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液限粘土石灰改良充填技术研究

高液限粘土石灰改良充填技术研究

一、高液限粘土的石灰改良填筑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殿明[1](2021)在《高液限粘土石灰改良技术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文中以实际工程为案例,介绍了高液限粘土的定义和工程特性,分析了高液限粘土的生石灰改良施工技术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措施。

李成龙[2](2020)在《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的特殊土,高液限土对工程施工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随着山区高速公路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路基修筑过程中越来越可能遇到高液限土导致的病害。此外,高液限土具有区域性,在不同地区其工程特性差异较大。因此,对高液限土进行研究和改良是有必要的,可以为相关地区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广西荔玉高速公路工程沿线高液限土分布广泛,具有强度低、水稳定性差的特点。本文以此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沿线高液限土为研究对象,因地制宜开展了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的路用特性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试验地区高液限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化学组成分析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研究其物理性质。通过击实试验、剪切试验、承载比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静回弹模量试验,对试验地区高液限土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根据文献查阅和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方法:掺隧道洞渣改良。(2)在高液限土中掺不同比例的隧道洞渣,控制不同的压实度进行击实试验、直剪试验、承载比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对改良后高液限土相关的工程性质和水稳定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最佳洞渣掺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土掺隧道洞渣比例为15%左右时,可使其各项性能达到相对最佳水平,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3)通过GeoStudio2018软件对掺15%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基于极限平衡法对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改良土路基的安全系数大于1,说明采用掺隧道洞渣改良后的路基边坡稳定性较好,满足规范要求。再基于摩尔—库伦准则与有效应力法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改良后高液限土路基的沉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变形主要在施工期和固结期,使用期间路基变形量较小;在使用期间改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较小,符合设计要求。(4)通过现场试验对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段高液限土路基碾压工艺的研究,找到了合适的碾压次数,解决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难压实的问题;通过对试验路段断面的沉降观测,分析改良土路基沉降现状,进行沉降预测和指导后续施工。最后就高液限土路基边坡防护设计提出几点合适的建议。

程涛,杨斌,孙学军,洪宝宁[3](2019)在《高液限土改良填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文章对石灰改良高液限粘土填筑的改良机理以及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具体阐述,指出了石灰改良高液限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碾压填筑后的质量检测指标,得出有益结论:压实含水率差应控制为:-2%~+6%;松铺厚度宜为在25~30cm之间;高液限土掺生石灰改良填筑时的空气率控制标准为:4≤va≤8。从而为石灰改良高液限土现场施工提供参考价值。

陈宗辉[4](2019)在《生物酶改良高液限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路基变形计算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路基工程作为高速公路的主体工程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近年来,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时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高液限土,该不良土的存在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对于高液限土的处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使用前对高液限土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改良。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生物酶土壤固化剂改良高液限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路基变形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而进一步探索了改良高液限土的工程性质。依托湖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编号:200944)和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3ZDXK006),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娄益高速高液限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试验研究工作(1)高液限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进行了基本土工试验,测定了高液限土的各项基本物理和力学指标。(2)高液限土的三轴试验研究:利用三轴试验系统的固结不排水模块,对不同掺量的生物酶改良土进行三轴试验。(3)高液限土的等压固结试验研究:通过三轴试验系统,对不同掺量下的生物酶改良土进行一系列的等压固结试验。2、理论研究工作(1)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分析,探索了改良高液限土的界限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与生物酶掺量之间的关系。(2)根据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和等压固结试验结果分析,探讨了不同掺量的生物酶改良高液限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变化规律。(3)建立了生物酶改良高液限土的修正剑桥模型,探明了生物酶掺量对修正剑桥模型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生物酶掺量与模型相关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式。(4)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理论,提出了路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并和分层总和法进行对比分析。3、通过上述的分析总结可以得到:(1)随着生物酶掺入量的增加,液限呈递减关系,塑限呈增加关系,不同掺量的生物酶对最佳含水率影响小,最佳含水率为25%左右;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关系,当生物酶掺量达到6%时,其变化最明显;改良高液限土的抗剪强度随着生物酶增加也呈现增加后减小的变化,压缩特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并且在生物酶掺量为6%时,其压缩效果较明显。(2)通过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和等压固结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关系变现为应变硬化型,生物酶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能力和抗压缩性能,并且在生物酶掺量为6%时,其压缩性能效果明显。(3)通过修正剑桥模型,使用剑桥模型法计算路基沉降,与分层总和法计算的路基沉降进行对比,并且使用剑桥模型法与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偏差值不超过3%,在生物酶掺量为6%时,沉降量达到最小。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开展改良高液限土的相关试验与理论研究,进行了改良高液限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路基变形计算方法的研究,揭示了改良高液限土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及路基变形规律,为改良高液限土的变形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对高液限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起斌[5](2019)在《深茂铁路阳西至马踏段高液限土改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深圳至茂名铁路阳西至马踏段DK318+800DK341+000的高液土分布广泛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踏勘、室内试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等手段,对石灰改良阳西至马踏段DK318+800DK341+000的高液土用作铁路路基填料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研究了阳西至马踏段高液限土的区域性特征。该区段高液限土具有区域性显着、细粒含量高、高天然含水率、高液限和高塑性指数等特征,导致土体具有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强度低、土体性质差异大等不良性质。区段内高液限土还具有种类较多、土质极为不均,粗颗粒含量变化很大,胀缩性不明显等特点。研究在在晾晒法和掺石砂改良高液限土不能满足路基填料要求的试验之后,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石灰改良高液限土的可行性研究。选择有代表性土样进行了不同掺灰比例的液塑限试验和击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掺加5%的石灰后,高液限改良土的液塑限、击实性能都发生了改善,高液限改良土的无侧限强度能够满足路基设计规范对改良土填料的要求。选择了3%和5%两种掺灰比例进行了填筑工艺试验,通过试验检测结果对掺灰率、碾压方式、含水量、摊铺厚度等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石灰改良高液限土的填筑工艺参数为:石灰掺灰比例5%,摊铺厚度45cm、含水量21%、碾压方式为静1+振7+静1。结合填筑工艺试验结果,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了石灰改良高液限土的填筑施工指南,并对施工后的效果进行了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相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刘昱呈[6](2018)在《高湿花岗岩残积土改性路基填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强风化花岗岩残积土作为一种分布范围广、工程性能差的天然土体,在提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基于其改性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巨大经济潜能,很有必要对其改性方法及填筑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以株洲机场大道实际工程为依托,通过理论研究、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石灰、水泥改良花岗岩残积土改性机理、性能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株洲机场大道花岗岩残积土的改良配比及填筑技术。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对该区花岗岩残积土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土体结构松散、水稳定性差;含水率26%远高于其最佳含水率15.36%,路基压实度无法达标;土体承载比(CBR)小于4%,仅满足93区路基填筑施工要求。(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水泥、石灰改性机理及其水化热产生量进行理论分析,后进行室内试验对水泥、石灰消耗水量损失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生石灰改良土的耗水量经验估算公式,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验证。(3)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对不同改性剂掺量、不同改性剂反应时间下花岗岩残积土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考虑工程成本、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及摊铺碾压时间进行了确定。(4)通过对室内试验击实功与现场压实机具压实功能的转换,确定不同压实度与不同压实机具下摊铺碾压工艺,得到松铺厚度与压实遍数的数学表达式;确定了花岗岩残积土改性土路基改良施工工艺参数,并以水泥终凝时间为控制参数,得出了机场大道路基填筑工艺参数。(5)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标准轴载下改性道路的受力变形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下路堤改良厚度下路基顶面弯沉值大小的分析,确定了下路堤改良厚度。对不同车道,不同车载作用下道路受力变形进行了进行了模拟分析,为道路的使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余佳兴[7](2018)在《砂和石灰改良桂林红粘土工程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桂林作为世界着名的旅游城市,正在加大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公路、铁路等建设越来越多。为了改善桂林地区的红粘土作为路基填料所面临的工程问题。本文取桂林红粘土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养护龄期及不同的石灰、砂掺量的条件下,通过液塑限、击实、收缩与膨胀、直剪、固结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来探讨桂林红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及其影响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单独掺石灰时,会降低红粘土的液限,而塑限基本不变,降低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但当掺灰量达到4%时,随着石灰掺量继续的增加,红粘土的液塑限基本不变。单独掺砂会降低桂林红粘土的液塑限、最优含水率,提高最大干密度。同时掺砂与石灰时,会降低桂林红粘土的液塑限、最优含水率,提高最大干密度。(2)单独掺石灰、砂与同时掺石灰与砂时,均有效的降低了红粘土的收缩性能与膨胀特性。单从掺石灰方面考虑,建议其掺灰率不高于4%。同时掺砂与石灰时,体缩率、收缩系数下降明显,最小值出现在石灰掺量12%砂掺量35%的红粘土。(3)单独掺入石灰可以提高红粘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养护后期,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红粘土的粘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内摩擦角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养护28天时,8%石灰掺量的红粘土的粘聚力最大,为素土的4.83倍。同时掺入石灰与砂时,在掺砂率与掺灰率一定时,红粘土粘聚力、内摩擦角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养护28天时,8%石灰掺量15%砂掺量的红粘土的粘聚力最大,为素土的4.83倍,8%石灰掺量35%砂掺量的红粘土的内摩擦角最大,为素土的2.06倍。(4)单独掺入石灰,在掺灰量一定时,红粘土的压缩系数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减小,压缩模量则刚好相反。在养护28天时,8%石灰掺量红粘土的压缩系数降到最低,降低范围为68.4%71.37%。单独掺入砂时,红粘土的压缩系数随着掺砂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小的压缩系数为25%砂掺量红粘土。同时掺入石灰与砂时,在掺砂量与掺灰量一定时,红粘土压缩系数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减小,最小压缩系数为养护28天,12%石灰掺量35%砂掺量红粘土。(5)单独掺入石灰,在掺灰量一定时,红粘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养护期龄期一定时,石灰红粘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整体上随着掺灰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出现在养护28天掺灰率为12%红粘土。同时掺入石灰与砂时,红粘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

齐红英[8](2017)在《公路工程中高液限粘土路堤填筑技术分析》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路线穿越高液限粘土区域,引发了许多工程技术问题,如路床翻浆冒泥,边坡冲蚀溜与滑坡等。本文就对高液限粘土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处治方法及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龚方泽[9](2017)在《福建省高液限土路基化学固化机理与耐久性研究》文中认为高液限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量高液限土直接用于路基填筑,导致路面不均匀变形、翻浆冒泥、边坡坍塌等病害。虽然大量改良措施实现了高液限土变废为宝,但由于福建省存在高温多雨、区域土性等原因,福建省内高液限土改良效果仍不尽理想,相关固化机理及耐久性研究仍不够清晰。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及材料特性分析,采用CS(水泥+SAP)、QLS(生石灰+SAP)、CL(水泥+利路力)、CY(水泥+易孚森)、CE(水泥+EN-1)五种复合改良方案对高液限土进行处治。通过物理力学特性试验、耐久性试验、微观试验、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福建省高液限土路基化学固化机理与耐久性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调研得出,福建省高液限土分布图及含水率、液限、CBR等特性范围;大部分土体不能满足路基填筑要求,需对其改良加固;结合对福建省三种典型高液限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选出适宜改良土体。2、结合抗压强度试验及干湿循环抗压强度、湿化、泡水、干湿开裂等耐久性试验,得出五种方案的最优配比分别为:5%水泥+0.06%SAP,6%生石灰+0.06%SAP,3%水泥+0.2%利路力,3%水泥+0.004%易孚森,3%水泥+0.008%EN-1;改良效果依次为:CS、CY、CL、CE、QLS,且复合加固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均优于单一固化土,能够满足路基填筑要求。3、微观试验发现:SAP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强的吸水作用;利路力、易孚森均为有机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粘结聚合作用;EN-1为离子型化合物,能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四种材料加热到100℃时,质量损失均小于20%,说明四种材料的热稳定性很好;固化剂通过改变土颗粒间的孔径结构、物相结构及粘结方式,使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发生改变,从而满足路基填筑要求。4、综合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五种改良土路堤沉降量理论值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差在3cm以内,均比素土路堤沉降减小11~15cm,且五种改良土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均在素土的2.5倍以上。5、基于调研分析,总结出适合于福建省高液限改良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质量检测指标。通过改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得出,五种方案改良效果依次为:CY、CE、CL、QLS、CS。综合各方面,五种改良方案的固化土体均能满足路基填筑要求,但CY、CL的固化改良效果相对较优。

黄博[10](2017)在《高液限粘土路基改扩建差异沉降及处治方法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迅猛增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和提高,车辆也愈来愈多,所以高速公路的实际交通量也随之增大,交通量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的承载能力以及使用寿命。为了满足高速公路交通量现状,就必须在原有公路的基础上进行加宽,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新老路堤的拼接、应力变化、沉降等问题。由于某些高速公路周边广泛分布了大量高液限红黏土,考虑工程经济性和环保性,必须充分利用高液限红黏工作为路基填料。因此,研究高液限黏土的工程特性,结合昌樟高速路基改扩建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意义。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得到的一些试验数据,绘制了压实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膨胀量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和CBR值与含水率、击实功的关系曲线,结合分析曲线结果,研究了高液限黏土的工程特性。研究发现:直接利用高液限黏土的施工含水率范围是 Wopt~Wopt+5%。(2)对于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的高液限黏土,将其进行改良,主要改良方法是掺石灰和掺碎石,将试验得出的CBR值、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和膨胀量进行比选。结果表明:掺碎石量40%既能在土体中形成骨架,增加密实度,又能满足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最终确定了路基的填筑方案,根据方案建立了两种模型,第一种是一般地基路基改扩建模型,第二种是软土地基路基改扩建模型。(3)为了掌握昌樟高速在改扩建中填筑沉降速率,运用Geostudio软件分别对两种改扩建模型在填筑施工过程的分层填筑沉降、孔隙水压力、不同路基高度的沉降和安全系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表明:一般地基的平均沉降4.1cm/层,软土地基的平均沉降为5.2cm/层,软土地基的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时间比一般地基的要长,软土地基需经历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排水固结。路基高度越高,安全系数越小。(4)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几种路基拓宽后常见的病害,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破坏。所以为了减小差异沉降带来的危害,采用的对路基改扩建的方法为开挖台阶和设置土工格栅,并用ABAQUS软件对不同的处治方法进行了仿真模拟,证明了处治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分析结果介绍了其处治方法的作用以及施工方法。

二、高液限粘土的石灰改良填筑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液限粘土的石灰改良填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液限粘土石灰改良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液限粘土简介
    1.1 高液限粘土定义
    1.2 高液限粘土的工程特性
2 方案比选
3 室内试验
4 现场施工技术
    4.1 施工放样
    4.2 掺生石灰闷料
    4.3 运输摊铺
    4.4 旋耕机搅拌、破碎
    4.5 碾压措施
    4.6 接缝和调头处理
5 施工中需注意的事项及应对的措施
    5.1 碾压后要做好养护工作
    5.2 雨季施工
6 结语

(2)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液限土工程特性
        1.2.2 高液限土改良处置方法
        1.2.3 高液限土路基沉降和运营稳定性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
2 荔玉高速公路高液限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2.1 高液限土的分类及规范对路基的要求
    2.2 高液限土物理特性试验
        2.2.1 颗粒分析试验
        2.2.2 化学组成分析试验
        2.2.3 界限含水率试验
    2.3 高液限土力学特性试验
        2.3.1 击实试验
        2.3.2 剪切试验
        2.3.3 承载比试验
        2.3.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3.5 静回弹模量试验
    2.4 本章小结
3 高液限土掺隧道洞渣改良技术研究
    3.1 高液限土改良
        3.1.1 改良材料选择
        3.1.2 隧道洞渣特性
        3.1.3 改良原理
        3.1.4 试验方案
    3.2 改良土工程特性研究
        3.2.1 击实试验
        3.2.2 剪切试验
        3.2.3 承载比试验
        3.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3 改良土水稳定性研究
        3.3.1 吸水量和脱水量
        3.3.2 膨胀率
    3.4 本章小结
4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性分析
    4.1 Geo Sudio2018 软件介绍
    4.2 常见的高液限土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4.2.1 高液限土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4.2.2 高液限土路基沉降分析方法
    4.3 路基模拟方案
        4.3.1 路基模型和边界条件
        4.3.2 路基填筑加载过程
        4.3.3 有限元参数的选取
    4.4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边坡稳定性效果分析
    4.5 改良高液限土路基路基沉降效果分析
        4.5.1 路基填土内部土应力的变化情况
        4.5.2 路基沉降量与时间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
    5.1 试验路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5.1.1 施工准备工作
        5.1.2 施工工艺流程
        5.1.3 施工技术要求
    5.2 试验路段碾压效果检测
        5.2.1 压实度检测
        5.2.2 回弹弯沉值检测
    5.3 现场沉降观测
        5.3.1 测试元件的埋设及观测
        5.3.2 沉降观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5.4 高液限土路基边坡防护设计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工程项目及成果

(3)高液限土改良填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用机理研究
    1.1 吸水、膨胀、发热作用
    1.2 阳离子交换作用
    1.3 结晶胶凝硬化作用
2 施工流程
3 施工质量控制
    3.1 压实含水率差控制
    3.2 松铺厚度控制
4 施工质量检测指标
    4.1 掺灰量检测
    4.2 空气率检测
5 结论

(4)生物酶改良高液限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路基变形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与说明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液限土研究现状
        1.3.2 路基沉降变形计算的研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创新点
2 试验设计
    2.1 试验材料
        2.1.1 土样来源
        2.1.2 生物酶土壤固化剂
    2.2 基本土工试验设计
    2.3 三轴剪切试验设计
    2.4 等向固结回弹试验设计
3 生物酶改良高液限土的基本物理特性
    3.1 概述
    3.2 生物酶含量对高液限土液塑限影响
    3.3 生物酶含量对高液限土击实指标的影响
    3.4 生物酶掺量对高液限土强度指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生物酶改良高液限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性
    4.1 概述
    4.2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4.3 生物酶掺量与偏应力差的结果分析
    4.4 生物酶改良高液限土的强度分析
    4.5 剑桥模型理论
        4.5.1 修正剑桥模型参数的确定
        4.5.2 破坏常数的确定
        4.5.3 对数硬化模量λ及各向等压膨胀指数κ的确定
        4.5.4 生物酶掺量对于剑桥模型参数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生物酶改良高液限路基土的沉降计算
    5.1 路基沉降计算概述
    5.2 本构模型法
        5.2.1 本构模型法概述
        5.2.2 剑桥模型法计算结果
        5.2.3 剑桥模型法计算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深茂铁路阳西至马踏段高液限土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液限土工程特性
        1.1.2 高液限土填筑路堤病害及影响因素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工点高液限土的工程性质
    2.1 引言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3 填料来源调查原则
    2.4 填料来源土的土工试验内容
        2.4.1 填料的试验内容
        2.4.2 颗粒分析
        2.4.3 液塑限试验
    2.5 填料初选结果
        2.5.1 高液限粉质粘土D组填料
        2.5.2 低液限粉质粘土C组填料
        2.5.3 细圆砾土A组填料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点高液限土改良研究
    3.1 引言
    3.2 晾晒法
    3.3 掺砂、碎石改良法
    3.4 掺石灰改良法
        3.4.1 石灰改良高液限土原理
        3.4.2 石灰改良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灰改良高液限土填筑工艺试验
    4.1 引言
    4.2 填筑工艺试验方案
    4.3 填筑工艺试验施工
    4.4 填筑工艺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液限土改良土填筑施工指南与效果评价
    5.1 引言
    5.2 高液限土改良土填筑施工主要参数
    5.3 填筑工艺试验流程
    5.4 石灰改良高液限土填筑施工指南
        5.4.1 改良土配合比确定
        5.4.2 路基填筑
        5.4.3 基底处理
        5.4.4 施工测量
        5.4.5 填料摊铺整形
        5.4.6 碾压
        5.4.7 检测
    5.5 施工注意事项
    5.6 填筑效果评价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工作简历

(6)高湿花岗岩残积土改性路基填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花岗岩残积土特性
        1.2.2 花岗岩残积土改良研究
        1.2.3 花岗岩残积土填筑技术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花岗岩残积土工程性能分析
        1.3.2 花岗岩残积土改性机理分析
        1.3.3 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室内实验研究
        1.3.4 花岗岩改性土填筑技术研究
        1.3.5 改良土路基道路变形特性研究
第二章 高湿花岗岩残积土路用性能研究
    2.1 公路路基填料分类
    2.2 花岗岩残积土矿物及化学成分分析
    2.3 花岗岩残积土物理力学性质
        2.3.1 物理性质研究
        2.3.2 力学性质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湿花岗岩残积土改性机理研究
    3.1 改良土改性机理分析
        3.1.1 石灰改良土改性机理
        3.1.2 水泥改良土改性机理
    3.2 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含水率损失理论研究
        3.2.1 水泥与石灰反应水量计算
        3.2.2 水泥与石灰反应热量计算
    3.3 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含水率损失室内试验研究
        3.3.1 不同水泥、石灰掺量含水率损失试验
        3.3.2 含水量损失随时间变化试验
    3.4 生石灰耗水量经验估算
        3.4.1 生石灰降低含水率理论分析
        3.4.2 石灰改良土耗水量室内试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花岗岩残积土改良试验研究
    4.1 改性花岗岩残积土击实特性研究
        4.1.1 不同生石灰、水泥掺量击实试验
        4.1.2 不同初始含水量击实试验
        4.1.3 击实时间对压实度的影响
        4.1.4 不同击实次数对击实效果的影响
    4.2 花岗岩残积土的CBR特性研究
        4.2.1 不同石灰、水泥掺量承载比试验
        4.2.2 不同初始含水量的承载比试验
        4.2.3 不同养护时间的承载比试验
    4.3 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界限含水率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花岗岩残积土填筑技术研究
    5.1 土的压实机理及影响因素
        5.1.1 土的压实机理
        5.1.2 土基压实影响因素
    5.2 碾压技术研究
        5.2.1 不同击实次数所对应的击实功
        5.2.2 室内干压实试验结果及分析
    5.3 现场施工碾压控制
        5.3.1 施工机具及型号
        5.3.2 施工机具振动击实能量与压实试验击实功转换
        5.3.3 压实遍数与虚铺厚度分析
        5.3.4 铺筑长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改性路基变形特性研究
    6.1 参数取值及模型建立
        6.1.1 模型建立基本假设
        6.1.2 道路模型的建立
    6.2 路基改良对道路受力变形的影响
    6.3 下路堤填填筑厚度对道路受力变形的影响
        6.3.1 不同下路堤厚度对道路受力的影响
        6.3.2 不同下路堤厚度对道路变形的影响
        6.3.3 由路基顶面弯沉值确定下路堤改良厚度
    6.4 不同工况对道路变形的影响
        6.4.1 不同车载下的竖向变形特性
        6.4.2 多车道下的竖向变形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7)砂和石灰改良桂林红粘土工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红粘土研究现状
        1.2.1 红粘土路用性能研究现状
        1.2.2 红粘土改良研究现状
        1.2.3 红粘土填筑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材料的基本性质
    2.1 桂林岩溶区红粘土的基本性质
        2.1.1 桂林岩溶发育区红粘土的形成过程分析
        2.1.2 桂林红粘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原因
    2.2 砂的基本性质
        2.2.1 砂类的划分
        2.2.2 砂样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2.3 石灰成分与性质
第3章 不同砂、石灰掺量对红粘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3.1 不同砂、石灰掺量对红粘土的液、塑限的影响
        3.1.1 试验方案
        3.1.2 液、塑限试验主要仪器及试验步骤
        3.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 不同砂、石灰掺量对红粘土击实特性的影响
        3.2.1 试验方案
        3.2.2 击实试验主要仪器及试验步骤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不同砂、石灰掺量对红粘土的胀缩特性的影响
        3.3.1 试验方案
        3.3.2 收缩、膨胀试验主要仪器及试验步骤
        3.3.3 收缩、膨胀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养护龄期及不同砂、石灰掺量对红粘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4.1 试验方案及试验土样制备
    4.2 试验仪器及操作步骤
        4.2.1 直剪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4.2.2 试验步骤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养护龄期及不同砂、石灰掺量对红粘土压缩性的影响
    5.1 试验方案及试验土样制备
    5.2 试验仪器及操作步骤
        5.2.1 固结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5.2.2 试验步骤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养护龄期及不同砂、石灰掺量对红粘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6.1 试验方案及试验土样制备
    6.2 试验仪器及操作步骤
        6.2.1 所用相关仪器设备
        6.2.2 试验步骤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4 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福建省高液限土路基化学固化机理与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立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液限土特性及路用性能现状
        1.2.2 高液限土改良处治现状
        1.2.3 高液限改良土宏微观机理现状
        1.2.4 高液限改良土耐久性现状
        1.2.5 高液限改良土路基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与借鉴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福建省高液限土工程特性
    2.1 高液限土特性及分类
    2.2 福建省高液限土物理特性试验
        2.2.1 颗粒分析试验
        2.2.2 击实试验
        2.2.3 物理特性结果
    2.3 福建省高液限土力学特性试验
        2.3.1 CBR特性试验
        2.3.2 抗剪强度试验
        2.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3.4 压缩试验
    2.4 福建省高液限土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建省高液限土化学改良技术研究
    3.1 福建省高液限土改良
        3.1.1 改良材料选择
        3.1.2 改良材料特性
        3.1.3 改良方案
    3.2 改良土工程特性
        3.2.1 击实试验
        3.2.2 CBR试验
        3.2.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3 改良土耐久性研究
        3.3.1 干湿循环试验
        3.3.2 水稳定性分析
    3.4 相同造价下复合与单一改良方案对比
        3.4.1 抗压强度分析
        3.4.2 耐久性分析
        3.4.3 CBR试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化剂改良高液限土微观机理分析
    4.1 固化剂微观特性试验
        4.1.1 试验材料及试样制备
        4.1.2 试验方法
        4.1.3 红外光谱分析
        4.1.4 元素分析
        4.1.5 热重分析
    4.2 改良土矿物组成分析
        4.2.1 试验方法及仪器
        4.2.2 试样制备
        4.2.3 结果分析
    4.3 改良土孔结构分析
        4.3.1 试验方法及仪器
        4.3.2 试样制备
        4.3.3 结果分析
    4.4 改良土形貌及微结构分析
        4.4.1 试验方法及仪器
        4.4.2 试样制备
        4.4.3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良土路基填筑稳定性及沉降分析
    5.1 工程案例
    5.2 沉降计算与分析
        5.2.1 分层总和法
        5.2.2 数值模拟法
        5.2.3 两种计算结果对比
    5.3 稳定性验算
        5.3.1 计算方法
        5.3.2 失稳判据
        5.3.3 计算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福建省高液限土施工技术研究
    6.1 福建省高液限土的分布
    6.2 施工技术
        6.2.1 参数控制
        6.2.2 施工工艺
    6.3 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及检测
        6.3.1 控制指标
        6.3.2 质量检测
    6.4 材料经济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10)高液限粘土路基改扩建差异沉降及处治方法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液限红黏土工程特性
    2.1 工程概况
    2.2 高液限红黏土技术指标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扩建路基填筑方案的确定及模型的建立
    3.1 概述
    3.2 路基填筑方案的确定
    3.3 高液限黏土路基改扩建模型的建立
        3.3.1 基本模型的建立
        3.3.2 土的本构模型
        3.3.3 填料参数获取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地基上路基改扩建数值模拟分析
    4.1 概述
    4.2 不同地基上路基分层填筑沉降分析
    4.3 不同地基上路基分层填筑的孔隙水压力分析
    4.4 不同地基上不同路基高度的沉降及安全系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处治方法的数值模拟分析
    5.1 概述
    5.2 高液限粘土路基改扩建常见病害
    5.3 不同处治方法的对比分析
        5.3.1 路基开挖台阶的对比分析
        5.3.2 不同填土高度的对比分析
        5.3.3 路基加设土工格栅的对比分析
        5.3.4 软弱土设置粉喷桩的对比分析
    5.4 处治方法的作用与施工方法
        5.4.1 路基开挖台阶的作用与施工方法
        5.4.2 设置土工格栅的作用与施工方法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高液限粘土的石灰改良填筑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液限粘土石灰改良技术的应用分析[J]. 张殿明. 江西建材, 2021(10)
  • [2]掺隧道洞渣改良高液限土路用特性研究[D]. 李成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高液限土改良填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J]. 程涛,杨斌,孙学军,洪宝宁. 安徽建筑, 2019(12)
  • [4]生物酶改良高液限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路基变形计算方法[D]. 陈宗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深茂铁路阳西至马踏段高液限土改良研究[D]. 姜起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高湿花岗岩残积土改性路基填筑技术研究[D]. 刘昱呈.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7]砂和石灰改良桂林红粘土工程特性研究[D]. 余佳兴.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8]公路工程中高液限粘土路堤填筑技术分析[A]. 齐红英. 2017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7
  • [9]福建省高液限土路基化学固化机理与耐久性研究[D]. 龚方泽. 福州大学, 2017(05)
  • [10]高液限粘土路基改扩建差异沉降及处治方法的数值模拟[D]. 黄博.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

标签:;  ;  ;  ;  

高液限粘土石灰改良充填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