃磁性特征的环境意义讨论
    第二节 兰州地区街道尘埃磁性的时空分布
        1 磁性测量结果
        2.兰州市街道尘埃磁学特征季节变化
        3 兰州市街道尘埃磁学特征空间变化
        4.小结
    第三节 磁参数与其它代用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
        1 兰州市街道尘埃磁性特征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
        2 兰州市街道尘埃磁性特征与重金属元素的相关关系
    第四节 小结
        1 磁性特征
        2 磁性特征时空分布特征
        3 重金属含量
        4 各参数间的相关性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附录Ⅰ:中文图、表目录
附录Ⅱ:A LIST OF FIGURE AND TABLE
致谢

(9)雀儿山东北坡草地退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区域资料的收集
    2.3 研究方法
        2.3.1 植物调查与土壤分析
        2.3.2 草地退化评价方法
3 草地退化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
        3.1.1 建立的原则
        3.1.2 建立方法
    3.2 评价单元确定
    3.3 评价方法
        3.3.1 主成分分析
        3.3.2 聚类分析
        3.3.3 判别分析
    3.4 评价结果及分析
4 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4.1 土壤物理性质
        4.1.1 土壤容重
        4.1.2 土壤颗粒组成
    4.2 土壤化学性质
        4.2.1 pH
        4.2.2 土壤有机质
        4.2.3 土壤全量养分
        4.2.4 土壤速效养分
5 不同退化程度植被特征
    5.1 植物群落特征
        5.1.1 物种组成
        5.1.2 物种丰富度
    5.2 不同草地退化程度下的植物数量特征
        5.2.1 群落总盖度变化
        5.2.2 生物量
6 雀儿山东北坡草地退化的成因分析
    6.1 自然因素
    6.2 人为因素
        6.2.1 超载过牧
        6.2.2 樵采滥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6.3 鼠虫害加剧了草地退化
    6.4 草地建设投资少
7 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
    7.1 加强草地综合治理
    7.2 以草定畜,发展季节畜牧业
    7.3 加强草地鼠虫害综合防治
    7.4 拓展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7.4.1 加大对草地的资金投入
        7.4.2 全面落实“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青海省草原保护和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草原建设现状
    1.1 草地四配套建设成效明显
    1.2 防灾基地建设初见效果
    1.3 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进展顺利
    1.4 牧草种子基地初具规模
    1.5 鼠虫害防治取得成效
    1.6 退牧还草稳步推进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草原体系建设不健全
    2.2 草原退化面积大
    2.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
    2.4 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广、防治面积小、资金缺口大
3 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的建议
    3.1 总体思路
        3.1.1青南牧区:
        3.1.2 环湖牧区:
        3.1.3 柴达木地区和东部农区:
    3.2 具体措施
        3.2.1 抓住国家草地生态建设的机遇,确保工程建设效益,重点做好4方面的工作:
        3.2.2 加强牧民生活设施和草地基础设施建设:
        3.2.3 争取草业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推进草产业发展进程:
        3.2.4 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提高草地执法水平:

四、青海高原天然草原退化原因的判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黄淮海流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J]. 王明月,付俊娥,武志涛,庞治国,江威,雷添杰.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3]草原补贴对牲畜数量的影响 ——以朋曲河流域为例[D]. 王盼. 西南大学, 2019(12)
  • [4]基于Landsat影像的草地退化动态监测 ——以坝上草原为例[D]. 冯双双.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2)
  • [5]内蒙古草原区过去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草地生长的影响[D]. 苏力德(Borjigin Suld). 内蒙古大学, 2015(12)
  • [6]矿山遥感调查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 王少军.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7]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植被恢复的水土环境效应研究[D]. 佘冬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9(04)
  • [8]兰州市街道尘埃磁性特征研究[D]. 王冠. 兰州大学, 2008(12)
  • [9]雀儿山东北坡草地退化评价研究[D]. 干文芝.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2)
  • [10]青海省草原保护和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恰加. 草业与畜牧, 2007(04)

标签:;  ;  ;  ;  ;  

青海高原天然草原退化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