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回归方法计算中位数致死烧伤面积的结果比较

三种回归方法计算中位数致死烧伤面积的结果比较

一、三种回归方法计算半数致死烧伤面积结果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忠萍[1](2020)在《草鱼鱼鳞明胶缓释膜的制备、性质和对烫伤创面愈合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一方面,我国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方面的资源比较缺乏,烫伤载药缓释膜材料更是缺乏;另一方面,我国大量的鱼类副产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鱼类副产品的产量巨大,其中鱼鳞产量较为突出,而鱼鳞中富含丰富胶原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原材料来提取明胶蛋白。但目前受到技术限制,鱼鳞并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本实验以草鱼鱼鳞为原材料,采用Protease A酶法制备草鱼鱼鳞明胶,进一步研制草鱼鱼鳞明胶壳聚糖烫伤载药缓释膜。主要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如下:目的:诠释草鱼鱼鳞明胶的理化性质以及草鱼鱼鳞明胶烫伤膜的生物安全性和对创面愈合作用,为后期烫伤载药缓释膜的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对于推动医用高分子材料和鱼类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草鱼鱼鳞明胶得率、凝胶强度和粘度为响应值,分析出Protease A的最佳酶解条件。在已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得到热水法提取鱼鳞明胶的优化工艺。分别采用Agilent 1100高效液相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鱼鳞明胶的氨基酸组成以及其与其它哺乳动物明胶的比较、Tricine-SDS-PAGE不连续电泳系统测定鱼鳞明胶的相对分子量、荧光探测剂ANS法测定鱼鳞明胶疏水性指数S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鱼鳞明胶的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仪测定鱼鳞明胶的X射线衍射强度以及采用流变仪测定草鱼鱼鳞明胶的凝胶温度和熔化温度。根据草鱼鱼鳞明胶的成膜性制备鱼鳞明胶膜片,依据膜片的力学性能、透气性和表面蒸发量以及吸水率的性质,确定最佳的成膜介质以及最佳的成膜条件。采用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在虎杖提取物中的含量,进而确定虎杖提取物的添加量。再以新西兰兔和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膜片的生物安全性以及对烫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结果:最佳酶解条件:酶解时间5h、酶解温度35℃以及加酶量0.15%(w/w)。最佳提胶工艺:提胶温度55℃、提胶时间5h和pH6.5。对提取的草鱼鱼鳞明胶性质进行测定发现草鱼鱼鳞明胶中亚氨基酸含量占24.1%,低于酸法提取的猪皮明胶和碱法提取的牛骨明胶,高于海水鱼鱼皮中亚氨基酸含量。草鱼鱼鳞明胶中存在两条明显的α带,即α1亚基124kD,α2亚基108kD,α1+α2的构像比例约为40.21%,因此草鱼鱼鳞明胶空间构像中大部分为单股左手螺旋构像和小部分三股螺旋构像,具有两个衍射峰,分别为7.887。和19.939。,草鱼鱼鳞明胶表面疏水性指标S0为217.23,凝胶温度21.3℃和熔化温度27.8℃。根据膜片性质,发现草鱼鱼鳞明胶膜成膜介质为光滑塑料板,成膜条件:明胶溶液浓度20mg/ml,甘油添加量30%(相对于鱼鳞明胶的质量),制备鱼鳞明胶壳聚糖复合膜时鱼鳞明胶与壳聚糖比例4:1。同时根据载药缓释膜的溶出曲线,确定当虎杖提取物添加量为30%时,已达到膜片的最大载药量。生物安全性的评价结果发现,利用草鱼鱼鳞明胶制备的五种膜片均满足生物材料的安全等级要求。同时根据膜片对新西兰兔深Ⅱ度烫伤的结果显示,五种膜片均能显着促进烫伤创面脱痂和愈合(P<0.05),并能显着增加羟脯氨酸表达量(P<0.05),且峰值提前。与阳性对照组医用壳聚糖抗菌膜相比,实验草鱼鱼鳞明胶壳聚糖虎杖缓释膜、壳聚糖虎杖缓释膜促愈合效果较强,实验草鱼鱼鳞明胶膜、草鱼鱼鳞明胶壳聚糖膜复合膜以及草鱼鱼鳞明胶虎杖缓释膜组的作用低于阳性对照组,但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综合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利用金属肽酶Protease A对草鱼鱼鳞进行酶解提取出的鱼鳞明胶其成膜性较好,以草鱼鱼鳞明胶制备的草鱼鱼鳞明胶壳聚糖虎杖缓释膜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其促愈合作用高于阳性对照组,烫伤修复后创面无明显的疤痕,是一种潜在安全的烫伤缓释膜。而草鱼鱼鳞明胶壳聚糖复合膜其促愈合作用虽然低于阳性对照组,但是其生物安全性能较好,可以看成是一种安全的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

蒋捷[2](2020)在《新型光敏剂YLG-1的细胞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世界上癌症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至5%的速度增长。因此,恶性肿瘤的治疗是全球共同探讨的重大问题。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新的微创技术。光动力疗法使用具有特定波长光激发癌细胞中的光敏剂,通过产生诸如单态氧的活性氧物质,从而杀灭癌细胞。激发光、光敏剂和分子氧是PDT的作用的主要要素,三者在同一时空相互作用,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其中光敏剂则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不同光敏剂的化学、光学和细胞学特性有所不同。新型国产光敏剂昂达吩奇(叶绿光Ⅰ号,YLG-1)为二代二氢卟吩类光敏剂,YLG-1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光敏剂,它的化学结构已知、单氧量子产率高、光学性能稳定。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国产新型二氢卟吩类光敏剂YLG-1在不同肿瘤细胞亚细胞器的定位、并建立了细胞内光敏剂YLG-1的定量检测方法且是首次对光敏剂YLG-1系统地做了细胞研究。主要探讨了其在肿瘤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实验主要通过光敏剂YLG-1的体外细胞实验,系统性地研究了该光敏剂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进一步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明了光敏剂在肿瘤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还利用HPLC对细胞内的光敏剂含量进行了初步检测,为更好地评估和探索该新型光敏剂在肿瘤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潜力奠定了一定基础。

陈纪韬[3](2020)在《化妆品中微塑料颗粒对斑马鱼毒性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塑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它们在地球生态系统循环的过程中,会由于波浪拍打、紫外线照射等环境因素分裂形成体积更小的颗粒。当塑料颗粒小于等于5 mm时即被称为微塑料。微塑料作为水体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关于微塑料污染的生态效应与毒理学效应的研究还十分有限。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化妆品等清洁用品的需求量和使用量日益增加,其中所含起到磨砂作用的微塑料颗粒体积小,能够悬浮或漂浮于水中,极易穿透污水处理系统,排入水体,还会吸附其他污染物,容易被鱼类,特别是小型鱼类吞食,并逐渐累积到食物链顶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本论文研究微塑料对斑马鱼的部分毒理学效应。斑马鱼作为一种模式生物,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到87%,具有高度同源性,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对人类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课题以一款市面热销的磨砂洗面奶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出微塑料颗粒,并确认它是聚乙烯材料。经过微塑料颗粒的对比以及材料的选取,最终选取100目和500目聚乙烯微塑料颗粒标准品进行实验。实验中把经过不同处理的聚乙烯微塑料颗粒,以不同的方式投喂给红斑马鱼,使其暴露于微塑料颗粒污染。通过测量半数致死浓度测定红斑马鱼在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微塑料污染水体中的存活率。以红斑马鱼的鳃、肠、肝组织为研究对象,测定抗氧化指数(ORAC)曲线、记录中性红保留时间,对比干重、摄食时间、傅里叶红外光谱匹配度等方法研究化妆品中的聚乙烯微塑料颗粒对红斑马鱼的毒理学效应。结果表明,100目、500目的聚乙烯微塑料颗粒以及吸附了洗面奶的100目聚乙烯微塑料颗粒均对红斑马鱼产生氧化应激损伤。当聚乙烯微塑料颗粒混入饲料中共同投喂时会对红斑马鱼造成更大的伤害。当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经过3天的自净,红斑马鱼体内的抗氧化能力能够很好地恢复,但鳃丝细胞的损伤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暴露于聚乙烯微塑料环境下的红斑马鱼鳃、肠、肝的干重会稍稍高于对照组。解剖以及傅里叶红外测试都发现红斑马鱼鳃肠中有不同程度的残留聚乙烯微塑料颗粒。综上所述,本研究为揭示化妆品中微塑料颗粒及其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规律提供新的数据支持,有助于人们理解日化用品中微塑料颗粒对环境及其中生物的影响,为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蒲春晓[4](2019)在《液氨储罐灾难性破裂事故隔离区域划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危化行业事故频发,由于对现场情况的错误判断,以及选择不合理的保护措施和逃离路线,很多人无法及时脱离险境,从而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恶劣。针对事故后果影响的区域,可分为隔离区和疏散区,隔离区是以事故为中心的圆形区域,人在隔离区内会受到死亡威胁,对隔离区进行划分可以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基于以上,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软件模拟仿真等方法,以液氨储罐灾难性破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泄漏后的各类事故类型,提出合理的事故隔离区域划分方案。首先,分析了液氨特性和储罐灾难性破裂的事故机理;其次,对涉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真实数据;第三,明确事故隔离区域划分的基础理论,并界定事故隔离区域边界;最后,运用软件模拟研究相关因素对隔离区域面积的影响进而确定划分方案。研究结论有:以事故后果伤害理论中的死亡概率模型作为事故隔离区域划分的基础理论;根据各类事故危险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液氨储罐灾难性破裂后可能产生的三种事故类型包括中毒、火灾、爆炸,均可在致死区和重伤区均可造成人员死亡,故以1%致死率作为事故隔离区域的边界;各类事故隔离区域大小受储罐泄漏时的内、外因素影响,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可确定最大隔离半径;通过分析各类事故最大隔离区域之间的关系,依据人员在各区间内可能受到死亡威胁的事故数目对液氨储罐灾难性破裂事故隔离区域进行划分。

王慧[5](2019)在《低共熔溶剂在黄芩有效成分提取及制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共熔溶剂(DESs)是由氢键受体与氢键供体以一定化学计量比通过氢键形成的均一稳定体系,由于其具有基本无毒、合成简单、易于储存、原料利用率高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等优势,低共熔溶剂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中备受关注。超高压提取技术(UPE)是在常温高压下操作,利用高压对溶剂及细胞结构产生的影响对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同时保证有效成分不会发生损失,而且提取时间短,提取得率高、无污染、杂质成分少,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环保的提取技术。基于低共熔溶剂和超高压提取技术的优点,本论文选择黄芩药材和其主要化学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作为研究对象,以低共熔溶剂为提取溶剂,辅助超高压和微波提取技术,对黄芩苷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超高压辅助低共熔溶剂制备双黄连复方中药制剂的方法,并对其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了在低共熔体系中,酶水解黄芩苷制备黄芩素的工艺条件。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合成了9种疏水性季铵盐类低共熔溶剂,探讨了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对黄芩苷的提取效果。首先筛选出微波辅助提取黄芩苷时最优的低共熔溶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法考察了低共熔溶剂的种类、含水量以及微波辅助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等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参数为:含水量为33%的癸酸:四丁基氯化铵(摩尔比1:2)作为提取溶剂,反应温度85℃,提取时间10 min,液固比为22.74 mL/g。在该条件下,黄芩苷的平均提取率达到106.96 mg/g,比传统有机溶剂的提取效率更优。(2)应用5种亲水性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超高压辅助提取(DESs-UPE)黄芩中黄芩苷。以黄芩苷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从中筛选出超高压辅助提取黄芩苷时最优的溶剂,并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提取溶剂的浓度、提取压力、提取时间、固液比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参数。最终选定的低共溶溶剂为氯化胆碱-乳酸(ChCl-LA),摩尔比1:1,含水量为40%,提取压力为400 MPa,反应时间为4 min,液固比为110 mL/g,在上述优化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黄芩苷的平均提取率达到了116.8 mg/g,DESs-UPE对黄芩苷的提取效果优于微波和热回流等其他提取方法。(3)以ChCl-LA(1:1)为溶剂,超高压辅助提取制备双黄连复方中药制剂。基于ChCl-LA(1:1)对黄芩苷的良好提取效率,进一步利用正交试验法,以黄芩苷、连翘苷、绿原酸提取率为含量测定指标,优化了ChCl-LA(1:1)为溶剂,超高压辅助提取、制备双黄连制剂(处方组成:连翘、黄芩和金银花)的制备条件。最佳的制备参数为:ChCl-LA(1:1)的含水量为30%,提取压力为400 MPa,提取时间为4 min,固液比为1:8。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绿原酸提取率为29.77 mg/g,黄芩苷提取率为112.66mg/g,连翘苷提取率为5.99 mg/g。(4)初步研究了ChCl-LA(1:1)的急性毒性,并且对双黄连复方中药制剂进行了初步的急毒评价。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方式,用ChCl-LA(1:1)作为供试液,按寇氏法进行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测定;并且用该双黄连低共熔复方中药制剂作为供试品,按半数致死量的1/5组、半数致死量的1/10组给药,测定该制剂对实验动物的体重增长、脏器系数以及反映肝肾功能的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ChCl-LA(1:1)的LD50=3538 mg/kg,95%置信区间3254 mg/kg3855 mg/kg,这表明ChCl-LA(1:1)属于低毒物质。用此复方双黄连口服制剂短期给药后对实验动物的体重增长、脏器系数以及反映肝肾功能的主要生化指标均未见有明显的影响。(5)用氯化胆碱类的低共熔溶剂作为溶剂,研究黄芩自生酶催化水解黄芩苷制备黄芩素的最佳条件。以黄芩苷的水解率为指标,筛选出水解黄芩苷最优的溶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温度、底物浓度和加酶量等因素对黄芩苷水解率的影响,并且对最优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考察范围内,以黄芩苷为水解底物,选择了含水量80%的氯化胆碱:尿素(1:1)的低共熔溶剂作为水解黄芩苷的溶剂,确定最优水解条件为:每毫升反应体系中加入黄芩自身酶160μL,反应温度为50℃,黄芩苷浓度为0.2 mg/mL,在此条件下水解,黄芩苷水解率为92.3%,黄芩素的纯度为82.8%。

王彬容[6](2019)在《金钗石斛提取物的绿色制备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斛自古为名贵中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中药石斛来源于兰科Dendrobium Sw.属多种植物,其主要品种的植物学名为:石斛Dendrobium nobileLindl.。此品种即人们常说的“金钗石斛”,李时珍谓“其茎状如金钗之股,故古有金钗石斛之称”,其名早在唐代《道藏》之《太上肘后玉经方》中就已见载,历代中医处方所用石斛主要为此品种,其药用功效已被历代中医临床和现代药理研究所证实,且其关键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类成分。金钗石斛生物碱类成分的常规提取方法为有机溶剂回流法,在节能、降耗、减污方面不具优势,开发绿色提取技术很有必要。中药石斛也具有药食两用属性,例如,在金钗石斛的主产地赤水-合江区域有“石斛老鸭汤”的传统菜品,而铁皮石斛D.officinale也将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管理(据国卫办食品函[2018]278号文件)。但不同植物来源的石斛化学成分差异很大,金钗与铁皮相比,总生物碱含量前者远高于后者,而多糖含量后者远高于前者。化学成分的差异可能意味着活性和安全性存在差异。有关金钗石斛安全性的零星报道显示其毒性很低,但早在1936年医学家经利彬已通过实验表明其浸膏有心脏抑制作用,故进一步进行安全性评价对于认识其药食两用的范畴很有意义。基于以上因素,本论文着眼于金钗石斛生物碱的绿色制备工艺、活性和安全性展开了系列研究。1、优化了酸性染料比色法定量测定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的方法。确定了以柠檬酸缓冲液、溴甲酚绿、三氯甲烷和未碱化络合物作为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实验条件,来定量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pH为3的柠檬酸缓冲液1ml,溴甲酚绿酸性染料1.5ml,三氯甲烷3ml。该方法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加标回收率高。2、探讨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的绿色工艺。利用正交方法确定了其最佳条件为:90%乙醇、萃取温度7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1.5h,该方法提取总生物碱的收率为0.313%。与乙醇索式抽提方法相比,超临界法收率是后者两倍。3、探讨了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s)法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的绿色工艺,并对大孔树脂法初步纯化总生物碱和回收利用天然低共熔溶液(NADES)进行了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NADES为氯化胆碱与甘油以1:2合成的共熔物、超声提取方式及各因素的最佳值,并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经RSM分析优化得到NADES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方法,其各条件为:水比例20%、料液比20ml/g、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30min。将该方法与文献报道的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氯化胆碱和甘油组成的NADES溶液提取收率为0.440%,其收率高于试验比较方法的两倍左右。另外,通过斑马鱼鱼类急性毒性试验考察了该NADES毒性,发现该NADES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58.80g/L,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化学品毒性标准。此外,对大孔树脂法初步纯化总生物碱和回收NADES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四种大孔树脂对总生物碱的吸附和解析能力,发现D101大孔树脂最佳,并确定了初步纯化总生物碱的方法,得到总生物碱收率为84.12%及NADES第二次重复收率可达98.66%。4、对超临界法提取物、NADES法提取物、NADES联合大孔树脂法纯化物三种样品进行了LC-MS分析。发现各样品中主要都含dendramine、石斛碱两种生物碱和β-sitosterol,石斛碱居多。因此,通过GC定量测定三种样品石斛碱的收率分别为:超临界法提取物0.229%、NADES法提取物0.404%、NADES联合大孔树脂法纯化物0.402%,表明得到的生物碱样品主要成分为石斛碱。5、利用DPPH法、ABTS法及铁氰化钾法测定了超临界法提取物、NADES法提取物、NADES联合大孔树脂法纯化物样品的抗氧化能力。NADES联合大孔树脂法纯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907 mg/ml,NADES法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最好,其IC50为1.023 mg/ml。NADES联合大孔树脂法纯化物的还原能力最强。表明三种总生物碱样品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都低于Vc。6、研究了金钗石斛醇提物的不同萃取部位对斑马鱼的胚胎毒性,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毒性最大,经LC-MS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为石斛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石斛碱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主要通过观察各形态学指标,测定细胞凋亡情况,以及测定发生氧化应激时SOD酶活性和MDA含量来说明石斛碱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石斛碱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一致(LC50分别为0.207mg/ml、0.504mg/ml),主要表现为心包肿大、心率下降,说明乙酸乙酯萃取物的主要毒性成分为石斛碱。试验表明,随着石斛碱的浓度增加,其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增强(在140mg/L浓度时开始出现死亡);斑马鱼死亡率与石斛碱浓度和处理时间都具有一定相关性;石斛碱80mg/L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明显的致畸作用。试验中还发现,石斛碱浓度与细胞凋亡情况呈正相关,表明石斛碱诱导了斑马鱼胚胎的细胞凋亡;并且,SOD酶活性增加、MDA量减少,表明石斛碱引起了斑马鱼胚胎的氧化应激,发生致畸作用;同时,随着石斛碱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对斑马鱼胚胎毒性越大,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越明显。

郑银[7](2019)在《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的多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6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探讨烧伤患者的烧伤面积、发病特点、烧伤原因以及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烧伤患者死亡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烧伤患者的治愈率。2、通过总结治疗经验,为今后制定烧伤患者的严重程度判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病例选择及调查内容依托“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电子病历系统”和临床科研管理平台,收录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所有烧伤住院患者共13205例,排除3426例不是以烧伤为诊断入院患者,共计纳入9779例,其中死亡病例共计68例。主要收集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致伤原因、烧伤面积、三度烧伤面积、并发症以及治疗转归等。2、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得数据使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采用最小显着性差异法和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使用平均值±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距(IQR)]来描述统计数据中变量的分散程度,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变量(年龄、性别、烧伤类型、结果)的中位数,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筛选烧伤患者的危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配对和多组比较。P<0.05被认为是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结果:1.2009-2016年期间,陆军医科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共收治13205名烧伤患者。排除3426例不是以治疗烧伤创面为目的的住院患者,保留9779例。其中男性患者6560例(67.1%),女性患者3219例(32.9%)。各年龄组烧伤患者中,25-49岁组占36.1%。大部分住院患者来自重庆,其次是四川和贵州。住院时间中位数(IQR)为17(9~33)天,死亡率仅为0.7%。在所有住院患者中,男性住院患者占比较女性住院患者高。在季节分布上,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入院烧伤病人比例分别为25.8%、28.3%、22.2%和23.7%,夏季略高,考虑这一结果与中国西南部夏季气候炎热有关。对此,我们下一步在制定烧伤预防策略时,我们不仅要考虑烧伤本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季节、气候和人为因素。2.0~10岁组烧伤患者比例最高,男性高于女性。统计发现,在0~1岁组,烧伤患者的性别、致伤原因无显着差异。在2岁以上的患者组中,患者的性别和致伤原因有显着差异。0-14岁组患者占比较大,考虑原因主要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且性格过分好奇,或者监护人的粗心大意。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烧伤防护意识增强,烧伤患者的数量递减。然而,在25-49岁组,烧伤患者人数有所增加(男性2637例,女性898例),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这部分人群为社会主要劳动人口,有更大的几率接触一些热源,导致烧伤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在所有住院患者中,男性烧伤患者人数高于女性,这差异来源于男女之间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分工。在5个不同的年龄组中,只有在0-1岁组,患者性别因素和致伤原因存在显着性差异(P=0.995)。同时我们也发现,烧伤总面积和性别因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在所有的住院患者中,最小的烧伤面积为0.1%,最大烧伤面积为100%。烧伤总面积0%-5%和6%-15%组中,患者占比最高,但死亡较少。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动化、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以及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多数患者仅伴有轻度和中度烧伤。随着烧伤面积的增加,烧伤患者的死亡率逐渐增加。尽管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人数占比较低,但当患者烧伤面积大于50%时,患者死亡率显着增加。4.在致伤原因中,热液、火焰和电流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固体和热蒸汽,还有红外线、紫外线和高温粉尘等。在不同烧伤原因中,烧伤患者的烧伤面积和住院死亡率无显着差异。在所有致伤原因中,化学烧伤患者死亡率最高,因为此类烧伤往往程度更深,并发症也较为严重。近年来,随着救治理念的更新和烧伤病人的精细化管理,烧伤病人的住院天数这一指标也逐渐受到大家重视,在2015-2016年,患者住院天数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5.在我们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治疗时,会面临很多困难,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患者年龄、烧伤面积以及并发症等,因此,确定患者确切的、单一的死亡原因很困难,因此,我们选择对死亡病历进行分析,筛选出对患者死亡率有影响的相关因素。在所有死亡病例中,脓毒症和器官并发症(内脏器官衰竭和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当然,烧伤患者的死亡原因还包括心力衰竭、腹腔室隔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癫痫等。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合并并发症类型多的患者,死亡率也较高。研究发现,并发两种并发症的患者死亡率为29.41%,而合并三种并发症的烧伤患者死亡率为60.29%。幸运的是,随着医疗救治水平和护理技术的提高,由于脓毒症和器官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的人数有所下降。6.烧伤患者的三大并发症是:休克、感染和吸入性损伤。本文中,我们纳入了休克和感染两个因素,而排除了吸入性损伤这个因素,主要原因为吸入性损伤的判断标准往往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判断,而没有进行相关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进行确诊,也有部分文献对这个因素保持怀疑,所以没有纳入此项标准。在对死亡结果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使用单因素分析来筛选和重新分配与死亡相关的多个变量。然后,我们将变量引入无条件逻辑回归模型。接下来,我们选择拟合度方法来筛选与烧伤死亡相关的六个危险因素,即:年龄、爆炸、烧伤总面积、三度烧伤面积、住院天数和休克。结果显示,爆炸伤害的患者的OR值最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爆炸中受伤的病人的治疗更为复杂,此类患者不仅仅合并有吸入性损伤,还并发有其他并发症以及复合损伤。因此,这些患者的死亡率更高;有文献报道,在爆炸事故中烧伤的患者死亡率为38.46%。不过幸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患者总体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本课题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了从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以烧伤为诊断的住院患者基本信息,通过对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平均年龄、致伤原因、烧伤面积及并发症等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发现目前烧伤患者主要三大死亡原因为:吸入性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感染,休克不再是烧伤患者临床救治的难点问题。随着基础学科的发展、临床医师早期对病情的判断预估,以及一些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近8年来烧伤患者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如果能及早对病情进行判断,早期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延长严重烧伤病人的存活期,从而进一步提高烧伤患者的治愈率。而且,近几年来,一些新的概念的提出,比如“腹腔间隙综合征”、“胸腔间隙综合征”等,这些并发症也会增加烧伤患者的治疗难度,提高患者的死亡率,如果对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标准中并发症进行补充,也能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此外,一般观点都认为男女对烧创伤的耐受力不同,性别因素也可以列入分类标准中。该课题为后续的烧伤防治与治疗以及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标准的指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王文盛[8](2019)在《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单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早期脏器损伤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严重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和烧伤早期重要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老年严重烧伤的预防与救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以下称笔者单位)2009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统计分析老年严重烧伤患者人口学特征、受伤时情况、伤情特征、治疗情况及结局方面相关指标。对数据行?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2.将笔者单位2010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2例入院时年龄≥60岁的严重烧伤患者纳入老年组,将同期124例入院时年龄在1859岁的严重烧伤患者纳入中青年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笔者单位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统计分析2组患者如下指标。(1)伤后第1、2个24 h的补液量和尿量,入院时及伤后24、48 h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乳酸水平。(2)入院时、休克期、伤后37 d的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胆红素、血肌酐、氧合指数、血小板计数。(3)病重病危天数及死亡情况。对数据行?2检验、成组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1.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单中心流行病学调查1.1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占同期入院严重烧伤患者的8.7%,前后五年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发生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2.307,P>0.05);年龄分布为6089岁,平均年龄为67.0±10.5岁,其中以60-69岁年龄段患者居多,占62.9%;老年患者中男性居多,占65.0%。不同年龄段、不同烧伤场所、不同致伤因素、不同烧伤严重程度性别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396、3.467、1.163、0.718,P>0.05)。1.2老年严重烧伤患者主要受伤场所为家庭,占69.1%;主要致伤因素为火焰烧伤,占84.5%;发生烧伤时间以夏季为高发季节,占36.1%。1.3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合并伤前系统疾病的比例为53.6%,其中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最多见,占34%;最常见的具体伤前疾病为高血压,占27.8%。1.4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分布为31%92%TBSA,平均烧伤总面积为45.0±20.0%TBSA;合并Ⅲ度烧伤者占79.4%,平均Ⅲ度烧伤面积为18.0±32.5%TBSA;合并吸入性损伤者占39.2%;伤后入院时间分布为伤后2h伤后30d;其中伤后6-48h入院者居多,占45.4%。1.5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7.0±41.0天,平均病重病危天数为8.0±15.5天;住院期间接受过手术治疗者占52.6%;平均治疗费用为107410.0±213563.0元,每1%TBSA平均治疗费用为2421.0±4674.0元;不同烧伤严重程度老年患者手术治疗比例、治疗费用、住院天数、病重病危天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0.345、1.215、5.414、0.163,P>0.05);随着年龄增加,接受手术治疗比例、治疗费用、住院天数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7.055、10.572、16.506,P(27)0.05或0.01)。1.6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率为24.7%,死亡患者平均死亡时间为伤后19.2±17.6天;治疗结局中自动出院最为常见,占60.8%;烧伤总面积、是否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是老年严重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45、3.506,95%可信区间为1.024-4.083、1.307-9.406,P(27)0.05)。2.老年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脏器损伤特点研究2.1老年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尿量明显少于中青年组(t=5.628,P<0.05),但2组患者伤后第1、2个24 h补液量和伤后第2个24 h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1、1.307,1.110,P>0.05)。2组患者入院时及伤后24、48 h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1、1.075、0.239,0、0.033、0.199,0.017、1.002、0.739,P>0.05)。2.2老年组患者休克期CK-MB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t=4.017,P(27)0.05),但2组患者入院时及伤后37 d 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9、0.001,P>0.05);老年组患者休克期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t=6.485,P(27)0.05),但2组患者入院时及伤后37 d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7、0.002,P>0.05);老年组患者入院时及休克期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t=4.226、12.299,P<0.05或P<0.01),2组患者伤后37 d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3,P>0.05);老年组患者入院时、休克期及伤后37 d氧合指数分别为(371±16)、(263±16)、(228±18)mmHg(1mmHg=0.133 kPa),明显低于中青年组的(420±13)、(327±13)、(281±17)mmHg(t=5.650、9.782、4.856,P<0.05或P<0.01);老年组患者伤后37 d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中青年组(t=6.636,P(27)0.05),但2组患者入院时及休克期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8、0.588,P>0.05)。2.3老年组患者的病重病危天数、病死率高于中青年组(Z=-2.303,?2=13.676,P<0.05或P<0.01)。结论:1.尽管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占同期入院严重烧伤患者的比例不高,但合并基础疾病多见,病死率高。60-69岁、男性是老年严重烧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夏季、火焰烧伤、家庭是老年严重烧伤发生的高危因素;随着年龄增加,治疗愿望减弱;烧伤总面积、是否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是老年严重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与中青年严重烧伤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在休克期同等组织灌注的情况下,烧伤早期心脏、肝脏、肾脏、肺脏、凝血系统损伤明显,病情重且病死率高。

张鹏飞[9](2018)在《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波纹巴非蛤是我国南方沿海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增,巴非蛤增养殖规模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南方潮下带泥质底栖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几年由于苗种来源单一、短缺,养殖技术粗放,导致巴非蛤蛤苗运输成活率低,蛤苗底播成活率低,养殖单产下降。巴非蛤生理生态研究是开展底播增养殖的基础,虽然已有一些报道,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生态、能量收支、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及敌害对其的捕食作用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期望能充实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理论,并为其增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研究了不同悬浮颗粒条件下巴非蛤的摄食和能量收支响应,发现巴非蛤假粪阈值为17.00-19.80mg L-1;巴非蛤对无机颗粒的保留呈机械性筛选特性,保留效率与粒径大小相关;对有机颗粒的保留效率受粒径大小和浓度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巴非蛤倾向保留大粒径有机颗粒;在低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随颗粒浓度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巴非蛤摄食率和生长余能(SFG)以递减的速率而增加,逐渐接近最大值,在高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清滤率和SFG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波纹巴非蛤对饵料条件变化响应敏感,通过调节颗粒的保留率、摄食行为(滤水率,假粪)和生理(吸收率,耗氧率)等优化能量摄入。2.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发现适宜巴非蛤摄食和生长的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18-32℃和25-30;海洋酸化胁迫下(pCO2>1500μatm)和低氧胁迫(溶解氧≤2 mg O2 L-1)下巴非蛤的摄食行为受到显着抑制,摄食率和SFG显着下降;巴非蛤摄食最适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28.42℃:,盐度29.29,溶解氧5.99mg L-1。结果表明,低盐及低温条件均不利于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在海洋酸化以及低氧胁迫下,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机能受到抑制。3.波纹巴非蛤初始半致死低温(26dLILT50)和高温(8d UILT50)分别为6.76±0.10℃和33.49±0.022℃,基于心率的阿氏拐点温度(ABT)为35.64±0.77℃,为其急性致死温度;初始半致死低盐(27dLILS50)和高盐(40dUILS50)分别为17.90±0.40和42.06±0.42。巴非蛤对低氧的耐受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降低,温度为25℃时,巴非蛤半致死溶解氧浓度(288hLC50)为 0.72 mg O2 L-1,30℃时巴非蛤 96hLC50 和 120hLC50分别为0.49和0.64 mg O2 L-1。与其他热带亚热带双壳类相比,巴非蛤对低温、低盐和低氧的耐受性较弱,而相比于潮下带双壳类,巴非蛤则具有较强的耐热性。4.波纹巴非蛤潜泥能力随规格的增大而增强,波纹巴非蛤幼贝比成体对底质粒径的选择范围更广,能在含沙率高达80%的底质条件下完成埋栖过程,而成体在底质含砂率≥40%时潜泥行为显着受阻。幼贝(壳长5-20mm)潜泥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30℃,当温度<15℃或>34℃时,壳长小于5mm幼贝超过半数不能完成潜泥过程。底质的含水率和含沙率通过影响巴非蛤的埋栖深度来影响巴非蛤摄食和能量收支,在含水率≥40%或含沙率≤40%的泥质底质中,巴非蛤的埋栖深度分别显着大于其他底质条件,当巴非蛤埋栖深度为6.5cm时,清滤率和SFG最大,过浅或过深其清滤率和SFG均显着降低。这表明,波纹巴非蛤适宜栖息于泥沙质或泥质底质,同时其埋栖深度对巴非蛤摄食和生长有显着的影响。5.波纹巴非蛤耐干露能力随湿度增加而增强,15℃下巴非蛤耐干露能力最强,Lt50为131h干露超过6h,幼贝的潜泥行为会受显着影响,超过48h后幼贝全部死亡;干露时长超过24h成体恢复后的存活率会显着降低,超过48h,存活率低于50%;干露不超过24h不会影响成体潜泥表现,干露超过48h后恢复时成体的摄食和吸收功能显着受损,SFG为负值。干露胁迫下巴非蛤体内糖原含量显着降低,无氧代谢产物丙酮酸含量显着降低,足肌和外套膜琥珀酸含量在干露12h后显着升高,足肌乳酸在干露24h后显着升高;内脏团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活力分别在6h、12h和48h显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显着降低,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力在24h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干露对波纹巴非蛤的存活、潜泥行为、摄食和生长均有不利影响,其幼贝和成体的干露运输适宜温度分别为20-24℃和15℃,干露时间分别以不超过6h和24h为宜。6.波纹巴非蛤埋栖较浅,不能躲避远洋梭子蟹的捕食危害,其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受水温显着影响,水温≤15℃时,远洋梭子蟹基本不捕食巴非蛤,当水温≥20℃时,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加,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昼夜差异,对稚贝和小规格成体的选择性和摄食率显着高于大规格成体。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底播波纹巴非蛤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蛤苗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杨峰[10](2018)在《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候选抗原PA0833和POH的鉴定及免疫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属于非发酵菌中的假单胞菌属,在医院病房及医疗器械中广泛存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呼吸科、烧伤科、ICU病房、老年病科等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之一。随着多重耐药的PA菌株的数量逐渐增加,许多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2017年WHO发布的《全球抗生素耐药细菌优先性列表》中将PA列为第1级(最危急级别),这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急需新的治疗方法进行应对,疫苗与抗体是目前理想的选择。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曾有4种疫苗及3种抗体分别开展了临床试验,但尚未成功,目前尚无一种疫苗进入临床应用,其原因主要是PA致病因素多而复杂,以往PA疫苗采用的抗原类型过于单一,难以激发较全面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因此,应该紧密结合PA临床感染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并综合分析PA致病的关键靶点和机制,综合应用疫苗研发新技术,高效、准确筛选鉴定疫苗保守抗原,构建多靶点、多组分抗原联合疫苗,使得疫苗免疫后能够有效阻断细菌定植和致病的多个通路和环节,达到清除细菌和控制感染的目的。本课题组前期在建立的PA菌种资源库和临床血清和淋巴细胞样本库的基础上,从PA菌株的全基因组水平出发,基于反向疫苗学技术,全方位筛选出保守性好、特异性高的免疫保护优势抗原42个。本人在博士期间,建立PA感染小鼠肺炎模型(临床感染最为严重),从这42个免疫保护优势抗原中成功筛选出11个保护性抗原,其中新发现6个保护性抗原,包括3个功能已知蛋白(如Ⅵ型分泌系统的关键蛋白Hcp1、外膜蛋白PopB、OprL)和3个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如PA0833、PA0807、PA5505);同时还验证了5个已报道过的保护性抗原(如鞭毛蛋白Flic、Ⅲ型分泌系统关键蛋白PcrV、外膜蛋白OprI、OprF等、外毒素ToxA)。对于功能未知的保护性抗原,选定保护率最高的PA0833,采用3种PA感染动物模型(肺炎模型、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进一步确定其保护效果。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PA0833的功能,采用生物理化实验、基因敲除实验等方法对PA0833的功能进行分析和验证,以分析PA0833的免疫保护作用机制。最后对筛选出的11个保护性抗原进行多重配伍选择,并进行融合表达,筛选到以PcrV-OprI-Hcp1(POH)为代表的多个高表达、易纯化、高保护率的两亚单位或三亚单位PA融合蛋白疫苗。PA0833蛋白虽然在单个抗原状态下,容易表达和纯化,且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但是在融合蛋白疫苗筛选过程中却没有筛选到包含PA0833亚单位的高表达、易纯化的融合蛋白抗原。然后采用3种PA感染动物模型(肺炎模型、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评价POH的免疫保护性;并体内外实验评价POH苗免疫后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从而对POH的免疫保护机制进行初步的探索。主要的结果如下所述:(1)铜绿假单胞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保护性抗原的筛选。为了筛选和评价PA的保护性抗原,根据PA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建立贴近临床感染现状的3种动物模型,即PA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在小鼠肺炎模型中,PAO1以LD50(5.0×106 CFUs/mouse)剂量能够有效感染小鼠,细菌主要在肺脏大量定植、并能使肺脏发生显着的病理改变;以2×LD50(1.0×107 CFUs/mouse)剂量感染小鼠,能够通过急性肺炎使小鼠死亡率达到90%左右。在小鼠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中88℃灼伤8 s,能够造成小鼠皮肤Ⅲ°烧伤。PAO1以300 CFUs/mouse剂量能够有效感染Ⅲ°烧伤的小鼠,细菌主要在肝脏、脾脏和皮肤大量定植,并能够使小鼠在7天内死亡率达到80%左右。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中PAO1以LD50(3.5×107 CFUs/mouse)剂量能够有效感染小鼠,细菌主要在肝脏和脾脏大量定植;以2×LD50(7.0×107 CFUs/mouse)剂量感染小鼠,能够通过全身感染使小鼠死亡率达到90%左右。然后采用急性肺炎模型对候选的42个重组蛋白(免疫优势抗原)进行了筛选,成功筛选出11个保护性抗原。(2)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候选抗原PA0833的免疫保护机制及鉴定。为了对功能未知的保护性抗原PA0833进行评价和鉴定,首先通过PA的动物攻毒保护实验进一步明确,PA0833蛋白在3种PA感染动物模型(肺炎模型、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中都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PA0833蛋白免疫后能诱导机体产生强力的免疫应答,通过显着减少脏器细菌定殖、炎性因子表达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脏器的病理变化,提高小鼠的生存率。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PA0833蛋白的功能,同时采用生物理化实验(分子筛层析、化学交联分析及肽聚糖结合试验等)对PA0833的功能进行验证,确定PA0833蛋白是OmpA C-like蛋白,其C端结构域能够形成二聚体,并能与肽聚糖结合。最后通过构建PAO1的PA0833基因敲除株及回补突变株,分析了PA0833基因在细菌的生存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证实PA0833基因通过部分参与PA对酸性或强还原剂的耐受过程,从而增强PA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而且PA0833基因与PAPAO1的毒力相关,且通过激活宿主细胞的NOD样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参与了机体针对PA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因此PA0833可作为一种新型的PA疫苗候选抗原。(3)铜绿假单胞菌PcrV-OprI-Hcp1三亚单位融合蛋白候选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及机制。对筛选出的保护性抗原进行多重配伍选择,并进行融合表达,筛选几个高表达、易纯化、高保护率的两亚单位或三亚单位PA融合蛋白疫苗,如PcrV-OprI-Hcp1(POH)等。首先对POH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检定发现POH在溶液中以稳定的二聚体方式存在,并通过比较四种常用人佐剂选择了Al(OH)3为最优佐剂。然后通过动物攻毒保护实验确定,在肺炎模型、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中POH比单个抗原(PcrV、OprI、Hcp1)具有更好的保护力,且对不同的PA临床分离株具有广泛的保护作用。POH免疫后能诱导机体产生强力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通过显着减少脏器细菌定殖、炎性因子表达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脏器的病理变化,提高小鼠的生存率。最后重点从体内外试验评价了POH特异性抗体的功能,证实POH特异性抗体在保护应答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此POH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候选抗原。主要的结论如下:(1)新发现的铜绿假单胞菌保护性抗原PA0833在PA感染小鼠急性肺炎模型、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全身感染模型中均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鉴定PA0833为OmpA C-like蛋白,证实其是新的毒力因子,能够增强PA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与PA的致病力相关,参与机体针对PA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这为阐明PA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基础,为抗PA感染提供了潜在靶点。(2)设计的三亚单位融合蛋白POH,具有高表达、易纯化、可溶稳定均一、高保护率的优点,其免疫后能诱导机体产生强力的全面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能在肺炎模型、烧伤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中减少细菌定植,提高小鼠生存率。这种抗原多组分融合蛋白,为探讨PA疫苗抗原组合形式、协同免疫增强策略提供了实验基础,同时也为研制多联多价的PA疫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及技术支撑。

二、三种回归方法计算半数致死烧伤面积结果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回归方法计算半数致死烧伤面积结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草鱼鱼鳞明胶缓释膜的制备、性质和对烫伤创面愈合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鱼鳞明胶的提取工艺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方法
        1.3.1 鱼鳞明胶提取
        1.3.2 酶法制备草鱼鱼鳞明胶的单因素实验
        1.3.3 Protease A酶解工艺的优化
        1.3.4 鱼鳞明胶热水提胶的单因素实验
        1.3.5 鱼鳞明胶热水提胶工艺的优化
        1.3.6 鱼鳞明胶粘度的测定
        1.3.7 鱼鳞明胶凝胶强度的测定
        1.3.8 鱼鳞明胶得率的计算
    1.4 结果与讨论
        1.4.1 鱼鳞明胶酶解条件的确定
        1.4.1.1 响应面实验的设计与实验结果
        1.4.1.2 回归分析
        1.4.1.3 最佳酶解条件的确定及验证
        1.4.2 鱼鳞明胶提取工艺的确定
        1.4.2.1 提胶的时间对鱼鳞明胶性质的影响
        1.4.2.2 提胶PH对鱼鳞明胶性质的影响
        1.4.2.3 提胶温度对鱼鳞明胶性质的影响
        1.4.2.4 料液比对鱼鳞明胶性质的影响
        1.4.3 热水法提取草鱼鱼鳞明胶工艺的优化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鱼鳞明胶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方法
        2.3.1 鱼鳞明胶的提取
        2.3.2 鱼鳞明胶的氨基酸组成
        2.3.3 电泳法测定鱼鳞明胶相对分子质量
        2.3.4 鱼鳞明胶粘度的测定
        2.3.5 鱼鳞明胶等电点的测定
        2.3.6 鱼鳞明胶表面疏水性指数测定
        2.3.7 红外光谱测定
        2.3.8 X-射线衍射测定
        2.3.9 凝胶温度和熔化温度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草鱼鱼鳞明胶的氨基酸组成
        2.4.2 草鱼鱼鳞明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2.4.3 草鱼鱼鳞明胶的特性粘度
        2.4.4 草鱼鱼鳞明胶的等电点
        2.4.5 草鱼鱼鳞明胶的表面疏水性
        2.4.6 草鱼鱼鳞明胶的红外光谱
        2.4.7 草鱼鱼鳞明胶的X-射线衍射分析
        2.4.8 草鱼鱼鳞明胶的凝胶温度和熔化温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鱼鳞明胶的成膜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3 方法
        3.3.1 草鱼鱼鳞明胶膜的制备
        3.3.2 膜厚度的测定
        3.3.3 膜的力学性能
        3.3.4 膜透气性和表面蒸发量的测定
        3.3.5 膜的吸水性测定
        3.3.6 虎杖提取物的提取
        3.3.7 虎杖提取物含量的测定
        3.3.8 载药膜的制备
        3.3.9 载药膜中虎杖提取物含量的测定
        3.3.10 载药膜的溶出曲线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鱼鳞明胶成膜介质的选择
        3.4.2 鱼鳞明胶浓度对膜的性质的影响
        3.4.2.1 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3.4.2.2 对膜的透气性和表面蒸发量的影响
        3.4.2.3 对膜的吸水率的影响
        3.4.3 甘油含量对鱼鳞明胶膜性质的影响
        3.4.3.1 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3.4.3.2 对膜的透气性和表面蒸发量的影响
        3.4.3.3 对膜的吸水率的影响
        3.4.4 壳聚糖添加量对鱼鳞明胶膜性质的影响
        3.4.4.1 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3.4.4.2 对膜的透气性和表面蒸发量的影响
        3.4.4.3 对膜的吸水率的影响
        3.4.5 载药膜载药量的测定
        3.4.5.1 标准曲线的建立
        3.4.5.2 膜片的最大载药量的测定
        3.4.6 载药膜的溶出曲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烫伤膜的制备及理化性质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3 方法
    4.4 膜片理化性质的测定
        4.4.1 膜厚度的测定
        4.4.2 膜的力学性能
        4.4.3 膜片透气性和表面蒸发量的测定
        4.4.4 膜的吸水性测定
    4.5 结果与讨论
        4.5.1 膜片厚度的测定
        4.5.2 膜的力学性能
        4.5.2.1 断裂强度的测定
        4.5.2.2 拉伸强度的测定
        4.5.3 膜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4.5.4 膜的吸水性测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膜片的生物安全性及促进愈合作用的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3 方法
        5.3.1 生物安全性研究
        5.3.1.1 溶血率的测定
        5.3.1.2 家兔皮下实验
        5.3.1.3 全身急性毒性实验
        5.3.2 膜皮的促愈合作用的研究
        5.3.2.1 新西兰兔深Ⅱ度烫伤模型的制备
        5.3.2.1 实验分组和给药
        5.3.2.3 创面促愈合情况的观察
    5.4 数据的处理
    5.5 结果与讨论
        5.5.1 生物安全性研究
        5.5.1.1 溶血率
        5.5.1.2 新西兰兔皮下刺激实验
        5.5.1.3 全身急性毒性实验
        5.5.2 膜片的促愈合作用研究
        5.5.2.1 深Ⅱ度烫伤模型的制备结果
        5.5.2.2 新西兰兔深Ⅱ度烫伤创面的大体观察
        5.5.2.3 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
        5.5.2.4 组织学切片观察
        5.5.2.5 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5.6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2.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新型光敏剂YLG-1的细胞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光动力疗法和光敏剂的概述
    1.1 光动力疗法的基本原理
        1.1.1 光动力疗法的作用要素
        1.1.2 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
        1.1.3 光动力疗法的应用现状
    1.2 光动力疗法药物—光敏剂
        1.2.1 光敏剂的发展历史
        1.2.2 光敏剂的类型
        1.2.3 光敏剂的特性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2.1 新光敏剂昂达吩奇的简介
    2.2 光敏剂昂达吩奇的光学特性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探究YLG-1 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细胞培养和溶液制备
    3.2 肿瘤细胞杀伤实验
        3.2.1 实验方法
        3.2.2 实验结果
    3.3 细胞内蛋白含量检测
        3.3.1 实验步骤
        3.3.2 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胞中YLG-1 的荧光成像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细胞培养和溶液制备
    4.2 细胞内光敏剂荧光半定量分析
        4.2.1 实验方法
        4.2.2 图像分析
        4.2.3 实验结果
    4.3 光敏剂的亚细胞定位
        4.3.1 实验方法
        4.3.2 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细胞内YLG-1 含量检测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溶液制备
        5.1.4 色谱条件
    5.2 HPLC检测YLG-1 标准曲线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结果
    5.3 专属性考察
        5.3.1 实验方法
        5.3.2 实验结果
    5.4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5.4.1 实验方法
        5.4.2 实验结果
    5.5 加样回收率实验
        5.5.1 实验方法
        5.5.2 实验结果
    5.6 精密度检测
        5.6.1 实验方法
        5.6.2 实验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附录 缩略词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化妆品中微塑料颗粒对斑马鱼毒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塑料及其研究现状
        1.1.1 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与分布
        1.1.2 化妆品中的微塑料
        1.1.3 微塑料的种类与鉴定方法
        1.1.4 微塑料对生态的影响
        1.1.5 微塑料的研究方向与挑战
    1.2 斑马鱼及其研究现状
        1.2.1 模式生物——斑马鱼
        1.2.2 斑马鱼的研究应用
        1.2.3 斑马鱼在毒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1.2.4 以斑马鱼为模型的微塑料毒理学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2 洗面奶中磨砂颗粒成分的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仪器设备和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室潜在微塑料污染的空白测试
        2.2.2 磨砂洗面奶的稀释溶解
        2.2.3 磨砂颗粒的收集
        2.2.4 微塑料颗粒的检测
    2.3 实验结果
        2.3.1 实验室潜在微塑料污染的空白测试结果
        2.3.2 微塑料颗粒目视分析的结果
        2.3.3 微塑料颗粒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
        2.3.4 微塑料颗粒光学显微镜分析的结果
    2.4 讨论
3 聚乙烯微塑料颗粒对红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3.1 实验材料
        3.1.1 生物材料
        3.1.2 仪器设备与耗材
    3.2 实验方法
        3.2.1 初步探索微塑料颗粒投加的浓度范围
        3.2.2 测定微塑料颗粒对红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
    3.3 实验结果
        3.3.1 初步探索微塑料颗粒投加的浓度范围
        3.3.2 计算500 目聚乙烯微塑料颗粒LC_(50)及其95%可信限
        3.3.3 计算500 目聚乙烯微塑料颗粒LC_(50)及其95%可信限
        3.3.4 计算吸附洗面奶的100 目聚乙烯微塑料颗粒LC_(50)及其95%可信限
    3.4 讨论
4 聚乙烯微塑料颗粒对红斑马鱼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1 实验原理
    4.2 实验材料
        4.2.1 生物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仪器设备与耗材
        4.2.4 试剂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荧光素钠(FL)耐光性检测
        4.3.2 荧光素钠(FL)特异性检测
        4.3.3 样品浓度与曲线下净保护面积的线性关系检测
        4.3.4 ORAC法准确度
        4.3.5 ORAC法精密度
        4.3.6 ORAC法重现性
        4.3.7 数据处理方法
        4.3.8 暴露实验分组
        4.3.9 组织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4.3.10 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的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荧光素钠(FL)耐光性检测
        4.4.2 荧光素钠(FL)特异性检测
        4.4.3 样品浓度与曲线下净保护面积的线性关系检测
        4.4.4 ORAC法准确度
        4.4.5 ORAC法精密度
        4.4.6 ORAC法重现性
        4.4.7 聚乙烯微塑料颗粒对红斑马鱼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5 讨论
5 聚乙烯微塑料颗粒对红斑马鱼鳃丝细胞的损伤
    5.1 实验材料
        5.1.1 生物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仪器设备与耗材
        5.1.4 试剂配制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不同红斑马鱼组织中性红染色的实验结果
        5.3.2 聚乙烯微塑料颗粒对红斑马鱼鳃丝中性红保留时间的影响
    5.4 讨论
6 聚乙烯微塑料颗粒对红斑马鱼摄食行为的影响
    6.1 实验材料
        6.1.1 生物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 仪器设备与耗材
        6.1.4 试剂配制
    6.2 实验方法
        6.2.1 红斑马鱼摄食时间的测定
        6.2.2 红斑马鱼鳃、肠、肝的干重测定
        6.2.3 红斑马鱼内脏残留物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红斑马鱼摄食时间的测定结果
        6.3.2 红斑马鱼鳃、肠、肝的干重测定结果
        6.3.3 红斑马鱼内脏残留物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测定结果
    6.4 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历

(4)液氨储罐灾难性破裂事故隔离区域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泄漏事故隔离区域研究现状
        1.2.2 泄漏事故危险区域划分方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液氨特性与事故机理分析
    2.1 氨的基本特性分析
        2.1.1 理化性分析
        2.1.2 危险性分析
    2.2 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2.2.1 液氨泄漏事故统计
        2.2.2 液氨泄漏事故分析
    2.3 灾难性破裂事故机理分析
        2.3.1 泄漏扩散分析
        2.3.2 事故类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氨储罐调研数据分析
    3.1 调研对象
    3.2 液氨储罐体积调查
    3.3 液氨储存条件调查
    3.4 气象条件收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事故隔离区域划分相关理论研究
    4.1 泄漏事故隔离区域划分基础理论
        4.1.1 事故隔离区域特征分析
        4.1.2 事故后果死亡概率模型
    4.2 液氨储罐灾难性破裂事故隔离区域界定
        4.2.1 事故危险区域划分理论及方法分析
        4.2.2 事故隔离区域相关内容界定
    4.3 数值模拟的实施工具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事故隔离区域划分研究
    5.1 模拟对象和内容
    5.2 模拟初始条件设定
    5.3 中毒事故隔离区域最大隔离半径研究
        5.3.1 事故后果模拟
        5.3.2 影响因素分析
    5.4 火灾事故隔离区域最大隔离半径研究
        5.4.1 事故后果模拟
        5.4.2 影响因素分析
    5.5 爆炸事故隔离区域最大隔离半径研究
        5.5.1 事故后果模拟
        5.5.2 影响因素分析
    5.6 液氨储罐灾难性破裂事故隔离区划分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情况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低共熔溶剂在黄芩有效成分提取及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低共熔溶剂
        1.2.1 低共熔溶剂的定义
        1.2.2 低共熔溶剂的理化性质
        1.2.3 DESs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1.2.4 低共熔溶剂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
    1.3 超高压提取技术简介
        1.3.1 超高压提取机制
        1.3.2 超高压提取因素
        1.3.3 超高压提取方法和其他提取方法的对比
        1.3.4 超高压提取的优势
        1.3.5 超高压的发展前景
    1.4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简介
        1.4.1 黄芩苷的提取研究进展
        1.4.2 黄芩素的提取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HPLC色谱条件
        2.2.3 DESs的合成和DESs水溶液的制备
        2.2.4 黄芩苷在不同DESs中的溶解度测定
        2.2.5 微波辅助提取黄芩苷的溶剂筛选
        2.2.6 响应面法优化黄芩苷的提取条件研究
        2.2.7 含水量的筛选
        2.2.8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2.2.9 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2.2.10 黄芩苷的纯化初步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DESs对黄芩苷溶解性的影响
        2.3.2 不同DESs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
        2.3.3 响应面设计最佳提取条件确定
        2.3.4 含水量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
        2.3.5 方法学考察结果
        2.3.6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
        2.3.7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药材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
        2.3.8 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苷的纯化结果
    2.4 结论
第三章 超高压辅助低共溶溶剂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HPLC色谱条件
        3.2.3 DESs的合成和其水溶液的制备
        3.2.4 黄芩苷在不同DESs中的溶解度测定
        3.2.5 超高压辅助提取黄芩苷的溶剂筛选
        3.2.6 响应面法优化黄芩苷提取条件研究
        3.2.7 不同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DESs对黄芩苷溶解性的影响
        3.3.2 不同DESs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
        3.3.3 响应面设计最佳提取条件确定
        3.3.4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
        3.3.5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药材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超高压辅助低共熔溶剂制备兽用双黄连复方中药制剂及其毒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DESs的合成和DESs水溶液制备
        4.2.3 样品制备
        4.2.4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4.2.5 正交试验优化制备超高压双黄连口服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
        4.2.6 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4.2.7急毒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
        4.3.2 含水量对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提取率的影响
        4.3.3 保压时间对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提取率的影响
        4.3.4 提取压力对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提取率的影响
        4.3.5 固液比对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提取率的影响
        4.3.6 双黄连复方中药制剂的最佳制备条件确定
        4.3.7 与药典方法作比较
        4.3.8 低共熔溶剂急毒评价
        4.3.9 双黄连低共熔溶剂复方中药制剂的急毒评价
    4.4 结论
第五章 低共熔溶剂中酶法水解黄芩苷制备黄芩素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DESs的合成和DESs水溶液的制备
        5.2.3 HPLC色谱分析
        5.2.4 黄芩苷溶解度测定
        5.2.5 黄芩自身酶的提取及酶活测定
        5.2.6 黄芩苷水解条件优化
        5.2.7 黄芩素的制备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种类DESs和不同含水量DESs对黄芩苷溶解度的影响
        5.3.2 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
        5.3.3 反应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
        5.3.4 pH值对水解率的影响
        5.3.5 底物浓度对黄芩苷水解率的影响
        5.3.6 加酶量对黄芩苷水解率的影响
        5.3.7 黄芩苷水解的最佳条件
        5.3.8 黄芩素产率及纯度
    5.4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金钗石斛提取物的绿色制备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金钗石斛简介
    1.2 金钗石斛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1.2.1 化学成分
        1.2.2 金钗石斛的药理活性
    1.3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1.3.1 金钗石斛提取方法
        1.3.2 金钗石斛分离纯化方法
        1.3.4 金钗石斛安全性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优化
    2.1 试验器材
        2.1.1 试验仪器
        2.1.2 药品与试剂
    2.2 方法及结果
        2.2.1 试验溶液的制备
        2.2.2 测定种类条件的选择
        2.2.3 酸性染料和测定波长的确定
        2.2.4 均匀设计试验的建立
        2.2.5 均匀设计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2.2.6 方法学验证
    2.3 本章小结
3 超临界流体法制备金钗石斛总生物碱提取物
    3.1 试验器材及实验装置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试验仪器
        3.1.3 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3.2 方法及结果
        3.2.1 装置操作步骤
        3.2.2 样品预处理及超临界CO_2萃取
        3.2.3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3.2.4 单因素实验
        3.2.5 正交试验
        3.2.6 验证及方法对比试验
    3.3 本章小结
4 低共熔溶剂法制备金钗石斛总生物碱提取物
    4.1 试验器材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方法与结果
        4.2.1 NADESs制备
        4.2.2 NADESs提取方法
        4.2.3 总生物碱的测定
        4.2.4 NADESs类型及提取方法考察
        4.2.5 单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的影响
        4.2.6 响应面优化提取条件
        4.2.7 验证及方法对比实验
        4.2.8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纯化及NADESs重复利用工艺流程
        4.2.9 大孔树脂的物理参数及处理
        4.2.10 大孔树脂型号筛选
        4.2.11 大孔树脂静态吸附与解析试验
        4.2.12 大孔树脂动态吸附与解析试验
        4.2.13 NADESs溶剂的重复利用
        4.2.14 NADES毒性考察
    4.3 小结及讨论
5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提取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5.1 试验器材
        5.1.1 试验仪器
        5.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 LC-MS法对提取物定性分析
        5.2.1 实验方法
        5.2.2 主要成分的鉴定
    5.3 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石斛碱的含量
        5.3.1 气相色谱条件
        5.3.2 溶液的制备
        5.3.3 校正因子测定
        5.3.4 线性考察
        5.3.5 方法学考察
        5.3.6 提取物样品测定
    5.4 小结及讨论
6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考察
    6.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 样品和Vc溶液的制备
    6.3 方法及结果
        6.3.1 对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
        6.3.2 对ABTS清除能力测定
        6.3.3 总还原能力测定
    6.4 小结及讨论
7 金钗石斛醇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研究
    7.1 试验器材
        7.1.1 材料及试剂
        7.1.2 实验仪器
    7.2 方法及结果
        7.2.1 样品的制备
        7.2.2 胚胎收集
        7.2.3 给药处理
        7.2.4 观察和测定毒性指标
        7.2.5 金钗石斛不同提取部位对斑马鱼胚胎的影响
        7.2.6 乙酸乙酯萃取物主要成分确定
        7.2.7 石斛碱对斑马鱼胚胎的影响
    7.3 小节及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7)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在临床应用及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8)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单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早期脏器损伤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单中心流行病学调查
    1.1 前言
    1.2 对象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老年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脏器损伤特点的研究
    2.1 前言
    2.2 对象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烧伤休克过度复苏现象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工作情况
致谢

(9)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波纹巴非蛤介绍
        1.1.1 波纹巴非蛤生物学
        1.1.2 波纹巴非蛤产业及养殖现状
        1.1.3 波纹巴非蛤研究现状
        1.1.4 波纹巴非蛤种群变动分析及其资源保护对策
    1.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生理研究进展
        1.2.1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器官组织学
        1.2.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机制
        1.2.3 滤食性双壳类的颗粒保留与选择
        1.2.4 滤食性双壳类的摄食调节
    1.3 双壳类能量学及研究进展
        1.3.1 双壳类能量收支方程及研究方法
        1.3.2 环境因子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1.3.3 贝类能量学研究意义及应用
    1.4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埋栖行为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2 环境因子对埋栖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1.4.3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1.5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5.1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长、存活的影响
        1.5.2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1.5.3 干露胁迫对水生动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6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作用研究进展
        1.6.1 敌害生物对海洋贝类的危害
        1.6.2 水温对敌害生物捕食双壳类的影响
        1.6.3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选择
    1.7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悬浮颗粒物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2.1.2 不同悬浮颗粒物的制备
        2.1.3 摄食生理实验方法
        2.1.4 摄食参数
        2.1.5 实验设计和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波纹巴非蛤假粪阈值
        2.2.2 波纹巴非蛤最低滤除浓度研究
        2.2.3 波纹巴非蛤对粘土颗粒的摄食选择
        2.2.4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粒径浮游单胞藻的摄食选择
        2.2.5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质量悬浮颗粒的摄食响应
        2.2.6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POM悬浮颗粒的能量收支
    2.3 讨论
第三章 环境因子及规格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3.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3 海洋酸化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4 溶解氧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3.2.5 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特征
        3.2.6 温度、盐度和溶解氧3种环境因子对波纹巴非蛤清滤率和SFG影响的响应曲面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波纹巴非蛤对几种环境因子的耐受性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4.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波纹巴非蛤的致死温度、盐度
        4.2.2 波纹巴非蛤对低氧耐受性研究
        4.2.3 基于心率的波纹巴非蛤耐热性评测
    4.3 讨论
第五章 底质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5.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5.2.2 底质含水率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3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5.2.4 底质含水率和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成体埋栖深度的影响
        5.2.5 不同含水率泥质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6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2.7 埋栖深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生理生态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6.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波纹巴非蛤的干露耐受性研究
        6.2.2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6.2.3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6.2.4 干露及恢复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6.2.5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体成分的影响
        6.2.6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无氧代谢的研究
        6.2.7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免疫指标的影响
    6.3 讨论
第七章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及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摄食生理的影响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7.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
        7.2.1 三种敌害生物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
        7.2.2 水温对远洋梭子蟹捕食波纹巴非蛤的影响
        7.2.3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选择
        7.2.4 远洋梭子蟹幼蟹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的捕食作用
        7.2.5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的影响
        7.2.6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论文
致谢

(10)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候选抗原PA0833和POH的鉴定及免疫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概述
    1.2 铜绿假单胞菌疫苗研究进展
        1.2.1 脂多糖结合疫苗
        1.2.2 藻酸盐和细菌鞭毛疫苗
        1.2.3 减毒活疫苗
        1.2.4 外膜蛋白疫苗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基础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2 铜绿假单胞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保护性抗原的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试剂
        2.2.1 菌株
        2.2.2 实验动物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2.2.5 主要溶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液的制备
        2.3.2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的建立
        2.3.3 铜绿假单胞菌的小鼠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的建立
        2.3.4 铜绿假单胞菌的小鼠全身感染模型的建立
        2.3.5 通过小鼠肺炎模型筛选铜绿假单胞菌的免疫保护性抗原
        2.3.6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4.1 成功建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肺炎模型
        2.4.2 成功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的小鼠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
        2.4.3 成功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的小鼠全身感染模型
        2.4.4 成功筛选出铜绿假单胞菌的11个保护性抗原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PA0833蛋白候选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及其功能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试剂
        3.2.1 细胞株
        3.2.2 菌株
        3.2.3 质粒
        3.2.4 实验动物
        3.2.5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6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2.7 主要溶液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PA0833重组蛋白在小鼠肺炎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3.3.2 PA0833重组蛋白在小鼠烧伤合并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3.3.3 PA0833重组蛋白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3.3.4 PA083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3.3.5 PA0833的C端结构域的理化性质分析
        3.3.6 PAO1的PA0833基因敲除株及回补突变株的构建
        3.3.7 PA0833基因在PAO1对环境压力耐受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3.3.8 PA0833基因对PAO1细菌毒力的影响分析
        3.3.9 PA0833在铜绿假单胞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时所起的作用分析
        3.3.10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
        3.4.1 PA0833蛋白在小鼠肺炎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3.4.2 PA0833重组蛋白在小鼠烧伤合并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3.4.3 PA0833重组蛋白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3.4.4 PA0833蛋白是OmpAC-like蛋白
        3.4.5 PA0833的C端结构域的理化性质分析
        3.4.6 成功构建PAO1的PA0833基因敲除株及回补突变株
        3.4.7 PA0833基因可以增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境压力的耐受能力
        3.4.8 PA0833基因与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毒力相关
        3.4.9 PA0833基因与宿主细胞的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铜绿假单胞菌PcrV-OprI-Hcp1三亚单位融合蛋白候选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及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试剂
        4.2.1 细胞株
        4.2.2 菌株
        4.2.3 质粒
        4.2.4 实验动物
        4.2.5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6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4.2.7 主要溶液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POH重组工程菌(pGEX-POH/XL1)的构建
        4.3.2 POH重组工程菌(pGEX-POH/XL1)的鉴定
        4.3.3 POH融合蛋白的中试规模生产
        4.3.4 POH蛋白的检定
        4.3.5 POH蛋白的理化性质鉴定
        4.3.6 POH蛋白的最优佐剂选择
        4.3.7 POH蛋白在小鼠肺炎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4.3.8 POH蛋白在小鼠烧伤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4.3.9 POH蛋白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4.3.10 POH蛋白免疫诱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分析
        4.3.11 POH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效价检测
        4.3.12 POH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的功能分析
        4.3.13 POH蛋白免疫对铜绿临床分离株的免疫保护试验
        4.3.14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
        4.4.1 重组质粒pGEX-POH的鉴定结果
        4.4.2 重组质粒pGEX-POH表达产物的验证结果
        4.4.3 POH蛋白的中试规模生产
        4.4.4 POH蛋白的检定结果
        4.4.5 POH蛋白的理化性质鉴定结果
        4.4.6 POH蛋白的最优佐剂为Al(OH)3佐剂
        4.4.7 POH蛋白在小鼠肺炎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4.4.8 POH蛋白在小鼠烧伤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4.4.9 POH蛋白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4.4.10 POH蛋白免疫小鼠能够诱导系统的免疫应答
        4.4.11 POH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效价检测结果
        4.4.12 POH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是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功能性抗体
        4.4.13 POH蛋白对铜绿临床分离株的免疫保护结果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论文
    专利
    参与的课题

四、三种回归方法计算半数致死烧伤面积结果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草鱼鱼鳞明胶缓释膜的制备、性质和对烫伤创面愈合作用研究[D]. 王忠萍.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2]新型光敏剂YLG-1的细胞实验研究[D]. 蒋捷.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化妆品中微塑料颗粒对斑马鱼毒性的研究[D]. 陈纪韬.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液氨储罐灾难性破裂事故隔离区域划分研究[D]. 蒲春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5]低共熔溶剂在黄芩有效成分提取及制备中的应用研究[D]. 王慧. 山西大学, 2019(01)
  • [6]金钗石斛提取物的绿色制备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研究[D]. 王彬容. 西华大学, 2019(02)
  • [7]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的多因素分析[D]. 郑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8]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单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及早期脏器损伤特点的研究[D]. 王文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9]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D]. 张鹏飞. 厦门大学, 2018(06)
  • [10]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候选抗原PA0833和POH的鉴定及免疫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 杨峰. 重庆大学, 2018(05)

标签:;  ;  ;  

三种回归方法计算中位数致死烧伤面积的结果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