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室内灰尘过敏药物

新型抗室内灰尘过敏药物

一、抗房间灰尘过敏新药(论文文献综述)

刘闰红[1](2008)在《“别敏”及有效成分对呼吸道变态反应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呼吸道变应性疾病包括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是在变应原的刺激下,机体免疫平衡失调引发的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其至今没有根治的方法。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着悠久历史和肯定的临床疗效,从中医药中开发防治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药物前景广阔。中药复方“别敏”在澳大利亚进行了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别敏”能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临床症状;使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血清IgE下降,随访显示其有效性可长达一年。然而人们对“别敏”的作用机理却知之甚少。为了提高“别敏”的临床疗效,寻找其有效成分、探索它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在这方面做了些相关的工作。第一部分中药复方“别敏”对呼吸道变态反应的免疫调节作用初探目的利用呼吸道变态反应小鼠模型,验证中药复方“别敏”对呼吸道变态反应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别敏”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药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及滴鼻造成呼吸道变态反应小鼠模型。在最后一次滴鼻后,计数5分钟内喷嚏数及抓鼻数,以反映小鼠行为学变化;以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OVA特异性IgE含量的变化;以3H-TdR掺入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一、呼吸道变态反应小鼠模型行为学、IgE、脾细胞增殖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无论是喷嚏数还是抓鼻数都显着增加(P<0.01);血清总IgE、OVA-sIgE浓度也比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在PHA或OVA刺激下,其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显着升高(P<0.05或P<0.01)。二、“别敏”对呼吸道变态反应小鼠的干预作用1“别敏”对呼吸道变态反应小鼠行为学的干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别敏”大、中、小剂量组小鼠喷嚏数均显着降低(P<0.01或P<0.05),“别敏”大、中剂量组抓鼻数显着下降(P<0.05)。2“别敏”对呼吸道变态反应小鼠血清总IgE和OVA-sIgE水平的影响各用药组血清总IgE、OVA-sIgE浓度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趋势,其中“别敏”大剂量组小鼠血清总IgE、OVA-SIgE浓度以及中剂量组OVA-SIgE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3“别敏”对呼吸道变态反应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别敏”大、中剂量组脾淋巴细胞在PHA或OVA作用下的刺激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显着降低(P<0.05)。小结致敏小鼠模型能模拟呼吸道变态反应的临床症状及免疫紊乱特征,可用于进一步的药效及机制研究。中药复方“别敏”对呼吸道变态反应的临床疗效能在致敏小鼠模型上得以验证,其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IgE含量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有关。第二部分黄芩苷、淫羊藿总黄酮(EF)对模型小鼠呼吸道变态反应的干预作用及T辅助细胞分化平衡的影响目的黄芩苷、EF是“别敏”的质量控制标准成分;课题组同期研究发现“别敏”中的七个有效成分中,黄芩苷具有降低致敏大鼠鼻粘膜血管通透性,EF能抑制变态反应状态下脾淋巴细胞异常增殖。为此,本实验进一步在整体动物模型水平上研究“别敏”有效成分黄芩苷、EF对呼吸道变态反应干预作用的免疫机制,尤其是对对T辅助细胞分化平衡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芩苷组、EF组、黄芩苷加EF组、地塞米松组。在最后一次滴鼻后,计数5分钟内喷嚏数及抓鼻数,以反映小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肺、脾组织病理,计数肺组织单个视野嗜酸性粒细胞数目。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5、IL-10、TGF-β。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IFN-γ+CD4+、IL-4+CD4+细胞百分率,计算Th2/Th1比值,流式分析脾脏CD4+CD25+T、CD4+foxP3+T细胞百分率。应用免疫磁珠分离各组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在抗原OVA刺激下,加入抗原递呈细胞(APC)后,分别与模型组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混合培养,检测上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5含量,并用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来反映各组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对模型组小鼠CD4+CD25-T细胞的抑制功能。结果1、模型组小鼠行为学、肺组织病理、T辅助细胞亚群分化的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无论是喷嚏数还是抓鼻数都显着增加(P<0.01)。模型组肺组织病理见大量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细支气管平滑肌增厚,部分细支气管缩窄,上皮增生、脱落;单个高倍视野嗜酸性细胞数目显着增加(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IFN-γ显着降低,IL-4、IL-5显着升高(P<0.01);IL-10、TGF-β含量显着下降(P<0.01);模型组小鼠脾脏Th2细胞百分率及Th2/Th1比值显着增高(P<0.01),CD4+CD25+T细胞、CD4+foxP3+T细胞比例显着下降(P<0.05)。模型组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增殖及产生细胞因子的抑制能力减弱(P<0.01)。2、黄芩苷、EF对呼吸道变态反应小鼠行为学及肺组织病理的干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组喷嚏数显着降低(P<0.05),抓鼻数无明显变化。肺组织病理显示黄芩苷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显着改善,而淋巴细胞浸润无明显改善;个别细支气管上皮增生、平滑肌增厚。EF组喷嚏数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抓鼻数显着下降(P<0.01)。肺组织病理显示EF能同时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个别细支气管平滑肌增厚。黄芩苷加EF组喷嚏数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抓鼻数显着下降(P<0.01)。肺组织病理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都有降低,少见细支气管平滑肌增厚。3、黄芩苷、EF对T辅助细胞分化平衡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小鼠血清Th2类细胞因子IL-5水平显着降低(P<0.01),T调节类细胞因子TGF-β水平显着升高(P<0.01);脾脏Th1(IFN-γ+CD4+)细胞百分率、Th2(IL-4+CD4+)细胞百分率、Th2/Th1比值以及CD4+CD25+T、CD4+foxp3+T细胞比例与模型组比较无显着变化(P>0.05);黄芩苷组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能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但与模型组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的抑制能力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EF能显着升高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FN-γ水平(P<0.05),降低血清Th2类细胞因子IL-4、IL-5水平(P<0.05),增加脾脏Th1(IFN-γ+CD4+)细胞百分率(P<0.01),降低Th2(IL-4+CD4+)细胞百分率(P<0.05),降低Th2/Th1比值(P<0.05);EF组T调节类细胞因子IL-10、TGF-β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自然发生的T调节细胞CD4+CD25+T、CD4+foxp3+T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5);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抑制能力增强(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加EF能显着升高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FN-γ水平(P<0.05),降低血清Th2类细胞因子IL-4、IL-5水平(P<0.05),增加脾脏Th1(IFN-γ+CD4+)细胞百分率(P<0.05),降低Th2(IL-4+CD4+)细胞百分率(P<0.05),降低Th2/Th1比值(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加EF组T调节类细胞因子IL-10、TGF-β含量显着升高(P<0.01);自然发生的T调节细胞CD4+CD25+T、CD4+foxp3+T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加EF组小鼠脾脏CD4+CD25+T对CD4+CD25-T细胞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的抑制能力增强(P<0.01)。小结黄芩苷与EF均能显着减轻呼吸道变应性炎症,但作用侧重点不同。黄芩苷能降低血清Th2细胞因子IL-5水平,升高血清T调节类细胞因子TGF-β水平,显着改善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EF能调节Th1/Th2平衡,升高血清T调节类细胞因子IL-10和TGF-β,提高自然发生的T调节细胞比例,增强其抑制功能;能同时降低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黄芩苷加EF体现出两者的综合抗变应性炎症作用,使T辅助细胞分化平衡更趋于正常状态。第三部分黄芩苷、EF对T辅助细胞株D10G4.1分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目的建立变态反应状态下的T辅助细胞模型,在细胞水平上观察黄芩苷、EF对T辅助细胞分化及细胞因子生成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在ATCC细胞株D10.G4.1培养介质中添加不同浓度IL-2,应用X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培养体系中IL-2浓度。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染色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及胞内细胞因子,半定量PCR法检测胞内foxp3mRNA表达,以鉴定该细胞株基本特性。在T辅助细胞系D10.G4.1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变应原伴清蛋白(CA)和抗原递呈细胞(APC),建立变态反应状态下的T辅助细胞模型。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FN-γ、IL-4、IL-5、TGF-β水平。培养的D10.G4.1细胞在CA和APC存在条件下,分为模型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EF低、中、高剂量组,黄芩苷加EF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其中各药低、中、高剂量组用药浓度分别为相应药物0.5ug/ml、5ug/ml、50ug/ml。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FN-γ、IL-4、IL-5、TGF-β水平;对于模型组、黄芩苷中剂量组、EF中剂量组、黄芩苷加EF中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胞内foxp3m RNA表达。结果一、D10.G4.1细胞特性:1.D10.G4.1细胞表面表达CD4、CD25,静止(未受抗原刺激)状态下,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一定量的IFN-γ、IL-4、IL-5和TGF-β,胞内有少量foxp3mRNA表达。2.D10.G4.1细胞在CA刺激下(APC存在),IL-4和IL-5分泌增加(P<0.01),IFN-γ分泌无变化(P>0.05),TGF-β分泌减少(P<0.01),向Th2极性偏移。D10.G4.1在CA刺激下不具有调节细胞活性,对同源小鼠CD25-T细胞无抑制功能(P>0.05)。二、黄芩苷、EP对D10.G4.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1.黄芩苷高剂量对D10.G4.1细胞增殖有显着抑制作用(P<0.01)。黄芩苷高剂量能明显降低D10G4.1细胞培养上清IL-4水平(P<0.05),在低、中、高剂量能显着降低培养上清内IL-5水平(P<0.05或P<0.01),而对IFN-γ无改变(P>0.05),黄芩苷低、中剂量明显升高TGF-β水平(P<0.05)。2.EF低、中、高剂量对D10.G4.1细胞增殖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或P<0.01)。EF低、中、高剂量均能显着降低培养上清内IL-4及IFN-γ水平(P<0.05或P<0.01),升高TGF-β水平(P<0.01),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培养上清内IL-5水平(P<0.05)。3.黄芩苷加EF低、中、高剂量均能显着抑制D10G4.1细胞增殖(P<0.05或P<0.01)。黄芩苷加EF能明显降低培养上清内IL-4、5及IFN-γ水平(P<0.05或P<0.01),升高TGF-β水平(P<0.01)。4.黄芩苷中剂量组foxp3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变化。EF中剂量组foxp3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黄芩苷加EF中剂量组foxp3mRNA表达显着增加(P<0.05)。三、黄芩苷、EF对D10.G4.1细胞凋亡的影响黄芩苷在50ug/ml以下没有明显的促D10.G4.1细胞凋亡作用。EF在100 ug/ml以下有抑制D10.G4.1细胞凋亡作用。小结D10.G4.1细胞是具有Th2分化潜能的活化T辅助细胞,是研究变态反应状态下T辅助细胞分化及药物作用的可靠细胞模型。黄芩苷、EF均能抑制D10.G4.1细胞的Th2分化趋势,促进抑制性细胞因子分泌。黄芩苷以抑制IL-5显着,EF能促进细胞抑制性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黄芩苷加EF体现黄芩苷和EF的综合作用,更有利于转化变态反应状态下T辅助细胞的分化极向偏移状态,调整T辅助细胞分化平衡。结论1.本研究在动物模型上验证了中药复方“别敏”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了免疫调节是“别敏”治疗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的重要药效学基础,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总IgE、特异性IgE含量和抑制变态反应淋巴细胞增殖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药效成分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体动物模型水平上,黄芩苷与EF均能显着减轻呼吸道变应性炎症,两者合用具有与“别敏”类似的抗变态反应作用,表明黄芩苷与EF可能是“别敏”的主要有效成分。3.本研究结果显示:黄芩苷与EF对致敏状态下的T辅助细胞亚群及相应的细胞因子有广泛的调节作用,但两者作用各有侧重,两者合用能使T辅助细胞分化更趋于正常平衡状态,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和配伍用药的优势。4.本研究结果显示:黄芩苷与EF均能能抑制T辅助细胞系D10.G4.1细胞的Th2极化特性,促进调节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调整T辅助细胞分化的平衡,进一步验证了“别敏”发挥临床疗效具有免疫学基础。创新性1.本研究发现:淫羊藿总黄酮(EF)不仅能明显改善致敏小鼠的行为学变化,抑制肺部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还能调节Th1/Th2平衡,增加T调节细胞数量和功能,为此我们提出:EF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2.本研究发现:黄芩苷能降低IL-5水平,升高TGF-β,抑制气道嗜酸细胞浸润,为黄芩苷具有抗变应性反应作用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3.本研究发现:T辅助细胞系D10.G4.1细胞不仅能分泌Th2细胞因子,而且能分泌Th1和调节性细胞因子,能表达抑制性转录因子FOXP3,是具有Th2分化潜能的T辅助细胞。首次提出了活化的T辅助细胞具有极向转化的潜力,否定了治疗中单纯抑制某类细胞的对立思维模式。4.本研究发现:黄芩苷和EF对D10.G4.1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极向转化作用。与整体研究结果类似,黄芩苷主要降低IL-5水平,升高TGF-β,EF在降低IL-4、IL-5,升高TGF-β同时还能促进FOXP3表达。证实了黄芩苷和EF对T辅助细胞的极向转化的能力。5.本研究在整体动物模型水平上,通过行为学、组织病理T辅助细胞亚群以及其相应的细胞因子的含量和功能的检测,系统地研究了黄芩苷和EF的抗变态反应作用,隐约地感觉到黄芩苷和淫羊藿总黄酮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如果这一现象被进一步证实,这将在中药有效成分水平体现了中医学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和中药方剂配伍的绝妙之处。

艾峰[2](2006)在《中国东海微生物F8712的分离鉴定及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29年弗莱明从真菌中发现青霉素以来,微生物就成为人们获得活性物质的丰富资源。在过去的70多年里,已经从微生物中发现了30000~50000中天然产物,其中10000多种有生物活性,8000多种是抗菌和抗肿瘤剂。然而由于抗药病原菌的蔓延,新病原菌的出现以及癌症和心血管等新疾病的增加,寻找新的活性物质源泉成了当务之急,因此科学家把注意力投向了一个尚未很好开发的巨大天然资源宝库一海洋。1964年,Schmeer首先从文蛤中分离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类化合物蛤素,从此敲响了向海洋要生活活性物质的大门,以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国纷纷进军海洋,美、日、英、法、俄等国家分别推出包括开发海洋微生物药物在内的“海洋生物技术计划”、“蓝宝石计划”、“海洋生物开发计划”等。海洋也以其低温、高压、寡营养、高盐等独特的环境使得生活于其中的微生物产生出结构新颖多样、活性独特的天然产物。 在我国的四大海域中,渤海、黄海和南海的微生物资源的研究较多,而对于东海海域微生物的大规模大面积的资源调查、活性菌种的筛选还未见报道。本课题组在2003年5月,从中国东海离岸35海里的区域采集了28个海水、海泥样本,利用稀释涂平板法从中分离得到1043株微生物样本,并利用稻瘟霉模型作为活性初筛模型,得到216株对稻瘟霉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菌株。本论文选取了其中一株活性较强的F8712进行了菌株的16S rDNA的PCR扩增鉴定以及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并对该菌株进行了最适发酵条件的摸索。大规模发酵后对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生理活性的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F8712菌株是一种弱嗜盐菌,最适生长盐度为2.5%。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菌在25℃、振荡频率120r/min、发酵初始pH值为6.0、接种量5%、72~120h内收获时活性最强;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0.4%、酵母提取物0.4%,牛肉膏1% 葡萄糖1%。 16S rDNA序列扩增、比对及构建进化树显示F8712与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BFAS的进化位置最接近,它们的相似性高达99.67%,因此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显示该菌有着陆地枯草芽孢杆菌的一些基本特性。

周道其[3](2000)在《抗房间灰尘过敏新药》文中研究指明

李忠东[4](1995)在《未来的疾病和医学》文中研究指明 本世纪末,抗菌素失去昔日的辉煌玛丽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医生不久前为她阻塞的动脉血管做过一次大手术,致使腹部深处的一根血管被病菌严重感染。尽管服用了多种抗菌药物,但都无济于事。由于在美国找不到有效的抗菌素来杀灭对玛丽身体构成严重威胁

玉勤[5](1987)在《抗食物和花粉过敏的新药》文中研究表明 美国华盛顿消息:美国开始对过敏患者应用两种欧洲生产的新药,其中一种有争论的药可能在治疗食物过敏方面有重大进展。这两种药是Ketotifen(山道士公司制造,在欧洲商品名为 Zaditen)和NedocromilSodium(Fisons PLC制造,欧洲商品名为Tilade)。在最近召开的美国过敏和免疫学会年会上研究人员报告了这两种药对严重过敏和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结果。华盛顿大学临床儿科教授C Warren

二、抗房间灰尘过敏新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房间灰尘过敏新药(论文提纲范文)

(1)“别敏”及有效成分对呼吸道变态反应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是免疫失调的结果
    二、T辅助细胞的分化平衡失调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三、中药复方“别敏”治疗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疗效确切
第一部分 中药复方"别敏"对呼吸道变态反应的免疫调节作用初探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别敏"有效成分黄芩苷、EF对呼吸道变态反应的干预作用及对T辅助细胞分化平衡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黄芩苷、EF对T辅助细胞株D10G4.1分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2)中国东海微生物F8712的分离鉴定及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东海海洋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第二部分 菌株 F8712的165 rDNA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第三部分 菌株 F8712的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第四部分 菌株 F8712的最适发酵条件的摸索
第五部分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鉴定和活性测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165 rDNA测序图)
附录二 (各化合物谱图)
附录三 (综述)
附录四 (己发表论文)

四、抗房间灰尘过敏新药(论文参考文献)

  • [1]“别敏”及有效成分对呼吸道变态反应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 刘闰红. 复旦大学, 2008(06)
  • [2]中国东海微生物F8712的分离鉴定及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 艾峰. 第二军医大学, 2006(09)
  • [3]抗房间灰尘过敏新药[J]. 周道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 [4]未来的疾病和医学[J]. 李忠东. 科学世界, 1995(04)
  • [5]抗食物和花粉过敏的新药[J]. 玉勤. 国外医学情报, 1987(14)

标签:;  ;  ;  ;  ;  

新型抗室内灰尘过敏药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