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市发现古生代腕足类化石

湖北恩施市发现古生代腕足类化石

一、湖北恩施市发现大量古生代腕足类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龙[1](2021)在《表生环境介质中硒与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富硒农业发展方兴未艾。湖北、湖南、陕西、浙江等省富硒区表生环境下的硒主要来源于黑色岩系地层的风化淋溶,黑色岩系富含硒元素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造成其风化而成的土壤中相关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亦较高,成为制约我国黑色岩系母岩区富硒农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以生态地球化学、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选择―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市为研究区,以该区表生环境下岩石、土壤、水体(溪水和降水)、农作物中硒与重金属元素的海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大地构造和岩相古地理背景,结合硒与重金属元素组合特征和形态分析,首次系统阐明了研究区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介质中硒和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建立了研究区表生环境下元素迁移模式及晚二叠世黑色岩系富硒模式,并首次对研究区不同硒环境效应区居民硒和重金属元素的摄入量进行了定量估算,对降水中硒和重金属元素年通量、溪水对岩土体中硒和重金属的淋失量进行了定量估算,为研究区特色富硒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我国黑色岩系出露区硒与重金属元素的生态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阐明了研究区沉积岩硒与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含硒量控制因素。研究区主要出露古生界和中生界沉积岩,从岩性上看,硒元素富集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为:黑色岩系、煤系、碳酸盐岩、细碎屑岩、粗碎屑岩。大地构造环境是沉积岩含硒量的主控因素,在拉张构造环境下,幔源硒元素随火山活动来到地表,并被海洋浮游生物吸收同化后随碳质保存于封闭海盆,构建了高硒地层中硒的源-汇体系;有机碳、岩性、氧化还原条件也是沉积岩硒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二叠系孤峰组岩石硒以有机态为主要赋存状态、残渣态极低,而生物大灭绝期沉积的大隆组岩石残渣态占比大幅提高,说明浮游生物对硒的同化吸收是孤峰期原始富硒机制,而大隆中晚期海洋生态可能遭受破坏,硒大量进入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研究区岩石Se与Ni、As、Cd、Hg、Cu、Cr、Zn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Pb无显着相关性;岩石Ni、As、Cd、Hg、Cu、Cr、Zn、Pb等8种重金属元素中,仅Pb与Cd无显着相关性,其他重金属元素相互均呈正相关(P<0.01)。黑色岩系的风化淋虑为表生环境带来Se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有害重金属元素。(2)阐明了研究区土壤中硒与重金属等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评价了研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与全国表层土壤相比,研究区表层土壤中Se、Cd、Co、Mn、F、Na2O、K2O呈极富集状态,Ca O、Sr则极缺乏。聚类分析发现:N、SOC、P、S与Cr、V、Mo、Se、Cd、Ni、Zn、Cu为一类,反映出亲生物元素与Se和相关重金属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Fe2O3、K2O、Al2O3、Mn、As、I、Pb、Ge、Co归为一类,反映出土壤氧化物对相关微量元素的结合作用;Ca O与p H密切相关,土壤酸化与土壤缺Ca有关;F元素受Mg O吸附作用强烈。成土母岩、铁锰氧化物、SOC、粒度等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化学风化强度是控制土壤中元素分布的重要因素。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Z/T0295-2016)》,研究区表层土壤总硒等级为过量、高、适量、边缘和缺乏的分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5.06%、82.10%、12.59%、0.14%和0.11%。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农用地表层土壤中As、Hg、Pb、Zn、Cr、Cu、Ni等7种元素安全风险较低,优先保护面积占比均在90%以上;土壤Cd元素风险相对较大,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面积分别占25.46%、66.48%和8.06%。(3)阐明了研究区稻米、玉米、土豆、红薯、白菜、萝卜、辣椒、茶叶等8种农作物硒与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富硒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8种农作物富硒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稻米(n=189,64.55%)、白菜(n=155,58.06%)、萝卜(n=140,49.29%)、辣椒(n=125,32.80%)、玉米(n=360,29.72%)、茶叶(n=236,25.42%)、红薯(n=186,11.29%)、土豆(n=309,4.85%)。农作物样品中超标重金属元素主要为Cd,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稻米(40.70%)、辣椒(36%)、玉米(7.78%)、土豆(5.18%)、红薯(4.84%)、白菜(3.87%)、萝卜(3.57%),有11.11%的稻米样品Cr元素超标率,Pb、Hg、As超标率极低。茶叶样品中的As、Cr、Pb、Hg、Cd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农作物对Zn、Cu、Cd富集能力相对较强,对As、Cr、Ni、Hg、Pb富集能力较弱。农作物可食部分Se、Ni、Mo、Cd含量与其根系土相应元素呈显着正相关(P<0.01),主要受控于二叠系富硒母岩;茶叶中Zn和萝卜中As与根系土相应元素呈负相关(P<0.01),可能因农作物中Se与Zn、As元素的拮抗作用导致。(4)阐明了研究区大气降水和溪水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估算厘定了大气降水对土壤中硒与重金属的贡献量以及溪水对岩土体元素的淋溶量。聚类分析表明,大气降水样品中As、Hg、Se关系密切,与煤燃烧最易挥发的痕量元素组合相关;Pb、Zn、Mn为一类,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有关。溪水样品中Fe和Mn相关性最高,与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有关;Se、Mo、Cd为一类,与其淋溶的岩土体具有极好的元素地球化学继承性。研究区降水和溪水总体较清洁,但以硒过量区溪水为饮用水源,可能造成人体硒暴露量超标。经估算,研究区溪水每年从岩土体中带走的Se元素约6323kg,高于降水Se的年贡献量643kg。岩土体中As、Cu、Zn、Cd、Pb元素的溪水年淋失量与降水年贡献量之比分别为1.18、1.28、0.88、4.33、0.15,Cu、Zn、As元素保持相对平衡,Cd流失严重;Pb淋失有限,可能与弱碱性溪水中Pb可迁移性较差有关。(5)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中硒与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模式,提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建议。研究区岩石因构造运动暴露于地表后,其中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Se与重金属元素受降水淋溶可直接进入表生环境的土壤和水体中,风化残余物中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等惰性态占比则相对增加。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土壤中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的元素,表层土壤中Cu、Zn、Pb、As、Hg的惰性态是主要赋存形态,Cd在土壤中的主要形态为离子交换态,生物利用率高,导致农作物中Cd超标相对严重。此外,煤等化石燃料对大气中As、Hg、Se、Pb、Mn、Zn等有较大的贡献,相关元素随降水进入土壤和地表水环境中,也可以参与生物球化学循环。研究区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各形态含量与其全量、SOC、p H关系密切。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地质背景,降低其全量可操作性不强,适当调整土壤p H值、增施有机肥,是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有效措施。(6)根据研究区饮食结构,通过安全限值(MOS)法估算了研究区不同硒环境效应区居民通过农作物膳食对硒和相关元素的摄入量,评价了其生态效应。对研究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摄入量进行了估算厘定,以当地种植的大宗农作物为主要膳食来源,硒过量、高硒和硒适量区成年居民Se摄入量分别约为427.4μg/d、75.6μg/d、25.9μg/d,硒过量区居民可能存在Se摄入过高风险;高硒区居民Se摄入量和全区居民Cu、Zn摄入量接近RNI(推荐摄入量);全区居民Cr和硒过量区居民Mo元素摄入量较高。农作物中稻米对人体Se与相关重金属元素摄入量贡献最大,减少硒过量区稻米种植面积或种植低富集重金属的稻米品种是降低研究区重金属生态风险的有效途径。对给出暂定阈值的5种重金属进行了摄入量估算,全区成年居民As、Ni、Pb、Hg元素摄入量远低于TDI(每日耐受摄入量),不存在膳食暴露风险,Cd元素摄入量超限值。但研究区高硒土壤区居民尿NAG等指标表明Cd、Cr、Mo未对人体健康产生显着危害,可能因Se对Cd、Mo、Cr等重金属的拮抗作用导致。因此,可适当提高研究区高硒土壤区人群Cd、Mo、Cr的暴露剂量限值。

孔德琪[2](2020)在《四川盆地东部二叠系沉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是我国主要的油气资源产地之一,其中二叠系作为盆地内重要的油气产层,具备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由于各区块勘探开发不平衡、局部地区沉积地层方面研究不深入,且早前二叠纪地层划分标准未统一,导致区内二叠系的油气勘探工作很难进一步展开。本论文以四川盆地东部二叠纪地层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为指导,运用露头剖面分析、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对比分析、岩相古地理编图等方法和手段,系统全面开展了区内二叠系沉积体系研究。本论文针对研究区目的层位,在前期踏勘工作的基础上,选取了地层连续、出露良好的剖面,从颜色、厚度、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总结出野外露头特征,明确二叠系各层段典型的地质界线特征,同时逐层取样磨片,通过薄片鉴定校正完善野外剖面,建立了典型剖面综合柱状图,继而对研究区二叠系各组段的岩性、地层厚度特征以及纵横向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资料,分析总结了川东地区二叠系沉积相类型,对研究区沉积相、沉积亚相的类型及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描述。认为川东地区二叠系整体上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沉积相类型主要包括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台缘礁滩、缓坡、台缘斜坡、台盆等,其中开阔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浅滩、开阔海和滩间海亚相;局限台地相分为潮坪和泻湖亚相;台缘礁滩相划分为浅滩和生物礁亚相;缓坡相划分为内缓坡、中缓坡和外缓坡亚相;台缘斜坡相划分为上斜坡、下斜坡亚相。对区内剖面的沉积相进行了划分和对比,认为中、上二叠统整体以开阔台地相和缓坡相为主,到晚二叠世受东吴运动的影响,研究区的古地理格局发生了改变,吴家坪组沉积时,局部发育局限台地和台盆沉积相,长兴组/大隆组大面积沉积发育硅质岩,自西向东水体逐渐加深,由开阔台地/缓坡变为台盆沉积环境。为了进一步重塑沉积环境,以组为单元,编制川东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图,同时建立了二叠系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图,分析了二叠系中上统各组的岩相古地理特征、演化规律。研究区虽然经历了多次海侵-海退作用,但古地理格局变化不大,仍以开阔台地和缓坡沉积环境为主。二叠纪整体上具有西高东低的古地理格局,自西向东水体逐渐加深,水动力条件逐渐变弱。在此基础上对油气地质基本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烃源岩主要位于栖霞组、吴家坪组、大隆组和极少出露的孤峰组,分为泥质和碳酸盐岩两类;储层主要位于茅口组、吴家坪组和长兴组中,以碳酸盐岩类储层为主;盖层在各组中均有发育,其中栖霞组、吴家坪组和大隆组是盆地二叠系的主要盖层。研究区二叠系主要形成下伏式、上覆式连续的生储盖组合和不连续的生储盖组合。

陈鸿鹏[3](2020)在《鄂西地区二叠系孤峰组与大隆组页岩沉积与储层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页岩气研究的深入开展,全球对于页岩气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我国也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然而目前国内对于页岩气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五峰-龙马溪组。研究结果表明,鄂西地区二叠统孤峰组与大隆组发育典型黑色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富集条件,对其开展研究有利于拓展页岩气研究的层位及领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最新的钻井与野外剖面资料,以沉积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为基础,综合测试分析结果,对孤峰组与大隆组的页岩类型、沉积相类型、矿物组分、孔隙类型等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出两个层位在研究区块上的有利储层相带。对鄂西地区的二叠系孤峰组与大隆组的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中孤峰组、大隆组的岩性主要为黑色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硅质泥岩等。结合沉积相划分标志,认为孤峰组、大隆组沉积环境主要为陆棚环境、台盆(盆地)沉积体系。孤峰组、大隆组普遍发育黄铁矿,产出形态也随层位和区域的变化有所不同,以草莓状黄铁矿和蜂窝状黄铁矿两种形态为主,表明研究区为一种封闭—半封闭的缺氧还原环境。深入、系统的研究了鄂西地区二叠系孤峰组与大隆组的储层特征,各项测试分析数据表明,两个层位的脆性矿物含量高,发育绿泥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主要发育粒内孔、粒间孔等孔隙类型,孔隙大小在0.5um-20um之间,孔隙度普遍不高,在0.7%~5%之间;孤峰组、大隆组的有机质含量总体较高,具备形成页岩气的有利条件,TOC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各层位上部TOC含量明显高于下部,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的趋势。基于岩性特征、有机地化特征等“多参数”评价,结合有利沉积相带分析,开展了不同层位富有机质页岩有利储集相带优选,在鄂西地区孤峰组、大隆组共优选出2个有利储集相带。

杨博[4](2019)在《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动物群研究》文中提出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球生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约有75%的陆生生物和95%海洋生物种类灭绝。因此作为当今国际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方向,深入地研究二叠纪末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生物大灭绝形成的机制以及影响早三叠世生物大复苏的主要原因,对理解当今整个地球生物系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牙形石因其快速的演化和广泛的分布,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重大转折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华南扬子台地从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具有众多完整的海相层序,牙形石生物地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近几十年来,华南虽说已有大量有关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的报道,但这些研究主要都集中在扬子地区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剖面,以深水成因硅质岩为主的盆地相剖面研究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深水盆地相相硅质岩中相对难以建立较为系统的牙形石生物地层。但深水相剖面往往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记录了更全面的信息,因此加强深水盆地相剖面牙形石及其它门类生物地层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鄂西地区晚二叠世时期为中扬子地区东北部边缘的台内裂陷盆地,广泛发育以硅质岩为主的深水沉积的大隆组地层,是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深水相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的理想场所。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鄂西地区湖北宜昌五峰竹桥剖面、重庆奉节十里沟剖面和湖北建始奇羊坝剖面深水盆地相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三叠系界线牙形石生物地层以及竹桥剖面和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竹桥剖面、十里沟剖面和奇羊坝剖面的主要岩性和沉积特征,认为研究区大隆组下部硅质岩段,为缺氧的深水盆地沉积环境;大隆组上部灰岩段,为盆地边缘相;大冶组灰岩段为碳酸盐台地斜坡相。(2)从竹桥剖面识别出3属10种牙形石P1分子,包括Clarkina orientalis、C.guangyuanensis、C.transcaucasica、C.liangshanensis、C.wangi、C.meishanensis、C.orchardi、Hindeodus parvus、H.pisai、Isarcicella isarcica。在该剖面共建立5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orientalis带、C.wangi带、C.meishanensis带、H.parvus带和I.isarcica带;(3)从十里沟剖面识别出3属7种牙形石P1分子,包括C.orientalis、C.wangi、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C.yini、C.deflecta、H.aff.parvus。在该剖面共建立5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orientalis带、C.wangi带、C.subcarinata带、C.changxingensis带和C.yini带。(4)在奇羊坝剖面识别出1属4种牙形石P1分子,包括C.wangi、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和C.yini。在该剖面共建立3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wangi带、C.subcarinata带和C.yini带。(5)基于竹桥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我们把竹桥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放在25a层10.85m处,把十里沟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放在第6层底部7.24m处。同时,将竹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定义在27层底部11.74m处,将十里沟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限定在17层底部35.39m处。(6)依据竹桥剖面大隆组建立的C.orientalis带、C.wangi带和C.meishanensis带,十里沟剖面大隆组建立的C.orientalis带、C.wangi带、C.subcarinata带、C.yini带和奇羊坝剖面大隆组建立的C.wangi带、C.subcarinata带和C.yini带,我们认为鄂西地区大隆组的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晚期到长兴期。(7)竹桥剖面大隆组25a层C.wangi带,25b-26层为C.meishanensis,相对于浙江煤山剖面和华南其它剖面缺失了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和C.yini这3个牙形石带。这可能是由于竹桥剖面大隆组以硅质岩为主,较难获得牙形石。也可能是因为在24和25a层之间存在沉积间断。(8)竹桥剖面和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在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都存在一次负偏。竹桥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的负偏发生在C.orientalis带内,平均值为-1.08‰,紧接着在界线处存在短暂的正峰值期(+0.51‰-+0.84‰)。在十里沟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的负偏发生在C.orientalis带和C.wangi带内,然后从C.subcarinata带快速恢复到稳定期,并一直延伸到C.yini带底界,平均值为0.64‰。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的负偏在竹桥剖面从C.meishanensis带延伸到了I.isarcica带。在十里沟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值从C.yini底界开始逐步降低,在C.yini带顶部有一次约为3.62‰快速的负偏移,紧接着在早三叠世处于稳定的负值期,平均值为-0.80‰。研究区无机碳同位素的负偏是生物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9)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鄂西地区以硅质岩为主的大隆组及二叠-三叠系界线牙形石生物地层和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变化特征有了系统的认识,可以与华南浙江煤山、四川上寺等经典剖面进行很好的对比。为研究鄂西地区大隆组的时空分布、鄂西盆地的演化和吴家坪阶-长兴阶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提供了有力的牙形石生物地层证据,为研究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进程提供了新的无机碳同位素证据。进而为二叠-三叠纪重大转折期深水相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贾恩豪[5](2019)在《华南二叠纪末钙藻的灭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的生物灭绝事件被认为是显生宙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导致约95%的海洋物种发生了灭绝,同时也导致古生代动物群向现代动物群转变。钙藻是海洋中的主要生产者之一,同时也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受害者之一。研究钙藻在二叠纪末的生物面貌、灭绝过程及空间分布规律,能为全方位认识该次大灭绝提供新的资料。为了探讨二叠纪末钙藻的灭绝,本研究选择了华南4个不同沉积相的剖面(位于盆地相的谷脚剖面、较深水碳酸盐岩台内坳陷相的煤山剖面、孤立台地浅水微生物岩相的打讲剖面和开阔台地浅海陆棚相的凉风垭剖面),对其长兴阶及印度阶地层进行系统采样,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进行加密采样,发现钙藻化石1101个。通过进行分类学研究,共鉴定出9属24种(含未定种),包括一新种Tauridium elongatum Jia and Song,2018。通过对在打讲、凉风垭和煤山剖面的长兴阶中发现的钙藻类化石的属种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与前人对于长兴期华南的钙藻群落的报道对比,发现在总体上裸海松藻类和粗枝藻类的分异度都较高,华南晚二叠世长兴阶钙藻群落以裸海松藻类为主导,其物种数量占据整个群落的54%左右(13/24);粗枝藻类也占有重要地位,占25%(6/24)。本次研究发现在不同沉积相的剖面其钙藻主要类群的组合不同。在孤立台地,通常以粗枝藻-裸海松藻类的组合为主导,粗枝藻类的分异度较高,有5种。而在水深稍深的开阔台地,裸海松藻类的分异度和丰度都明显上升,其分异度占据整个种群的42%,丰度占据76.6%。在台内坳陷区,未发现裸海松藻和粗枝藻类,只有广适性的管壳石科生物Pseudovermiporella分布。在盆地相区,则没有发现任何藻类。在打讲、凉风垭和煤山剖面的二叠系顶部都发现了丰富的钙藻类化石,但是在早三叠的地层中并未发现任何钙藻化石(包括钙藻碎片)。采用50%置信区间方法分析表明,钙藻发生了一次突然的单幕式的灭绝,其灭绝层位相当于牙形石带Clarkina meishanensis带。

陈剑[6](2019)在《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与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盐源盆地泥盆系下泥盆统被认为是页岩气潜力勘探层,但至今开展的石油勘探工作寥寥无几。因此,亟待开展黑色页岩沉积特征的理论研究与明确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的工作,从而为盐源盆地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有力准备。本文从野外地层剖面、钻井岩芯、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微观特征、沉积构造以及特征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做沉积特征分析,并建立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模式;通过对岩口剖面做有机地球化学及矿物组成、孔隙及含气量特征测试,对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有机地化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本区的页岩气富集条件;通过盐源盆地构造单元划分、野外断层构造剖面、岩浆岩野外产状及室内分析、页岩埋藏深度,并配合主力生气期与构造活动和岩浆热事件活动时间的研究,对研究区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评价。从而最终确定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页岩气保存条件。对野外地层剖面、钻井岩芯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盐源盆地下泥盆统沉积相主要为滨岸相和浅海陆棚相。研究区下泥盆统黑色页岩古生物发育,见生物层和化石带;沉积构造发育一般,以层理构造为主;微观特征以草莓状黄铁矿为典型。通过古构造、古海平面和沉积环境研究得出:上扬子板块西部地区泥盆纪时地壳下降,进而发生大规模海侵,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提供了泥盆系拉张环境下稳定的沉积环境;古构造上继承了志留纪以来已初步形成的东高西低的趋势和隆凹展布格局,沉积体系展布都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分析认为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的沉积模式是由被动大陆边缘-古海平面上升-古构造-缺氧环境等多因素综合控制下形成的。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和孔隙实验结果测试得到: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页岩气富集条件以缩头山组最好,坡松冲组次之,坡脚组最差。研究区的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31%,平均Ro为1.13%,有机质类型以Ⅱ1和Ⅱ2为主,富有机质页岩累计有效厚度超过100m。矿物组成和孔渗分析指示:富有机质页岩总脆性矿物平均含量远高于40%,矿物脆度均值为59.30%,非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均值高达97.89%,具有较高的后期改造能力;页岩孔隙度均值为2.51%,渗透率均值为0.053mD,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研究区缩头山组最大吸附气量为3.02m3/t,具有较高的吸附气量。通过盐源盆地构造单元划分、野外断层构造剖面、岩浆岩野外产状及室内分析、页岩埋藏深度,并配合主力生气期与构造活动和岩浆热事件活动时间的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下泥盆统页岩气保存条件总体相对较好。盆地下泥盆统烃源岩在中三叠世中期开始大量生排油,在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进入大量生排气阶段;盐源盆地边界断裂对页岩气的保存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盆地内部构造以宽缓褶皱为主,断裂相对不发育,发育的脆韧性断裂对页岩气的破坏较小;研究区内对页岩气评价可能产生影响的岩浆-热事件目前仅在盆地局部有所出露,因其规模不大,对研究区内的目的层页岩气形成和保存不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研究区黑色页岩埋深以北西深,南东浅为特征,最大埋深5150m,处于有利埋深1500-4000m的区域广泛,为有利的页岩气埋深区。

沈树忠,张华,张以春,袁东勋,陈波,何卫红,牟林,林巍,王文倩,陈军,吴琼,曹长群,王玥,王向东[7](2019)在《中国二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研究说明二叠纪发生了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建立一个高精度的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是阐明这些重大事件因果关系的基础.国际二叠纪年代地层系统分为3统(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和乐平统)和9个阶,在中国分为3统(船山统、阳新统、乐平统)和8个阶,除乐平统以外,船山统和阳新统与国际标准划分时限有很大不同.二叠纪历经约4700万年,底界以牙形类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首现为标志,绝对年龄约为(298.9±0.15)Ma,顶界以牙形类Hindeodus parvus的首现为界,绝对年龄约为(251.902±0.024)Ma.二叠系在中国可识别出35个牙形带、23个?带、17个放射虫带和20个菊石带,其中华南瓜德鲁普统和乐平统牙形类化石带可作为国际对比的标准.二叠纪δ13Ccarb变化趋势表明在二叠纪最末期有一次3~5‰的快速负漂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对比,但其他时段可能或多或少受到后期成岩作用影响或仅具有地方性效应.牙形类的δ18Oapatite变化趋势表明从石炭纪晚期至空谷期处于一个较冷的时期,空谷晚期开始气候逐渐变暖.长兴期是一个气候较冷期,在二叠纪末有一次8~10°C的快速升高,这次温度升高全球同时发生.87Sr/86Sr比值由阿瑟尔初期的0.7080持续降低至卡匹敦晚期的最低值0.7068~0.7069;乐平世则持续上升,到二叠-三叠系界线处,87Sr/86Sr比值达到0.70708.磁性地层以沃德阶中部Illawarra反向为界,以下称为Kiaman超级反向极性带,以上称为二叠-三叠纪超级混合极性带.瓜德鲁普世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卡匹敦晚期,持续时间长.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于约(251.941±0.037)Ma,是突发性的.瓜德鲁普世末期的大海退在华南地区主要发生在Jinogondolella xuanhanensis至Clarkina dukouensis带之间;二叠纪最末期从大海退转入快速海侵发生在Hindeodus changxingensis-Clarkina zhejiangensis带内.二叠纪是一个古地理区系强烈分异的时期,中国各大区的海陆相二叠系对比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戎嘉余,王怿,詹仁斌,樊隽轩,黄冰,唐鹏,李越,张小乐,吴荣昌,王光旭,魏鑫[8](2019)在《中国志留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认为志留纪是显生宙内,除第四纪和新近纪外,历程最短的一个纪,是奥陶纪大灭绝后生物多样性快速复苏、板块聚合、大洋消失或变窄、气候和海平面多变、生物地理区系弱化和植物开始占据陆地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志留系又是第一个建立全球年代地层标准(四统、七阶)的系,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的"后层型"研究后发现,一些阶的底界层型,由于定义不精准和/或层型剖面的先天缺陷、关键标准化石始终未曾发现等,精时对比受到制约.本文剖析中国志留系发育特点,综述近些年来在生物地层、年代地层、事件地层(如沉积相分异,黑色页岩、海相红层和碳酸盐岩与生物礁的时空分异)、化学地层、构造地层(如华南志留纪晚期地层的广布及其构造意义)等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存在的和今后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年代地层学研究不宜只集中在一条界线上,需注重界线上下的生物、化学、磁性、环境、年龄等多领域的综合交叉,提高层型的优质度,延伸在区域和全球的对比价值.期盼我国志留系研究在兰多维列统生态地层、盆地分析及综合地层的精时对比,温洛克世至普里道利世年代地层框架的确立和对比,化学和磁性地层研究及关键层段绝对年龄的测定,古地理与大地构造研究的深化,陆地生态系统早期演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在个别统、阶的底界层型的再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吴会婷[9](2018)在《华南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硅质岩相腕足动物群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地质历史时期最严重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二叠–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这次事件中,不仅大量的生物种类消失,海洋生态系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人关于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模式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区域或全球的数据库资料。这些研究,通过对大空间尺度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建立了区域或全球范围内的灭绝模式,为生物大灭绝的过程和可能的机制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见解。然而,这些研究却不一定能揭示高精度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灭绝事件的信息、以及不同沉积环境之间灭绝模式的差异性。华南地区发育大量保存完好且连续的二叠–三叠纪海相沉积地层剖面,而腕足类作为二叠–三叠纪之交灭绝事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门类之一,其在灭绝事件之前的海相地层中广泛分布,因此本文选取在华南分布广泛且保存较好的硅质碎屑岩相地层的3个剖面(贵州新民剖面、安徽马家山剖面和湖南仁村坪剖面)的腕足动物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高精度时间尺度上详细研究了大灭绝事件之前和期间腕足类群落的特征和变化。在腕足类分类学研究方面,本论文系统描述了贵州新民剖面腕足类19个属31个种,并取得如下进展:1)根据其外部结构和轮廓的显着不同,建立一个新种Juxathyris subcircularis;2)根据新民剖面采集的戟贝类化石,并结合已经发表的文献资料数据,通过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和系统分支学分析的方法,详细讨论和对比了Fusichonetes和Tethyochonetes两个属的分类学特征,认为两个属为同物异名,根据命名优先率的原则,建议采用属名Fusichonetes;3)详细对比、讨论和厘定了Araxathyris在华南被报道的12个土着种,并完善了其中一部分种的内部结构信息;4)发现Orthothetina属内表面具有的瘤突状突起,为Martinia属提供了较为罕见的外部结构(同心状纹饰),完整的展示了Crurithyris属的壳体外部微壳刺基部的形态和分布。在腕足动物组合研究方面,根据3个硅质碎屑岩相剖面的腕足类数据,并结合前人对华南该相区的腕足类的报道,首次通过定量统计了华南长兴期硅质碎屑岩相腕足动物群的分类学组成,建议在硅质岩相采用Crurithyris–Fusichonetes组合;分析并复原了该组合的腕足类的生活方式,认为其主要通过铰刺/体刺固着、肉茎固着和壳体堆积生活。在腕足群落研究方面,通过对3个硅质岩相剖面腕足类进行逐层的数量统计,分别对各剖面的腕足动物群落进行双向聚类分析,发现在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之前,硅质岩相腕足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已经显示出了一些生态危机信号,主要包括:1)腕足类群落分异度指数—香农指数和均匀度—明显降低,优势度明显增高;2)腕足群落内优势分子的数量减少,由竞争力更高的分子所占领;3)群落内腕足类个体大小显着降低。结合前人研究,发现海洋初级生产力降低和明显增强的火山事件可能是导致大灭绝事件之前研究剖面腕足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食物供应量减少和海洋中碎屑物质的增多,导致了群落中受压能力较低的分子的衰落和腕足个体的减小。另外,通过对比前人发表的数据,本文发现这种生态危机信号还出现在华南浅水碎屑岩相剖面和浅水碳酸岩相剖面,类似的现象在现代生态系统中也有发现。

张毅[10](2017)在《上扬子北缘晚二叠世大隆组有机质类型、分布规律及赋存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对能源的需求也持续增长。至2016年中国有35%的天然气依靠进口。近年来,页岩气(shale gas)作为资源潜力巨大的新能源领域,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随着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突破,美国已经从天然气纯进口国转变成天然气纯出口国。中国从早古生代至新生代发育有多套黑色页岩,页岩气地质资源储量与美国相当。经过不断努力,中国南方早古生代地层黑色页岩中获得工业气流,但是中国页岩气基础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一系列地质问题认识不足始终制约着中国页岩气发展。加强中国南方黑色页岩的页岩气地质特征研究是页岩气开发的当务之急,研究黑色页岩中有机质分布状态与控制因素对页岩气勘探开发更是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以扬子北缘上二叠统深水相沉积大隆组为研究目标,选取上寺和甘溪两条具有连续沉积记录的剖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孢粉有机质观察大隆组赋存有机质类型和分布状态,并结合高精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探讨古环境因素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资料总结出大隆组有机质沉积模式,以此对页岩气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首先,笔者总结了现代海洋沉积物和地质历史时期黑色页岩中有机质保存控制因素,发现不论是现代沉积物还是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岩,影响赋存其中的有机质保存的因素是一致的:有机质类型(有机质物质组成)、生产力和保存环境以及粘土矿物吸附保护作用。这为后期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笔者选取上寺剖面31个样品、甘溪剖面21个样品,利用SEM观察赋存其中的原位有机质类型和分布状态。二次电子(SE)图像和背散射电子(BSE)图像中有机质亮度、形貌及能谱分析是有机质赋存类型鉴别的重要依据。结果显示大隆组有机质分为形态有机质、弥散有机质和沥青三种类型。在背散射图片中所有类型有机质均为黑色,但是形态有机质是具有生物结构的高稳定性颗粒有机质,保留了有机体原始信息,在二次电子图片中发亮;弥散有机质是粘土矿物与有机质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二次电子图片中为片状矿物聚合体,在背散射模式下为黑色斑块,具有高C,低O、Si、Al的特征;块状沥青经运移储集在样品孔缝系统中,二次电子图像下可见棱角及断口,能谱数据显示沥青C质量分数高,Si和Al极少。SEM结果还显示成岩作用对有机质保存和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弥散有机质和沥青上,对靠自身稳定性保存的形态有机质没有明显作用。成岩作用深的区域(甘溪剖面)样品中弥散有机质粘土矿物形态明显、C含量少,样品中沥青含量高。而且部分沥青的成分和形态也会受成岩作用影响。为了与SEM结果进行对比,笔者还对上寺、甘溪剖面样品进行孢粉有机质处理。在透射光下,有机质被分为形态有机质和无定形有机质两种形式组成。形态有机质是保留有生物形态的有机质颗粒,由孢型(包括孢粉化石、疑源化石以及其他各种藻类)和结构有机质(包括植物碎屑和动物碎屑)组成,无定形有机质主要由海绵无定形和颗粒无定形组成。其中,笔者识别出保存完好的球形、椭球型疑源化石Dictyotidium、Leiosphaeridia,链状疑源化石Reduviasporonites,孢粉化石Cycadopites、Lundbladispora以及有孔虫衬膜,还有一些藻类孢子和植物管胞。形态有机质结构在透射光与SEM下十分相似,可以直接与SEM下的形态有机质对应;海绵无定形有机质是弥散有机质的主体,薄片中往往以聚合物形式存在,这可能是有机质缩聚的结果,其定量结果在纵向上与TOC变化趋势一致,这些特征可以与弥散有机质对应,也说明海绵无定形有机质(弥散有机质)是TOC的主体成分;薄片下颗粒无定形有机质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海绵无定形有机质聚合在一起,但是这种有机质的颗粒形态往往具有三维属性,可以与沥青对应。前人研究已经得出还原的水体以及高生产力是影响大隆组有机质保存的重要因素,但是二者具体如何作用却没有详细描述。笔者综合考虑高精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学及海平面变化数据,将上寺剖面分为四个阶段、甘溪剖面分为五个阶段,并详细讨论各阶段生产力与氧化还原环境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还原的水体环境可以促进有机质保存,上寺剖面第Ⅱ阶段、甘溪剖面第I、III阶段,有机质保存的重要层段(TOC平均值大于3%)均沉积于还原的水体环境。当水体持续处于缺氧状态时,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力会降低,此时生产力才是控制TOC含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如上寺剖面第Ⅱ阶段、甘溪剖面第III阶段,TOC与生产力指标有极好的相关性(R2≥0.79),与氧化还原环境指标相关性则要弱些(R2≤0.58);而当水体环境为氧化—次氧化时,如上寺剖面第IV阶段,甘溪剖面第IV、V阶段,TOC水平较低,平均值不足1%,这种条件下,古海洋因素对有机质的影响需要视情况而定,若形态有机质含量高,那么生产力对有机质保存的控制作用更明显,如甘溪剖面第Ⅱ、IV阶段,反之则水体氧化还原环境是主要控制因素,如上寺剖面第I、IV阶段。最后笔者综合所有数据,总结大隆组沉积模式如下:大隆组古生产力提高主要由晚二叠世两次海侵事件引起,中上扬子地区中二叠世末期开始火山活动频繁,风化作用加剧。火山活动和风化作用导致大量营养元素和粘土堆积在陆架低地,晚二叠世海平面迅速上升,堆积的营养物质进入海洋系统导致邻海盆地生产力增加,耗氧量也随之增加并形成分层海水。缺氧环境往往由海水中部开始扩散,随着海水溶氧量进一步减少,氧气最小带扩大至底层水体形成稳定的缺氧环境,此时维持氧气消耗之外剩余的有机质与海水中的粘土矿物相互作用迅速沉降保存,形成大量弥散有机质,因此表层海水生产力是控制有机质保存的主要因素。缺氧环境一直持续到第二次海侵末期,第一次海侵期间大部分营养元素已经被消耗,因此第二次海侵中期开始生产力已经逐渐降低,水体环境在次氧化至缺氧环境之间波动,此时TOC受水体环境和生产力共同控制,有机质类型受生产力和粘土矿物含量控制,弥散有机质含量与粘土矿物含量成正比,形态有机质与沥青也广泛存在。在低海平面时期,粘土含量减少,大量有机质由于缺乏粘土矿物的吸附保护而被分解,样品中剩余少量耐降解的形态有机质,几乎没有弥散有机质保存。充分了解泥质烃源岩中有机质赋存类型有助于理解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油气资源,更有利于烃源岩评价以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形态有机质是孢粉或疑源化石的外壁,自身具有高稳定性,但是由于其含量较少,与TOC没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弥散有机质是无定形有机质的主要成分,而且与TOC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弥散有机质才是富有机质硅质泥岩段TOC的主体,弥散有机质具有作为生烃母质的潜力,也说明硅质泥岩中TOC可以反映原生有机质保存情况;块状沥青是有机质经过运移的结果,当沥青大量存在时样品TOC不能准确反映海洋的生产力水平,但是残留沥青在深埋条件具有裂解生气的能力。笔者认为大隆组有机质具有产烃的潜力,但是广元地区成熟度相对较低,湖北建始地区大隆组是更好的页岩气勘探层位。

二、湖北恩施市发现大量古生代腕足类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恩施市发现大量古生代腕足类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表生环境介质中硒与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表生环境中的硒
        1.2.2 硒与重金属的关系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1.6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
        2.1.2 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
        2.1.3 地质背景
        2.1.4 土壤类型
        2.1.5 土地利用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2.2.2 样品分析测试
        2.2.3 数据处理与制图
第3章 沉积岩中硒与重金属地球化学研究
    3.1 岩石中元素地球化学
        3.1.1 岩石硒与重金属元素分布
        3.1.2 岩石硒与重金属组合特征
    3.2 富硒地层分布特征
    3.3 岩石含硒量控制因素探讨
        3.3.1 构造背景与沉积环境
        3.3.2 有机碳的吸附
        3.3.3 岩性的影响
        3.3.4 沉积水体氧化还原条件
第4章 表层土壤硒与重金属地球化学研究
    4.1 土壤元素背景值
    4.2 土壤元素组合特征
        4.2.1 元素聚类分析
        4.2.2 不同土壤单元的元素组合
    4.3 土壤地球化学质量评价
        4.3.1 硒元素地球化学评价
        4.3.2 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评价
    4.4 土壤中硒与重金属元素含量控制因素探讨
        4.4.1 成土母岩
        4.4.2 化学风化
        4.4.3 土壤SOC和相关氧化物含量
第5章 农作物(植物)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5.1 农作物元素含量与分布
    5.2 农作物富硒情况评价
    5.3 农作物安全性评价
第6章 大气降水和溪水中硒与重金属等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6.1 大气降水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1.1 降水中元素分布
        6.1.2 降水中元素的年通量估算
    6.2 溪水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1 溪水中元素分布
        6.2.2 溪水对岩土体元素的淋溶量估算
第7章 不同表生环境介质中硒与重金属元素的循环及生态效应研究
    7.1 岩石中硒与重金属的形态特征
        7.1.1 岩石中硒元素的形态特征
        7.1.2 岩石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特征
    7.2 表层土壤中硒与重金属形态特征
        7.2.1 土壤中硒元素的形态特征
        7.2.2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特征
    7.3 土壤垂直剖面元素分布特征
    7.4 土壤-植物体中元素的迁移规律
        7.4.1 农作物对土壤元素的生物富集特征
        7.4.2 根系土壤与农作物中元素的相关性
    7.5 当地居民硒与相关元素摄入量估算
        7.5.1 硒与人体相关必须微量元素摄入量估算
        7.5.2 重金属元素摄入量估算
    7.6 硒与重金属从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体的的迁移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四川盆地东部二叠系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与成果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区域构造特征
3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区域地层概述
    3.2 地层划分及特征
    3.3 地层对比分析
4 沉积相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3 典型剖面沉积相分析
    4.4 沉积相对比分析
5 岩相古地理及沉积演化
    5.1 岩相古地理特征
    5.2 沉积相演化模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鄂西地区二叠系孤峰组与大隆组页岩沉积与储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页岩研究现状
        1.2.2 国内页岩研究现状
        1.2.3 孤峰组、大隆组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域及具体层位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背景
    2.4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岩性地层特征
    3.1 孤峰组岩性特征
    3.2 大隆组岩性特征
第4章 页岩地层沉积相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划分
        4.1.1 岩石学标志
        4.1.2 生物标志
        4.1.3 测井相响应特征
        4.1.4 特殊沉积相标志
    4.2 单井沉积相分析
        4.2.1 孤峰组单井相分析
        4.2.2 大隆组单井沉积相分析
    4.3 孤峰、大隆组沉积相对比分析
        4.3.1 孤峰组沉积相连井对比分析
        4.3.2 大隆组沉积相连井对比分析
    4.4 孤峰组、大隆组沉积相平面展布
        4.4.1 孤峰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4.2 大隆组沉积相平面展布
第5章 储集层特征
    5.1 储集层矿物成分特征
    5.2 有机质丰度
    5.3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5.3.1 储集空间类型划分
        5.3.2 物性分析
第6章 孤峰组、大隆组有利储集相带
    6.1 页岩储集性能控制因素
        6.1.1 内部控制因素
        6.1.2 外部控制因素
        6.1.3 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
    6.2 有利储集相带
        6.2.1 有利储集相带评价标准
        6.2.2 有利储集相带优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动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1.2.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无机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工作量及研究方法
        1.4.1 工作量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剖面介绍
    2.1 交通概况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古地理概况
    2.4 剖面介绍
        2.4.1 竹桥剖面
        2.4.2 十里沟剖面
        2.4.3 奇羊坝剖面
    2.5 沉积相特征
第三章 牙形石生物地层
    3.1 竹桥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3.2 十里沟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3.3 奇羊坝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3.4 鄂西地区大隆组牙形石动物群特征
第四章 地层划分和对比
    4.1 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及对比
        4.1.1 竹桥剖面吴家坪-长兴阶界线
        4.1.2 十里沟剖面吴家坪-长兴阶界线
        4.1.3 奇羊坝剖面吴家坪-长兴阶界线
    4.2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界线及对比
        4.2.1 竹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2.2 十里沟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4.3 鄂西地区大隆组时空分布
第五章 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1 样品分析结果评价
    5.2 竹桥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2.1 竹桥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2.2 竹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3 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3.1 十里沟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3.2 十里沟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5.4 无机碳同位素演化趋势对比
        5.4.1 竹桥剖面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演化趋势对比
        5.4.2 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演化趋势对比
        5.4.3 本节小结
第六章 系统描述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取得的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5)华南二叠纪末钙藻的灭绝(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存问题
        1.1.1 钙藻类及其研究历史
        1.1.2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钙藻类研究现状
        1.1.3 现存问题
    1.2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2.1 课题来源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实际工作量
        1.3.1 野外工作
        1.3.2 样品处理与观察鉴定
        1.3.3 结果统计与数学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剖面介绍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 研究剖面介绍
        2.2.1 贵州打讲剖面
        2.2.2 贵州谷脚剖面
        2.2.3 重庆凉风垭剖面
        2.2.4 浙江煤山剖面
第三章 研究剖面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沉积环境
    3.1 贵州打讲剖面
    3.2 贵州谷脚剖面
    3.3 重庆凉风垭剖面
    3.4 浙江煤山剖面
第四章 华南二叠纪末钙藻的地层分布
    4.1 贵州打讲剖面
    4.2 贵州谷脚剖面
    4.3 重庆凉风垭剖面
    4.4 浙江煤山剖面
第五章 华南二叠纪末钙藻的面貌
    5.1 贵州打讲剖面
    5.2 重庆凉风垭剖面
    5.3 浙江煤山剖面
    5.4 华南钙藻群落的面貌对比
第六章 华南二叠纪末钙藻的空间分布
    6.1 主要钙藻类群的空间分布规律
    6.2 晚二叠世钙藻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华南二叠纪末钙藻的灭绝过程
    7.1 钙藻的灭绝型式
        7.1.1 贵州打讲剖面
        7.1.2 重庆凉风垭剖面
        7.1.3 浙江煤山剖面
    7.2 钙藻的灭绝层位
第八章 系统描述
第九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及图版说明

(6)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与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黑色页岩沉积模式研究现状
        1.2.2 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1.6 获得的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盐源盆地地理位置
    2.2 盐源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2.1 盐源盆地构造位置
        2.2.2 盐源盆地构造演化
        2.2.3 盐源盆地地层概况
第3章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
    3.1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剖面特征
        3.1.1 盐边县格萨拉乡岩口村下泥盆统实测地层剖面特征
        3.1.2 盐边县温泉乡野麻地村盐地1 井剖面特征
    3.2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
        3.2.1 岩性特征
        3.2.2 古生物特征
        3.2.3 典型矿物特征
    3.3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沉积相
        3.3.1 滨岸相
        3.3.2 浅海陆棚相
    3.4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模式
        3.4.1 黑色页岩形成条件
        3.4.2 黑色页岩沉积模式
第4章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页岩气富集条件
    4.1 页岩气富集因素
    4.2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有机地化特征
        4.2.1 黑色页岩有机质丰度
        4.2.2 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
        4.2.3 黑色页岩有机质成熟度
        4.2.4 黑色页岩有效厚度
    4.3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储层特征
        4.3.1 黑色页岩岩石学特征
        4.3.2 黑色页岩物性特征
        4.3.3 黑色页岩含气量特征
    4.4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页岩气富集条件初步评价
        4.4.1 黑色页岩生烃潜力初步评价
        4.4.2 黑色页岩储层特征初步评价
第5章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页岩气保存条件
    5.1 盐源盆地构造单元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1.1 盐源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5.1.2 盐源盆地构造单元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2 盐源盆地断裂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2.1 盐源盆地北边界断裂构造特征
        5.2.2 盐源盆地南东边界断裂构造特征
        5.2.3 盐源盆地断裂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3 岩浆热事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3.1 印支期前岩浆热事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3.2 印支-喜马拉雅期岩浆热事件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5.4 盐源盆地主力生气期与构造和热事件活动的匹配关系
        5.4.1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烃源岩排烃史
        5.4.2 主力生气期与构造和热事件活动的匹配关系
    5.5 盐源盆地下泥盆统埋藏深度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中国二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二叠系研究历史回顾
3 二叠纪高分辨率生物地层
    3.1 牙形类
    3.2 ?类
    3.3 放射虫
    3.4 菊石
    3.5 腕足类
    3.6 珊瑚类
4 地质年代学
5 磁性地层
6 化学地层
    6.1 δ13Ccarb同位素
    6.2 δ18Oapatite同位素
    6.3 锶 (87Sr/86Sr) 同位素
7 中国二叠纪主要地层大区对比
    7.1 华南地区
    7.2 华北地区
    7.3 内蒙-东北过渡区
    7.4 塔里木和吐哈盆地
    7.5 基墨里地块群
    7.6 藏南喜马拉雅地区
8 总结、存在问题和展望
    8.1 二叠纪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的时间
    8.2 存在问题和展望

(8)中国志留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全球志留纪年代地层学的标准及其问题
3 全球志留系地质年代
4 中国志留纪各板块地层总体特征
5 中国志留纪生物和年代地层研究综述
    5.1 兰多维列统
    5.2 温洛克统、罗德洛统和普里道利统
    5.3 其他门类化石
6 中国志留系沉积相差异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沉积事件地层)
    6.1 黑色页岩
    6.2 浅水碎屑红层
    6.3 碳酸盐岩和生物礁相
7 中国志留系构造地层特征与证据
8 中国志留纪化学地层研究的初探
9 问题和展望

(9)华南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硅质岩相腕足动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剖面地质背景
    2.1 华南地区长兴期地质背景
    2.2 新民剖面
    2.3 马家山剖面
    2.4 仁村坪剖面
第三章 研究剖面地层对比
    3.1 牙形石生物地层
    3.2 菊石生物地层
    3.3 研究剖面地层对比
第四章 华南长兴期硅质岩相腕足动物组合划分及其区域对比
    4.1 研究剖面硅质岩相腕足动物组成
    4.2 华南硅质岩相腕足动物研究历史和腕足组合的建立
    4.3 硅质岩相腕足动物群埋藏特征及其生活方式
    4.4 华南长兴期不同沉积相腕足动物群组合的对比研究
第五章 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前硅质岩相腕足群落结构的变化
    5.1 材料和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研究剖面腕足动物组合的划分
        5.2.2 腕足动物组合的分类学组成
        5.2.3 腕足动物群落分异度的变化
        5.2.4 腕足类个体大小变化
        5.2.5 腕足组合之间生活方式的变化
    5.3 讨论
        5.3.1 二叠–三叠纪之交腕足动物群落结构的演化及其原因
        5.3.2 二叠–三叠纪之交大灭绝主幕之前华南腕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5.4 二叠–三叠纪之交腕足群落对环境危机的预警信号
第六章 腕足类系统分类学
    6.1 腕足类Fusichonetes和Tethyochonetes两个属的形态分析与分类学厘定
        6.1.1 两个属的研究历史和特征
        6.1.2 材料和方法
        6.1.3 结果
        6.1.4 讨论
    6.2 腕足类系统描述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附件1:相关指数的定义和计算
附件2:腕足个体大小数据

(10)上扬子北缘晚二叠世大隆组有机质类型、分布规律及赋存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有机质保存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2.1 现代海洋沉积物及土壤中有机质保存控制因素
        1.2.2 黑色页岩中有机质保存控制因素
        1.2.3 有机质保存控制因素研究认识与不足
    1.3 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
    1.4 工作量统计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华南晚二叠世地质事件背景及岩相分布特征
    2.2 剖面介绍
        2.2.1 四川广元上寺剖面
        2.2.2 湖北恩施甘溪剖面
    2.3 上扬子北缘大隆组地层对比
第三章 样品及实验方法介绍
    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
    3.2 孢粉有机质方法
    3.3 地球化学方法
第四章 大隆组有机质类型及其分布
    4.1 有机质分类现状介绍
    4.2 原位有机质类型及分布规律
        4.2.1 上寺剖面
        4.2.2 甘溪剖面
        4.2.3 小节讨论
    4.3 孢粉有机质类型及分布规律
        4.3.1 上寺剖面
        4.3.2 甘溪剖面
        4.3.3 小节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海洋环境对有机质分布和保存的影响
    5.1 古海洋地球化学指标介绍
    5.2 上寺剖面
        5.2.1 上寺剖面地球化学指标变化规律
        5.2.2 古环境对有机质分布和保存的影响
    5.3 甘溪剖面
        5.3.1 甘溪剖面地球化学指标变化规律
        5.3.2 古环境对有机质分布和保存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隆组有机质沉积模式及有机质赋存类型对生烃能力的启示
    6.1 大隆组有机质沉积模式
    6.2 有机质赋存类型对生烃能力及烃源岩评价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附录 1:孢粉有机质数据
附录 2:上寺剖面TOC及主量元素数据
附录 3:微量金属元素数据

四、湖北恩施市发现大量古生代腕足类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表生环境介质中硒与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D]. 李明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四川盆地东部二叠系沉积体系研究[D]. 孔德琪.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鄂西地区二叠系孤峰组与大隆组页岩沉积与储层特征[D]. 陈鸿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动物群研究[D]. 杨博.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5]华南二叠纪末钙藻的灭绝[D]. 贾恩豪.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6]盐源盆地下泥盆统黑色页岩沉积特征与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研究[D]. 陈剑.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中国二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沈树忠,张华,张以春,袁东勋,陈波,何卫红,牟林,林巍,王文倩,陈军,吴琼,曹长群,王玥,王向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8]中国志留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戎嘉余,王怿,詹仁斌,樊隽轩,黄冰,唐鹏,李越,张小乐,吴荣昌,王光旭,魏鑫.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9]华南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硅质岩相腕足动物群研究[D]. 吴会婷.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10]上扬子北缘晚二叠世大隆组有机质类型、分布规律及赋存控制因素[D]. 张毅.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湖北恩施市发现古生代腕足类化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