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疾病治疗方案探讨

胸膜疾病治疗方案探讨

一、胸膜疾病治疗方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淑芬[1](2021)在《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内科胸腔镜表现及内科胸腔镜在已明确诊断患者中的确诊情况。结果内科胸腔镜在恶性肿瘤病变的检查过程中多表现为血性胸水,纤维组织粘连较少,胸膜腔层多呈直接粘附状且局部组织血运丰富;而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检查中可见其壁层胸膜充血水肿,分布散在或密集状的弥漫性小结节,其中部分病程较长的患者,还可在镜下看见不同程度的条索状或网格状纤维粘连,患者的脏层胸膜、壁层胸膜以及膈肌表面均有纤维覆盖。胸腔镜在恶性肿瘤疾病中的确诊率均在90%以上,在良性胸膜疾病中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率最高,为85%。内科胸腔镜在已明确诊断患者中的总确诊率为90.82%。结论内科胸腔镜主要适用于胸腔积液和胸膜肿块的病因诊断,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内科医生应加强对内科胸腔镜技术的认识,以推动内科胸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谈洁[2](2021)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类型胸腔积液中IL-6和IL-12的浓度水平,探究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从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选取行胸腔穿刺引流术或内科胸腔镜检查取得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66例,排除2例不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者,最终纳入6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收集患者胸腔积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胸腔积液中IL-6和IL-12浓度。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画出受试者工作特殊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根据曲线下面积对比检测指标的诊断效能,并计算出最佳诊断阈值以及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来评价检测指标对疾病诊断价值。结果:1.对4组胸腔积液中的IL-6水平进行比较,其中脓胸组最高为685.447(548.55,811.36)pg/m L,其次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简称为结核组)为492.728(330.60,653.16)pg/m L,恶性胸腔积液组(简称为恶性组)134.88(71.72,253.32)pg/m L,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组(简称为类肺炎组)为48.55(35.82,68.95)pg/m L。结核组与恶性组、类肺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核组与脓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ROC曲线结果提示:IL-6的曲线下面积为0.767,通过计算得出胸水中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IL-6的最佳临界值为281.031 pg/m L(结核组与类肺炎组、恶性组相比,除外脓胸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77%和87.10%。2.对4组胸腔积液中的IL-12浓度进行比较,其中结核组最高,为4.62(3.90,5.64)pg/m L,其次是脓胸组为4.257(1.37,5.32)pg/m L、类肺炎性组为2.369(0.46,4.07)pg/m L、恶性组为1.319(0.44,2.480)pg/m L,其中结核组与恶性组、类肺炎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结核组与脓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261)。ROC曲线结果提示:IL-12曲线下面积为0.843,通过计算得出胸水中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IL-12的最佳临界值为3.758 pg/m L(结核组与恶性组、类肺炎组相比,除外脓胸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77%和90.32%。3.对测得的胸腔积液IL-6、IL-12水平结果进行平行联合检测,其敏感度、特异度是96.15%、65.38%,进行系列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0.65%、96.77%。与单独测定胸腔积液中IL-6、IL-12的灵敏度相比,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11.586,p=0.001;c2=11.586,p=0.001);与单独测定胸腔积液中IL-6、IL-12水平相比,系列联合检测时的特异度升高,其中系列联合检测时的特异度与单独测定IL-6水平的特异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6.306,p=0.012);与单独测定IL-12水平的特异度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2=3.445,p=0.063)。结论:1.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L-6水平明显高于恶性及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组,但与脓胸组差异不明显,若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的辅助实验室指标时应注意除外脓胸。2.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L-12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组及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组,但与脓胸组差异不显着,若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的辅助实验室指标时应注意除外脓胸。3.胸腔积液中IL-6和IL-12的诊断价值进行平行联合检测时,更有助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进行系列联合检测时,更有助于排除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因此,此两项指标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有意义。

朱萌[3](2020)在《内科胸腔镜在不同病因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不同病因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就诊我院的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资料,了解不同疾病胸腔镜下表现特征是否有差异,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住院患者行胸腔镜时机,了解胸腔镜对不同疾病的确诊率,分析行胸腔镜检查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预后与未行胸腔镜检查结核患者是否较好,以及胸腔镜检查所带来的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分析胸水颜色与疾病良恶性之间的相关性,判断胸水颜色是否可为临床医师对疾病做初步判断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79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胸腔镜下表现及组织学资料等进行分析,评估胸腔镜确诊率及并发症等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9例患者中,行胸腔镜检查150例,127例得到明确诊断,确诊率达84%。结核性胸腔积液确诊率为81.5%(66/81);恶性胸腔积液确诊率为90.3%(56/62);炎性胸腔积液确诊率71.4%(5/7)。按是否行胸腔镜检查将患者分为胸腔镜组和非胸腔镜组(对照组),胸腔镜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胸腔镜组患者恢复优于对照组,胸膜增厚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操作失败4例,2例操作中出现心律失常(室颤1例,房颤1例),1例胸膜反应,1例粘连严重,立即停止操作,室颤患者电复律后恢复正常,房颤、胸膜反应患者停止操作后逐渐恢复,术中未见血栓栓塞、呼吸衰竭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术后胸痛6例,低热2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将胸腔镜组患者根据入院至行胸腔镜检查时间(天数)分为≤7天组和>7天组,无论是结核或者恶性胸水,≤7天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都明显少于>7天组。将患者胸水颜色分为血性和非血性两类,分析发现其与疾病良恶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胸水颜色在疾病良恶性判断方面可起有限作用。结论: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起较大作用,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较少,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性价比较高;患者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胸腔镜明确病因可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临床医师可根据胸水颜色对疾病良恶性做出初步的估计。

李东[4](2020)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PE)是胸膜腔内渗出液的增加和/或再吸收的减少都可能导致胸膜腔积液。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完成病因学诊断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内科胸腔镜(Medical thoracoscopy,MT)检查技术的成熟,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探讨MT对不明原因胸腔液的诊断价值,与经皮胸膜活检术做卫生经济学统计分析,列线图构建预测恶性胸腔积液。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9月到2019年10月因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收成都医学院附一院呼吸科共91例患者,确诊病例86例,将患者分成良性胸腔积液组(BPE组,38例)以及恶性胸腔积液组(MPE组,48例),检测项目:(1)MT镜下表现、基线资料统计、病理结果、表型及并发症;(2)MT与经皮胸膜活检术的卫生经济学分析;(3)列线图构建预测模型,统计数据,得到结果和结论。结果:9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确诊率为94.5%;血沉(ESR)、胸水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BPE和MPE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镜下表现:MPE组以多发性的结节状改变、胸膜增生、胸膜腔内广泛粘连、炎症样改变、浸润样改变、胸膜充血以及不规则结节或粟粒样改变与BPE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T诊断率均高于90%。在Karnofsky score(KPS)-成本效果、Modified Barthel评分(MBI)-成本效果、KPS-ICER(增量成本效果比)、MBI-ICER(增量成本效果比)数据分析提示MT检查性价比高于经皮胸膜活检术;通过列线图构建的恶性胸腔积液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非常强。结论:MT在明确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理和病因学诊断方面体现出较高的价值;MT镜下MPE患者伴随更高比例的多发结节样改变、胸膜增生改变,BPE患者胸膜主要表现以粘连、炎性改变为主要现象,且肉芽肿病变比例较高;MPE组以肺腺癌及转移癌居多;与经皮胸膜活检术相比,MT检查具有较低的经济成本,较高的临床诊断率;通过构建列线图可预测罹患恶性胸腔积液概率。

江杰[5](2020)在《CT检查联合SMRP检测诊断早期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CT平扫及增强表现,探讨CT检查对不同分期MPM的诊断价值。2.定量检测恶性胸膜间皮瘤大鼠的血清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oluble mesothelin-relatedpeptides,SMRP)表达,分析不同分期、不同病理分型、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差异。3.探讨联合CT检查与血清SMRP定量检测提高诊断早期MPM的价值,为临床筛查具有石棉暴露史的高危人群、早期诊断MPM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1.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模型建立:实验用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体重100-120g,分为三组,实验组100只:采用右侧非暴露式(闭式)胸膜腔染尘法注射云南大姚产青石棉纤维混悬液,每月1次,1次20mg/ml,连续2月,共注射40mg;阴性对照组10只:采用相同方法注射灭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2.CT检查:肿瘤诱导后第3个月、第6-14个月分批进行CT胸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设备:PHILIPS公司128层螺旋CT。扫描参数:电压为100kV,电流为100mAs,准直器64X0.625 mm,螺距0.992,旋转时间0.5s,层厚1.0mm,层间距0.5mm。对比剂采用碘普罗胺注射液,流率0.2ml/s,总量3ml。分析CT表现,包括胸膜增厚情况、纵隔改变、肺内情况、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骨质情况、胸水等。根据2018年恶性胸膜间皮瘤诊疗指南进行CT分期。比较CT检查对不同分期的诊断价值。3.SMRP定量测定:肿瘤诱导前、诱导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14个月抽取尾静脉血1ml取血清ELISA法测定SMRP浓度。比较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SMRP浓度差异。4.通过ROC曲线比较单用CT检查与CT检查联合SMRP检测诊断早期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联合诊断早期MPM的价值。5.病理检查:CT检查完毕后对可疑肿瘤组织进行取材、染色、免疫组化,记录病理分期、分析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结果]1.实验组诱发恶性胸膜间皮瘤72例,诱发率75%,肺癌4例,死亡4例,20只未出现肿瘤。72例中恶性胸膜间皮瘤:上皮型21例(29.2%),肉瘤型37例(51.4%),混合型14例(19.4%)。各型之间肿瘤出现时间、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未出现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58例(80.6%),高分化14例(19.4%)。对比MPM不同分化程度与肿瘤出现时间、性别、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分期:病理分期:T分期:T1期:T1a期0例、T1b期14例;T2期23例;T3期28例;T4期7例。N分期:N0期45例;N1期16例;N2期8例;3例判别不清。M分期:M0期51例;M1期8例;13例判别不清。临床分期:早期18例、中期25例、晚期7例。3.CT检查可发现胸膜增厚情况、胸膜病变、肺内、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胸廓构成骨情况。实验组72例MPM,CT检查诊断MPM50例(69.4%),非MPM 5例(6.9%),未发现病变17例(23.7%)。CT对MPM诊断价值:AUC为0.6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5%、71.2%。诊断T分期AUC为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3.5%、61.6%;N分期AUC为0.8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5%、75%;M分期AUC为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95.0%。对T1、T2期AUC分别为0.68、0.82,敏感度分别为35.7%、43.5%,特异度分别为为44.4%、57.2%;对T3、T4期AUC分别为0.95、1.00,敏感度分别为89.3、100%%,特异度分别为90%、100%。说明对T1、T2期诊断效能较差,对T3、4期诊断效能较高。对N、M分期诊断效能较高。4.不同时间段SMRP表达量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161.07,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三组诱导前SMRP均没有差异,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个时间段均无统计学差异,与实验组注射后各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诱导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诱导后第1个月、2个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3个月、6-14个月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随着时间推移,SMRP浓度逐渐升高。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SMRP表达低,随着时间变化不明显。5.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不同病理分期SMRP表达量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324.45,P<0.05);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中胸膜炎性组与胸膜未见异常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不同分期的MPM SMRP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越高,SMRP表达量越高。实验组中淋巴结转移N0、N1、N2期SMRP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92,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N1、N2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是否具有远处转移M0、M1期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31,P<0.05)。6.MPM不同临床分期SMRP表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341.63,P<0.05)MPM越早期,SMRP表达量越低。7.胸膜厚度与SMRP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3个月、6个月胸膜增厚不同程度组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33.67、150.98,P均<0.05)。胸膜厚度与SMRP表达量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3个月、6个月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3,F值分别为0.01、0.007<0.05,具有较强相关性,随着胸膜厚度增加,SMRP表达量逐渐升高。8.不同病理类型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不同病理类型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39,P>0.05),说明SMRP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9.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93.04,P<0.05),低分化MPM的SMRP表达高于高分化。10.SMRP对MPM的诊断价值:对MPM T1期,AUC=0.83,最佳临界值是1.90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88.2%;对T2期AUC=0.86,最佳临界值是4.53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85.7%;对T3期AUC=0.92,最佳临界值是8.73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1.4%、100%;对T4期AUC=0.85,最佳临界值是11.97mmol/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100%。11.CT检查联合SMRP对诊断MPM的价值:对T分期,AUC=0.9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5%、92.5%,明显高于CT诊断MPM(AUC=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3.5%、61.6%)。对N分期,AUC=0.9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92.5%,高于CT诊断MPM(AUC=0.8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5%、75%)。对M分期,AUC=0.9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8%,高于CT诊断MPM(AUC=0.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5%)。[结论]1.青石棉胸腔闭式注射诱发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动物模型,诱发率为75%,包括上皮型、肉瘤型、混合型。CT检查可动态观察MPM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研究提供可靠的肿瘤模型。2.CT检查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分期具有一定价值,可诊断中晚期MPM,但诊断早期MPM价值有限。3.SMRP表达与MPM分期呈正相关,分期越高,SMRP表达量越高。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SMRP表达增高。说明SMRP可反映肿瘤分期,提示SMRP可能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侵犯转移等过程。不同分化程度MPM的SMRP表达具有差异,低分化呈高表达,提示SMRP可间接反映MPM恶性程度,间接反映肿瘤分期。不同程度胸膜厚度SMRP表达具有差异,说明SMRP可作为间接反映肿瘤预后、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指标。4.通过检测血清SMRP表达可为具有石棉接触史的高危人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MPM、生物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5.CT检查联合SMRP浓度测定诊断早期MPM明显优于单用CT检查,说明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学检查对早期诊断MPM具有可行性。

陈众众[6](2020)在《内科胸腔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估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随着肺癌、结核发病率的增加,胸腔积液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胸腔积液的病因复杂繁多,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多数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胸水检查以及闭式胸膜活检可判断胸腔积液的病因,然而临床中仍有10%~25%的患者经过以上诊断方式未能明确病因,此时常采用内科胸腔镜检查。内科胸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操作,进入胸腔后动态观察胸膜腔,发现病变处予以活检取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然而部分胸膜病变在内科胸腔镜下无异常表现,难以与正常组织相鉴别,因此内科胸腔镜下活检取材存在假阴性的可能,有时难以保证活检取材有效性。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检查手段的出现,取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快速现场评估(ROSE)被应用于呼吸介入现场指导取材。ROSE能够在取材现场进行实时评估,判断取材是否理想,进而提高取材成功率,减少无效活检次数及活检时间,降低相关风险等。既往研究报道,ROSE应用于纵膈淋巴结穿刺、肺活检等方面取材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OSE应用于内科胸腔镜能否提高取材有效性,减少胸膜活检次数、活检时间,提高诊断效能,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内科胸腔镜联合ROSE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以及ROSE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经过影像学、肿瘤标记物、胸水化验、脱落细胞学或闭式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等常规检查仍未明确病因,而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排除术者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共选取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内科胸腔镜联合ROSE检查的患者52例,未联合ROSE检查的患者46例。收集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胸膜活检次数、活检时间、操作时间、二次检查率、并发症发生率、诊断率等指标,分析ROSE结果与术后病理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并以ROC参考曲线下面积评估ROSE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1.ROSE组活检次数、活检时间分别为(4.98±1.51)次、(17.56±4.57)min,未联合组活检次数、活检时间分别为(6.07±1.34)次、(21.04±6.18)min,两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ROSE组操作时间为(38.23±8.43)min,未联合组为(42.15±8.78)min,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而ROSE组出血率、二次检查率与未联合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ROS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联合组(23.07%vs26.08%),无明显差异(P=0.922)。2.ROSE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相比,恶性病变、良性病变一致率分别为81.48%(22/27)和95.23%(20/21)。整体来看,ROSE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699,P<0.001)。3.ROSE诊断恶性胸腔积液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0.773~0.977,P<0.05),诊断良性胸腔积液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CI:0.836~1.000,P<0.05)。根据ROC曲线下面积,ROSE对恶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为79.3%,特异性为95.7%,准确性为86.5%,阳性预测值为95.9%,阴性预测值为78.6%。而ROSE对良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3%、93.1%、92.3%,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93.1%。4.ROSE组有48例经内科胸腔镜活检病理诊断获得明确诊断,未确诊4例,ROSE组诊断率为92.30%。未联合组共46例患者,41例患者获得明确诊断,5例诊断不明,其诊断率为89.13%。ROSE组诊断率高于未联合组,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87,c2=0.295)。研究结论1.ROSE应用于内科胸腔镜现场活检取材能够明显减少活检次数,降低活检时间及操作时间,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2.ROSE结果和术后病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初步判断胸腔积液的病因及良恶性,有助于提供诊疗策略。3.内科胸腔镜联合ROSE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OSE应用于内科胸腔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任寿安,张晓宏[7](2020)在《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内科胸腔镜(medical thoracoscopy)是呼吸内科医师必须掌握且实用的一项微创操作技术,能够直视下观察胸膜腔,并对病灶胸膜进行活组织检查(活检),这对于诊断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肺癌的分期、弥漫性或局限性胸膜疾病及肺外周疾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胸腔镜也可以借助工作孔道对胸膜

张秋生[8](2019)在《胸腔镜手术和胸腔引流术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分析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急性脓胸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及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脓胸患者,其中胸腔镜手术治疗组(胸腔镜组)纳入48例,胸腔闭式引流组(引流组)纳入48例。胸腔镜组均为采用胸腔镜脓胸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引流组为采取传统胸腔引流术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均在手术或引流后明确脓胸诊断,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脓胸分布、留置胸引管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转为慢性脓胸比例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数据,并以影像学观察脓胸吸收情况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消失判断其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2.胸腔镜组通过影像学及临床症状评估的临床疗效比率与引流组相比,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引流组比较,胸腔镜组的胸引管留置时间(13.20±3.64与6.36±2.47)、抗生素使用时间(11.30±3.02与6.2±1.05)、术后住院时间(15.35士4.83与11.27±2.35)均缩短,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转慢性脓胸比例(14.6%与2.1%)均较引流组低,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4.与引流组(85.4%)比较,胸腔镜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81.2%),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优于单纯胸腔引流术,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有积极影响,可能成为治疗急性脓胸的有效手术方法。

韩志萍[9](2019)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MRI)在恶性胸膜疾病中的诊断效能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胸膜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多种病因可导致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而不同病因所对应的治疗方案不同,治疗效果和预后也差异极大。尤其对于肺癌患者,评估有无胸膜转移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临床预后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胸膜疾病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而影像学检查在胸膜疾病的评估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胸部CT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胸膜疾病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不同研究报道的CT敏感度在38%-72%之间差异很大,导致胸部CT对胸膜疾病诊断价值仍存在很大争议。并且对于难以诊断的胸膜疾病患者,反复多次的胸部CT检查所带来的放射性损伤也不容忽视。与CT相比,核磁共振成像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较高的内在血流敏感性,且无辐射损伤。弥散加权核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基本原理是在形态学基础上通过检测水分子的弥散运动来反映组织的内部微观结构变化。DW-MRI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已在多种疾病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关于DW-MRI对恶性胸膜疾病的研究相对有限,其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DW-MRI与胸部CT两种不同评估方法用于鉴别良恶性胸膜疾病的诊断效能,并进一步对肺癌患者是否存在胸膜转移进行影像学分析,以评估胸部DW-MRI在肺癌患者精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入组70例有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的患者,2周内完成胸部DW-MRI及CT检查后,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膜活检,胸腔积液送病理细胞学检查,胸膜活检标本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胸部CT评判方法采用传统的视觉征象评估法(记作CT1)和系统评分法(记作CT2)。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胸部DW-MRI和胸部CT两种不同的评判方法诊断恶性胸膜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并对其中54例肺癌患者是否发生胸膜转移进行评估。结果:(1)胸部CT应用传统视觉征象法(CT1)和系统评分法(CT2)诊断恶性胸膜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7.3%、72.2%、68.6%和82.7%、61.1%、77.1%,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胸部DW-MRI诊断恶性胸膜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4.2%、72.2%和88.6%,DW-MRI的敏感性显着高于CT1(P<0.01);(3)胸部DW-MRI、CT1和CT2三种方法在诊断肺癌患者是否伴有胸膜转移的特异性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敏感性分别为93.9%、69.4%和81.6%,准确率分别为87.0%、72.2%和75.9%,DW-MRI的敏感性与CT1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另外对于潜在手术获益的肺癌患者(分期为T1-4N0-1或T1-2N2)是否发生胸膜转移进行评估,胸部DW-MRI、CT1和CT2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100.0%、73.7%和84.2%,DW-MRI与CT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部DW-MRI检查在传统的形态学成像基础上结合功能成像,在鉴别良恶性胸膜疾病方面诊断效能优于胸部CT。胸膜病变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联合传统的影像学征象来诊断恶性胸膜疾病更为可靠,准确率更高。尤其在肺癌患者中,DW-MRI能够更好的识别胸膜转移的发生,以辅助临床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期,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性检查,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李戈,唐昊[10](2018)在《内科胸腔镜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内科胸腔镜是呼吸内科医师进行介入操作的重要工具,它能直接进入胸膜腔,进行观察、获取标本以及治疗,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良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其他胸膜疾病以及肺癌分期、脓胸、肺炎旁胸腔积液、气胸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内科胸腔镜是安全、微创、操作方便、费用较低的介入性诊疗工具,正在呼吸病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胸膜疾病治疗方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膜疾病治疗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设备器械
        1.2.2检查前准
        1.2.3 操作方式
2 结果
    2.1 内科胸腔镜表现
    2.2 内科胸腔镜在已明确诊断患者中的确诊情况
3 讨论

(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结核病及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介绍
    2.2 结核性胸腔积液产生机制
    2.3 细胞因子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2.4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的分类及研究
        2.4.1 白细胞介素-1
        2.4.2 白细胞介素-2
        2.4.3 白细胞介素-6
        2.4.4 白细胞介素-8
        2.4.5 白细胞介素-10
        2.4.6 白细胞介素-12
        2.4.7 白细胞介素-17
        2.4.8 白细胞介素-18
        2.4.9 白细胞介素-22
        2.4.10 白细胞介素-23
        2.4.11 白细胞介素-27
        2.4.12 白细胞介素-33
        2.4.13 白细胞介素-35
    2.5 展望
第3章 实验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
        3.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胸腔穿刺术操作方法
        3.2.2 内科胸腔镜操作方法
        3.2.3 标本采集
        3.2.4 实验试剂与器材
        3.2.5 胸腔积液中IL-6 的水平测定
        3.2.6 胸腔积液IL-12 的水平测定
    3.3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研究人群基本资料
    4.2 不同类型胸腔积液的镜下表现、病理结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4.2.1 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
        4.2.2 内科胸腔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4.3 不同类型胸腔积液中IL-6、IL-12 检测结果及比较
        4.3.1 不同类型胸腔积液中IL-6、IL-12 水平的分析
        4.3.2 不同类型胸腔积液中IL-6、IL-12 检测结果比较
        4.3.3 不同类型胸腔积液中IL-6、IL-12 结果的ROC曲线及诊断效能
    4.4 胸腔积液中IL-6、IL-12 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结果
    4.5 胸腔积液中IL-6、IL-12 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评价
第5章 讨论
    5.1 内科胸腔镜对不同类型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5.2 IL-6 水平测定对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5.3 IL-12 水平测定对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5.4 IL-6、IL-12 联合检测对TPE的诊断价值
    5.5 实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内科胸腔镜在不同病因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 B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附录 C 综述
    参考文献

(4)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设备和检查流程
    2.3 诊断标准
    2.4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分析
        3.1.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统计分析
        3.1.2 内科胸腔镜下胸膜特征性表现
    3.2 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比较分析
    3.3 病理结果分析
    3.4 内科胸腔镜诊断率分析
    3.5 辅助检查的价值
    3.6 并发症
    3.7 5例患者的随访情况
    3.8 卫生经济学分析
    3.9 构建列线图预测恶性胸腔积液分析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7、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8、附录
9、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致谢

(5)CT检查联合SMRP检测诊断早期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课题创新性
本课题的不足及后续研宄
参考文献
综述 生物标记物早期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内科胸腔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估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实验试剂及器械设备
    1.3 内科胸腔镜操作方法
    1.4 人员培训及ROSE标本制备
    1.5 结果判读及术后标本处理
    1.6 最终诊断结果的判断
    1.7 观察指标及相关判断方法
    1.8 具体统计方法
(三)结果
    1.1 ROSE组与未联合组的一般特征结果
    1.2 两组患者诊疗指标比较
    1.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两组患者诊断率及病因谱
    1.5 ROSE组与术后病理一致性
    1.6 两组未确诊患者的最终诊断
    1.7 ROSE与最终诊断结果的比较
    1.8 典型疾病胸腔镜下表现、ROSE细胞学及术后病理特点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内科胸腔镜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写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科胸腔镜检查及技术进展
    一、内科胸腔镜检查
    二、内科胸腔镜类型
内科胸腔镜临床应用
    一、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
    二、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三、恶性胸膜疾病的诊断
    四、结节病的诊断
    五、胸膜固定术
    六、脓胸的治疗
    七、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八、食管癌根治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
    九、在肺癌分期中的价值
    十、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十一、其他

(8)胸腔镜手术和胸腔引流术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纳入人群及方法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操作过程
        2.2.1 引流组
        2.2.2 胸腔镜组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病灶分布
    3.2 治疗效果
    3.3 并发症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MRI)在恶性胸膜疾病中的诊断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胸部CT不同评估方法鉴别良恶性胸膜疾病的诊断效能对比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胸部DW-MRI在鉴别良恶性胸膜疾病中的诊断效能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胸部DW-MRI与 CT对肺癌患者是否伴有胸膜转移的诊断效能对比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胸膜疾病治疗方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李淑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21(16)
  • [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D]. 谈洁. 吉林大学, 2021(01)
  • [3]内科胸腔镜在不同病因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D]. 朱萌.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4]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D]. 李东.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5]CT检查联合SMRP检测诊断早期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D]. 江杰.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6]内科胸腔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估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D]. 陈众众.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7]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诊疗中的应用[J]. 任寿安,张晓宏.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01)
  • [8]胸腔镜手术和胸腔引流术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分析[D]. 张秋生. 延边大学, 2019(01)
  • [9]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MRI)在恶性胸膜疾病中的诊断效能研究[D]. 韩志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10]内科胸腔镜的应用进展[J]. 李戈,唐昊. 国际呼吸杂志, 2018(24)

标签:;  ;  ;  ;  ;  

胸膜疾病治疗方案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