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延性计算与分析

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延性计算与分析

一、钢筋砼梁截面延性的计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潘从建[1](2021)在《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0年代,美国研发了干式连接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抗震结构体系(PRESSS),发布了相关技术标准,开展了部分工程实践。该体系的框架节点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局部无粘结耗能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构造,具有施工效率高、地震损伤轻、延性好、自复位的特点。PRESSS框架节点的干式连接构造,导致连接界面抗扭性能薄弱,而现有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未考虑梁端扭矩影响;同时,针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少,全装配楼板对该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行了考虑初始扭矩作用的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及相关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系统分析了梁-柱、板-梁、柱-柱、柱-基础等相关节点构造;研究了全装配楼盖对协调多层规则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结构顶部楼层(结构高度80%以上)设置刚性楼板的措施。(2)完成了2组共8个不同配筋率、不同初始扭矩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极限位移角下,高配筋率较中配筋率的框架梁端混凝土受拉和受压损伤增加,但损伤仍较轻;随着受弯位移角增加,界面受压区高度减小、耗能钢筋屈服,界面抗扭性能随之变弱;界面抗扭失效可发生于位移角加载和卸载状态,卸载状态下更易抗扭失效;界面抗扭失效后的扭转变形随着加载循环次数和位移角增加而累积且不可复位;小扭弯比时,极限位移角下节点的扭转变形小,对梁端受弯滞回性能不利影响微小,大扭弯比时与之相反;提高配筋率,可使节点的抗扭性能有一定改善。(3)基于初始扭矩下的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界面剪应力分布的理论计算,揭示了受压界面在弯-剪-扭耦合作用下的抗扭失效特征及受力机理,提出了梁端界面的弯-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方法。(4)进行了1/2缩尺的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在各级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损伤情况等。结果表明,框架柱柱脚损伤轻,框架柱端损伤位置与节点“强柱弱梁”分布规律一致;框架梁端损伤微小且可自复位;大震下,试验模型呈现混合铰屈服机制,有较好的自复位性能和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性能;装配式楼板构造能够适应梁端转动变形的需求,且无明显残余滑移;采用顶部设置刚性楼板的全装配式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侧向变形协调性能。(5)基于OpenSees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逐级地震动加载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初始频率与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及结构损伤分布特征与试验结果规律较一致,结构动力弹塑性模拟分析方法较合理;各框架节点均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有限元模型,呈现框架梁端先产生塑性铰的抗震屈服机制和框架柱地震损伤更轻的抗震性能。(6)基于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相关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牛彦俊[2](2020)在《柱承式螺旋钢板仓事故分析鉴定与加固研究》文中指出螺旋钢板筒仓作为当今全世界物料贮存界的重要结构构件,具有建造成仓时间快、质量轻、材料可重复回收再利用、配套设施较完善等易于被业界接受的众多特点。螺旋钢板仓现已大量应用于仓储事业中,产生了非常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比于钢筋混凝土筒仓,具有其明显、独特的优势。鉴于钢板仓在我们国家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其受力性能已被各国学者广泛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动态装卸料、储料流态、改流体设计、稳定性能、抗震性能、温度作用和风荷载作用下钢板仓性能等。本文以某实际螺旋式钢板仓倾斜事故为对象,对发生事故的钢板仓进行检测和鉴定,采用ABAQUS软件对该钢板仓进行五种工况下的静力分析和局部加劲肋分析,最后对破损筒仓进行了抗震加固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基于厂方要求以及对事故现场的初步调查情况,对该螺旋钢板仓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该螺旋钢板仓事故为仓体上部主要结构构件连接节点破坏及失稳造成的局部倾斜,而并非整体倾斜,在设计方面,设计草图简单,缺少大部分结构细部构造做法、节点详图,如加劲肋连接节点详图、布置详图等,这些缺陷是造成结构安全隐患的基本原因。在构造方面,将加劲肋弱轴布置在筒仓仓壁受到水平压力最大的方向,大大削弱了槽钢的实际受力性能,使筒体结构的整体与局部刚度降低,从而增大了筒仓仓壁及加劲肋组合结构在受力方向的位移,极易形成局部失稳现象。在施工方面,加劲肋连接处偏心较大,竖向受力不均匀,造成加劲肋局部失稳;加劲肋与仓壁钢板间的焊接焊缝外形不均匀、成型与观感较差;筒仓竖向加劲肋部分相邻连接节点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将形成筒仓在水平压力作用下的薄弱环节,造成筒仓在上述节点处的脆性破坏。(2)采用ABAQUS软件对该钢板仓进行五种工况(装料1/3仓、装料1/2仓、装料2/3仓、满仓以及发生事故时的水泥装载高度28m)下的静力分析和局部加劲肋分析(包括装料28m和满仓两种工况)。在对局部节点加劲肋分析中,根据节点的连接情况分为三种工况(完全连接、A节点部分连接、B节点部分连接)。通过整体分析可知,随着装载水泥高度的增加,筒仓整体结构的应力和位移水平不断增大。筒仓的应力和位移的最大值主要出现在筒仓的底部;砼梁以及内部钢筋应力值都低于材料的强度值;柱的砼应力值小于其强度值。在满仓工况和装料28m时,筒仓底部应力都超过筒仓钢板的屈服强度,超出比例分别为0.16%和0.01%。在满仓工况和装料28m时,KZ1的柱头钢筋刚达到屈服值。在装料28m时,筒仓中部位移比较大,达到21.07mm-22.87mm。在满仓时,筒仓中部位移值达到22.79mm-25.17mm。综合整体分析、筒仓加劲肋分析和加劲肋节点分析可知:实际筒仓结构的破坏并不是出现在筒仓应力和位移最大的部位;装料28m时,实际破坏部位处应力和位移都较大,当节点出现连接破坏时,会造成筒仓壁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应力值都超过所使用钢板材料的屈服强度,位移增大形成局部屈曲,同时加劲肋会穿出筒仓壁进一步造成破坏,该破坏形态与实际破坏形态相符。(3)采用盈建科软件对上部仓体进行了纠倾方案及对损伤筒仓进行了抗震加固分析。将整个螺旋钢板仓按照上下结构分别进行了加固后的计算复核,因下部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主要为钢结构,考虑到两种材料的变形不协调,故采取上下结构分别计算,对荷载的计算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整体计算,通过验算结果表明:仓下支撑结构加固后承载能力、构造、变形、轴压比、剪跨比等主要技术指标均满足《钢筒仓技术规范》GB50884-2013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之要求;上部仓体结构构件及连接强度、稳定性计算均满足《钢筒仓技术规范》GB50884-2013规定的设计要求;钢筒仓整体抗倾覆计算、稳定计算亦符合《钢筒仓技术规范》GB50884-2013规定的设计要求;通过上述计算复核,从理论上验证了本螺旋钢板仓加固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本螺旋钢板仓的事故处理奠定了理论依据。

王旗[3](2020)在《钢筋与套筒错位对接的装配式异形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变革,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异形柱的柱肢宽度一般与墙厚相等,使用时较常规截面柱的框架结构具有更加灵活方便、简洁美观的优势,因此结合二者优势的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节点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但目前装配式混凝土节点施工技术并不完善,例如异形柱节点连接处直径大、分布密集的钢筋和套筒,连接复杂且易出现质量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钢筋与套筒错位对接的装配式异形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对装配式异形柱节点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提出建议,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一、完成了两组不同结构形式的钢筋与套筒错位对接的装配式异形柱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试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错位钢筋弯折后进行套筒灌浆的连接方式仍能够起到有效传力的作用;异形边柱节点两个受力方向的承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相差较大,主要是两个方向上的刚度不对称导致的;试件的极限位移角均满足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说明装配式异形柱节点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和抗倒塌能力。二、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和分析钢筋应变,边柱节点试件均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中柱节点破坏形式为核心区剪切破坏,主要是柱腹板刚度不足且受力复杂所致。三、对异形柱节点的受力模型和机理进行探讨,将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进行理论计算并与试验值作比较,验证了装配式异形柱节点受力机理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四、详细阐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节点施工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管理要点:对预制柱和后浇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结合规范做了详细介绍,结合试验结果给出实用建议;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力提高复杂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议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针对装配式建筑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黄海斌[4](2020)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叠合梁连接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装配式建筑凭借着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工期短等技术优势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建筑形式,例如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近年来,国家政府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理念。目前我国在建或者已建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当中,采用“叠合梁、叠合楼板、预制柱或现浇柱、现浇节点”等结构拆分方式较为常见。在当前我国社会背景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规范在我国实践中慢慢建立起来并且不断地完善,但是大多数是基于“等同现浇”的理念直接或间接地借鉴了现浇结构规范里面当中某些观点的方式来规定装配式建筑应遵循的设计与构造要求。而目前我国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针对叠合梁构造做法推荐的是:即要求当主梁所用叠合梁的叠合层厚度小于150mm时宜采用凹口截面预制梁,且凹口边厚不小于60mm,凹口深度不小于50mm,同时凹口深度与叠合板厚之和不小于150mm。根据构件加工厂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上述凹口叠合梁的凹口边跺在预制时由于梁的宽度较小而导致制作时的不便。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部分构件加工厂采取即使预制梁叠合层厚度不满足大于150mm时也依然不制作凹口的做法。虽然部分构件加工厂表明非凹口预制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但涉及到的有关试验及理论研究文献较少见。从装配式行业标准中也较难推断出凹口对预制梁的静力及抗震性能的定量影响。要想大力推广这种非凹口叠合梁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就必须要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凹槽与非凹槽叠合梁的受力性能作深入的研究。本文针对某装配式建筑在建工程项目的预制叠合梁构件进行了21根试验梁的足尺抗剪、抗弯静力性能试验研究,以研究凹槽口与非凹槽口对预制叠合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希望在验证无凹口预制叠合梁适用性的同时,为找寻适宜我国既有预制构件加工企业生产习惯的预制叠合梁构造的工艺改进方法,提供试验依据及理论基础。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在试验中,叠合层为凹槽的叠合梁与非凹槽叠合试验梁的混凝土表面正应变与整现浇梁均符合平截面假定,其裂缝发展及破坏形态没有显着的差异。(2)叠合层采用凹槽与非凹槽叠合梁的实测抗剪抗弯承载力值均大于理论值,凹槽叠合梁与非凹槽叠合梁在抗剪抗弯承载力上无明显差别,均与整现浇梁的承载力值有较好的吻合度。通过依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尺度标准来计算,该试验叠合梁的受剪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3)通过抗剪抗弯试验综合分析了叠合层为凹槽与非凹槽叠合梁的破坏形态、实测承载力值与理论值、延性系数、开裂前后的短期刚度等特征值,得出叠合层凹槽的存在并不会明显影响到叠合梁的正常静力受力性能,凹槽和非凹槽叠合梁与整现浇梁的受力性能均无显着的差异。(4)经过使用有限元ABAQUS软件仿真建模分析,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有较好的吻合度。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叠合层为凹槽与非凹槽叠合梁的静力性能没有显着的差异,两者与整现浇梁的受力性能相当。(5)建议在制作装配式叠合梁因叠合层凹槽存在而不易施工时,可以采用非凹槽的叠合面来取代凹槽叠合面的方式以便于施工,施工时可采取支撑作用,且采取措施使非凹槽叠合面具有一定的粗糙程度来保证叠合面粘结性能良好,进而保证了预制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两者之间的整体受力作用。

曹灿[5](2019)在《陶粒混凝土填充的预制一体化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是装配式建筑最主要的结构型式之一,在高层住宅、旅馆等建筑中应用广泛。设计中,为满足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延性或者结构受力要求,会在较长的剪力墙上开设结构洞口,这些开设结构洞口的部位若没有建筑开洞要求,则通常采用轻质砌块堵砌。显然,洞口砌体砌筑的二次施工阻碍了预制混凝土结构装配优势的充分发挥。对此,将剪力墙和填充墙在预制工厂整体预制制作、施工过程中可整体装配的新型预制一体化剪力墙,将会大大提高预制剪力墙的装配率。本文针对短墙肢、轻质陶粒混凝土填充洞口的新型预制一体化剪力墙,通过拟静力试验和精细化有限元建模与数值理论参数分析,研究其抗震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制作了3个采用陶粒混凝土填充的预制一体化双肢剪力墙试件,并对试件进行了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获得了预制一体化剪力墙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承载与变形能力、刚度和耗能性能;研究了剪力墙连梁截面高度、填充墙与墙肢的连接构造形式等因素对预制一体化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制一体化剪力墙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发生墙肢弯曲破坏和连梁弯剪破坏;随连梁截面高度增大,填充墙破坏形式由角部破坏转变为整体弯剪破坏。(2)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平台,采用分离式模型对预制一体化剪力墙试件、加载钢梁、地梁进行了精细化建模,模型选取了合理的材料本构模型,并通过设置接触对墙体与地梁边界、剪力墙与填充墙边界进行了精细化模拟,利用该有限元模型获得的的滞回曲线、破坏模式、墙肢纵筋应变等皆与拟静力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与适用性。(3)基于采用不同填充墙构造与连接形式的一体化剪力墙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3种陶粒混凝土填充墙与剪力墙间的构造与连接形式对一体化剪力墙传力机理与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与规律,提出了柔性连接的优化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参数分析,探讨了填充墙宽度、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连梁截面高度、剪力墙普通混凝土强度、填充墙陶粒混凝土强度、墙肢纵筋直径和墙肢截面轴压比等参数对预制一体化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4)基于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针对采用柔性连接的陶粒混凝土填充的预制一体化剪力墙,采用等效约束填充墙简化计算模型,将预制一体化剪力墙的水平抗剪承载力和抗侧刚度分为主体剪力墙与等效约束陶粒混凝土填充墙两部分,并进行相应部分的承载力与刚度的叠加;提出了陶粒混凝土填充的预制一体化剪力墙的初始刚度和水平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数值结果对该计算方法进行了适用性验证。

耿相日[6](2019)在《混凝土柱震致残余侧移和剩余抗震能力评价方法》文中认为强震后,一定程度的残余侧移是混凝土结构重要震损现象。震致残余侧移不仅集中体现了结构在进入非线性阶段后的混凝土压碎及纵筋屈曲,具有着便于观察和快速测量等特点;同时根据震致残余侧移大小更能定量地分析震损结构的剩余抗震能力,为综合评定结构抵御次级地震或其他荷载作用的能力、特别是震损结构加固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为此,以量大应用面广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要对象,聚焦震致残余侧移和剩余抗震能力,按普通混凝土柱、后张预应力柱和柱底开槽自复位框架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针对普通混凝土柱,以震损构件的耗能能力作为考察其剩余抗震能力的主要指标,提出了残余侧移和剩余抗震能力的对应关系,并结合残余侧移和剩余抗震能力系统地划分柱的震损等级,建立了震致残余侧移的量化分析方法;针对沿截面形心布置并张拉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后张预应力柱,定性分析后张预应力筋对残余侧移和剩余抗震能力的影响,并确定了用于划分震损等级的残余侧移指标;针对柱底开槽自复位框架结构,研究其滞回性能,分析了残余侧移和震损划分指标。为模拟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底层框架柱,完成了以剪跨比、轴压比和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为主要分析参数的24根普通混凝土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考察各试验柱在达到2%侧移状态时的柱底箍筋加密区截面曲率,确定了在2%侧移状态下的柱底等效塑性铰长度;定量分析了试验柱塑性铰形成和发展阶段弯曲、剪切以及由柱底纵筋滑移所引起的侧移,确定了叠加后的屈服侧移;获得了以柱底塑性铰区纵筋外鼓屈曲为标志的破坏时极限侧移。以柱底等效塑性铰长度和延性系数为主要指标,系统地评价了普通混凝土柱的侧移能力,为进一步提出震致残余侧移的量化计算模型奠定基础。基于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中的试件滞回关系,以普通混凝土柱在每个加载级所对应的侧移和残余侧移为研究变量,将试件的极限侧移和按卸载刚度分析得到的破坏状态下残余侧移作为归一化标准,建立了侧移相对值和残余侧移相对值的对应关系,提出了普通混凝土柱的震致残余侧移量化分析模型。以震损混凝土柱所能吸收能量的大小作为评价其剩余抗震能力的主要依据,获得不同残余侧移相对值所对应的剩余抗震能力,并以此建立了剩余抗震能力和残余侧移相对值的函数关系,确定了以可考虑剩余抗震能力的混凝土柱震致残余侧移评价方法,对普通混凝土柱进行了震损等级划分,提出了以满足震损混凝土柱可加固性为目标的残余侧移相对值限值。研究了与普通混凝土柱试件采用相同尺寸及相同基本参数的24根后张预应力柱,其特点为沿截面形心布置并张拉无粘结预应力筋。通过分析比较两类试验柱在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中的破坏模式、侧移能力和能量耗散等性能差异,发现在预应力的作用下,后张预应力柱的破坏程度发展得到一定延缓,但最终的严重破坏现象并不可避免。后张预应力柱的侧移能力和耗能能力也具有与普通混凝土柱相近的性能水平。对残余侧移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后张预应力柱较好地控制了残余侧移的发展,最大控制程度可达38%;在达到破坏状态时,后张预应力柱的剩余抗震能力平均提升了约10%;同时提高了以满足震损混凝土柱可加固性为目标的残余侧移相对值限值。为控制震致残余侧移、降低结构破坏程度、快速恢复震损结构使用功能,构建了一种柱底开槽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完成了3榀该类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总结试件破坏模式,发现框架柱的主要破坏被限制在开槽区域,柱底没有出现塑性铰;在开槽区域的部分耗能纵筋断裂后,耗能能力没有被显着削弱,但加剧了割线刚度的退化程度;提出了采用四折线形式的骨架曲线模型和在不同加载阶段的卸载规则模型,较好地预测了结构的残余侧移。分析了残余侧移变化规律,该类框架结构对残余侧移的最大控制程度可达58%,确定了用于评定震损结构剩余抗震能力的残余侧移相对值评价指标;在与普通混凝土柱对比分析后认为,该类框架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的侧移变化范围仅占试验全过程的23%,同时结构在达到破坏状态时的剩余抗震能力平均提升了约21%;以满足震损结构可加固性为目标的残余侧移相对值限值,较普通混凝土柱和后张预应力柱得到进一步提高。

谭杰[7](2019)在《榫卯连接组合框架边柱节点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房屋建筑过程中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构件和结构形式不断出现。其中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够发挥两种材料各自的优良特性,使得它们各自的力学性能都能够充分利用,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鉴于此,本文在常见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方钢管混凝土柱梁柱边节点,即新型榫卯连接组合框架梁柱边节点,并且本文对此种节点展开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设计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介绍了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两种组合结构连接节点的常见的种类和形式。然后介绍了新型榫卯连接钢筋截断式边节点在正弯矩作用下以及钢筋贯穿式节点在负弯矩作用下的单调静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整理,得到了试件的破坏机理、荷载——位移曲线、弯矩——转角曲线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等。其次运用ABAQUS建立试件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校核修正有限元模型,为该类型的节点建模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节点的受力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校核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化分析,分析了主梁梁高、方钢管柱壁厚、轴压比、材料强度以及楼板负筋是否贯穿等参数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基于组件法和简单塑性理论,推导出了极限承载力计算表达式,以及基于弹性理论给出了节点开裂弯矩计算表达式,并利用已有的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吻合度较好,能够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马晓明[8](2019)在《SRC核心筒类型对框-筒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工程技术的提高,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其中,SRC组合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使用较为广泛。相比于纯钢结构,SRC结构的耐火性、耐久性以及改善局部屈曲方面更占优势;相比于混凝土结构,SRC结构的承载力及延性明显占优,而且SRC结构可以加快施工的进度。因此可见,本文研究SRC剪力墙核心筒的类型对框-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于实际工程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以广州地区某框-筒结构作为工程实例基础,使用Midas Gen软件进行相关的建模,对于不同类型的剪力墙核心筒结构进行计算并对比分析结果,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几方面:1、在外框柱及其柱距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原结构核心筒的结构类型,在水平多遇地震下进行抗震性能的对比分析,诸如楼层侧移、顶点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等。2、通过改变各个类型核心筒下的筒壁厚度,先横向对比分析同类型下不同筒厚结构的抗震性能,然后再将所有方案进行对比得到抗震性能较优的结构。3、将所得的最优结构与原结构再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分析,对比其抗震性能的差异。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论:SRC核心筒结构较一般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而言,其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所改善;核心筒厚度增加使结构的刚度增加,但抗震性能不一定提高,在实际工程设计时需要注意合理布置分配结构刚度。

鞠松[9](2019)在《一种新型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承载力的研究》文中认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在8度抗震设防区适应性的研究工作表明:节点承载力成为异形柱结构在8度区最大适用高度的控制因素,基于此我国异形柱规程规定,8度(0.2g)地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最大适用高度为12m。8度区12m的高度限值严重制约了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高烈度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为提升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高烈度地区的适应性,已有相关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节点区加配钢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了促进型钢在异形柱节点中的应用,同时推广新型的型钢形式以减少传统实腹式型钢对节点施工过程中梁纵筋与节点核心区箍筋的绑扎带来的不便,本文对已有的一种配置新型型钢的节点进行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分析,以期能够较深入地考查节点区加配此种型钢后的工作机理和措施效率。本文首先对2003年在同济大学完成的某六层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试验模型进行八度区(0.2g)条件下的整体分析与计算,结合前期完成的模拟振动台试验结果,从模型中第二层选取一种L形节点进行试件的设计。本次试验完成三个足尺L形节点的制作,并对三个足尺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进行低周反复加载下的拟静力试验。本次试验完成了节点区无增配型钢与增配型钢以及在型钢上加穿短钢筋后的抗震性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与计算得到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退化与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相关指标。试验表明,相对于未加型钢的PL试件来说,节点核心区在加入了新型型钢后,在屈服之后的阶段,其滞回环的面积更大,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同时相比PL,试件在加入型钢后,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均提高约20%。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验中的两个加入型钢的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符合较好,在此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完成了六个含型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对影响节点承载力的其他因素包括增配型钢的材料厚度、型钢开口的形式、加穿短钢筋的疏密等进行了有限元的计算与分析。有限元结果表明:1、型钢厚度超过一定值时,型钢对于改善构件承载力的作用不再明显。2、对于型钢肢板的切割,相比矩形切割,三角形切割可以在没有增加用钢量的前提下减少应力集中,同时肢板不同形式的切割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较小。3、短钢筋的加密,对于抗震设防要求较高的地区是一项有利的构造措施。4、节点型钢的制作中,应注意加强缀条部分与腹板部分的焊接。最后,本次论文对该种增配了新型型钢的混凝土异形柱节点进行了抗裂承载力计算的分析与抗剪承载力计算的一定探讨。

乔治[10](2019)在《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是一种具有高延性、高韧性和多缝开裂特征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单轴拉伸作用下具有显着的应变硬化特性。ECC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裂缝控制能力使得它特别适用于结构中需要较高耗能、承受较大变形和强剪切作用或有较高耐久性要求的部位,能够有效地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考虑到目前ECC的生产成本高于混凝土,整个建筑结构采用ECC不经济,本文提出在关键受力部位截面上或在构件纵向上使用ECC和混凝土组合形成组合构件。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分别从材料层次、构件层次和结构层次对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材料层次(1)根据国产PVA纤维和日产PVA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结合ECC准应变硬化模型,对混杂PVA-ECC的纤维体积含量进行了优化分析,建议的混杂纤维体积含量为1.0%日产PVA纤维加0.6%国产PVA纤维,据此设计了5组试验配合比。对5组不同配合比的ECC试件分别进行了单轴受压试验和四点弯曲试验。混杂PVA-ECC试件在四点弯曲试验中均呈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现象,国产PVA纤维替代日产PVA纤维的掺量越多,材料延性下降幅度越大,此外变形能力随着龄期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纤维的掺入明显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压缩韧性,混杂PVA-ECC试件在单轴压缩试验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剥落现象,完整性较好。(2)基于已有试验结果,建立了混杂PVA-ECC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值分析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多缝开裂的微观力学模型、裂缝间距计算模型、串联弹簧模型和随机概率分布模型。通过与单轴拉伸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模型对ECC试件开裂应力、开裂应变、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预测的准确性。2.构件层次(1)设计了三种不同界面处理的8根ECC/RC组合梁和RC梁,并开展了受弯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ECC/RC组合梁均发生了延性较好的弯曲破坏,多缝开裂现象较为明显,在达到峰值荷载前均未发生粘结破坏。ECC/RC组合梁在达到各自峰值荷载的80%之前,裂缝宽度均小于100μm,可有效地提升混凝土梁的耐久性。采用简化的ECC材料本构关系,提出了ECC/RC组合梁的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并建议了ECC/RC组合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挠度的简化计算方法,推导了基于内力平衡的组合梁完全开裂截面的惯性矩公式,利用上述简化方法计算得到受弯承载力和跨中挠度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2)进行了6根不同剪跨比、轴压力和配箍率的ECC/RC柱及1根RC对比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对不同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ECC/RC组合柱表现出明显的多缝开裂特征,其延性、耗能能力和损伤容限均好于RC柱;随着剪跨比的减小,柱端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趋于扁平,受剪承载力提高,但位移延性系数随之降低;配箍率较高的构件,柱端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较饱满,刚度退化较缓,变形能力较大。采用OpenSees有限元程序建立ECC/RC组合柱分析模型,对不同剪跨比、轴压比、纵筋配筋率、ECC抗压强度、ECC极限压应变和外包ECC厚度对ECC/RC组合柱受弯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3)将ECC/RC组合柱的性能划分为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五个性能水平,提出用位移角和基于Park-Ang的修正损伤指标作为ECC/RC组合柱的性能指标,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给出了ECC/RC组合柱在不同性能水平下的位移角限值和损伤指标限值的建议值。(4)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MCFT),修正了ECC的软化平均应力应变关系和局部应力平衡方程,考虑了纤维在斜裂缝处的应力传递能力,提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ECC受剪机理的修正MCFT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简化,推导了ECC斜裂缝角度和平均主拉应变的显示计算公式,提出了有腹筋ECC/RC组合构件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建立ECC构件剪切试验数据库,验证了修正MCFT方法及其简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5)建立了多折线型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恢复力模型,并提出了骨架曲线特征参数、塑性铰长度和滞回规则的计算方法,通过与试验柱实测滞回曲线的比较和分析,验证了组合柱塑性铰恢复力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3.结构层次(1)对一个装配式ECC/RC组合框架结构和一个普通RC对比框架结构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自振特性、加速度、位移、残余位移和节点转角等动力响应的分布规律及其随地震水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将ECC材料引入节点和梁、柱塑性铰区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剪承载力、塑性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耐损伤性都远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从全寿命周期考虑,ECC/RC组合结构具有较高的经济性。(2)研究了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依据,给出了ECC/RC组合框架不同性能水准对应的各性能指标(最大层间位移角、基于Park-Ang的损伤指标、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楼层加速度)限值。在确定性能水准和性能指标限值之后,设计了两个框架算例(普通RC框架和ECC/RC组合框架),采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多指标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考察了两种框架在不同地震动强度水平下的结构响应和抗震能力,分析结果表明ECC/RC组合框架在中震和强震作用下具有比RC框架更加优异的抗震能力。

二、钢筋砼梁截面延性的计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砼梁截面延性的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2.2 钢筋混凝土连接界面抗剪要素与受剪承载力计算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分析
    2.1 框架结构体系和节点构造
        2.1.1 结构体系
        2.1.2 节点构造
    2.2 顶部楼层刚性隔板对多层框架结构抗侧变形协调影响的分析
        2.2.1 基本原理
        2.2.2 模型对比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
    3.1 框架梁端的扭矩及抗扭要素
        3.1.1 框架梁端扭矩水平
        3.1.2 梁端界面抗扭要素
    3.2 试验设计
        3.2.1 试件研究参数与分组
        3.2.2 试件加工
        3.2.3 试验装置
        3.2.4 试验加载机制
        3.2.5 试验测试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现象及分析
        3.3.2 梁端界面裂缝宽度-位移角曲线
        3.3.3 梁端耗能钢筋应变-位移角曲线
        3.3.4 梁端梁顶和梁底混凝土应变-位移角曲线
        3.3.5 梁端扭转变形-位移角曲线
        3.3.6 预应力钢绞线轴力-位移角曲线
        3.3.7 竖向力-位移角曲线
        3.3.8 刚度退化曲线
        3.3.9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位移角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节点的力学性能计算分析
    4.1 摩擦抗剪和摩擦抗扭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2 耗能钢筋销栓抗剪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3 基于Abaqus的节点试件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信息
        4.3.2 模拟分析结果
    4.4 基于OpenSees的节点试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信息
        4.4.2 模拟分析结果
    4.5 界面在剪力和扭矩下的剪应力计算
        4.5.1 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2 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3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无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5.4 剪力和扭矩下界面有剪切滑移的剪应力计算
    4.6 梁端界面弯-剪-扭相互影响的机理
        4.6.1 初始扭矩下梁端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的界面受力过程机理
        4.6.2 相关因素对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下受力性能的影响
    4.7 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4.7.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7.2 框架梁端界面剪-扭耦合的承载力计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5.1 试验研究内容
    5.2 试验设计
        5.2.1 原型概况
        5.2.2 模型设计
        5.2.3 试验地震波
        5.2.4 试验工况
        5.2.5 试验测试方案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试验现象及损伤分析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Open Sees的振动台试验模型抗震性能模拟分析
    6.1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6.1.1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
        6.1.2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6.2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7.1 楼盖体系与构造设计
    7.2 初始扭矩下框架梁端界面弯-剪-扭耦合承载力设计方法
        7.2.1 框架梁端界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2.2 极限位移状态梁端界面剪-扭耦合承载力计算
        7.2.3 框架梁端界面抗扭设计建议
    7.3 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设计若干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始扭矩下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节点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试件加工详图
    附录2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加工详图
    附录3 三层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测点布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柱承式螺旋钢板仓事故分析鉴定与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筒仓结构破坏原因汇总
        1.1.2 筒仓分类及特点
    1.2 筒仓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2章 螺旋钢板仓现场检测
    引言
    2.1 工程概况
    2.2 检测依据及仪器
    2.3 现场检测
        2.3.1 使用方提供的事故情况说明
        2.3.2 使用条件调查
        2.3.3 地基基础
        2.3.3.1 岩土工程地质概况
        2.3.3.2 地基处理情况检测
        2.3.3.3 地基承载力状况
        2.3.3.4 基础现状
        2.3.3.5 基础梁强度检测
        2.3.3.6 基础梁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2.3.3.7 钢板仓下部框架支撑结构相邻柱基相对沉降观测
        2.3.4 钢板仓仓下框架结构框柱倾斜观测
        2.3.5 仓下框架支撑结构
        2.3.5.1 混凝土龄期
        2.3.5.2 仓下框架支撑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
        2.3.5.3 仓下框架支撑结构混凝土碳化检测
        2.3.5.4 仓下框架支撑结构钢筋配置及锈蚀情况检测
        2.3.5.5 裂缝检测
        2.3.5.6 仓下框架支撑结构构件截面尺寸检测
        2.3.5.7 仓下框架支撑结构构件外观质量检查
        2.3.6 仓体结构
        2.3.6.1 仓体结构布置调查
        2.3.6.2 仓体构件材料力学性能检测
        2.3.6.3 仓体构件尺寸检测
        2.3.6.4 仓体构件连接检测
        2.3.6.5 仓体构件安装偏差检测
        2.3.6.6 仓体变形检测
        2.3.6.7 仓体损伤检查
        2.3.6.8 钢板仓仓体结构构造检测
        2.3.6.9 整体外观缺陷检查汇总
    2.4 检测小结
第3章 螺旋钢板仓ABAQUS有限元分析
    引言
    3.1 计算简图
        3.1.1 整体受力分析计算简图
        3.1.2 局部加劲肋节点受力分析计算简图
    3.2 ABAQUS有限元模型
        3.2.1 单元介绍
        3.2.2 材料模型
        3.2.2.1 钢材与钢筋材料模型
        3.2.2.2 混凝土材料模型
        3.2.3 网格划分
        3.2.3.1 整体分析网格划分
        3.2.3.2 筒仓加劲肋分析网格划分
        3.2.4 工况荷载计算
        3.2.5 荷载边界条件
    3.3 ABAQUS模拟结果
        3.3.1 整体模型分析计算结果
        3.3.1.1 工况一—装料1/3仓
        3.3.1.2 工况二—装料1/2仓
        3.3.1.3 工况三—装料2/3仓
        3.3.1.4 工况四—满仓
        3.3.1.5 工况五—装料28m
        3.3.1.6 计算结果小结
        3.3.2 筒仓加劲肋模型分析计算结果
        3.3.2.1 工况一—装料28m
        3.3.2.2 工况二—满仓
        3.3.2.3 计算结果小结
        3.3.3 局部模型分析计算结果
        3.3.3.1 工况一—筒仓节点完全连接
        3.3.3.2 工况二—A节点部分连接
        3.3.3.3 工况三—B节点部分连接
        3.3.3.4 加劲肋强轴与弱轴布置计算对比
        3.3.3.5 计算结果小结
    3.4 本章小结
    3.5 鉴定结论及建议
第4章 螺旋钢板仓支撑结构及仓体加固研究
    引言
    4.1 加固纠倾遵循的总原则
    4.2 螺旋钢板仓抗震加固的概念阐述
        4.2.1 钢板仓地震作用的计算
        4.2.2 螺旋钢板仓抗震构造措施
    4.3 原结构在实测强度及截面尺寸下的核算问题汇总
        4.3.1 模型的建立
        4.3.2 荷载的施加
        4.3.3 工况信息
        4.3.4 荷载组合
        4.3.5 仓下支撑结构内力计算结果
        4.3.6 仓下支撑结构构件超限信息
        4.3.7 上部仓体最不利工况下计算结果
    4.4 仓下支撑结构抗震加固方案
        4.4.1 增设抗震墙及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
        4.4.2 加固布置及加固详图
        4.4.3 加固后仓下支撑结构构件计算结果
    4.5 上部仓体结构加固方案
        4.5.1 上部仓体出现的主要问题
        4.5.2 加固方案
        4.5.3 加固需施加的牵拉及抬升力计算
        4.5.4 仓体加固补强方案
        4.5.5 加固后计算复核结果
        4.5.5.1 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
        4.5.5.2 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
        4.5.5.3 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位移曲线
        4.5.5.4 上部仓体轴压比计算结果
        4.5.5.5 上部仓体剪跨比计算结果
        4.5.5.6 上部仓体最不利工况下构件应力比简图
        4.5.5.7 上部仓体最不利工况下位移与应力云图
    4.6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钢筋与套筒错位对接的装配式异形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历程及其工程应用
        1.2.1 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历程
        1.2.2 装配式结构工程应用
    1.3 异形柱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1.4 选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钢筋与套筒错位对接的异形柱组合节点试验设计与施工
    2.1 引言
    2.2 试件设计
        2.2.1 试件选取
        2.2.2 试件控制参数
        2.2.3 试件尺寸与配筋设计
    2.3 试件施工与材料性能
        2.3.1 钢筋与套筒错位对接的节点施工工序
        2.3.2 正常装配的异形柱节点施工工序
        2.3.3 现浇异形柱节点施工工序
        2.3.4 材料力学性能
    2.4 试验概况
        2.4.1 试验加载装置
        2.4.2 加载制度
        2.4.3 试验量测设计
第3章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3.1 边柱节点系列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3.1.1 试验现象
        3.1.2 荷载-位移曲线
        3.1.3 强度分析
        3.1.4 刚度退化分析
        3.1.5 延性分析
        3.1.6 耗能分析
        3.1.7 应变分析
    3.2 中柱节点系列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3.2.1 试验现象
        3.2.2 荷载-位移曲线
        3.2.3 强度分析
        3.2.4 刚度退化分析
        3.2.5 延性分析
        3.2.6 耗能分析
        3.2.7 应变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异形柱节点理论分析
    4.1 异形柱节点受力机理
    4.2 装配式异形柱节点受力分析
        4.2.1 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受力分析
        4.2.2 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试验值与理论值对比
        4.2.3 异形柱节点的受弯承载力受力分析
    4.3 装配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设计中的延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装配式异形柱节点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5.1 装配式异形柱节点施工技术
        5.1.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拆分
        5.1.2 预制柱的设计与施工
        5.1.3 后浇区的设计与施工
    5.2 装配式建筑的信息化
    5.3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5.3.1 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
        5.3.2 质量控制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叠合梁连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及发展
        1.1.2 国内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及发展
    1.2 装配式叠合梁结构的研究
        1.2.1 叠合梁在国外的研究
        1.2.2 叠合梁在国内的研究
    1.3 叠合梁有限元的现状分析研究
    1.4 目前存在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叠合梁抗剪试验研究分析
    2.0 引言
    2.1 试验目的
    2.2 构件设计与制作
        2.2.1 试件的设计
        2.2.2 试件的制作
    2.3 材料的性能
    2.4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案
        2.4.1 试验加载装置
        2.4.2 试验加载方案
    2.5 试验过程及现象
    2.6 试验结果及分析
        2.6.1 荷载与跨中挠度曲线
        2.6.2 承载力特性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叠合梁抗弯试验分析
    3.0 引言
    3.1 试验目的
    3.2 构件设计与制作
        3.2.1 试件的设计
        3.2.2 构件制作
    3.3 材料性能
    3.4 加载装置和加载方案
        3.4.1 加载装置
        3.4.2 加载方案
    3.5 试验过程及试验现象
    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3.6.1 荷载与跨中挠度曲线
        3.6.2 承载力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叠合梁力学性能分析
    4.0 引言
    4.1 叠合梁破坏特点理论分析
        4.1.1 叠合梁抗剪破坏特点
        4.1.2 叠合梁抗弯破坏特点
    4.2 叠合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2.1 英国规范
        4.2.2 CEB—FIP标准规范
        4.2.3 1983年美国规范
        4.2.4 国内专题科研组
        4.2.5 机械工业部抗震研究室
    4.3 理论分析
        4.3.1 混凝土表面应变
        4.3.2 梁开裂荷载
        4.3.3 抗弯承载力的计算
        4.3.4 抗剪承载力的计算
        4.3.5 位移延性计算
        4.3.6 刚度计算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叠合梁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5.0 引言
    5.1 数值模拟有限元软件ABAQUS
        5.1.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5.1.2 ABAQUS在土木工程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2 叠合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建立模型
        5.2.2 材料的本构关系
        5.2.3 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关系
        5.2.4 叠合面的连接
        5.2.5 单元的选取
        5.2.6 网格划分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3.1 混凝土梁应力图
        5.3.2 荷载与跨中挠度曲线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全文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奖项
致谢

(5)陶粒混凝土填充的预制一体化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填充墙RC框架结构研究现状
        1.2.2 剪力墙-砌体填充墙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1.2.3 填充墙框架结构简化分析模型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陶粒混凝土填充的预制一体化剪力墙拟静力试验设计
    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2.2 陶粒混凝土配制
    2.3 试件材料性能
        2.3.1 混凝土材料性能
        2.3.2 钢筋材料性能
    2.4 试验方案
        2.4.1 试验装置
        2.4.2 加载制度
        2.4.3 试验数据测点布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制一体化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
    3.1 试件破坏形态
    3.2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3.3 钢筋应变
        3.3.1 墙肢纵筋
        3.3.2 墙肢箍筋
        3.3.3 连梁纵筋
        3.3.4 连梁箍筋
        3.3.5 填充墙钢筋网片
    3.4 试件刚度
    3.5 结构延性
    3.6 结构耗能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预制一体化剪力墙精细化建模及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4.1 预制一体化剪力墙精细化有限元建模
        4.1.1 精细化建模方法
        4.1.2 模型单元选择
        4.1.3 本构模型
        4.1.4 接触设置
    4.2 拟静力试验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
        4.2.1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对比
        4.2.2 试件破坏形态对比
        4.2.3 墙肢纵筋应变变化情况对比
    4.3 填充墙构造形式优化
        4.3.1 不同填充墙构造做法试件破坏形态对比
        4.3.2 不同填充墙构造做法试件应力云图对比
        4.3.3 不同填充墙构造做法试件承载力、抗侧刚度及延性对比
    4.4 抗震性能影响参数分析
        4.4.1 填充墙宽度和墙肢截面高度
        4.4.2 连梁截面高度
        4.4.3 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
        4.4.4 填充墙陶粒混凝土强度等级
        4.4.5 墙肢纵筋直径
        4.4.6 墙肢轴压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制一体化剪力墙刚度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5.1 柔性连接形式的预制一体化剪力墙结构简化分析模型
    5.2 初始抗侧刚度计算
    5.3 水平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5.4 预制一体化剪力墙刚度及承载力计算方法验证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混凝土柱震致残余侧移和剩余抗震能力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混凝土柱震致残余侧移量化分析研究
        1.2.1 混凝土柱侧移能力
        1.2.2 混凝土柱震致残余侧移
    1.3 混凝土柱震致残余侧移可控性研究
        1.3.1 基于残余侧移震损评价
        1.3.2 基于残余侧移可控混凝土柱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普通混凝土柱侧移能力
    2.1 引言
    2.2 普通混凝土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2.2.1 试件设计
        2.2.2 试验方案与过程
    2.3 基本试验结果
        2.3.1 试验现象
        2.3.2 滞回曲线
        2.3.3 骨架曲线
    2.4 集中塑性铰转动能力
        2.4.1 侧移状态确定
        2.4.2 等效塑性铰长度
        2.4.3 结果分析和讨论
    2.5 延性系数
        2.5.1 屈服侧移
        2.5.2 破坏状态侧移
        2.5.3 结果分析和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普通混凝土柱残余侧移和剩余抗震能力评价
    3.1 引言
    3.2 普通混凝土柱残余侧移
        3.2.1 相对残余侧移和相对侧移对应关系
        3.2.2 破坏状态残余侧移
    3.3 普通混凝土柱剩余抗震能力
        3.3.1 剩余抗震能力的概念
        3.3.2 剩余抗震能力和相对残余侧移对应关系
        3.3.3 基于相对残余侧移震损评价指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张预应力柱残余侧移和剩余抗震能力评价
    4.1 引言
    4.2 试验数据
    4.3 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4.3.1 破坏模式
        4.3.2 滞回曲线
        4.3.3 骨架曲线
        4.3.4 侧移能力
        4.3.5 耗能能力
    4.4 后张预应力筋效应
        4.4.1 预应力筋应力变化规律
        4.4.2 震致残余侧移控制分析
        4.4.3 震损评价指标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柱底开槽自复位混凝土框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
        5.2.1 韧性设计思路
        5.2.2 试件设计
        5.2.3 试验方案与过程
    5.3 试验现象
        5.3.1 底部开槽自复位框架柱
        5.3.2 框架梁
    5.4 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性能
        5.4.1 滞回曲线
        5.4.2 骨架曲线
        5.4.3 刚度退化
        5.4.4 耗能能力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柱底开槽自复位混凝土框架残余侧移和剩余抗震能力评价
    6.1 引言
    6.2 残余侧移分析
    6.3 滞回模型分析
        6.3.1 骨架曲线模型
        6.3.2 卸载刚度模型
        6.3.3 残余侧移预测
    6.4 柱底开槽自复位混凝土框架震损评价指标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榫卯连接组合框架边柱节点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研究现状
        1.3.1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
        1.3.2 方管砼柱——钢筋砼梁连接节点
    1.4 外包U形钢——混凝土梁与钢筋砼柱、型钢柱节点研究现状
        1.4.1 外包U形钢组合梁与钢筋砼柱节点
        1.4.2 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与型钢柱节点
    1.5 外包U形钢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研究现状
    1.6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1 存在的问题
        1.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榫卯连接组合框架边柱节点试验研究
    2.1 新型边节点构造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目的及内容
        2.2.2 试件设计
        2.2.3 试件的加工及制作
        2.2.4 试验装置
        2.2.5 加载制度
        2.2.6 试件的材料性能
        2.2.7 量测内容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试件破坏过程
        2.3.2 荷载—位移曲线
        2.3.3 弯矩—转角曲线
        2.3.4 荷载—应变曲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榫卯连接组合框架边柱节点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方案
        3.2.1 试件设计及制作
        3.2.2 试验装置
        3.2.3 加载方案
        3.2.4 量测方案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
        3.3.2 梁端荷载—位移曲线
        3.3.3 弯矩—转角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榫卯连接组合框架边柱节点有限元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4.2.2 材料本构关系与破坏准则
        4.2.3 材料接触设置
        4.2.4 边界条件及荷载施加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
        4.3.1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4.3.2 节点应力分析
    4.4 各参数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4.4.1 外包U形主梁梁高
        4.4.2 柱宽厚比
        4.4.3 轴压比
        4.4.4 钢材材料强度
        4.4.5 钢筋是否贯穿钢管柱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榫卯连接组合框架边柱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
    5.1 引言
    5.2 组合节点失效模式与计算假定
        5.2.1 组合节点失效模式
        5.2.2 计算假定
    5.3 各组件承载力计算
        5.3.1 混凝土楼板受力钢筋承载力
        5.3.2 钢管柱壁附近的混凝土楼板局部受压承载力
        5.3.3 贯穿槽钢的翼缘受压承载力
        5.3.4 贯穿槽钢腹板屈服强度折减修正
    5.4 负弯矩作用下的极限抗弯承载力
        5.4.1 塑性中和轴位于贯穿槽钢的上翼缘内
        5.4.2 塑性中和轴位于贯穿槽钢的腹板内
    5.5 正弯矩作用下的极限抗弯承载力
        5.5.1 塑性中和轴位于翼缘混凝土楼板内时
        5.5.2 塑性中和轴位于贯穿槽钢的上翼缘内时
        5.5.3 塑性中和轴位于贯穿槽钢的腹板内时
    5.6 负弯矩作用下的开裂弯矩计算
        5.6.1 基本假定
        5.6.2 开裂弯矩的计算
    5.7 与试验及有限元结果的比较
        5.7.1 极限弯矩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及有限元结果对比
        5.7.2 开裂弯矩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5.8 节点抗弯承载力设计方法
    5.9 梁端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5.10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8)SRC核心筒类型对框-筒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SRC剪力墙概述
    1.4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工程实例概况及本文分析方法
    2.1 工程实例背景
    2.2 结构尺寸信息
    2.3 荷载取值及地震作用参数
    2.4 假定条件及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不同类型核心筒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3.1 原结构整体计算结果
    3.2 SRC核心筒方案及相关参数
    3.3 不同类型核心筒结构的动力特性
    3.4 多遇地震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与弹性时程补充分析
    3.5 多遇地震下不同类型核心筒结构的分析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核心筒筒厚的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4.1 不同类型核心筒筒厚设计方案
    4.2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筒厚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4.3 型钢混凝土核心筒筒厚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4.4 钢板混凝土核心筒筒厚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4.5 各类型核心筒筒厚变化对抗震性能影响的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罕遇地震下SRC核心筒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5.1 弹塑性分析建模概述
    5.2 模态分析对比
    5.3 弹塑性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一种新型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承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
    1.3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1.4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
    1.5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L形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2.1 试验目的
    2.2 试验设计
        2.2.1 工程概况
        2.2.2 工程设计
    2.3 试件设计
        2.3.1 试件节点选取
        2.3.2 试件尺寸及配筋
    2.4 试件制作
    2.5 试验的加载方法与加载制度
        2.5.1 加载方法
        2.5.2 加载制度
    2.6 试验的测试项目
        2.6.1 测试内容
        2.6.2 测试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3.1 试验过程及现象
        3.1.1 试件PL
        3.1.2 试件JL1
        3.1.3 试件JL2
    3.2 滞回曲线
    3.3 骨架曲线
    3.4 试件承载力及位移
    3.5 耗能能力
    3.6 强度退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限元方法概述及模型的建立
    4.1 有限元分析工具
    4.2 材料的本构模型
        4.2.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4.2.2 钢材的本构模型
    4.3 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计算
        4.3.1 单元类型的选取与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4.3.2 网格划分
        4.3.3 边界条件与荷载的设置
        4.3.4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
    4.4 建模中其他需注意的问题
        4.4.1 单元选择与网格密度
        4.4.2 单位
        4.4.3 收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5.1 对试验试件模拟的结果
    5.2 模拟试验模型的应力云图
        5.2.1 JL1
        5.2.2 JL2
    5.3 更改型钢形式后的模拟结果
        5.3.1 JL3
        5.3.2 JL4
        5.3.3 JL5
        5.3.4 JL6
        5.3.5 JL7
        5.3.6 JL8
第六章 L形异形柱框架节点承载力的探究
    6.1 节点受力机理
        6.1.1 RC节点受力机理
        6.1.2 SRC节点受力机理
        6.1.3 SRC异形柱节点受力机理
    6.2 节点受力分析
    6.3 节点抗裂承载力计算
        6.3.1 节点抗裂计算的意义
        6.3.2 节点抗裂承载力的计算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本文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ECC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CC材料层次的研究现状
        1.2.1.1 ECC材料设计原理及其组分的选择
        1.2.1.2 ECC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1.2.2 ECC构件层次的研究现状
        1.2.2.1 ECC梁
        1.2.2.2 ECC柱
        1.2.2.3 ECC节点
        1.2.2.4 ECC连梁
        1.2.2.5 ECC剪力墙
        1.2.3 ECC结构层次的研究现状
        1.2.4 ECC的工程应用
    1.3 组合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1.3.1 组合混凝土构件
        1.3.1.1 组合混凝土梁
        1.3.1.2 组合混凝土柱
        1.3.1.3 组合混凝土节点
        1.3.1.4 组合混凝土剪力墙
        1.3.2 组合混凝土结构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1 基于性能设计的ECC/RC组合框架结构三层次研究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文技术路线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混杂PVA-ECC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力学性能
    2.1 引言
    2.2 ECC材料微观设计理论
        2.2.1 准应变硬化准则
        2.2.2 准应变硬化性能指标
        2.2.3 基于微观力学的纤维桥接应力σ-裂缝开口宽度δ关系
    2.3 混杂PVA-ECC配合比优化设计
        2.3.1 配置混杂PVA-ECC所需的材料
        2.3.2 ECC材料微观力学模型参数
        2.3.3 混杂PVA-ECC纤维体积含量的优化设计
        2.3.4 混杂PVA-ECC试验材料配合比的确定
        2.3.5 混杂PVA-ECC的搅拌工艺
    2.4 混杂PVA-ECC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2.4.1 试验准备
        2.4.2 试验现象
        2.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混杂PVA-ECC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2.5.1 试验准备
        2.5.2 试验现象
        2.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4 基于四点弯曲试验测定极限拉伸应变的反分析方法
    2.6 龄期对混杂PVA-ECC力学性能的影响
        2.6.1 不同龄期下混杂PVA-ECC准应变硬化准则和性能指标的理论分析
        2.6.2 不同龄期下混杂PVA-ECC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2.6.3 不同龄期下混杂PVA-ECC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2.7 混杂PVA-ECC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数值模拟
        2.7.1 ECC多缝开裂的微观力学模型
        2.7.1.1 裂缝面混杂纤维桥接应力σ-裂缝开口宽度δ关系的简化
        2.7.1.2 基体开裂强度
        2.7.2 多缝开裂的裂缝间距计算模型
        2.7.2.1 乱向分布单一种类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裂缝间距计算方法
        2.7.2.2 乱向分布混杂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裂缝间距计算方法
        2.7.3 ECC多缝开裂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计算模型(串联弹簧模型)
        2.7.3.1 裂缝产生时的应力突降阶段
        2.7.3.2 应力恢复到开裂前大小的阶段
        2.7.3.3 应力继续增大至下一条裂缝出现的阶段
        2.7.4 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值模拟
        2.7.4.1 基本假定
        2.7.4.2 ECC试件的随机概率分布模型
        2.7.4.3 数值模拟计算步骤
        2.7.5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2.8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外包式ECC/RC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3.2.1.1 ECC材料
        3.2.1.2 混凝土材料
        3.2.1.3 钢筋材料
        3.2.2 试件设计
        3.2.3 试件制作
        3.2.4 试验加载方案与测点布置
    3.3 外包式ECC/R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数值模拟
        3.3.1 基本假定
        3.3.2 材料本构关系
        3.3.2.1 ECC的拉压本构模型
        3.3.2.2 混凝土的拉压本构模型
        3.3.2.3 钢筋的拉压本构模型
        3.3.3 受弯性能全过程分析的计算流程
    3.4 试验结果分析
        3.4.1 破坏模式
        3.4.2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3.4.3 承载力与延性分析
        3.4.4 裂缝分析
        3.4.5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理论值和试验值的对比
    3.5 外包式ECC/RC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3.5.1 基本假定
        3.5.2 U型ECC模板的最优厚度
        3.5.3 正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
        3.5.4 简化计算方法的验证
        3.5.5 最大配筋率
        3.5.6 最小配筋率
    3.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ECC/RC组合梁弯曲变形计算方法
    3.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外包式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4.2.2 试验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4.2.2.1 ECC材料
        4.2.2.2 混凝土材料
        4.2.2.3 钢筋材料
        4.2.3 试验加载装置
        4.2.4 试验加载制度
        4.2.5 试验测量内容与测量方法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试验现象
        4.3.1.1 裂缝发展
        4.3.1.2 破坏模式
        4.3.2 滞回曲线
        4.3.3 骨架曲线
        4.3.4 延性分析
        4.3.5 刚度退化
        4.3.6 耗能分析
        4.3.7 应变分析
    4.4 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4.4.1 材料本构模型
        4.4.1.1 ECC本构模型
        4.4.1.2 混凝土本构模型
        4.4.1.3 钢筋本构模型
        4.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3 模拟结果验证
        4.4.4 有限元参数分析
        4.4.4.1 轴压比n
        4.4.4.2 剪跨比λ
        4.4.4.3 纵筋配筋率ρ_s
        4.4.4.4 ECC抗压强度f_(ec)
        4.4.4.5 ECC极限压应变ε_(ecu)
        4.4.4.6 外包ECC厚度h_m
    4.5 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评价标准—损伤指标
        4.5.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地震损伤模型
        4.5.1.1 单参数地震损伤模型
        4.5.1.2 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
        4.5.2 ECC/RC组合柱地震损伤模型
        4.5.3 ECC/RC组合柱性能水平划分及其损伤指标限制
    4.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MCFT的ECC/RC组合构件抗剪强度计算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MCFT的RECC构件抗剪强度理论研究
        5.2.1 RECC构件剪力传递机理
        5.2.1.1 受压区未开裂ECC传递的剪力
        5.2.1.2 骨料咬合作用
        5.2.1.3 纵筋销栓作用
        5.2.1.4 裂缝处残余拉应力
        5.2.1.5 箍筋作用
        5.2.1.6 拱作用
        5.2.2 基于桁架模型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
        5.2.3 本文的计算方法
        5.2.3.1 基于MCFT的RECC构件抗剪强度计算模型
        5.2.3.2 基于MCFT的RECC构件抗剪强度计算方法
        5.2.4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5.3 有腹筋RECC构件抗剪强度简化计算方法
        5.3.1 ECC对抗剪的贡献项,V_(Ecc)
        5.3.2 斜压杆角度θ计算公式推导
        5.3.3 ECC平均主拉应变ε_1的简化计算方法
        5.3.4 简化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5.4 有腹筋ECC/RC组合构件抗剪强度简化计算方法
    5.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恢复力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典型的恢复力模型
    6.3 ECC/RC组合柱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方法
        6.3.1 等效塑性铰长度定义及理论计算公式
        6.3.2 ECC/RC组合柱等效塑性铰长度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6.3.2.1 轴压比n
        6.3.2.2 剪跨比λ
        6.3.2.3 纵筋率ρ_s
        6.3.2.4 抗压强度f_(ec)
        6.3.2.5 外包ECC厚度h_m
        6.3.2.6 截面高度h
        6.3.3 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
    6.4 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骨架曲线的建立
        6.4.1 基本假定
        6.4.2 回字型ECC模板的最优厚度
        6.4.3 大、小偏心受压的界限判定
        6.4.4 大偏心受压时骨架曲线的屈服弯矩M_y和极限弯矩M_u
        6.4.4.1 屈服弯矩M_y
        6.4.4.2 极限弯矩M_u
        6.4.5 小偏心受压时骨架曲线的屈服弯矩M_y和极限弯矩Mu
        6.4.5.1 屈服弯矩M_y
        6.4.5.2 极限弯矩M_u
        6.4.6 骨架曲线极限塑性转角θ_(pu)的计算
        6.4.7 骨架曲线下降段中特征参数的计算
        6.4.8 骨架曲线模型的验证
    6.5 ECC/RC组合柱滞回规则的确定
        6.5.1 能量退化系数α_e
        6.5.2 卸载刚度系数α_s
        6.5.3 强度退化相互作用系数α_(sl)
    6.6 建议的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6.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新型装配式ECC/RC组合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振动台试验概况
        7.2.1 原型结构的设计
        7.2.2 模型结构的设计
        7.2.2.1 相似常数的确定
        7.2.2.2 模型配筋
        7.2.2.3 各楼层配重的确定
        7.2.3 预制ECC节点设计
        7.2.4 模型制作
        7.2.5 试验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7.2.6 加载方案
        7.2.6.1 地震波选取
        7.2.6.2 试验工况
        7.2.7 测点布置及测量内容
    7.3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7.3.1 试验现象
        7.3.2 结构动力特性
        7.3.2.1 自振频率
        7.3.2.2 阻尼比
        7.3.2.3 结构振型
        7.3.3 加速度响应
        7.3.4 位移响应
        7.3.5 层间剪力及剪重比
        7.3.6 应变反应
        7.3.7 残余变形
        7.3.8 节点转动能力
    7.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
    8.1 引言
    8.2 振动台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8.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2.1.1 梁、柱单元的选取
        8.2.1.2 转角型塑性铰模型参数的确定
        8.2.1.3 有限元分析过程
        8.2.2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8.2.2.1 自振频率
        8.2.2.2 加速度反应
        8.2.2.3 位移反应
        8.2.2.4 误差原因分析
    8.3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及其量化
        8.3.1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水平划分
        8.3.2 ECC/RC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指标及其限值
        8.3.2.1 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
        8.3.2.2 基于Park-Ang的整体损伤指标D_(MPA)
        8.3.2.3 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R_m
        8.3.2.4 最大楼层加速度α_f
    8.4 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8.5 基于IDA分析的ECC/RC组合框架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
        8.5.1 增量动力分析(IDA)基本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8.5.1.1 IDA方法的基本原理
        8.5.1.2 地震记录的选取
        8.5.1.3 地震强度指标和结构损伤指标的选取
        8.5.1.4 比例系数调幅算法和IDA曲线的插值
        8.5.1.5 多条IDA曲线的统计
        8.5.1.6 IDA方法的分析步骤
        8.5.2 结构基本信息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5.3 单条地震记录IDA分析结果
        8.5.4 多条地震记录IDA分析结果
    8.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1.1 材料层次
        9.1.2 构件层次
        9.1.2.1 外包式ECC/RC组合梁弯曲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果
        9.1.2.2 外包式ECC/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果
        9.1.2.3 外包式ECC/RC组合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
        9.1.2.4 ECC/RC组合柱转角型塑性铰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
        9.1.3 结构层次
        9.1.3.1 新型装配式ECC/RC组合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
        9.1.3.2 ECC/RC组合框架的多指标抗震能力评估结果
    9.2 展望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钢筋砼梁截面延性的计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潘从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2]柱承式螺旋钢板仓事故分析鉴定与加固研究[D]. 牛彦俊.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3]钢筋与套筒错位对接的装配式异形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王旗.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叠合梁连接性能研究[D]. 黄海斌.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陶粒混凝土填充的预制一体化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 曹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混凝土柱震致残余侧移和剩余抗震能力评价方法[D]. 耿相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榫卯连接组合框架边柱节点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 谭杰. 湖南大学, 2019(07)
  • [8]SRC核心筒类型对框-筒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D]. 马晓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一种新型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节点承载力的研究[D]. 鞠松.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ECC/RC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 乔治. 东南大学, 2019

标签:;  ;  ;  ;  ;  

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延性计算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