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我国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一、我国高粱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国芳[1](2021)在《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丹草(Sorghum-sudangrass hybrid)杂种优势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多次刈割利用,是重要的一年生饲用作物。但因其幼嫩茎叶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家畜采食过量易产生中毒现象。因而培育低氢氰酸含量的高丹草是重要育种目标。在课题组前期对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主效QTL PA7-1定位研究基础上,我们用高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对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定位研究发现了另一个相关的主效QTL PA 7-2。进而采用BSA-SSR方法和低氢氰酸含量目标性状QTL侧翼的SSR标记,从高丹草群体1200个分离单株中筛选建立了等位基因重组QIRs群体,经套袋自交得到F3分离群体,并从中筛选出130个F3重组株构建了精细定位群体。本试验重点对PA 7-1和PA7-2这两个主效QTL进行了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挖掘和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从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的1200个F2群体单株中各选10个低氰与高氰植株的DNA等量混合建立基因池,并以亲本为对照筛选得到SSR适宜引物11对。用这11对引物对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及其双亲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多态性条带位点253个。2.利用这253个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基于高丹草F2群体的连锁群图谱,其覆盖基因组长度211.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4 cM。QTL定位检测到4个与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的QTLs,只有PA 7-1和PA 7-2为主效QTL,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7.4%和47.1%。3.采用QTL侧翼SSR标记对1200个F2单株进行筛选,分别建立了 2个PA 7-1和PA7-2的QIRs群体,各包含379和121个重组株。利用单粒传法分别获得了 F2:3群体,基于该群体再次进行QTL定位,验证了 PA7-1和PA7-2的稳定性。4.为缩短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区间,利用高丹草130个F3重组单株的精细定位群体分别进行了精细定位。最终将PA7-1确定在标记SORBI4G4-120和SORBI4G4-680之间,包含8个SSR标记;将PA7-2确定在标记Sobic.8g1-600和XM00242-400之间,包含6个SSR标记。5.对PA7-1的8个和PA7-2的6个SSR标记片段进行回收、纯化、测序及与已知的高粱基因组比对分析,首次建立了PA7-1和PA7-2高分辨率的物理图谱。将PA7-1确定在高粱第4号染色体的203.6 kb基因组区域内,该区间包含了 18个候选基因;将PA7-2确定在高粱8号染色体上18.4 kb和25.5 kb的区域内,以及该染色体上克隆BAC 88M4基因AY661656.1上,它们共包含了 5个候选基因。6.通过RT-PCR表达水平验证发现,PA7-1有2个基因XM 021458168.1和XP021313843.1,PA7-2有1个基因AY661656.1,这3个基因在低氰的父本红壳苏丹草和F2植株的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中均有显着表达,表明它们是调控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卢华雨[2](2020)在《高粱品种再生能力的鉴定与再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文中指出高粱具有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生物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我国养殖业的优质饲草的主要来源,因此选育出再生能力强、生物产量高的高粱品种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对97份高粱品种进行再生能力的鉴定以及对再生能力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再生能力相关性状进行定位,为在农业生产上选育出稳定遗传且再生能力强的高粱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97份高粱品种进行再生能力的筛选,经过两次刈割后,在高粱成熟后测量株高、穗长、整株鲜重、叶片鲜重、叶片数、茎秆干重、叶片干重、叶长、叶宽、穗柄长、叶面积、茎秆鲜重、穗重、穗长和整株干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97份高粱品种进行再生能力的综合评价,并进行聚类分析。前3个主成分(生物产量因子、叶部因子、穗部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0.339%,这说明前3个主成分可以反映16个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97份高粱品种可以分为2大类,类群Ⅰ包括07-79、绿能二号、凯勒、GL-519等63份品种(系),占全部品种(系)的64.94%,这一类群的明显特征是植株高度中等,年度生物产量低,叶片细长,茎细,单株高粱穗部短小且籽粒产量低,可视穗柄短,为再生能力较差型;类群Ⅱ包括GL-485、W454、Sweet-7、07-87等34份材料,占全部品种(系的)35.06%,这一类群的明显是植株较高,叶片宽大,年度生物产量高,茎较粗,可视穗柄较长,单株高粱穗部较大,籽粒较重,为刈割后再生能力较强的类型。(2)构建了忻粱-52×美引-48杂交F2代分离群体并对群体内300个单株进行1次刈割后的农艺性状进行测量,采用主基因-多基因分析和单世代分析方法对群体8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数量遗传分析结果如下:刈割后的株高性状最优遗传模型为Model B-6,属于2对主基因等显性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54.05%;叶片数的最优遗传模型为Model A-1,属于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53.98%;穗柄长、平均茎节长、整株鲜重、茎秆鲜重、穗重、叶片鲜重和茎叶比五个性状的遗传模型符合B-1模型,加性-显性-上位性的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81.02%、73.92%、65.61%、52.89%、33.46%、75.91%、49.99%。(3)构建了忻粱52×美引-251杂交F2代分离群体并对其F2代群体434个单株进行性状的测量;采用主基因-多基因分析和单世代分析方法对群体6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对其中5个主要性状进行QTL定位研究。数量遗传分析结果如下:整株鲜重、整株干重、茎秆干重、茎叶比、平均再生速度的最优遗传模型均为Model B-1,属于2对主基因遗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25%、53.1%、64.3%、66.81%、60.3%;叶片干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Model B-2,为2对主基因遗传的完全显性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59.95%。(4)在忻粱52×美引-251杂交群体的5个再生能力相关性状的QTL研究中,在高粱7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了100个QTL位点,全长6359.4402c 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63.59c M;标记区间范围在15.8-125.8c M范围内,主要结果如下:在整株干重的定位研究中在7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了21个QTL位点,标记位于Sam78855—sam13552之间,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68.9c M,LOD值为6.72贡献为7.47%。其中Sam54935-Sam73522,标记距离19.296c M,LOD值为10.17,贡献率为10.13%,此区间内可能存在控制整株干重的主效位点。整株鲜重的定位研究中发现在7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了19个QTL位点,标记位于sam74266-sam73522之间,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64.92c M。其中Sam73522-Sam47407之间,标记距离为10.038,LOD值为7.34,贡献率为7.4%,此区间内可能存在控制整株鲜重的主效位点。叶片干重的定位研究中在7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了20个QTL位点,,标记位于Sam78835-Sam73522之间,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65.62c M,LOD值为6.74,贡献率为7.3%。Sam66499-Sam01715,标记距离为22.82c M,LOD值为7.14,贡献率为7.2%,此区间可能存在控制叶片干重的主效位点。茎秆干重的定位研究中在7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了20个QTL位点,,标记位于Xgap342-Sam78835之间,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64.74c M,LOD值为7.24。其中Sam66499-Xtxp278,标记距离为22.82c M,LOD值为8.36,贡献率为8.73%,此区间可能存在控制茎秆干重的主效位点。茎叶比的定位研究中在7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了20个QTL位点,,标记位于Sam73522-Sam20533之间,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61.97c M,LOD值为5.61。其中Sam54935-sam73522,标记距离为19.3c M,LOD值为8.35,贡献率为8.4%,此区间可能存在控制茎叶比的主效位点。其中,整株干重和茎叶比在7号染色体的Sam54935-Sam73522标记区间内贡献率最大,达到了10.13%和8.4%,对于再生能力相关性状QTL定位贡献率较高的区域,可以在该区域内进行引物加密,为下一步对相关性状的精细定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赵仁杰[3](2020)在《高粱叶角性状遗传与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hch)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型、酿造型、能源型和饲用型作物,随着对其需求的增加,如何在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高粱的产量,是高粱育种的重要目标。选育株型紧凑的优良高粱品种,是实现高粱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高粱的叶片角度是构成紧凑株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决定了高粱叶片的空间分布,与单位面积的群体的光能利用率有着很大关系,因此在紧凑株型育种中研究高粱的叶片角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289份吉林省现有高粱资源叶角性状进行统计研究,随后对9个亲本和其组配的18个杂交组合的叶角、叶向值以及其它相关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与遗传力的研究,最后对高粱杂交种吉杂319及其亲本叶片的光合相关参数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参试的289份高粱资源中叶片角度变异范围为15.52°-77.08°,且呈现出由旗叶向下叶角逐渐减小的规律。在0-30°小叶角资源中,恢复系有62份,不育系有11份,杂交种有10份。同时筛选出3个自选紧凑型恢复系S03、S05、短F和1个紧凑型不育系421A。(2)高粱叶角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高粱杂交种平均叶角变异幅度很大,大多数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90%以上的叶角超过中亲值。叶向值方面623A/短F表现最好。紧凑恢杂交种上部和下部的透光率分别比平展恢杂交种高68.62%和168.63%,紧凑类型的杂交种透光性高,透光率大,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3)恢复系S05、短F,不育系421A,在6个相关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上表现均较高,同时筛选出杂交组合421A/短F在各个性状方面均表现良好,在产量性状方面,421A/短F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17.3408,达到所有组合中最高。在遗传力方面,广义遗传力:产量>生育期>株高>叶长>叶面积>穗长,狭义遗传力:株高>叶长>叶面积>生育期>产量>穗长。影响生育期、株高、叶长、叶面积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较少,穗长遗传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生育期及产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这6个性状的狭义遗传率最大的为株高93.15%,最小的穗长也为66.89%,宜早代选择。(4)杂交种吉杂319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叶肉导度显着高于其母本不育系515A和父本恢复系501R,具有显着的杂种优势;叶片胞间CO2浓度显着低于其母本不育系515A和父本恢复系501R;叶片蒸腾速率与其亲本间差异不显着,叶片光合代谢能力显着高于其双亲。

于澎湃[4](2019)在《高粱耐密性研究及籽粒脱水速率的QTL定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选育适合机械化收获的高粱品种为目标,进行了高粱耐密性研究及籽粒脱水速率的QTL初步定位研究。于2017年和2018年,以国内外6个不同基因型的高粱品种(系)为材料,采用5个密度处理对高粱的耐密性进行了研究。从高粱植株性状、叶部性状、粗蛋白含量及产量性状等方面,对其耐密性进行评价。选取脱水速率差异大的两个品种忻粱52和美引-20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得到F2代群体,对其脱水速率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用Map QTL 4.0分析软件的区间作图法对高粱脱水速率进行QTL的初步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密度对高粱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粗蛋白含量影响较大。6个品种(系)的株高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并在120000株/hm2时达到最高,随后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叶夹角、叶面积、旗叶叶鞘长等叶部性状受密度影响较大,6个品种(系)在两年的试验中变化规律一致,随着密度的增加叶面积、叶夹角、旗叶叶鞘长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粗蛋白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2、研究表明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6个品种(系)的产量均在D4处理(120000株/hm2)时达到最高。本研究表明,穗重受密度影响较大,千粒重受密度的影响较小。通过产量与穗数、穗重、千粒重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产量与穗数呈正相关,并达到极显着水平;产量与穗重及千粒重呈正相关,并达到显着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穗数是影响产量的最重要因子。3、耐密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所用的6个品种(系)耐密性均有较好的耐密性,但耐密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美引-185、美引-65、忻粱52、三尺三、美引-31、美引-20。高粱耐密性与7个重要的农艺性状关系较为密切,其中耐密性与茎粗、穗柄长、叶夹角、叶面积等四个性状呈正相关关系,与株高、穗长、叶鞘长等三个性状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认为,高粱的耐密性不能通过对单一筛选而直接区分,必须通过对其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来筛选。4、本研究以籽粒脱水速率快的忻粱-52和籽粒脱水速率慢的美引-20为亲本进行杂交,对F2群体的脱水速率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显示高粱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计算得主基因遗传率为53.48%,证明该性状受由两对主基因控制,能在后代中稳定遗传。5、籽粒脱水速率的QTL定位研究利用亲本和它们衍生出404个F2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具有10个标记位点的高粱遗传连锁图谱,覆盖高粱第五号染色体基因组114.6c M,标记间平均距离12.73c M。利用Map QTL 4.0软件定位出调控高粱籽粒脱水速率的QTL位点位于5号染色体上Xtxp023和Sam79604标记之间,命名为qGDR-E-1。该位点对其表型性状的贡献率为10.37%。

温贺[5](2019)在《高粱kafirin基因全基因组分析与应用》文中认为高粱籽粒可食用、饲用和食品加工业原料,因此,籽粒品质改良是高粱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高粱醇溶蛋白即kafirin约占种子贮藏蛋白的85%,由于其降低高粱食品的可消化性,降低籽粒中Kafirin含量是生物技术改良高粱的首选目标,同时,需要胚乳专一性启动子,将外源基因在高粱籽粒中高效表达。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高粱全基因组范围内kafirin基因进行了鉴定、表达、DNA变异和系统进化分析,找到其启动子及核心功能原件;通过优化高粱组织培养各参数,建立适合高粱遗传转化的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开展高粱遗传改良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粱基因组范围内共鉴定到24个kafirin基因,分别为α、β、γ、δ-kafirin,它们的蛋白二级结构均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是疏水性蛋白,有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为膜结合蛋白,α-kafirin理论等电点PI为6.36-9.25,分子量为24873.84-31595.47Da,是一个不稳定蛋白。β-kafirin理论等电点PI为7.99,分子量为20768.64Da,是一个不稳定碱性蛋白。γ-kafirin有跨膜螺旋结构域,理论等电点PI为8.20,分子量为22059.75Da,是一个不稳定碱性蛋白。δ-kafirin理论等电点PI为8.77,分子量为16516.31Da,是一个不稳定碱性蛋白。2.α-kafirin在胚乳中高度表达,含有Prolamin-box和O2-box1功能原件。DNA变异分析表现为纯化选择作用。明确了我国高粱种质Ji2731、LR9198含有的kafirin基因SNP、INDEL变异。3.在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中,不同基因型和不同激素配比处理对愈伤诱导有极显着影响。在最适培养基MS+45 g/L蔗糖+500 mg/L水解酪蛋白+4.0 mg/L 2,4-D+0.2mg/L KT+1.2%琼脂条件下,SSA诱导率为60.71%,分化率为17.78%。愈伤诱导率2083和三尺三分别为38.17%和82.86%,且低浓度的2,4-D和KT组合使用效果比低浓度2,4-D单独使用效果好,而高浓度的2,4-D和KT组合对2083的诱导效果更好。4.在幼胚培养中,基因型对愈伤诱导有显着影响。SSA幼胚诱导率为78.81%,分化率为27.96%。愈伤诱导率2083和三尺三分别为54.69%和74.15%。表明,在高粱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同的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和分化率不同,同一品种幼胚诱导愈伤的能力和分化能力要强于成熟种子。因此,幼胚是建立再生体系的理想材料。5.利用kafirin启动子-gusA构建物,高粱幼嫩种子与农杆菌共培养,用GUS染色剂成功检测到外源基因在胚乳表达。总之,在高粱基因组范围内共鉴定到24个kafirin基因,α-kafirin和β-kafirin均在胚乳中高度表达,其启动子含有Prolamin-box和O2-box1胚乳专一性决定原件,为转基因技术改良高粱籽粒品质提供了基础。

丁延庆,周棱波,汪灿,曹宁,程斌,高旭,彭秋,邵明波,张立异[6](2019)在《酱香型酒用糯高粱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糯高粱是酿造茅台酒和习酒等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贵州省是我国名酒之乡,也是酱香型酒用糯高粱的主栽区。目前,酱香型酒用糯高粱的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酒用高粱育种资源遗传背景较窄,与酿酒品质相关的性状研究基础薄弱,品种选育方法相对落后,品种产量低下,主栽品种退化严重等已经对贵州酒用糯高粱生产造成了影响,导致其产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酿酒行业需求。结合前人研究,介绍了酒用糯高粱品种选育和籽粒品质性状对酱香型白酒酿造品质产生的影响;同时,概述了国内外已知籽粒品质性状关键基因和遗传位点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酱香型酒用糯高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酱香型酒用糯高粱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王红林,严旭,左艳春,周晓康,寇晶,杜周和[7](2018)在《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品种选育与饲用价值》文中提出高粱×苏丹草杂交种(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是以收获地上营养体(茎、叶)为主要目标的一类高粱属饲用作物,其饲草品质好、抗性强、生产潜力大。本文综述了高粱野生近缘种的利用及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品种的选育现状与饲用价值,指出高粱野生近缘种在选育饲草高粱方面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利用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苏丹草种间杂交是选育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主要途径;我国开展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育种研究起步虽晚,但成果显着,已选育出众多品质优良品种;褐色中脉(brown midrib)高粱×苏丹草杂交种木质素含量低、饲用消化率高,但如何解决木质素引起的产量降低是褐色中脉品种选育需要解决的问题;高粱×苏丹草杂交种青饲与青贮后饲喂都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

刘勇,杨伟,郝艳芳,张晓娟,王良群,张微,白鸿雁,武擘[8](2018)在《航天育种及在高粱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在高粱育种中,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技术,潜力较小,急需新的技术。航天育种是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诱变育种方法,也是一种利用航天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育种技术。综述了航天育种的原理、特点,与常规育种相比,航天育种新技术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提高变异频率与变异幅度,育种周期短,改善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获得有益的突变,无转基因安全性问题;并阐述了航天育种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李延玲[9](2018)在《高粱叶夹角QTL定位及叶片光合生理指标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对高粱育种理论的探讨、方法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粒用高粱忻梁-52和引-20杂交后代F2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多基因混和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高粱叶夹角、株高、穗长、平均茎节长度、叶长及叶宽6个株型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叶夹角进行基因定位,为田间选择稳定遗传的优良株型性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高光效育种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与株型育种相互贯通。本研究连续两年种植11份不同株型的高粱品种(系),随机选择3个重复,测定了单株旗叶、第二叶等7片叶在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的11个光合生理指标,并分析其与穗重的关系,旨在为建立能够表征植物光合作用的高效、客观的测定体系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F2代群体株型性状的主-多基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高粱叶夹角、叶长的遗传符合B_1模型,即加性-显性-上位性的混合遗传模型;穗长、叶宽的遗传符合B_6模型,即等显性遗传模型;株高符合B_2模型,即加性-显性混合遗传模型;平均茎节长度属于A_1模型,即加性-显性的混合遗传模型。(2)6个株型性状的遗传率在47.92%-74.26%之间,其中遗传率最低的为叶长,最高的为株高,其次是叶夹角。叶夹角和株高由于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可以作为早期筛选高粱理想株型的主要农艺性状。(3)叶夹角SSR分子标记结果显示,调控高粱叶夹角遗传的QTL位点位于4号染色体上Sam11433-Sam24985标记之间(命名为q LAT-D)。该位点为调控叶夹角性状的主效位点,对其表型性状的贡献率为8.9%。(4)叶片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穗重呈极显着正相关;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相似,且气孔导度的变化更稳定,因此气孔导度可作为表征光合作用强弱的判断指标。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4个时期叶片的气孔导度与穗重均表现为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其中乳熟期相关系数最大(0.539),故确定乳熟期为最佳测定时期。对乳熟期7个不同叶位叶片气孔导度与穗重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二叶气孔导度与穗重相关程度最高(0.716和0.622),并且第二叶气孔导度逐步回归模型通过了显着性检验,预测模型的可信度为84.6%,为可用模型。因此,选择第二叶为主要测定叶片。

柳金良,郑琪,孙志强,柳发财,石晓英,贺春贵[10](2017)在《西北旱作区酿饲兼用高粱育种目标与策略》文中认为酿饲兼用高粱是目前我国高粱生产中急需的特色类型。西北旱作区酿饲兼用高粱育种上存在育种技术滞后、育种目标不清晰、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缺乏创新、对酿造性状与饲用性状重视不够、品种没有跟上种植推广区域变化的需求等问题。为此,提出了生物产量高、籽粒酿造性状和秸秆饲用价值兼顾、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的育种目标和重视酿饲兼用高粱品种选育工作、调整育种目标、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创新利用、开展胁迫环境条件下的品种选育、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有目的的改良酿饲兼用高粱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及加强育种单位间协作的育种策略,以期为推进酿饲兼用高粱品种的培育进程提供参考。

二、我国高粱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高粱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高丹草概述
    1.2 氢氰酸
        1.2.1 非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1.2.2 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1.3 QTL定位
        1.3.1 QTL定位原理及步骤
        1.3.2 QTL定位的方法
        1.3.3 QTL定位验证
        1.3.4 QTL精细定位
        1.3.5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分析
    1.4 高丹草QTL定位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技术路线
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群体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种植
        2.1.2 氢氰酸含量测定
        2.1.3 DNA提取及BSA基因池的建立
        2.1.4 SSR适宜引物的筛选及PCR扩增
        2.1.5 数据统计与处理
        2.1.6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2.1.7 遗传群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分析
        2.1.8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等位基因重组群体的构建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氢氰酸含量测定
        2.2.2 基因组DNA纯度的电泳检测
        2.2.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2.2.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获得
        2.2.5 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氢氰酸含量QTL定位
        2.2.6 QIRs群体获得
    2.3 讨论
        2.3.1 BSA法评价
        2.3.2 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图谱研究
        2.3.3 QTL定位准确性
        2.3.4 等位基因重组株QIRs分析
    2.4 小结
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群体构建
        3.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3.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3.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3.1.5 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3.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3.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3.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3.2.4 PA7?1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3.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3.2.6 PA7?1 的精细定位
        3.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3.2.8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建立与候选基因分析
    3.3 讨论
        3.3.1 主效QTL PA7?1 的稳定性
        3.3.2 主效QTL PA7?1 精细定位的准确性
        3.3.3 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候选基因
    3.4 小结
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群体构建
        4.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4.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4.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4.1.5 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4.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4.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4.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4.2.4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4.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4.2.6 PA7?2 的精细定位
        4.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4.2.8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构建与候选基因分析
    4.3 讨论
        4.3.1 PA7?1 和PA7?2 的加性效应
        4.3.2 精细定位可行性分析
    4.4 小结
5 PA7?1 和PA7?2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表达水平验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植物总RNA的提取
        5.1.3 cDNA的合成
        5.1.4 半定量RT?PCR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氢氰酸含量差异
        5.2.2 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5.2.3 候选基因的RT?PCR表达验证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
    6.1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6.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6.3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2)高粱品种再生能力的鉴定与再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2 高粱刈割研究
    1.3 数量性状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1.4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高粱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思路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粱品种再生能力的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性状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刈割后再生部分各个性状的相关性
        2.2.2 高粱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
        2.2.3 高粱种质资源的主成分分析
        2.2.4 高粱刈割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高丹草刈割1次农艺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性状调查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高丹草刈割1 次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2 高丹草刈割1 次农艺性状的表型分析
        3.2.3 高丹草刈割1 次农艺性状遗传模型的选择
        3.2.4 高丹草刈割1 次农艺性状遗传模型检测
        3.2.5 高丹草刈割1 次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高丹草刈割2次再生能力产量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性状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高丹草刈割2 次再生能力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2.2 高丹草刈割2 次再生能力产量性状表型数据分析
        4.2.3 高丹草刈割2 次再生能力产量性状备选模型的选择
        4.2.4 高丹草刈割2 次再生能力产量性状遗传备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4.2.5 高丹草刈割2 次再生能力产量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参数估计
    4.3 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高粱再生能力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5.1.2 田间性状数据采集
        5.1.3 高粱叶片采集
    5.2 高粱叶片DNA的提取与检测
        5.2.1 DNA的提取
        5.2.2 DNA浓度检测
        5.2.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优化
        5.2.4 PCR扩增体系
        5.2.5 PCR反应扩增程序
        5.2.6 电泳检测F_2 群体PCR产物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F_2 群体的DNA检测
        5.4.2 SSR引物的初次筛选
        5.4.3 SSR引物的2 次筛选
        5.4.4 SSR标记构建连锁群体
        5.4.5 F_2 群体5 个再生能力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5.5 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高粱叶角性状遗传与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高粱生产概况
    1.2 高粱理想株型育种研究
    1.3 高粱株型相关性状的探索发展
    1.4 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解析
    1.5 研究的目及意义
第二章 高粱叶角性状遗传及相关农艺性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高粱杂交种及亲本叶片光合参数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高粱叶角及相关农艺性状研究
    4.2 高粱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高粱耐密性研究及籽粒脱水速率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高粱概述
    1.2 高粱耐密性研究
    1.3 高粱机械化收获及籽粒脱水速率研究
    1.4 高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粱耐密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3 测量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试验结果
        2.2.1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植株性状的影响
        2.2.1.1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株高的影响
        2.2.1.2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茎粗的影响
        2.2.1.3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穗长的影响
        2.2.1.4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穗柄长的影响
        2.2.2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叶部性状的影响
        2.2.2.1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叶夹角的影响
        2.2.2.2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叶面积的影响
        2.2.2.3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旗叶叶鞘长的影响
        2.2.3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2.2.4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产量性状的影响
        2.2.4.1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穗重的影响
        2.2.4.2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千粒重的影响
        2.2.4.3 种植密度对高粱品种(系)产量的影响
        2.2.4.4 种植密度高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2.2.4.5 高粱品种(系)耐密性评价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籽粒脱水速率数量遗传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3.1.2 田间性状调查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籽粒脱水速率表型数据分析
        3.2.2 籽粒脱水速率遗传模型选择
        3.2.3 籽粒脱水速率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籽粒脱水速率的QTL定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4.1.2 田间数据调查
        4.1.3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4.1.4 引物筛选
        4.1.5 PCR产物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检测结果
        4.2.2 SSR引物的初步筛选
        4.2.3 SSR引物的极端株筛选
        4.2.4 SSR标记构建连锁群体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高粱kafirin基因全基因组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高粱简介
    1.2 高粱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1.2.1 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
        1.2.2 基因型对高粱组织培养的影响
        1.2.3 植物激素配比对高粱组织培养的影响
        1.2.4 高粱遗传转化
    1.3 谷物醇溶蛋白研究进展
        1.3.1 谷物醇溶蛋白的理化性质
        1.3.2 谷物醇溶蛋白的应用
    1.4 高粱醇溶蛋白研究进展
        1.4.1 高粱蛋白质
        1.4.2 高粱醇溶蛋白
        1.4.3 高粱醇溶蛋白氨基酸组成
        1.4.4 高粱醇溶蛋的消化性和溶解性
        1.4.5 高粱醇溶蛋白的提取方法
        1.4.6 高粱醇溶蛋白基因的突变与转基因降低表达
        1.4.7 高粱醇溶蛋白膜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高粱醇溶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功能结构域分析方法
        2.1.2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分析方法
        2.1.3 蛋白质亲疏水性分析
        2.1.4 蛋白跨膜螺旋结构预测
        2.1.5 蛋白质信号肽及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
        2.1.6 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2.1.7 基因的表达分析方法
        2.1.8 kafirin基因启动子分析
        2.1.9 kafirin变异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高粱kafirin基因家族基本信息分析
        2.2.2 高粱kafirin蛋白二级结构及功能结构域分析
        2.2.3 高粱kafirin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
        2.2.4 高粱kafirin蛋白的亲疏水性分析
        2.2.5 高粱kafirin蛋白跨膜螺旋结构预测
        2.2.6 高粱kafirin蛋白亚细胞定位
        2.2.7 高粱kafirin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
        2.2.8 高粱kafirin蛋白潜在信号肽剪切位点预测
        2.2.9 高粱kafirin基因表达分析
        2.2.10 高粱kafirin基因主要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2.2.11 高粱kafirin基因DNA变异、进化选择分析
        2.2.12 高粱kafirin蛋白聚类分析
第三章 高粱再生体系的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处理对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2 不同基因型对高粱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3 不同基因型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4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 高粱不同外植体组织分化能力的差异分析
        3.3.1 不同基因型对成熟种子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3.2 不同基因型对幼胚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3.3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第四章 高粱转化与外源基因表达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2 克隆kafirin基因启动子
        4.2.1 引物设计
        4.2.2 PCR反应
        4.2.3 pBI121-gus载体连接反应
        4.2.4 CaCl2法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4.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4.2.6 测序分析
        4.2.7 农杆菌转化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4.2.8 高粱未成熟种子与农杆菌共培养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高粱组培体系的优化
        4.3.2 高粱kafirin-gusA外源基因表达的检测
第五章 讨论
    5.1 褐变对高粱植株再生的影响
    5.2 外植体类型对高粱植株再生的影响
    5.3 基因型对高粱植株再生的影响
    5.4 不同培养条件对高粱成熟种子愈伤诱导的影响
    5.5 高粱kafirin与籽粒品质改良
    5.6 高粱kafirin基因启动子的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

(6)酱香型酒用糯高粱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酱香型酒用糯高粱育种
2 贵州酒企现状
3 酱香型酒用糯高粱品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淀粉含量及组成
    3.2 单宁含量
    3.3 脂肪含量
    3.4 蛋白质含量
4 酱香型酒用糯高粱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7)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品种选育与饲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品种选育
    1.1 高粱的野生近缘种及其利用
    1.2 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2 褐色中脉基因的利用
3 饲用价值
    3.1 基础营养组成
    3.2饲喂效果
    3.3 抗营养因子
4 应用前景

(8)航天育种及在高粱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航天育种的概念
2 原理
    2.1 辐射
    2.2 重力
3 航天育种的特点
    3.1 提高变异频率与变异幅度
    3.2 变异方向不可控
    3.3 加快育种周期
    3.4 改善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
    3.5 获得有益的突变
    3.6 无转基因安全性问题
4 航天育种在高粱上的应用
5 对高粱航天育种的展望
    5.1 加强分子基础研究
    5.2 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

(9)高粱叶夹角QTL定位及叶片光合生理指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引言
    1.1 高粱概述
    1.2 高粱株型育种
    1.3 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4 高粱株型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5 高粱高光效育种
    1.6 研究目的意义
    1.7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高粱株型性状数量遗传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性状调查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2.2.2 株型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2.2.3 株型性状遗传模型的选择
        2.2.4 株型性状遗传模型检测
        2.2.5 株型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高粱叶夹角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DNA的检测
        3.2.2 SSR引物的初次筛选
        3.2.3 SSR引物的二次筛选
        3.2.4 SSR标记构建连锁群体
        3.2.5 高粱叶夹角性状的QTL定位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高粱叶片光合生理指标比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叶片光合生理指标选择
        4.2.2 最佳测定时期的确定
        4.2.3 代表性叶片的选择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西北旱作区酿饲兼用高粱育种目标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酿饲兼用高粱育种上存在的问题
    1.1 育种技术滞后, 育种目标不清晰
    1.2 遗传基础狭窄, 种质资源创新不够
    1.3对高粱酿造性状与饲用性状从认知上、育种方向上重视不够
    1.4 高粱育种工作没有跟上种植推广区域变化的需求
2 西北干旱区酿饲兼用高粱育种目标
    2.1 产量高
    2.2 籽粒酿造性状和秸秆饲用价值兼顾
    2.3 适应范围广
    2.4 抗逆性强
3 酿饲兼用高粱育种策略
    3.1 重视酿饲兼用高粱品种选育工作
    3.2 调整育种目标
    3.3 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创新利用
    3.4 开展胁迫环境条件下的品种选育
    3.5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有目的地改良酿饲兼用高粱的主要农艺性状
        3.5.1 酿饲兼用高粱籽粒品质性状的改良。
        3.5.2 酿饲兼用高粱秸秆饲用品质性状的改良。
        3.5.3 改善酿饲兼用高粱其他重要性状的现代分子生物学途径。
    3.6 加强育种单位间的协作

四、我国高粱育种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D]. 吴国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高粱品种再生能力的鉴定与再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 卢华雨.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3]高粱叶角性状遗传与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研究[D]. 赵仁杰.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4]高粱耐密性研究及籽粒脱水速率的QTL定位[D]. 于澎湃. 天津农学院, 2019(07)
  • [5]高粱kafirin基因全基因组分析与应用[D]. 温贺.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酱香型酒用糯高粱研究进展[J]. 丁延庆,周棱波,汪灿,曹宁,程斌,高旭,彭秋,邵明波,张立异. 生物技术通报, 2019(05)
  • [7]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品种选育与饲用价值[J]. 王红林,严旭,左艳春,周晓康,寇晶,杜周和. 草业科学, 2018(12)
  • [8]航天育种及在高粱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刘勇,杨伟,郝艳芳,张晓娟,王良群,张微,白鸿雁,武擘.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7)
  • [9]高粱叶夹角QTL定位及叶片光合生理指标比较研究[D]. 李延玲. 天津农学院, 2018(08)
  • [10]西北旱作区酿饲兼用高粱育种目标与策略[J]. 柳金良,郑琪,孙志强,柳发财,石晓英,贺春贵.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4)

标签:;  ;  ;  

我国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