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寡糖对烟草TMV病毒的诱导抗性

壳寡糖对烟草TMV病毒的诱导抗性

一、壳寡糖对烟草TMV病毒的诱导抗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本国[1](2021)在《烟蚜与蚜传病毒病发生相关性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烟蚜及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等蚜传病毒病是烟草上的重要病虫害,常年发生严重,且难以防治,给烟叶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烟草上的蚜虫种类及蚜传病毒病种类进行鉴定,对蚜传病毒病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蚜虫和蚜传病毒病发生流行相关性、蚜虫和蚜传病毒病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研究,为有效控制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发生危害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烟草蚜虫种类鉴定及其传毒方式研究开展了烟草蚜虫种类鉴定,明确安徽烟区危害烟草的蚜虫种类主要是桃蚜(烟蚜)。开展了蚜虫传毒方式研究,明确了烟蚜的口针、头部以及腹部均可带毒,烟蚜体内的持毒时间可达10h,烟蚜的传毒效率与其带毒率并不成正比。2.烟草蚜传病毒病检测、危害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开展了烟草蚜传病毒病种类鉴定,采用ELISA、PCR方法和小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了670份烟草样品,明确了安徽烟区蚜传病毒病种类主要为PVY等。开展了烟田周边毒源植物检测和大棚烟苗带毒率检测,明确了毒源植物主要有油菜、小麦、杂草、蚕豆、白菜、萝卜、元胡、菠菜、豌豆、马铃薯等,且烟草在苗床即可带毒。开展了蚜传病毒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了CMV、PVY、TVBMV三种病毒在安徽烟区的遗传多样性。3.利用s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烟草蚜传新病毒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出烟草新病毒TV2,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TV2的基因组全序列5979个核苷酸,与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具有最高的同源性,为87%,在烟草上首次报道了一个新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在安徽烟区首次检测到危害烟草的芸薹黄化病毒(BrYV)和辣椒脉斑驳病毒,对Br YV-AH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分析,该病毒基因组全长5678bp,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属于马铃薯卷叶病毒属成员,是一株重组病毒。4.烟蚜及蚜传病毒病发生流行相关性研究开展了有翅蚜迁飞动态监测与蚜传病毒病发生相关性研究,所得结果表明有翅蚜迁飞的数量和时间与蚜传病毒病发生轻重正相关。有翅蚜迁飞数量越大,蚜传病毒病发生相对越严重;有翅蚜迁飞高峰期和蚜传病毒发生高峰期正相关。有翅蚜迁飞到烟田传毒后,带毒烟株有个隐症过程,这一过程持续时间长短,主要与气候因素和烟草生育期有关,如气候条件利于病害发生,则隐症期较短,如气候条件不利于病害发生,则隐症期可长达15-20天。5.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了治虫防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天敌昆虫蚜茧蜂、物理方法(无纺布覆盖、黄板等)防治烟蚜、新型免疫诱抗剂预防蚜传病毒病等。筛选出以下几种治虫防病效果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蚜茧蜂防治烟蚜平均防治效果达到75%,生产季节平均减少防蚜农药3次,减少防治病毒病农药1次,平均减少化学农药投入6.4元/667m2,平均减少施药成本12元/667m2;和周边常规防治区相比,无纺布覆盖防蚜示范区、黄板诱蚜示范区和免疫诱抗剂预防病毒病示范区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80%、40%和40%以上。

张明钰[2](2021)在《智能聪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抗病毒研究》文中指出病毒几乎能侵染所有植物,且必须在寄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由于植物没有完整的免疫系统,病毒病的防治较为困难。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用量大、施药方式不科学,造成大量农药残留、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且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寻找作用范围广,安全高效的抗植物病毒制剂是当前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智能聪(ZNC)是近几年从野生沙棘植株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丝状真菌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经过发酵提取出来的一种超高活性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已有研究表明,ZNC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由于ZNC是一种混合物,具体是哪种组分对增强植物抗病性起到关键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马铃薯X病毒(PVX)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为防治对象,开展ZNC有效抗病毒组分的筛选及诱发植物抗病毒机制的研究,为植物免疫诱抗剂—ZNC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ZNC是由16种不同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将ZNC溶解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结果显示ZNC是由16种不同的组分组成,并进一步纯化得到16种组分溶液,分别编号为F1-F16。(2)Fraction 8为ZNC最佳有效抗病毒组分。将ZNC的16种不同组分配制成浓度为100 ng/m L溶液,分别喷施本氏烟草,2 h后摩擦接种带有GFP标签的PVX病毒(PVX-GFP),以dd H2O处理为对照,在接种后第5 d观察发现,喷施Fraction 2、6、8、10、11、15的烟草GFP荧光强度均弱于dd H2O处理的,其中喷施Fraction 8的烟草GFP荧光强度最弱。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进一步定量测定了各处理植株系统叶中PVX-CP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喷施Fraction 8处理的烟草体内病毒含量最低。从而确定Fraction 8为ZNC最佳有效抗病毒组分。(3)Fraction 8对病毒具有显着的预防效果。选取长势一致的本氏烟草,分别做先喷施Fraction 8后接种PVX-GFP和先接种病毒后喷施Fraction 8,观察GFP荧光现象并检测病毒积累量。结果发现:先接种病毒再喷施Fraction 8,PVX-CP的表达量略低于喷施dd H2O的烟草植株,但差异不显着;而先喷施Fraction 8再接种病毒,PVX-CP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喷施dd H2O的烟草植株。上述结果表明ZNC的Fraction 8组分对病毒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4)Fraction 8抗病毒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ng/m L。将Fraction 8配制成5个浓度梯度,以dd H2O处理为对照,分别喷施本氏烟草,2 h后摩擦接种PVX-GFP。接种后第5 d观察GFP荧光现象并检测病毒积累量。结果发现,随着Fraction 8浓度的提高,荧光强度和植株内病毒的含量逐渐降低,浓度为150 ng/m L处理的荧光强度和病毒含量达到最低;且当浓度达150 ng/m L以上时,其荧光强度和病毒的含量不再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从而确定Fraction 8抗病毒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ng/m L。(5)Fraction 8增强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选取长势一致的本氏烟草,分别喷施dd H2O和Fraction 8,2 h后摩擦接种带有GFP标签的TMV(TMV-GFP)。接种后第8 d发现,喷施Fraction 8的本氏烟草荧光程度明显弱于dd H2O处理的本氏烟草。用q RT-PCR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的本氏烟草植株中的TMV-CP基因表达量,结果与表型一致,表明Fraction 8对TMV也有同样的预防效果。上述结果说明,ZNC的Fraction 8组分可能对植物病毒病具有广谱抗性。(6)Fraction 8能够促进水杨酸的积累并激活SA信号通路。对Fraction 8和dd H2O分别处理不同时间的本氏烟草叶片进行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显示,在各个时间点,喷施Fraction 8的叶片中SA含量均明显高于dd H2O处理,且随着时间延长不断积累,并在4 h时达到最高。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SA信号通路的标志基因NPR1、PR1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说明Fraction 8能够促进SA积累,并激活SA信号通路。(7)Fraction 8能够促进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累。对喷施Fraction 8和dd H2O后的本氏烟草于不同时间取材,进行DAB染色和NBT染色。DAB染色结果显示,Fraction 8处理的叶片的染色深度明显强于dd H2O处理,且随着时间延长,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在4 h时染色程度最深,表明Fraction 8试剂能够明显促进过氧化氢的积累。NBT染色结果显示,Fraction 8处理的叶片的染色深度与dd H2O处理的差异不明显,且随着时间延长,颜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Fraction 8不能促进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利用q RT-PCR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后本氏烟草中ROS合成与清除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植物中Rboh A和Rboh B等ROS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提高,4 h达到最高水平;同时CAT,SOD和APX等ROS清除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至较低水平,表明Fraction 8是通过促进ROS合成基因和抑制ROS清除基因的表达促进了ROS的积累。植物为了应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细胞ROS信号与钙信号之间相互整合,并作出特异性响应。用荧光标记的Fluo-3AM对细胞内Ca2+进行评价,Fraction 8处理的保卫细胞中有显着荧光,表明Fraction 8可促进Ca2+内流,激活RBOHs进而产生ROS。综上结果表明,Fraction 8能够激活ROS信号通路,与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密切相关。(8)Fraction 8通过SA途径增强RNA沉默并诱发植物抗病毒。取转Nah G基因本氏烟草植株和非转基因本氏烟草,分别喷施Fraction 8和dd H2O,2 h后用p ROK-II::GFP瞬势侵染烟草叶片,在处理后的第3 d用Fusion FX SPECTRA多功能成像仪观察GFP的荧光强度。结果发现,非转基因本氏烟草植株经Fraction 8处理后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对照,而转Nah G基因本氏烟草植株经Fraction 8处理后的荧光强度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同时,对两种烟草分别喷施Fraction 8和dd H2O后接种PVX-GFP病毒,发现转Nah G基因本氏烟草在喷施Fraction 8后无明显预防效果。结果表明,Fraction 8可能通过SA信号途径增强RNA沉默并诱发病毒抗性。综上所述,本研究从ZNC混合物分离纯化出16种不同组分,确定了ZNC最佳抗病毒组分为Fraction 8,其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ng/m L,对植物病毒病具有显着的预防效果,且具有广谱抗性。抗性机理的研究显示,Fraction 8能够激活ROS信号通路,并通过SA信号途径增强RNA沉默,从而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该研究为智能聪(ZNC)在植物抗病毒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肖华[3](2020)在《金针菇毒素FTX的原核表达体系构建及其对TMV的抗病性机制分析》文中认为烟草花叶病毒(TMV)是一种寄主众多、传染性强和抗逆性强的植物病毒,至今尚未有一种方法能对TMV进行根除。绿色环保的生物农药是抑制病毒的方法之一。Flammutoxin(FTX)与其仅相差20个氨基酸的前体物质TEER-decreasing protein(TDP)是仅仅产生于金针菇子实体发育与生长阶段的蛋白质。研究发现,FTX或TDP具有抗TMV特性,但目前还没确认在抗TMV过程中到底是哪种蛋白发挥作用或主要作用。为了确认不同蛋白的抗TMV效果及分析可能的抗病机制,本实验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成功构建了 FTX和TDP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随后通过诱导表达获得TDP-pET32a和FTX-pET32a重组蛋白并利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IMAC)进行纯化。结果显示,采用1mM浓度的诱导剂IPTG,于37℃诱导8h蛋白可以得到较多的蛋白,且pET32a标签蛋白、重组蛋白 FTX-pET32a 和 TDP-pET32a 在 250mM、200mM 和 250mM Elution buffer洗脱下能获得更多的纯化蛋白。以K326普通烟草为研究对象,从蛋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两个方面研究了 FTX和TDP蛋白的抗病毒机制。蛋白的保护作用是先在烟草K326上分别喷洒FTX和TDP蛋白,12h后接种病毒TMV,随后测定了烟草在1-9天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以及多酚氧化酶(PPO)等与防御有关的防御酶的酶活性。结果发现经过蛋白FTX和TDP处理的烟草在接种TMV后,在1-9天内,其酶活性相对于三组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在第7天,POD的酶活性测定中,TDP为26.8U/g,FTX为24.4U/g,相比于三组对照组的数值(18.6U/g,21.3U/g和19.5U/g)酶活性更高。实验结果说明TDP和FTX可诱导普通烟草的抗TMV活性且TDP的诱导抗性效果高于FTX。治疗作用则是先在K326烟草接种TMV,12h后分别喷洒FTX和TDP蛋白,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烟草在喷洒蛋白FTX和TDP后的1-9天内TMV含量变化,以高度保守的β-actin基因为内参,结果发现,在1-9天内,相对于两组对照组,蛋白TDP处理组和FTX处理组体内TMV的含量明显比对照低,而蛋白TDP处理的烟草比FTX要高,说明两种蛋白均能抑制病毒在烟草体内增殖,两者在第7天的抑制率甚至达到了 70%,并且TDP比FTX具有更强的抑制效果。本研究获得了 FTX及TDP的原核表达产物,确定了两种原核表达产物与其直接提取物一样具有较强抗病毒效果,可进一步开发成低成本的生物农药。我们推测最初从金针菇中纯化的蛋白可能就是FTX及TDP的混合物。研究结果还表明TDP相对FTX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效果,而不管是FTX还是TDP,它们既能诱导普通烟草产生抗性来抑制TMV的侵染,又能直接抑制TMV在寄主体内的增殖,其抗TMV机理可能是多方面的。

刘艳潇,祝一鸣,周而勋[4](2020)在《植物免疫诱抗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免疫诱抗剂除了能诱导植物免疫反应以使植物获得或提高对病菌的抗性外,也可以激发植物体内代谢调控过程,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植物免疫诱抗剂可以诱导植物产生系统获得抗性以使植物对病原菌产生广泛、长期的抗性。本综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种类及其目前在生产、病害防治上的应用状况,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并展望了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植物免疫诱抗剂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的分析,旨在为植物免疫诱抗剂未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陈维维[5](2019)在《四种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病虫害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作为我国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防治烟草病虫害应用最普遍的防治措施仍是化学防治。本试验针对化学药剂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以及抗药性等问题做了烟草病虫免疫防治的新尝试,采用寡糖和蛋白类植物免疫剂,通过室内生长速率抑菌测定、室内苗期盆栽鉴定测定了四种植物免疫剂对烟蚜、烟草赤星病的诱导效应以及对烟草生长的促进效果,并进一步测定了寡糖和阿泰灵(氨基寡糖素:3%、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3%)对烟草病害的田间防效,为进一步研究新型生物药剂抗作物病虫害提供了有效途径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苗促生作用: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壳寡糖1、壳寡糖2、果胶寡糖和阿泰灵对烟草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0.050 mg/mL壳寡糖1和0.050 mg/mL果胶寡糖对烟草的促生效果相对较好。2、植物免疫剂对烟苗部分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用紫外线吸收法测定四种植物免疫剂处理烟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0.050mg/mL壳寡糖2处理后烟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0.122;1000倍阿泰灵处理后含量最低。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四种植物免疫剂处理后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烟草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体色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0.050 mg/mL果胶寡糖处理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0.050 mg/mL壳寡糖2处理后含量最低;阿泰灵处理后叶绿素b含量最低。3、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性:采用室内盆栽法以叶面喷施0.050 mg/mL寡糖和1000倍阿泰灵溶液处理烟株,(1)诱导烟草抗蚜虫性,第一次喷施植物免疫剂后蚜虫虫口减退率不断上升,可控制蚜虫,效果不显着;第二次喷施植物免疫剂后烟蚜虫口减退率达到最大,为24.97%;第三次喷施药后,烟蚜虫口减退率降低。(2)诱导蚜虫的选择性,与对照相比烟株经不同植物免疫剂处理后,蚜虫对烟草的选择性降低。4、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效果:将壳寡糖1、壳寡糖2、果胶寡糖分别设置0.050 mg/L和0.075 mg/mL两个浓度,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抑菌法测定植物免疫剂对赤星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免疫剂对赤星病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为0.050 mg/mL时,壳寡糖1溶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浓度为0.075 mg/mL时,果胶寡糖溶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稀释1000倍的阿泰灵溶液对病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低于寡糖溶液。5、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病毒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在烟草苗床后期和大田前期施用植物免疫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烟草病毒病的发生,有效的减轻了田间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危害。

董蕴琦[6](2018)在《新型抗病毒复配剂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自主研发的抗病毒剂嘧肽霉素(Cytosinpeptidemycin,CytPM)与诱抗剂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复配得到了一种兼具预防、治疗和诱抗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抗病毒剂——嘧肽寡糖(Cytosinpeptidemycin-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ytPM-COS),同时研究了新型复配剂对TMV RNA和蛋白的影响,对寄主活性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相关基因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十种药剂对TMV在系统寄主普通烟K326上的防效和在枯斑寄主心叶烟上的枯斑抑制率调查统计,筛选出了一种效果较好的药剂壳寡糖。壳寡糖对普通烟K326上TMV的防治效果达42.10%,对TMV在心叶烟的枯斑抑制率达56.78%;将筛选出的壳寡糖与嘧肽霉素在本生烟、心叶烟和辣椒上分别筛选最适浓度范围,并在最适浓度范围内复配嘧肽寡糖;再以嘧肽寡糖处理以上三种寄主调查对TMV的防效和枯斑抑制率:对本生烟上TMV的防效为78.78%,对心叶烟上TMV的枯斑抑制率高达91.88%,对辣椒上TMV的防效达到58.24%,新复配的嘧肽寡糖对病毒病的防效均高于单剂嘧肽霉素和壳寡糖。2.利用新复配的嘧肽寡糖从直接作用于病毒和作用于寄主两个方面进行抗病毒机制研究。对病毒作用机制方面,通过Northern blot检测嘧肽寡糖对BY-2单细胞中TMV RNA正、负义链积累量的影响,发现嘧肽寡糖能够有效抑制TMV RNA正、负义链的积累,从而抑制TMV在BY-2中的增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在BY-2单细胞和本生烟植株两个体系中TMV CP蛋白的积累量,发现经嘧肽寡糖处理过的寄主中TMV CP积累量明显减少;另外,本生烟在接种前后喷施两次嘧肽寡糖对TMV CP的积累量抑制效果最显着。构建TMV CP、TMV MP、TMV p126分别与GFP相连的载体,并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浸润本生烟,观察嘧肽寡糖处理对TMV的三个蛋白CP、MP、p126在本生烟中定位的影响,发现接种对照中CP聚集在细胞壁上较多,在内质网上较少。经嘧肽寡糖处理,CP聚集在内质网上较多,而结合在细胞壁的量减少,但嘧肽寡糖对TMV MP和TMV p126在细胞中的定位没有明显的影响。嘧肽寡糖可以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是其另一重要作用机制。嘧肽寡糖能够诱导BY-2活性氧含量增加,在处理细胞3 h活性氧含量达到峰值,OD值(600nm)为0.264,是同时间对照OD值的2.06倍;接种TMV清水处理的K326叶绿素含量为0.285 mg/g,嘧肽寡糖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为0.381 mg/g,被TMV侵染的普通烟K326在嘧肽寡糖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增加。通过qPCR定量检测抗病相关基因发现,嘧肽寡糖处理下PR5、NPR1、HSP70、HSC70、MAPKKK、WRKY53、WRKY70七个基因均有所上调,其中HSP70上调了31.60倍,PR5上调了16.15倍,上调极显着;NPR1、WRKY53分别上调了8.51倍、8.06倍,也显着上调;表明嘧肽寡糖能够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综上,嘧肽寡糖能够抑制TMV-RNA、TMV CP的积累,并且对TMV CP的定位产生影响,还能够促使寄主植物活性氧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诱导寄主抗性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3.嘧肽寡糖田间应用试验表明,嘧肽寡糖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为40.17%40.33%,显着高于宁南霉素、嘧肽霉素、壳寡糖;嘧肽寡糖对辣椒病毒病防治效果最好,高达34.03%37.03%,明显优于嘧肽霉素、壳寡糖;同样,嘧肽寡糖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效也达到34.53%36.73%,高于嘧肽霉素、壳寡糖。综上,表明嘧肽寡糖对烟草、辣椒和番茄病毒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杨明明[7](2018)在《烟草主要病毒污染土壤的修复及消毒剂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烟草病毒病是危害烟草产业的重要病害。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给烟草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苗期病毒感染和烟田土壤带毒是烟草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筛选针对主要病毒的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开发烟田带毒土壤的绿色修复措施对于烟草病毒病的防控、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8种化学消毒剂,对沾染TMV和CMV的育苗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筛选效果好的的植物病毒消毒剂。同时,分别采用太阳能消毒、生物药剂施放和中草药-烟草间作对病毒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分析其对土壤中携带病毒的抑制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ELISA技术,对8种化学消毒剂针对沾染TMV、CMV的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结果表明,2%的复合酚处理30min,500mg/L复合亚氯酸钠粉处理30min对TMV和CMV均有较强的抗原破坏作用。永洁康牌消毒粉Ⅱ(100 mg/L)、聚维酮碘溶液(400 mg/L)、2%戊二醛消毒液和三氯异氰尿酸钠粉(800 mg/L)只对CMV的抗原破坏效果达到100%。2、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复合亚氯酸钠粉(500mg/L)处理病毒液后TMV和CMV的CP和Rep的基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四种基因的积累量均有所减少,与阳性对照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3、运用大片段步移RT-PCR检测复合亚氯酸钠粉(500mg/L)处理TMV和CMV后各自基因组的破坏情况。结果显示,复合亚氯酸钠先破坏TMV的183kDa-2、183kDa-4以及CP和MP区域,再破坏183kDa-1、183kDa-3、54kDa区域;先破坏CMV的1a-3和2b区域,再破坏1a-1、2a-1和CP区域。综合ELISA的结果,可判断复合亚氯酸钠粉是先破坏TMV和CMV的外壳蛋白,其次破坏内部基因组。4、运用电镜技术对复合亚氯酸钠粉(500mg/L)处理后的病毒粒体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TMV的杆状粒体结构被破坏成碎片状;CMV的球状结构边缘模糊,病毒粒体堆积成团。5、采用太阳能消毒、生物药剂喷洒和药用植物-烟草间作3种方式处理带病毒土壤。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处理土壤后种植烟草,检测叶片中TMV的CP基因的积累情况。结果显示,太阳能消毒处理对土壤中的病毒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带毒土壤中分别喷洒没食子酸、壳寡糖与复合亚氯酸钠粉可以显着抑制TMV的CP基因在烟草叶片中的积累。板蓝根、紫草、甘草和苦参分别与烟草间作后叶片中TMV的积累量与阳性对照有显着差异(P<0.05):分别减少了27.5、159.10、374.04和1161.14倍。其中,苦参的抗病毒效果最为显着。

刘同梅[8](2018)在《海藻酸钠寡糖诱导植物抗病作用和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藻酸钠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AOS)是海藻酸钠的降解产物,由α-L-甘露糖醛酸和β-D-古罗糖醛酸通过1,4-糖苷键连接,并由不同片段组成的寡聚物,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缓解非生物胁迫等作用。然而AOS诱导植物抗病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限制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进一步开发应用。论文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烟草,评价了AOS诱导植物抗病原细菌和病毒的作用效果;通过检测抗性指标的变化初步探索其诱导植物抗病的作用机制,为AOS抗病机理的揭示和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AOS可以诱导拟南芥抗Pst DC3000,在25 mg/L-200 mg/L浓度范围内,25 mg/L浓度预处理效果最佳,和对照相比,病情指数下降了35.62%,Pst DC3000在叶片内生长抑制率为78.88%。2.AOS体外对Pst DC3000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可以抑制Pst DC3000在拟南芥体内的繁殖,提示AOS可能是通过激活拟南芥的免疫途径来达到抗Pst DC3000的效果。3.AOS预处理拟南芥后,可影响其抗性通路。预处理后接种病原菌3 d时,抗性基因PR1和PDF1.2表达量上调,分别为对照的10.57和4.59倍,植物激素水杨酸含量上升,和对照相比,上升了20.72%。4.25 mg/L AOS预处理水杨酸途径阻断突变株Sid2后,病情指数下降,AvrPtoB和RecA的表达量下调,但与野生型对照相比,AOS诱导突变株抗病性显着下降,说明AOS可以通过诱导水杨酸途径来实现诱导抗病性。5.AOS可诱导抗性品种枯斑三生烟草抗TMV,最佳作用浓度为50 mg/L,枯斑抑制率为19.59%,AOS同样可诱导感病品种黄榆烟草抗TMV,预处理后,局部叶和系统叶中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下降,表明AOS可以诱导烟草抑制病毒在体内的繁殖和运输。

张国强[9](2016)在《喀纳斯链霉菌ZX01抗TMV活性物质分离及全局调控基因nsdA阻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病毒病发生普遍、防治困难,严重危害着农业生产,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微生物是抗植物病毒剂研发的重要资源库,从微生物代谢物中分离与筛选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喀纳斯链霉菌ZX01 (Streptomyces kanasensis ZXO1,以下简称链霉菌ZX01)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从新疆喀纳斯湖分离得到的一株放线菌,经过前期试验表明链霉菌ZX01菌株代谢物具有较好的抗植物病毒活性。基于此,本论文以链霉菌ZX01为供试菌株,主要从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活性成分分离与鉴定、基因组测序与分析、接合转移体系构建、nsdA阻断突变株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采用萃取、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分离技术手段,并结合活性追踪,从链霉菌ZX01代谢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种具有抗TMV活性的糖蛋白GP-1。该糖蛋白的分子量为8479 Da,多糖和蛋白含量分别为40.23%和54.36%;蛋白部分由15种氨基酸组成,其中酸性氨基酸Asp和Glu含量较高(15.15%和12.63%),碱性氨基酸Arg和Lys含量较低(0.62%和4.88%);多糖部分由6种单糖组成,分别是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和半乳糖(0.38:0.14:0.40:2.62:0.10:1.00);GP-1中同时存在N-糖苷键和O-糖苷键;其二级结构包含20.10%p-折叠,21.70%p-转角和58.30%无规则卷曲,无α-螺旋存在。100℃处理1h对GP-1的二级结构影响不大,但对GP-1的抗TMV活性有较大影响,60℃以下活性稳定,80℃以上活性逐渐丧失。经过质谱分析,GP-1是一个结构较为新颖的糖蛋白。利用超滤、亲和层析及HPLC技术建立了糖蛋白GP-1的快速纯化与检测方法。(2)采用活体和离体方法测定了糖蛋白GP-1的抗TMV活性,结果显示GP-1对TMV具有较强的保护效果,能够较好地阻止TMV侵染寄主植物。钝化试验与电镜试验共同表明GP-1对TMV粒子具有破坏效果,使得TMV丧失侵染能力。另外,GP-1还能抑制TMV外壳蛋白在寄主植物体内的积累,从而减轻发病症状。诱导抗性试验结果证明GP-1能够诱导寄主抗病性,并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诱导抗病性先增强后减弱。GP-1处理后,烟草体内的防御酶SOD、PPO和PAL活性均急剧升高,而体内的MDA含量整体下降。(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链霉菌ZX01基因组进行测序,最终得到ZX01基因组草图序列总长7,026,279 bp,分布于225 contigs中,G+C含量为73.88%。基因预测得到6245个编码基因,其中4176个蛋白具有明确的生物学功能,1997个蛋白与KEGG库中的蛋白同源,3996个蛋白具有COG分类。ZX01基因组中含有7套核糖体RNA操作元和65个tRNA基因。(4)利用antiSMASH v3.0对链霉菌ZX01基因组中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预测,结果发现了21条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分布于19个contigs中。这些基因簇操纵萜类、聚酮类、磷酸酯类、细菌素类等物质的生物合成。聚酮合酶(PKS)或非核糖体肽酶(NRPS)参与的基因簇有Cluster1、9、16、18和20,这5个基因簇与已知的抗生素合成基因簇相似性较低。半定量PCR结果显示,在一般培养条件下Cluster1、9和20能够正常表达、Cluster18不表达、Cluster16部分表达;经过γ-丁内酯诱导后Cluster 1、9、16、18和20均能表达,其中Cluster9和16超量表达。另外,还对糖基化相关基因和全局调控基因进行了预测,找到了多种糖基转移酶基因和全局调控因子。(5)对接合转移体系中的多种条件进行探索与优化,得了适合链霉菌ZX01遗传操作的接合转移最佳条件:孢子50℃热激10 min,然后37℃孵育2-3 h,供体和受体的比例为10:1,在含有10~30 mM MgCl2的高氏一号培养基平板进行接合转移,培养16~18h后覆盖抗生素,此时的转化效率最高。(6)利用Overlap PCR技术构建了基因重组载体质粒pRV5455 (pKC1139::nsdA UD::KanR),结合使用大肠杆菌ET12567 (pUZ8002),成功阻断了链霉菌ZX01中的全局调控基因nsdA,获得了nsdA缺失的ZX01突变株(ZX01△nsdA)。nsdA缺失不仅会影响链霉菌ZX01菌落形态,提高孢子和菌丝生长量,还能提高糖蛋白GP-1的产量。综上所述,链霉菌ZX01具有较强的天然产物合成能力,在植物病害防控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因组的测序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为该菌株的分子遗传、代谢调控和工程菌构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更为工程菌的构建以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面的实际应用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孙翠红[10](2016)在《壳寡糖衍生物纳米银的合成及其诱导TMV抗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开发新的生物源抗烟草花叶病毒药剂,课题组以合成的具有季铵盐结构的新型壳寡糖衍生物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了纳米银。试验利用课题组合成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设置不同的浓度进行诱导烟株抗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药效研究,首先利用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对珊西烟的非系统侵染的特性进行药剂最适浓度的筛选,初步研究了药剂喷施对被烟草普通花叶病毒侵染的盆栽普通烟K326叶绿素以及防御酶活性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在大田进行药效验证试验,对其诱导抗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对合成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进行简单的表征,成功合成了纳米银溶液。利用枯斑寄主半叶法在珊西烟上进行抗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药剂最适浓度的筛选得出,50μg/mL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可有效的减小烟叶感染烟草普通花叶病的枯斑数,预防效果可达到84.36%;通过在普通烟K326上进一步研究最优药剂的抗病性得出,50μg/mL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可有效的缓解叶绿素的下降幅度,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得到了提高,而丙二醛的含量下降。因此,50μg/mL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可通过提高防御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降低丙二醛含量,保护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达到减轻病毒的侵害的目的。2.通过田间试验可以看出,50μg/mL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田间防效可达到58.66%;50μg/mL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的喷施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甚至消除病情,还可以使烟叶的品质得到改善,使其朝着符合卷烟工业要求的方向进行,药剂的使用可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也使香味物质有所增加。同时,试验过程中,无肉眼可见病害的产生。

二、壳寡糖对烟草TMV病毒的诱导抗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壳寡糖对烟草TMV病毒的诱导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烟蚜与蚜传病毒病发生相关性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烟草病虫害发生情况
    1.2 烟草蚜虫研究进展
        1.2.1 形态及为害
        1.2.2 生活史及习性
        1.2.3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2.4 传毒方式
        1.2.5 预测预报
        1.2.5.1 春季越冬寄主调查
        1.2.5.2 有翅蚜迁飞动态系统监测
        1.2.5.3 田间烟蚜种群数量调查
        1.2.6 综合防治
        1.2.6.1 农业防治
        1.2.6.2 物理防治
        1.2.6.3 生物防治
        1.2.6.4 化学防治
    1.3 烟草蚜传病毒病研究进展
        1.3.1 烟草蚜传病毒病危害现状
        1.3.2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研究进展
        1.3.2.1 PVY多样性
        1.3.2.2 PVY血清学特征
        1.3.2.3 PVY分子特征
        1.3.2.4 HC-Pro研究
        1.3.3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研究进展
        1.3.4 烟草脉带花叶病毒病(TVBMV)研究进展
        1.3.5 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TSWV)研究进展
        1.3.6 烟草蚜传病毒病高通量检测技术
        1.3.7 烟草蚜传病毒病遗传多样性分析
        1.3.8 烟草蚜传病毒病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1.3.9 烟草蚜传病毒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1.4 烟蚜和蚜传病毒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1.4.1 蚜虫的传毒特性
        1.4.2 影响PVY传播的因素
        1.4.3 PVY的蚜传机制
        1.4.4 蚜虫迁飞与PVY发生流行的关系
        1.4.5 治蚜与防病的关系
    1.5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意义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 烟草蚜虫带毒部位及其发生规律研究
        1.6.2 烟草蚜传病毒病检测及危害研究
        1.6.3 利用s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烟草蚜传新病毒
        1.6.4 蚜虫及蚜传病毒病发生流行相关性研究
        1.6.5 蚜虫及蚜传病毒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二章 烟草蚜虫种类鉴定及其传毒方式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烟草蚜虫种类鉴定
        2.1.2 烟蚜传毒方式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蚜虫种类鉴定
        2.2.2 烟蚜形态观察与描述
        2.2.3 CMV毒源鉴定
        2.2.4 口针中CMV检测结果
        2.2.5 烟蚜头部CMV检测结果
        2.2.6 烟蚜腹部CMV检测结果
        2.2.7 烟蚜持毒时间的测定
        2.2.8 烟蚜传毒效率的测定
    2.3 结论
        2.3.1 毒源的鉴定
        2.3.2 烟蚜各部位CMV的检测
        2.3.3 烟蚜持毒时间及其传毒效率的测定
第三章 烟草蚜传病毒病检测、危害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大田蚜传病毒病种类鉴定
        3.1.2 烟田周边毒源植物检测
        3.1.3 大棚烟苗带毒率检测
    3.2 结论与分析
        3.2.1 大田蚜传病毒病种类鉴定
        3.2.2 烟田周边毒源植物检测
        3.2.3 大棚烟苗带毒率检测
        3.2.4 CMV、PVY、TVBMV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四章 利用s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烟草蚜传新病毒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烟草新病毒Tobacco Virus 2的序列分析
        4.1.2 芸薹黄化病毒(Brassica yellows virus-AH)烟草分离物序列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烟草新病毒Tobacco Virus 2的序列分析
        4.2.2 芸薹黄化病毒(Brassica yellows virus-AH)烟草分离物序列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烟蚜及蚜传病毒病发生流行相关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2016 年监测结果
        5.2.2 2017 年监测结果
        5.2.3 2018 年监测结果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治虫防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6.1 天敌蚜茧蜂控制烟蚜技术研究与应用
        6.1.1 繁蜂设施与器材
        6.1.2 烟蚜茧蜂繁育技术
        6.1.3 烟蚜茧蜂释放技术
        6.1.4 种蚜种蜂保育技术
        6.1.5 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
    6.2 物理防治技术研究
    6.3 黄板诱蚜示范
        6.3.1 目的
        6.3.2 地点
        6.3.3 品种
        6.3.4 实施情况
        6.3.5 调查统计
        6.3.6 结果与分析
    6.4 .新型免疫诱抗剂防治烟草病毒病技术研究与示范
        6.4.1 基本情况
        6.4.2 施药情况
        6.4.3 调查统计
        6.4.4 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果
        7.1.1 明确了烟草蚜虫种类及其传毒方式
        7.1.2 明确了烟草蚜传病毒病种类、危害及遗传多样性
        7.1.3 利用s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出烟草蚜传新病毒
        7.1.4 明确了烟蚜及蚜传病毒病发生流行的相关性
        7.1.5 开展了治虫防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7.2 主要创新点
        7.2.1 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新病毒
        7.2.2 明确了皖南烟区烟蚜及蚜传病毒病发生流行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2)智能聪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抗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病毒病
        1.1.1 植物病毒病的危害
        1.1.2 植物病毒病的种类
        1.1.3 植物病毒防治策略
    1.2 植物诱导抗性
        1.2.1 植物免疫系统
        1.2.2 植物诱导抗性的作用机制
        1.2.2.1 组织病理学机制
        1.2.2.2 生理生化机制
        1.2.2.3 分子机制
    1.3 植物免疫诱抗剂
        1.3.1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概述
        1.3.2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
    1.4 RNA沉默与植物防御病毒的研究
        1.4.1 RNA沉默的发现
        1.4.2 RNA沉默的途径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免疫诱抗剂—智能聪
        2.1.2 病原及植物材料
        2.1.3 质粒、菌株
        2.1.4 酶及各种生化试剂
        2.1.5 实验仪器
        2.1.6 工具软件与数据库
        2.1.7 PCR引物
    2.2 材料准备及处理
        2.2.1 本氏烟草的种植与处理
        2.2.2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侵染烟草
        2.2.3 马铃薯X病毒的活化与保存
        2.2.4 本氏烟草的处理和取材方法
        2.2.5 培养基
    2.3 试验方法
        2.3.1 智能聪各组分的分离纯化
        2.3.2 植物总RNA的提取
        2.3.3 反转录合成cDNA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5 水杨酸检测
        2.3.6 长波紫外灯的使用
        2.3.7 活性氧检测
        2.3.7.1 DAB染色检测过氧化氢的积累
        2.3.7.2 NBT染色检测超氧阴离子的积累
        2.3.8 钙离子信号的检测
        2.3.8.1 本氏烟草叶片细胞内Fluo-3AM的装载
        2.3.8.2 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2.3.9 荧光强度的量化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ZNC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
    3.2 ZNC的有效抗病毒组分的筛选
    3.3 不同浓度Fraction8 对病毒的防治效果
    3.4 Fraction8 不同处理方式对病毒的防治效果
        3.4.1 先接种病毒后喷施Fraction8 的防治效果
        3.4.2 先喷施Fraction8 后接种病毒的防治效果
    3.5 Fraction8 增强植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
    3.6 Fraction8 诱导植物抗病毒机制研究
        3.6.1 Fraction8 能够促进水杨酸的积累并激活SA信号通路
        3.6.2 Fraction8 能够促进ROS的积累
        3.6.3 Fraction8 能够促进Ca~(2+)内流
        3.6.4 Fraction8 可能通过SA途径增强RNA沉默并诱发抗病毒性
4 讨论
    4.1 Fraction8 对病毒具有显着的预防效果
    4.2 Fraction8 诱发植物抗病毒的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3)金针菇毒素FTX的原核表达体系构建及其对TMV的抗病性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1.1 TMV的危害
    1.2 TMV的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2 化学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3 生物农药抗TMV的机制研究
        1.3.1 对TMV的钝化作用
        1.3.2 对寄主的保护作用
        1.3.3 对寄主的治疗作用
    1.4 FTX和TDP蛋白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FTX和TDP的原核表达体系的构建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材料
        2.1.2 pET32a载体图谱
        2.1.3 主要药剂及试剂盒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5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FTX和TDP基因引物的设计
        2.2.2 金针菇的总RNA提取
        2.2.3 RT-PCR扩增FTX和TDP基因cDNA序列
        2.2.4 重组载体FTX-pET32a和TDP-pET32a的构建
        2.2.5 重组质粒FTX-pET32a和TDP-pET32a转入表达菌株
    2.3 结果与分析
        2.3.1 FTX和TDP蛋白cDNA的RT-PCR结果
        2.3.2 重组质粒菌液PCR鉴定
        2.3.3 FTX和TDP蛋白cDNA序列测定结果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3章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3.2 试验方法
        3.2.1 各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优化
        3.2.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诱导表达最适温度的确定
        3.3.2 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蛋白FTX和TDP
        3.3.3 FTX和TDP蛋白的纯化结果
        3.3.4 重组蛋白浓度测定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4章 FTX和TDP对感染TMV烟草的保护作用
    4.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1.1 试剂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TMV的提纯
        4.2.2 摩擦接种烟草花叶病毒
        4.2.3 各蛋白诱导作用试验处理
        4.2.4 防御酶酶活性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各试验组烟草症状图
        4.3.2 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
        4.3.3 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4.3.4 几丁质酶活性变化
        4.3.5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蛋白对TMV的治疗作用
    5.1 试验材料
        5.1.1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5.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各蛋白诱导作用试验处理
        5.2.2 引物设计
        5.2.3 普通RT-PCR扩增检测引物的特异性
        5.2.4 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TMV含量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普通RT-PCR扩增检测引物的特异性
        5.3.2 qRT-PCR动力学溶解曲线
        5.3.3 FTX和TDP处理后烟草中TMV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植物免疫诱抗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作用机理
2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种类
    2.1 有机酸类
    2.2 无机化合物类
    2.3 寡糖类
        2.3.1 海带多糖
        2.3.2 壳寡糖
        2.3.3 寡聚半乳糖醛酸
        2.3.4 寡聚脱乙酰壳多糖
        2.3.5 壳聚糖
        2.3.6 氨基寡糖素
    2.4 蛋白多肽类
3 植物免疫诱抗剂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4 展望
作者贡献

(5)四种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病虫害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烟蚜的危害及防治现状
        1.1.1 烟蚜的发生与危害
        1.1.2 烟蚜防治现状
    1.2 烟草病害研究现状
        1.2.1 烟草病毒病、赤星病的发生与危害
        1.2.2 烟草病毒病、赤星病的防治现状
    1.3 寡糖类植物免疫剂的研究概况
        1.3.1 寡糖概述
        1.3.2 寡糖诱导抗病虫的活性研究
        1.3.3 寡聚糖对植物的调节作用
    1.4 蛋白类植物免疫剂研究现状
        1.4.1 阿泰灵概述
        1.4.2 阿泰灵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不同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的促生作用
        3.1.1 材料
        3.1.2 寡糖对烟草生长的促进作用
        3.1.3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3.1.4 烟草叶片叶绿体色素的测定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不同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性
        3.2.1 材料
        3.2.2 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的盆栽试验
        3.2.3 喷施植物免疫剂后烟蚜对烟草选择性盆栽试验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植物免疫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作用
        3.3.1 材料
        3.3.2 菌种的活化
        3.3.3 四种植物免疫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3.4 数据处理
    3.4 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主要病毒病的田间试验
        3.4.1 基本情况
        3.4.2 供试药剂
        3.4.3 试验方法
        3.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四种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的促生效果
        4.1.1 寡糖对烟草幼苗的促生效果
        4.1.2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4.1.3 烟草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变化
    4.2 不同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蚜虫性
        4.2.1 诱导烟草抗蚜虫的作用效果
        4.2.2 喷施植物免疫剂后烟蚜对烟草的选择性
    4.3 植物免疫剂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作用
        4.3.1 壳寡糖1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4.3.2 壳寡糖2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4.3.3 果胶寡糖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4.3.4 阿泰灵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
        4.3.5 不同浓度的寡糖溶液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效果
    4.4 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主要病毒病的田间试验
        4.4.1 植物免疫剂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新型抗病毒复配剂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抗植物病毒药剂及抗病毒机制研究进展
    1.1 抗病毒物质的研究进展
    1.2 抗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1.3 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兼诱抗和治疗作用新型抗病毒剂的筛选及复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药剂的筛选
        2.1.3 药剂复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药剂筛选结果
        2.2.2 嘧肽寡糖的增效作用
    2.3 小结
第三章 新型抗病毒复配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嘧肽寡糖对烟草BY-2细胞内TMV的影响
        3.1.3 嘧肽寡糖对本生烟体内TMV的影响
        3.1.4 嘧肽寡糖对TMV在本生烟内亚细胞定位的影响
        3.1.5 嘧肽寡糖对BY-2细胞活性氧的影响
        3.1.6 嘧肽寡糖对寄主光合作用的影响
        3.1.7 嘧肽寡糖对寄主抗性相关基因的诱导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嘧肽寡糖对寄主内TMV外壳蛋白RNA积累量的影响
        3.2.2 嘧肽寡糖对寄主内TMV外壳蛋白积累量的影响
        3.2.3 嘧肽寡糖对TMV在寄主亚细胞定位的影响
        3.2.4 嘧肽寡糖对寄主活性氧的影响
        3.2.5 嘧肽寡糖对寄主光合作用的影响
        3.2.6 嘧肽寡糖对寄主抗性相关基因的诱导
    3.3 小结
第四章 嘧肽寡糖田间应用效果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点
        4.1.3 试验设计
        4.1.4 调查方法
        4.1.5 计算公式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药剂处理对烟草病毒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4.2.2 不同药剂处理对辣椒病毒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4.2.3 不同药剂处理对番茄病毒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嘧肽寡糖的筛选与复配
    5.2 嘧肽寡糖对TMV的作用机制
    5.3 嘧肽寡糖诱导烟草产生抗病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7)烟草主要病毒污染土壤的修复及消毒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烟草病毒病的概述
    1.2 烟草3种主要病毒的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
        1.2.1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
        1.2.2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1.2.3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
    1.3 消毒剂的分类及消毒机理
    1.4 抗病毒药剂
        1.4.1 抗病毒药剂的分类
        1.4.2 植物病毒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1.5 化感作用
        1.5.1 化感物质释放途径
        1.5.2 化感作用的应用
    1.6 土壤的污染和绿色修复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供试毒源及抗血清
        2.1.3 供试药剂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仪器
        2.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八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测定
        2.2.2 复合亚氯酸钠粉处理病毒液后的接种烟草及取样
        2.2.3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
        2.2.4 感染病毒的烟草植物组织总RNA的抽提
        2.2.5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6 一步法RT-PCR反应
        2.2.7 TMV、CMV、PVY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2.2.8 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
        2.2.9 复合亚氯酸钠粉处理后提纯TMV、CMV粒子的超微结构观察
        2.2.10 带病毒基质土壤的绿色修复
        2.2.11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结果
    3.1 几种烟草病毒高效消病毒剂的筛选
        3.1.1 消毒剂浸泡对TMV和CMV抗原破坏的效果
        3.1.2 消毒剂喷雾对TMV和CMV抗原破坏的效果
    3.2 复合亚氯酸钠消毒机理研究
        3.2.1 复合亚氯酸钠粉处理后病毒外壳蛋白和复制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3.2.2 复合亚氯酸钠粉对TMV、CMV的基因破怀性研究
        3.2.3 复合亚氯酸钠处理对病毒粒子物理结构的影响
    3.3 烟田带毒土壤的绿色修复
        3.3.1 PVY标准品和标准曲线的制备
        3.3.2 太阳能消毒带病毒土壤对病毒的影响
        3.3.3 5种抗病毒药剂处理带病毒基质土对病毒的影响
        3.3.4 中草药和烟苗间作带病毒基质土对病毒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八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测定
        4.1.2 复合亚氯酸钠消毒机理研究
        4.1.3 烟田带毒土壤的绿色修复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海藻酸钠寡糖诱导植物抗病作用和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概念以及特征
    1.3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制
        1.3.1 信号识别
        1.3.2 信号转导
        1.3.2.1 水杨酸信号途径
        1.3.2.2 茉莉酸/乙烯信号途径
        1.3.3 防御基因的调控
        1.3.4 抗性次生代谢物的积累
    1.4 诱导植物抗性的激发子
    1.5 海藻酸钠寡糖激发子
        1.5.1 海藻酸钠寡糖来源及结构
        1.5.2 海藻酸钠寡糖在植物上的生物活性
        1.5.2.1 促进植物生长
        1.5.2.2 缓解非生物胁迫
        1.5.2.3 诱导植物抗病
        1.5.2.4 其它活性
    1.6 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DC3000和烟草花叶病毒的概况
        1.6.1 植物病原菌PstDC3000以及在植株体内的增殖
        1.6.2 烟草花叶病毒TMV以及在植物体内的寄生过程
    1.7 本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海藻酸钠寡糖诱导野生型拟南芥抗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 3000的防效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培养基
        2.1.2 供试菌株
        2.1.3 供试植株
        2.1.4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PstDC3000的培养
        2.2.2 拟南芥的准备
        2.2.3 PstDC3000的接种
        2.2.4 病情指数统计
        2.2.5 PstDC3000生长量的测定
        2.2.6 RNA的提取
        2.2.7 拟南芥叶片RNA的反转
        2.2.8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AOS预处理对接种PstDC3000拟南芥的表型影响
        2.4.2 AOS预处理拟南芥病情指数统计
        2.4.3 AOS预处理对拟南芥叶片中PstDC3000生长量的影响
        2.4.4 AOS预处理对PstDC3000标记基因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藻酸钠寡糖诱导拟南芥对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 3000抗性的机制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植物
        3.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PstDC3000的培养
        3.2.2 拟南芥的准备
        3.2.3 AOS对PstDC3000抑制活性的测定
        3.2.4 RNA的提取
        3.2.5 拟南芥叶片RNA的反转
        3.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3.2.7 拟南芥叶片水杨酸和茉莉酸的提取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AOS对PstDC3000生长的影响
        3.4.2 AOS预处理后抗性标记基因转录水平变化
        3.4.3 AOS预处理后激素水平的变化
        3.4.4 AOS诱导拟南芥突变株对PstDC3000的防卫反应
        3.4.4.1 AOS预处理对接种PstDC3000拟南芥的表型影响
        3.4.4.2 AOS预处理后拟南芥病情指数统计
        3.4.4.3 AOS预处理对PstDC3000标记基因的影响
        3.4.4.4 AOS预处理后PR1的表达
        3.4.4.5 AOS预处理后水杨酸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藻酸钠寡糖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植株
        4.1.2 供试毒源
        4.1.3 供试药剂
        4.1.4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5 蛋白电泳相关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烟草花叶病毒的提纯
        4.2.2 AOS预处理枯斑烟草及TMV接种方法
        4.2.3 AOS预处理黄榆烟草及TMV接种方法
        4.2.4 RNA的提取
        4.2.5 烟草局部叶和系统叶片RNA的反转录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4.2.7 BSA法测定蛋白浓度
        4.2.8 Westernblot蛋白检测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AOS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效鉴定
        4.4.2 AOS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机制研究
        4.4.2.1 烟草局部叶和系统叶中TMV-CP的相对表达
        4.4.2.1 烟草局部叶和系统叶中TMV-CP的蛋白相对含量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喀纳斯链霉菌ZX01抗TMV活性物质分离及全局调控基因nsdA阻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天然产物农药研发概况
    1.2 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现状
        1.2.1 化学合成类抗植物病毒物质
        1.2.2 天然产物类抗植物病毒物质
    1.3 天然生物大分子在植物病毒病防治中的应用
        1.3.1 多糖类
        1.3.2 蛋白类
        1.3.3 核酸类
    1.4 抗植物病毒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4.1 抑制病毒侵染
        1.4.2 抑制病毒复制
        1.4.3 诱导寄主植物产生抗病性
    1.5 链霉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5.1 天蓝色链霉菌基因组研究现状
        1.5.2 阿维链霉菌基因组研究现状
        1.5.3 链霉菌次级代谢基因簇
    1.6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链霉菌ZX01抗TMV活性物质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抗TMV活性物质分离
        2.2.2 组分F5-1性质分析及结构鉴定
        2.2.3 糖蛋白GP-1的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糖蛋白GP-1的抗TMV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糖蛋白GP-1对TMV的抑制作用
        3.2.2 糖蛋白GP-1对TMV粒子的影响
        3.2.3 糖蛋白GP-1对寄主体内TMV外壳蛋白积累的影响
        3.2.4 糖蛋白GP-1对烟草的诱导抗性作用
        3.2.5 糖蛋白GP-1对烟草体内SOD、PPO、PAL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链霉菌ZX01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链霉菌ZX01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筛选
        4.2.2 链霉菌ZX01基因组测序结果与序列分析
        4.2.3 链霉菌ZX01次级代谢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4.2.4 链霉菌ZX01糖基化相关基因分析
        4.2.5 链霉菌ZX01调控基因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链霉菌ZX01接合转移体系构建及nsdA基因阻断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链霉菌ZX01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5.2.2 链霉菌ZX01接合转移体系构建
        5.2.3 nsdA基因克隆与分析
        5.2.4 nsdA基因双重组载体构建
        5.2.5 同源双重组
        5.2.6 nsdA缺失对链霉菌ZX01形态分化的影响
        5.2.7 nsdA缺失对糖蛋白GP-1代谢的影响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链霉菌ZX01次级代谢物仍需深入研究
        6.1.2 糖蛋白GP-1适合开发为新型抗植物病毒剂
        6.1.3 链霉菌ZX01基因组信息值得深入挖掘
        6.1.4 链霉菌ZX01极具研发与应用潜力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3 结论
    6.4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壳寡糖衍生物纳米银的合成及其诱导TMV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烟草普通花叶病(TMV)
        1.1.1 病状特点
        1.1.2 病原物
        1.1.3 病害侵染途径
        1.1.4 TMV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1.1.5 TMV防治的研究进展
        1.1.6 抗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壳寡糖衍生物和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1.2.1 壳寡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2.2 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1.2.3 壳寡糖衍生物纳米银的研究进展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植物
        3.1.2 供试病毒
        3.1.3 供试药剂
        3.1.4 仪器
        3.1.5 色谱条件
    3.2 试验方法
        3.2.1 壳寡糖席夫碱衍生物以及其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
        3.2.2 壳寡糖希夫碱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的合成条件探索
        3.2.3 纳米银粒子形貌观察
        3.2.4 枯斑抑制筛选试验
        3.2.5 纳米银溶液诱导K326烟株对TMV侵染的抗性
        3.2.6 大田条件下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对烟草TMV的防治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3.2.7 大田条件下纳米银溶液对烤后烟草品质的影响
    3.3 统计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4.1.1 壳寡糖希夫碱衍生物以及其季铵盐衍生物的紫外光谱
        4.1.2 壳寡糖希夫碱衍生物以及其季铵盐衍生物的红外光谱
        4.1.3 壳寡糖席夫碱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的合成条件探究
        4.1.4 壳寡糖希夫碱季铵盐衍生物还原制备纳米银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分析
    4.2 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的抗TMV枯斑效果研究
    4.3 药剂在盆栽条件下对烟株烟草花叶病的生理生化研究
        4.3.1 药剂处理下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4.3.2 药剂处理下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3.3 药剂处理下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4.3.4 药剂处理下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
        4.3.5 药剂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4.4 大田条件下药剂处理对烟草普通花叶病的防效研究
        4.4.1 许昌襄县大田条件下药剂处理对烟草普通花叶病的防效研究
        4.4.2 平顶山郏县大田条件下药剂处理对烟草普通花叶病的防效研究
5 结论与讨论
    5.1 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制备纳米银溶液的条件探索
    5.2 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对TMV非系统侵染盆栽珊西烟的抑制效果
    5.3 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对TMV系统侵染盆栽烟株K326的影响
    5.4 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对被TMV侵染的盆栽普通烟K326防御酶活性及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
    5.5 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对大田TMV侵染烟株的防治效果
    5.6 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对大田TMV侵染烟株的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四、壳寡糖对烟草TMV病毒的诱导抗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烟蚜与蚜传病毒病发生相关性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周本国.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1)
  • [2]智能聪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抗病毒研究[D]. 张明钰.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金针菇毒素FTX的原核表达体系构建及其对TMV的抗病性机制分析[D]. 肖华. 南昌大学, 2020
  • [4]植物免疫诱抗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J]. 刘艳潇,祝一鸣,周而勋.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3)
  • [5]四种植物免疫剂诱导烟草抗病虫害效应的研究[D]. 陈维维.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6]新型抗病毒复配剂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董蕴琦.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7]烟草主要病毒污染土壤的修复及消毒剂的应用[D]. 杨明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海藻酸钠寡糖诱导植物抗病作用和机制的初步研究[D]. 刘同梅. 大连海洋大学, 2018(03)
  • [9]喀纳斯链霉菌ZX01抗TMV活性物质分离及全局调控基因nsdA阻断研究[D]. 张国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10]壳寡糖衍生物纳米银的合成及其诱导TMV抗性研究[D]. 孙翠红.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壳寡糖对烟草TMV病毒的诱导抗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