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烃源岩评价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烃源岩评价

一、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贤[1](2021)在《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文中认为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等多种富有机质沉积岩,是精细分析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古环境重建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大长沟盆地含油页岩系古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来源与富集机制,及沉积有机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心、露天矿剖面和测井数据,本区识别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湖泊和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油页岩和烛藻煤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中,腐殖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河道间的沼泽环境。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将八道湾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通过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层序II沉积时期物源供给方向稳定,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东北方向。厚层油页岩主要在层序II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发育,烛藻煤与之共生。岩心及剖面样品所揭露油页岩具有整体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13.0 wt.%)和生烃潜力(平均为77mg/g)。腐殖煤和烛藻煤均具有高的TOC含量(平均为51.6 wt.%),但烛藻煤的生烃潜力S1+S2(平均为242 mg/g)要高于腐殖煤(平均为178 mg/g)。油页岩与烛藻煤具有相似的氢指数(HI)(平均值分别为531和551 mg HC/g TOC),腐殖煤HI明显低于前二者(平均为268 mg HC/g TOC)。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II1型,烛藻煤为II1型,腐殖煤为II2型。Tmax(平均439℃)和Ro(0.37~0.43%)测定结果显示八道湾组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工业分析表明,烛藻煤具有最高的含油率(最高达24.4%,平均为18.3%),高于腐殖煤(最高为13.1%,平均为12.2%)和油页岩(最高达12.7%,平均为7.4%)。油页岩灰分(平均为75.8%)要高于两种煤(平均为36.9%)。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显微组分和有机碳同位素对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的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体为主,其次为内源挺水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烛藻煤和腐殖煤皆以高等植物为主要有机质来源,但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藻类体含量。分析认为烛藻煤中的陆源有机质经历了搬运和分选作用,使富氢组分沉积于较深水体,从而导致了烛藻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腐殖煤中有机质则为高等植物近源或原地沉积。通过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黄铁矿化度替代指标(DOPT)、生标参数植烷和姥鲛烷比值(Pr/Ph)以及重排甾烷相对含量对水体的氧化还原性进行分析,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八道湾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贫氧环境,烛藻煤沉积于贫氧-还原环境。结合Sr/Ba,Ca/Mg元素比值和伽马蜡烷指数(GI)对盐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为淡水环境,烛藻煤沉积时期水体为半咸水-咸水环境。利用元素比值C-value和Sr/Cu、有机碳同位素、孢粉和粘土矿物组成等多种古气候代用参数,认为油页岩和烛藻煤共同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但烛藻煤是相对湿热气候背景下的产物,较高的蒸发量使沉积环境盐度增高,同时高等植物输入量增加,有利于烛藻煤的形成。层序I和层序II的HST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致使湖泊内源生产力提升,增加了藻类输入,促进了厚层油页岩的形成。由此表明,古气候是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物类型和油页岩展布特征的首要因素。长链正构烷烃(nC27,29,31)单体碳同位素的的垂向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沉积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构成对环境CO2浓度的协变关系,计算了油页岩主矿层沉积时期对应的大气CO2浓度为593-2546 ppm,平均为1172 ppm(+279,-135ppm),整体较高并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油页岩沉积初期伴随着相对较高的大气CO2浓度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导致了大规模的湖侵,并诱发了生物生产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大气CO2与较高的惰质体含量对应,是在高CO2浓度背景下火灾发生频率较高所致。烛藻煤与CO2高值点具有一定耦合性,即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高等植物的发育,也提高了湖泊的生物生产力,促使了湖相烛藻煤的形成。

张逊[2](2020)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上二叠统沉积体系类型及芦草沟组页岩岩相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其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是区内重要的烃源岩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储层,具有较大的页岩油气勘探潜力。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钻井岩心系统描述、镜下薄片观察和样品分析测试,结合地震资料,利用构造地质学、地层学、沉积学、岩相学定性理论分析与地球化学定量表征相结合的方法,对准东南中-上二叠统各组地层的划分与区域对比、沉积体系类型与空间展布等方面开展了详细研究,探讨了准东南二叠纪的构造-沉积演化史,并针对研究区重点烃源岩-芦草沟组页岩的岩相类型及沉积过程、岩相组合序列及成因演化、页岩有机质的富集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在识别准南地区中-上二叠统内各组之间的岩性界面和测井相界面的基础上,建立了准东南地区中-上二叠统区域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厘定了准东南地区中-上二叠统的沉积体系类型、分布与演化,指出芦草沟组沉积期,研究区具有南部依林黑比尔根山前的扇三角洲体系和北部五彩湾凹陷的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等两大沉积体系,此时博格达地区为一水下隆起,两大三角洲沉积体系之间为较广泛的半深湖-深湖沉积。红雁池组沉积时期,湖平面降低,以扇三角洲体系为主。泉子街组下部和上部属于冲积扇泥石流沉积,泉子街组中部属于辫状水道夹泛滥平原沉积。梧桐沟组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该时期湖平面相对升高,但其沉积体系展布的整体格局与泉子街组相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东南地区从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和红雁池组的扇三角洲-湖泊体系-上二叠统泉子街组的冲积扇体系-梧桐沟组的扇三角洲-湖泊体系的沉积演化序列。在明确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基础上,在准东南地区识别出中-上二叠统乃至整个准噶尔盆地发育的中二叠统与下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面、上二叠统与中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面等两个区域性的不整合面(相当于一级层序界面),根据两个区域不整合面将二叠纪准东南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划分为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海陆过渡挤压盆地期、晚二叠世-古近纪的陆内挤压盆地期。其中,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海陆过渡挤压盆地期包括早二叠世海相挤压阶段和中二叠世陆相挤压盆地阶段,晚二叠世-古近纪的陆内挤压盆地期包括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陆内挤压坳陷阶段,建立了准东南地区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海陆过渡挤压盆地期(包括早二叠世海相挤压阶段和中二叠世陆相挤压盆地阶段)、晚二叠世-古近纪的陆内挤压盆地期(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陆内挤压坳陷阶段)等2期3个阶段的构造演化序列。上二叠统泉子街组角度不整合于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或红雁池组的角度不整合说明海西运动对准东南及其邻近地区构造运动有非常大的影响。这次构造运动标志着博格达山持续隆升露出水面,整个准东南表现为陆相盆地。晚二叠世,由南向北的挤压强烈,博格达山持续隆升,柴窝堡凹陷与准噶尔盆地的昌吉坳陷分开,从锅底坑组开始准东南地区进入挤压坳陷阶段。将芦草沟组页岩划分为纹层状页岩相、块状-纹层状灰质泥岩相、块状白云质泥岩相、纹层状泥质白云岩相、块状鲕粒灰岩相、块状灰质粉砂岩相等6种岩相类型和LA 1-LA 6等6种岩相组合。其中,纹层状页岩相和块状-纹层状灰质泥岩相主要沉积于半深湖-深湖环境,块状白云质泥岩相沉积于半深湖-浅湖过渡的环境中,纹层状泥质白云岩相沉积于受火山活动和幔源热液活动影响的浅湖环境中,块状鲕粒灰岩相形成于滨浅湖环境,块状灰质粉砂岩相形成于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环境。提出研究区古气候具有分带和分段性,古气候的分带性说明博格达东北部相比博格达西南部在芦草沟组页岩沉积时期具有更加潮湿的古气候条件;古气候的分段性说明芦草沟组页岩上部和下部岩相组合沉积时期,古气候较潮湿,而芦草沟组页岩中部岩相组合沉积时期古气候较干旱。古气候的分带性控制了准东南博格达东北部和博格达西南部芦草沟组页岩TOC含量的差异及有机质的富集机理、页岩沉积时期古湖泊的类型及发育模式;古气候的分段性控制了准东南准东南博格达东北部和博格达西南部芦草沟组页岩垂向上的岩相组合类型及不同类型古湖泊的垂向演化模式。揭示了准东南地区芦草沟组页岩中有机质分区富集的发育机制。博格达西南部靠近南部物源区的地区芦草沟组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受控于页岩沉积时水体表层的古生产力的大小、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和陆源碎屑的输入量大小。博格达西南部和东北部距离物源区较远的地区,芦草沟组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主要受控于页岩沉积时水体表层的古生产力的大小和一定含量的陆源碎屑输入,而不是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博格达东北部靠近北部物源区的地区芦草沟组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主要受控于页岩沉积时水体表层的古生产力的大小、其次是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最后是陆源碎屑输入量大小。

郭睿智[3](2019)在《准中阜康凹陷中上侏罗统沉积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应用岩心、测录井、地震及物性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中上侏罗统沉积体系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着重对研究区头屯河组和齐古组顶底界面以及内部的层段做了精细的划分和对比,建立了头屯河组和齐古组的地层格架。相标志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性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学等理论,确定研究区发育滨浅湖滩坝–曲流河三角洲-曲流河沉积体系。砂岩的主要类型有岩屑砂岩及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其石英含量较低,成分成熟度较低,分选磨圆中等。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孔及少量剩余原生粒间孔主,次生溶孔以粒间溶蚀孔为主,其次为粒内溶孔及铸模孔,偶见微裂缝。明确了沉积微相、埋藏深度、储层成岩作用等为有利储层主控因素。对研究区重点井段进行储层评价和分析,进而建立储层预测评价标准。有利储层主要包括Ⅰ、Ⅱ和Ⅲ三种类型:其中以Ⅱ和Ⅲ类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各层段均有分布;Ⅰ类储层物性最好,主要分布在齐古组。

王维廷[4](2019)在《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古近系烃源岩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全球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重点盆地之一。本文通过对古近系Akata组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地震相-沉积相综合识别,并对烃源岩进行分布特征研究。通过对研究区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将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古近系地层划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3个二级层序;并进一步确定了8个三级层序:丹麦阶-坦尼特阶(SQ1)、伊普里斯阶(SQ2)、卢泰特阶(SQ3)、巴顿阶(SQ4)、普利亚本阶(SQ5)、吕珀尔阶(SQ6-SQ7)、夏特阶(SQ8),建立了研究区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单井相、地震相分析和连井剖面进行沉积相解释,研究各层序中不同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认为各层序烃源岩发育于滨浅海、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等不同沉积环境中。通过多口代表井体系域分析,认为暗色泥岩主要发育于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沉积相类型主要为前三角洲和滨浅海,最终建立暗色泥岩的发育模式。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烃源岩主要以伊普里斯阶、卢泰特阶、巴顿阶、普利亚本阶和吕珀尔阶烃源岩为主,其中以巴顿阶与吕珀尔阶烃源岩沉积厚度最大。

秦浩敏[5](2019)在《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侏罗系层序和沉积及主控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棵树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属于北天山山前坳陷。近十几年来,在其周边的车排子凸起、昌吉凹陷等地区进行了相应的勘探工作,并以实践证明准噶尔盆地西南部油气资源含量丰富。因此,对四棵树凹陷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勘探价值。四棵树凹陷的层序构成以及沉积相的发育特征能够提供有利的油气预测依据,而层序展布、沉积体类型和堆积样式又受到古地形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用研究区的地震剖面以及钻井数据,并在区域断裂体系以及坡折带展布的研究基础上,对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是建立砂体成因模式,启示勘探思路的关键。通过对研究区多条二维地震剖面准确的层位追踪及精细的构造解释,发现研究区发育三条东西向展布的断裂体系,即艾卡断裂带、艾卡南断裂带和固尔图断裂带;在三条断裂的控制下形成了三个近东西向展布的沉积坡折带,即艾卡坡折、艾卡南坡折和固尔图坡折。通过识别地震剖面的各类反射结构,本文明确了侏罗系研究区的西部物源和层序展布规律,认为侏罗系由四个三级层序组成,分别对应四个组,每个层序均为二分,由下部湖进体系域和上部湖退体系域组成。研究区的断裂控制了侏罗系二级层序界面和三级层序界面的展布。通过对岩心观察及薄片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发育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三类沉积相,细分为四类沉积亚相及十种沉积微相。利用地震剖面分析了地震相特征,结合测井曲线分析了单井沉积相,综合物源、坡折带和地震属性等多方面资料建立了自西向东的“扇三角洲-湖泊相”相格局。断裂体系的展布以及研究区物源是沉积相展布的主控因素。最终,基于二维地震资料以及测井岩心资料,分析出两类砂体成因模式,分别是东西向坡折带控制下的“沟谷-扇”沉积体系和东西向“大型前积体-浊积扇"两类明显的沉积体系。

张海舰[6](2019)在《四棵树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及烃源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论文应用沉积学与油气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首先根据对野外地质露头的观察描述与分析,结合钻井资料及地震资料,通过对野外地质露头、钻井资料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归纳总结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的露头区地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侏罗系沉积特征、主力烃源岩地化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进而分析了主力烃源层有效烃源岩展布情况,为下步准噶尔盆地边缘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奠定良好基础。四棵树凹陷从下到上依次发育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缺失二叠系;石炭系逆冲在三叠系之上。区内凹陷侏罗系八道湾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三工河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沉积;西山窑组下部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中部发育曲流河沉积;上部为滨浅湖相泥岩。凹陷内发育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以及古近系、白垩系等多套烃源岩层,其生烃潜力差异较大,其中八道湾组泥岩有机质丰度高,处于低熟—成熟阶段,为区内的主要烃源岩;三工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较好—好,处于未熟—低熟阶段;西山窑组烃源岩为中等有机质丰度,为低成熟度烃源岩。总体上,以八道湾组泥质烃源岩最佳,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生烃门限深度(Ro=0.6%)在3700m左右,目前已处于大量生烃期,生烃潜力较好。八道湾组有效烃源岩分布于凹陷中央深埋区,呈NW—SE向展布,基本与凹陷整体走向一致,展布面积约3500km2,凹陷中的中次洼、东次洼为有效烃源岩灶。

姜雪,吴克强,刘丽芳,孙和风,汤丽娜[7](2018)在《黄河口凹陷烃源岩特征及其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文中提出基于钻井和实测资料对研究区进行有机地化和沉积学分析,总结典型富生烃凹陷黄河口凹陷3套湖相烃源岩的特征及沉积背景,以此为基础进行层序研究,探讨黄河口凹陷古近系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指标随沉积旋回的演变和层序构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预测优质烃源岩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沙三及沙一段均为好烃源岩,东二下—东三段为中—好的烃源岩,3套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均以Ⅱ型为主;沙一段烃源岩发育于咸化水体的浅湖环境,东二下—东三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发育于淡水—微咸水中稳定的浅湖—深湖相沉积;地层中泥岩质量含量达60%以上时,烃源岩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以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主的层序类型中,基准面上升和下降半旋回相当的层序类型中次之,在以基准面下降半旋回为主的层序类型中最次,且几种层序类型中的有机质丰度高值均出现在最大湖泛面附近。

李美俊,赖洪飞,毛凤军,刘计国,肖洪,唐友军[8](2018)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以尼日尔Termit盆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如何利用有限的烃源岩样品的实验分析数据和地质资料尽可能地提高烃源岩评价和预测的精度,是当今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层序地层学与油气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非洲尼日尔Termit盆地基于层序地层格架下,上白垩统Yogou组烃源岩空间分布特征及有机质地球化学性质,初步展示了层序地层格架下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的方法、应用效果及优势.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海相泥页岩是该盆地主要的烃源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YSQ1、YSQ2和YSQ3共3个三级层序.根据层序/体系域发育特征、岩性录井和测井曲线响应特征,识别出外陆棚、内陆棚、三角洲、滨岸相泥岩及煤/炭质泥岩共5种不同沉积类型的烃源岩,不同层序与体系域具有不同的烃源岩纵向叠置关系和横向分布特征.不同类型的烃源岩有机质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外陆棚和内陆棚泥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好,有机质生物来源中,低等水生生物贡献高,沉积于偏还原的沉积环境.滨岸和三角洲相泥岩有机质丰度高,具有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来源的双重贡献,沉积于偏氧化的沉积环境.三级层序或其体系域控制下的沉积相分布和演化导致不同类型烃源岩的发育和横向分布特征,同一沉积相类型的烃源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与传统的以组、段为单元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相比,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烃源岩评价可以刻画不同层序、不同体系域和沉积相带烃源岩有机质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异,提高资源评价和油-源对比的精度.

赖洪飞[9](2018)在《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Termit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统富油气沉积盆地之一,其上白垩统Yogou组海相泥质烃源岩被证实为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但对于该套烃源岩的发育和成因机理仍缺乏认识,制约着烃源岩的分布预测和油气资源评价。本文基于47口井的测/录井资料、24条二维地震剖面和229件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采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Yogou组烃源岩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空间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沉积-聚集过程,总结了该套烃源岩的形成机理。Termit盆地Yogou组可被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YSQ1、YSQ2和YSQ3,垂向上表现为水体不断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在盆地斜坡区和凹陷区,共识别出浅海陆棚相、三角洲相和滨岸相3种沉积相,划分出滨外陆棚泥岩、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三角洲泥岩、滨岸泥岩和煤/炭质泥岩5种烃源岩类型。YSQ1层序主要发育滨外陆棚泥岩,分布范围基本覆盖斜坡区和凹陷区;YSQ2层序中,滨外陆棚泥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凹陷中心,向盆地斜坡区过渡为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YSQ3层序盆地斜坡和凹陷区5种烃源岩均有发育,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主要出现在低位体系域中,在海侵体系域中过渡为滨外陆棚泥岩,而滨岸泥岩、三角洲泥岩和煤/炭质泥岩则主要分布在高位体系域中,其中三角洲泥岩和煤/炭质泥岩以零星状分布在盆边缘附近,厚度薄且数量少,油源贡献不大。滨外陆棚泥岩和滨外陆棚过渡带泥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总有机碳含量(TOC)范围在0.59%2.76%,平均值为1.10%,干酪根类型为II2III型,正构烷烃呈“前峰型”分布,姥植比Pr/Ph<2.0,伽马蜡烷指数Ga/C30H范围为20%52%;滨岸泥岩TOC范围为0.97%12.90%,平均值为4.60%,干酪根类型为IIIII型,正构烷烃主要呈“双峰型”分布,Pr/Ph>2.0,Ga/C30H<20%。根据Yogou组不同层序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有机质沉积的古环境条件和聚集过程,建立了有机质聚集模式。发现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和陆源淡水及沉积物质的输入共同控制了Termit盆地内部水体与外界海洋的循环方式,从而控制盆地内水体的营养条件、古水深、古盐度和氧化还原性等古环境条件,最终影响沉积有机质的生源种类、数量和保存条件。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海侵时期高丰度烃源岩发育的关键因素是盆地周缘地区陆源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姚宗全[10](2018)在《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层系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文中研究说明红山嘴地区是准噶尔盆地最主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块之一,其近5年的年均油气产量在30万吨±/年;截止2017年底,该区已探明地质储量5136.95万吨,其中的中、下侏罗统探明约311万吨,约占6.1%,现已发现3个油气田(藏),已陆续进入开发中后期,其产量逐年递减,亟待寻找新的开发区块来实现稳产之目的。而面临这一挑战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不同时期的聚煤成因与砂体的相互关系不明,层序格架下有利储集砂体展布不清,其成因机理与控制因素存在争议,有利勘探区块亟待落实。为此,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与勘探现状,运用岩、电、震及露头资料,对2个含煤地层组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早期连续煤层与后期断续多煤层的成因机理,采用沉积微相导向的对比方法,通过纵横交叉剖面,理清了两种沉积体系砂体的成因与叠置样式,探讨了各自的成因机制并查明了主控因素;利用岩-电-震相结合的定量方法,按基准面半旋回编制了8个时期的沉积参数图,再现了其沉积相的展布与演化;依据不同时期沉积相展布特点,厘定了有利储层评价指标,选用权衡定量技术的方法,对8个时期的有利区带进行了评价,进而在叠合与综合分析基础上,指出了CH7209井区和红68井区为有利勘探区块,指导了该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其主要成果与创新如下:1)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厘定了研究区中下侏罗统的层序界面特征及其地质响应,划分出6个中期旋回;在岩心精细观察的基础上,识别出5种砾岩相、5种砂岩相、3种泥岩相及1种煤岩相,建立了能够反映成因的8种垂向沉积序列,构建了岩心-测井相-地震相一体化的沉积相标志,明确了两种沉积体系类型,八道湾组扇三角洲,西山窑组辫状河三角洲。2)提出了半定量判识砂砾岩结构成因的四种指标(岩石学特征、沉积序列、最大粒径/单层厚度(MPS/BTh)、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有效地区分了两类成因(牵引流与重力流)的砂砾岩。3)探讨了两个时期煤的展布特点与成因,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具有稳定连续成片分布的特点,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具有非稳定断续分布不成片的特征,前者与砂顶底板接触,后者与砂间互叠置,并明确指出煤层的稳定性受控于坡度,连续与非连续受控于气候和聚煤期平衡状态。在确保平剖一致的前提下,通过纵横交叉剖面的对比,得出了研究区的3种砂体叠置样式:切叠型、孤立型、桥接型,由此说明了砂体主要展布特征与机理。4)采用井震结合、多元统计的定量方法,编制了8个时期的沉积参数平面分布图,应用均方根属性正态分布量化确定沉积相带的边界,再现了8个时期的沉积格局与演化;明确了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扇三角洲,其湖进期沉积展布具有“大平原、小前缘”与砂体“毯式分布”的特点,而湖退期具有“小平原、大前缘”与砂体“条带状分布”的特征;然则,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发育辫状三角洲体系,其沉积展布具有“水道为主,侧向迁移”与砂体“辫状分布”的特点。5)依据代表取心井的实测资料拟合建立了孔隙度解释模型,并对全区所有井进行了孔隙度重新解释;采用灰关联分析法,以基准面半旋回为单元进行了评价,依据权衡定量评分(Q),将储层划分为5类,指出了Ⅰ类为优质储层Q介于10.6,位于三角洲平原与前缘内带过渡区及辫流坝,主要发育牵引流成因砾岩、分流河道砂岩及辫流坝砂岩;Ⅱ类为有利储层Q介于0.60.5,位于三角洲平原、前缘内带与外带交互区,发育重力流成因砾岩、河口坝砂体及辫状水道砂岩;Ⅲ类为较有利储层Q介于0.50.4,位于三角洲前缘外带与漫溢砂,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岩。6)结合已知油藏分布的特点,采用“四图叠合”(孔隙度图、微相平面分布图、储层评价分布图、构造图)的方法,预测了有利的勘探区块与勘探方向,建议尽早对CH7209井区和红68区进行勘探。

二、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及对比
第3章 沉积及层序地层特征
    3.1 沉积相分析
    3.2 层序地层分析
    3.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油页岩系富有机质岩特征分析
    4.1 样品选取
    4.2 研究手段与实验方法
    4.3 富有机质岩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油页岩系古环境重建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环境演化
    5.2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要素
    5.3 油页岩与湖相烛藻煤成因机制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及古环境意义
    6.1 有机碳同位素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理
    6.2 有机碳同位素重建古大气CO_2可行性分析
    6.3 C_3植物碳同位素计算古大气CO_2浓度
    6.4 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意义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上二叠统沉积体系类型及芦草沟组页岩岩相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西部陆相盆地的研究现状
        1.2.2 陆相页岩岩相与页岩成因的研究现状
        1.2.3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二叠系的研究现状
        1.2.4 准东南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页岩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成果
        1.5.2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油气勘探程度
第三章 准东南地区地层划分及沉积体系类型与展布
    3.1 中二叠统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1.1 芦草沟组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1.2 红雁池组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2 上二叠统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2.1 泉子街组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2.2 梧桐沟组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2.3 锅底坑组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类型
    3.3 中-上二叠统各地层沉积体系展布
        3.3.1 中二叠统沉积体系展布
        3.3.2 上二叠统沉积体系展布
第四章 准东南地区中-上晚二叠世构造-沉积演化
    4.1 准噶尔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
    4.2 准东南地区二叠系构造不整合面特征
        4.2.1 中二叠统与下二叠统的不整合面
        4.2.2 上二叠统与中二叠统的不整合面
    4.3 准东南地区二叠系构造-沉积演化史
第五章 芦草沟组页岩发育特征及有机质的富集机制
    5.1 芦草沟组页岩特征及成因
        5.1.1 芦草沟组页岩岩相类型与特征
        5.1.2 芦草沟组页岩岩相组合及时空变化
    5.2 芦草沟组页岩的发育模式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5.2.1 芦草沟组页岩的发育模式
        5.2.2 芦草沟组页岩有机质的富集机制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准中阜康凹陷中上侏罗统沉积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学的研究现状
        1.2.2 低渗储层的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西山窑组
        2.3.2 头屯河组
        2.3.3 齐古组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层序的划分方案
        3.1.1 层序界面的识别特征
        3.1.2 地层格架的建立
    3.2 层序的划分方案
第四章 沉积相研究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性相标志
        4.1.2 测井相标志
        4.1.3 地震相标志
    4.2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4.2.1 董6井沉积特征
        4.2.2 董7井沉积特征
        4.2.3 董11井沉积特征
    4.3 连井剖面相分析
        4.3.1 剖面1(S1)连井相分析
        4.3.2 剖面2(S2)连井相分析
        4.3.3 剖面3(S3)连井相分析
        4.3.4 剖面4(S4)连井相分析
    4.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4.1 曲流河相
        4.4.2 三角洲相
        4.4.3 湖泊相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
        4.5.1 沉积相平面展布
        4.5.2 沉积相演化特征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1 岩石类型及结构特征
        5.1.2 碎屑组分特征
    5.2 储层空间类型及特征
    5.3 储层物性特征
    5.4 储层成岩作用
        5.4.1 压实作用
        5.4.2 胶结作用
        5.4.3 溶蚀作用
第六章 有利储层主控因素
    6.1 沉积微相
    6.2 储层埋深
    6.3 储层成岩作用
        6.3.1 压实作用
        6.3.2 溶蚀作用
        6.3.3 胶结作用
第七章 有利储层评价和分布预测
    7.1 储层评价标准
        7.1.1 储层物性评价标准
        7.1.2 典型井段储层评价
    7.2 有利储层预测
        7.2.1 头屯河组有利储层预测
        7.2.2 齐古组有利储层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古近系烃源岩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勘探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沉积地层特征
        2.1.1 沉积演化特征
        2.1.2 沉积地层特征
    2.2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3.1 层序界面识别原则及方法
        3.1.1 地震剖面层序边界识别
        3.1.2 测井资料层序边界识别
    3.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2.1 二级层序边界特征及各层序基本特征
        3.2.2 三级层序边界特征及各层序基本特征
    3.3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3.1 NDRT-10测线井-震层序地层格架
        3.3.2 NDRT-17A测线井-震层序地层格架
        3.3.3 NDRT-20测线井-震层序地层格架
第4章 沉积相特征分析
    4.1 地震相类型及其空间展布
        4.1.1 典型地震相识别
        4.1.2 地震相分布规律
    4.2 沉积相类型划分
        4.2.1 三角洲相
        4.2.2 滨浅海相
        4.2.3 水下扇相
        4.2.4 连井沉积相分析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
    4.4 沉积相模式
第5章 暗色泥岩分布特征
    5.1 暗色泥岩发育环境
        5.1.1 三角洲平原
        5.1.2 三角洲前缘
        5.1.3 前三角洲、滨浅海
    5.2 泥岩测井和地震响应特征
        5.2.1 泥岩测井响应特征
        5.2.2 泥岩地震响应特征
    5.3 暗色泥岩在层序中发育位置
第6章 烃源岩综合评价
    6.1 有机质丰度特征
    6.2 有机质类型特征
        6.2.1 氢-氧指数
        6.2.2 烃类生物标志物特征
        6.2.3 碳同位素组成及特征
    6.3 有机质成熟度
        6.3.1 地温梯度变化
        6.3.2 生烃门限
        6.3.3 生排烃史
    6.4 烃源岩分布特征
        6.4.1 烃源岩在层序中发育位置
        6.4.2 烃源岩分布特征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侏罗系层序和沉积及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沉积相研究现状
        1.2.3 四棵树凹陷中生界特征
        1.2.4 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构造背景和断裂体系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四棵树凹陷构造特征
        2.3.1 四棵树凹陷构造演化
        2.3.2 研究区断裂体系展布
第3章 层序构成与展布
    3.1 层序界面识别
        3.1.1 岩电标志
        3.1.2 地震识别标志
    3.2 层序组成与展布
        3.2.1 层序二元结构组成与特征
        3.2.2 层序展布特征
    3.3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第4章 物源输送体系和主控因素
    4.1 坡折带的展布及主控因素
        4.1.1 坡折带总体面貌
        4.1.2 坡折带识别及控沉积作用
        4.1.3 坡折带发育的主控因素
        4.1.4 坡折带的展布特征
    4.2 物源区及主控因素
        4.2.1 物源分析
        4.2.2 输送指向和西部物源
        4.2.3 坡折带的控物源通道作用
第5章 沉积相组成和相格局
    5.1 沉积相标志和类型
        5.1.1 岩心相标志
        5.1.2 岩心相类型
    5.2 沉积相垂向序列
    5.3 地震相分析
    5.4 单井沉积相分析
        5.4.1 固1 井单井沉积学分析
        5.4.2 苏6 井单井沉积学分析
    5.5 沉积相格局
        5.5.1 沉积相编图方法
        5.5.2 沉积相格局
    5.6 沉积相展布的主控因素
    5.7 砂体成因模式
        5.7.1 两类砂体成因模式
        5.7.2 两类沉积体的勘探思路
第6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四棵树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及烃源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沉积特征研究现状
        1.2.2 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油气勘探开发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四棵树凹陷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1 四棵树凹陷构造特征
    2.2 四棵树凹陷构造演化
第三章 四棵树凹陷露头区地层发育特征
    3.1 古生界发育特征
        3.1.1 石炭系
    3.2 中生界发育特征
        3.2.1 三叠系
        3.2.2 侏罗系
        3.2.3 白垩系
    3.3 新生界发育特征
        3.3.1 古近系
        3.3.2 新近系
        3.3.3 第四系
第四章 四棵树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
    4.1 凹陷地层地震反射特征
    4.2 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
        4.2.1 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
        4.2.2 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特征
        4.2.3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及头屯河组沉积特征
    4.3 凹陷侏罗系沉积相展布
第五章 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研究
    5.1 干酪根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特征
    5.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类型
        5.2.3 有机质成熟度
        5.2.4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综合评价
    5.3 主力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有效烃源岩的展布
        5.3.1 八道湾组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分析
        5.3.2 八道湾组烃源岩生烃门限
        5.3.3 八道湾组有效烃源岩的展布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黄河口凹陷烃源岩特征及其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口凹陷烃源岩的发育概况及其特征
    1.1 有机质丰度
    1.2 有机质类型
2 烃源岩发育的沉积背景及其特征
    2.1 烃源岩发育环境的微观判别
    2.2 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相判别
    2.3 烃源岩的地震反射特征
3 层序地层格架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探讨
    3.1 获取纵向连续TOC值的探讨
    3.2 层序地层格架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探讨
4 结论

(8)层序地层格架下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以尼日尔Termit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层序地层格架
3 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烃源岩分布特征
4 层序地层格架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对比
5 代表性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6 结论

(9)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学
        1.2.2 烃源岩地球化学
        1.2.3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
        1.2.4 Termit盆地白垩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盆地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及古地理背景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
    3.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1.1 层序及体系域划分工作方案
        3.1.2 三级层序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
        3.1.3 Yogou组层序分布特征
    3.2 沉积演化特征
        3.2.1 沉积相分布特征
        3.2.2 沉积演化及主控因素
第4章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的空间分布特征
    4.1 基于沉积相和岩性的烃源岩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烃源岩的侧向分布特征
        4.2.2 烃源岩的平面分布特征
        4.2.3 层序-沉积体系演化对烃源岩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5章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的地球化学性质
    5.1 烃源岩样品地球化学性质
        5.1.1 实验样品及分布
        5.1.2 代表性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1.3 烃源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评价
    5.2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地球化学性质变化规律
        5.2.1 层序格架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2.2 层序-沉积体系演化对烃源岩地球化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第6章 有机质沉积古环境条件及聚集模式
    6.1 有机质的来源
        6.1.1 烃源岩有机质母质来源
        6.1.2 层序-沉积体系演化对有机质输入的控制作用
    6.2 有机质沉积的古环境条件
        6.2.1 古地理背景及沉积体系
        6.2.2 古气候条件
        6.2.3 古水深条件
        6.2.4 古盐度条件
        6.2.5 底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
    6.3 有机质聚集模式
        6.3.1 YSQ1 沉积时期有机质聚集模式
        6.3.2 YSQ2 沉积时期有机质聚集模式
        6.3.3 YSQ3 沉积时期有机质聚集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Termit盆地Yogou组泥岩样品地球化学分析数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层系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1 中下侏罗统国外研究现状
        1.2.2 含煤层系新进展
        1.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其发展历程
        1.2.4 储层表征难点与发展趋势
        1.2.5 三角洲沉积学热点综述
        1.2.6 地震多属性拟合技术的理论与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完成工作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质概述
    2.2 西北缘区域构造与演化史
        2.2.1 区域构造
        2.2.2 构造演化史
    2.3 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研究现状
    2.4 地层发育特征
    2.5 古水流方向
第3章 中下侏罗统层序格架建立
    3.1 层序划分原则
    3.2 层序界面识别特征
        3.2.1 利用露头直观性识别层序地层界面
        3.2.2 岩电震相结合识别层序地层界面
    3.3 旋回叠加识别及其样式
        3.3.1 短期旋回的识别
        3.3.2 旋回叠加样式
    3.4 层序单元划分结果
第4章 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特征及成因探讨
    4.1 岩石学特征
        4.1.1 岩石类型
        4.1.2 颜色特征
        4.1.3 沉积结构
        4.1.4 沉积构造
    4.2 岩相划分与成因序列单元
        4.2.1 岩相划分
        4.2.2 成因序列单元
    4.3 岩-电-震一体化的沉积相标志
        4.3.1 岩心-沉积识别标志
        4.3.2 测井-沉积响应特点
        4.3.3 地震相及其反射特征
    4.4 中下侏罗统沉积成因
        4.4.1 基于结构-成因的砾岩类型
        4.4.2 基于河流-三角洲成因砂体
        4.4.3 煤层沉积成因
第5章 中下侏罗统三角洲沉积分布
    5.1 典型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5.2 层序格架下连井砂体与连井微相对比
        5.2.1 北-南顺物源剖面(1)
        5.2.2 北-南顺物源剖面(2)
        5.2.3 西-东切物源剖面(3)
        5.2.4 西-东切物源剖面(4)
    5.3 中下侏罗统沉积充填模式
    5.4 控制因素分析
        5.4.1 构造作用对沉积的影响
        5.4.2 基准面对砂体叠置响应
        5.4.3 气候变迁对演化的控制
        5.4.4 水深矿物对相带的反映
    5.5 地震多属性拟合含砂/砾率
        5.5.1 多属性拟合含砂/砾率思路
        5.5.2 基于聚类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
        5.5.3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与验证
        5.5.4 基于正态分布的均方根属性约束相边界
    5.6 多参数相结合编制相图
        5.6.1 单因素与单指标结合确定沉积参数
        5.6.2 沉积平面展布特征及规律
    5.7 中下侏罗统沉积响应模式
第6章 基于孔隙模型与灰色理论的储层表征
    6.1 碎屑岩组分含量特征
        6.1.1 组构特征
        6.1.2 填隙物组分
    6.2 孔隙类型与分布规律
        6.2.1 孔隙类型
        6.2.2 吼道类型
        6.2.3 孔隙分布规律
    6.3 油气储层综合评价
        6.3.1 基于测井孔隙度物性解释
        6.3.2 孔隙度平面分布
        6.3.3 基于灰色理论建立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6.3.4 煤层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6.4 有利储层平面展布及其控制因素
        6.4.1 MSC1-1分流河道物性好
        6.4.2 MSC1-2河口砂坝优势相
        6.4.3 MSC2-1前缘相带物性好
        6.4.4 MSC2-2煤层发育物性差
        6.4.5 MSC5-1南部水道优势相
        6.4.6 MSC5-2北部水道有利区
        6.4.7 MSC6-1有利相带东部迁
        6.4.8 MSC6-2优势区域东西移
        6.4.9 中下侏罗统有利区域预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D]. 王君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2]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中-上二叠统沉积体系类型及芦草沟组页岩岩相学研究[D]. 张逊.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准中阜康凹陷中上侏罗统沉积储层特征研究[D]. 郭睿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古近系烃源岩分布特征研究[D]. 王维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侏罗系层序和沉积及主控因素分析[D]. 秦浩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四棵树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及烃源岩研究[D]. 张海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黄河口凹陷烃源岩特征及其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J]. 姜雪,吴克强,刘丽芳,孙和风,汤丽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8]层序地层格架下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以尼日尔Termit盆地为例[J]. 李美俊,赖洪飞,毛凤军,刘计国,肖洪,唐友军. 地球科学, 2018(10)
  • [9]西非裂谷系Termit盆地上白垩统Yogou组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D]. 赖洪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10]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层系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D]. 姚宗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标签:;  ;  ;  ;  ;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烃源岩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